不同的网络环境衍生了不同的网络用语,转发句子的行为经常能看到,喜怒哀乐都藏在句子里了,那么有哪些优秀的句子值得我们分享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世界各国元旦习俗手抄句子”,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世界各国元旦习俗手抄句子

1、保加利亚
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2、喝光余酒交好运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交厄运。

3、妇女坐上市长椅
西德人过元旦,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府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权力。

4、巴基斯坦
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5、巴拉圭
巴拉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6、希腊
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7、摔瓶打罐扔脸盆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8、杯盘碎片送朋友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9、比利时
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10、深更半夜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团聚。到12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12颗,表示来年一帆风顺。

11、罗马尼亚
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12、苏格兰
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13、阿富汗
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14、阿根廷
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15、韩国
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jzD365.com更多精选句子大全阅读

春节习俗的句子


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参与各种活动,如赏花、爬山,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每天都能接收朋友分享的句子吗?短句可以提炼文章的主题,非常感谢您阅读迷你句子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春节习俗的句子”的知识,欢迎继续阅读本文的句子内容!

春节习俗的句子【篇1】

1、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在家中做一些糖果、糕点等甜食。

2、The festival has evolved over time with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culture and technology. 节日随着现代文化和技术的影响而演变。

3、In the countryside, temple fairs are held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s.

4、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给家中的小孩子发红包,以表示对他们的关爱。

5、玉皇大帝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高级别神灵,被认为在决定谁在春节期间会拥有好运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6、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7、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8、廿五日至除夕传说为“乱岁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9、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10、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赏花、爬山等活动,体验自然之美。

11、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欣赏一些民间表演,如皮影戏、评书等。

12、在扫尘的过程中,大家会将灰尘集中在一个闰土袋中,并在除夕之夜舍弃,以示将去年的不顺带走。

13、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14、春节的一个中国习俗是买新衣服并在新年穿上它们。

15、腊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运水贮内窑,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窑,开门运之,夏日出用甚便。

16、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17、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春节习俗的句子【篇2】

18、The festival is a time for renewing relationships and making new connections. 节日是重建关系和建立新关系的时候。

19、扫尘习俗也促使人们回顾一年来的得失和收获,抛弃旧有的消极情绪,迎接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机遇。

20、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21、Families will get together on New Year's Eve for dinner. 家人们会在除夕夜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22、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23、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福字,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和祝福。

24、午夜时分放烟火,庆祝新年的到来。

25、春节过后,人们通常返回工作或学校。

26、在扫尘的过程中,家人团结一致合作,展现出家庭和谐的氛围,将春节的喜庆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家庭成员。

27、Dumplings are a popular food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28、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拜年、接财神、放爆竹等传统活动,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29、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30、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执行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塾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

31、“年糕”,甜糯米糕,象征着成长和进步,在春节期间经常作为礼物送出。

32、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岳父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33、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各国旅游广告词


各国旅游广告词

新 加 坡:尽情享受,难以忘怀!

马来西亚:亚洲魅力所在!

泰 国:缤纷异放,精彩之邦!

香 港:动感之美!

日 本:发现日本!

印 度:探索圣雄甘地的生平!

韩 国:开心胜地,好客邻邦!

土 耳 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伦 敦:儿童的胜地!

英 格 兰:潮流、典礼、历史之乡!

苏 格 兰:花格子呢和威士忌之乡!

英 国:威尔士城堡之乡!

西 班 牙:阳光普照西班牙!

葡 萄 牙:古今交汇的异国他乡!

意 大 利:露天博物馆!

瑞 士:上月球之前先来瑞士一游!

捷 克:金色的布拉格!

德 国:别在沙滩垒古堡玩,请到德国来看看真的吧!

瑞 典:是奇妙的,即使是冬季!

澳大利亚:最真一面,在澳大利亚见!

新 西 兰:这里本来就是一个世界!

加 拿 大:越往北,越使你感到温暖!

美 国:友好的美国人民赢得美国的朋友!

美国夏威夷:太平洋中的十字路口!

美国的阿拉斯加:阿拉斯加,一见倾心!

南 非:到南非来,你可以得到意料之外的享受!

突 尼 斯:空气、阳光、海水浴!

埃 及:历史的金库

过年拜年习俗的句子


如果不是主人自愿邀请,不要好奇探望主人家卧室及翻阅书架。~~估计你也喜欢这些句子吧?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过年拜年习俗的句子”,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西北地区拜年赠面食。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口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2、如果你不是打算长坐或想喝茶的话,要谢绝泡茶。如果主人已为你泡茶,你一定要至少喝完第二遍充水。

3、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4、“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

5、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6、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7、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里的长辈拜完年之后,人们外出遇见时也要满脸堆笑地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邻右舍或亲戚好友亦会互相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8、五是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9、四是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当代已经鲜有袭用。

10、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11、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12、从仪式上看,拜年“拜法”较常见的通常有几种:

13、鞠躬。现代通用礼仪,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14、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某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15、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16、拜年习俗中最隆重的应该说是团拜。团拜,现在已成为礼仪活动了,甚至还带有国际性,一些与中国友好的国家会致电中国政府贺新年;中国驻外使节也会举办春节团拜活动。“团拜”形式,大约起源于清朝时期,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就曾说过:“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17、登门拜访,按动门铃后,要在对讲窗里自报姓名。

18、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19、二是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20、春节一项很重要的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和邻居家里祝福新春。我国拜年的习俗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古时候有贺年和拜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扣岁;贺年是平辈之间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21、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述道:“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剌,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人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结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其父母。”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

22、华北地区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23、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24、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25、当你的客人告辞时请你把客送下楼,时间允许的话目送客人走出院大门或上车,这叫“行注目礼”。如果是晚上应为客人开楼梯间照明灯。切记:客人离开你住宅楼前,一定小心轻轻的把门带上。无论是你的人为还是风力的作用使得门发生撞击声音,都是让客人郁闷的,甚至带来驱客的误会。

26、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27、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28、进门后对主人家的客人点头微笑致意问候,对起立的客人寒暄后要让人家坐下。

29、电话或信息拜年要主动自我介绍你是谁?不要让对方猜测,那样是不礼貌的。

30、还有一种就是感谢性的拜年。凡过去一年中对人家欠情的,如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老师、师傅、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恩谢意。

31、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

32、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33、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34、亲友聚会,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少同龄伙伴。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多,谁的新玩具高级,甚至为此争争吵吵。这些镜头,可不应该成为新春即景。家长不妨准备一些诸如橡皮泥之类的玩具,供几个孩子共同完成,学会合作,或是鼓励孩子们交换玩具,分享快乐。对幼儿来说,身体素质发育尤为重要。因此,您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约定,看看新的一年里,谁能先学会游泳,学会打球,或是添了别的什么体育技能。这样的比较,可比争一样玩具有意义的多。

35、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36、“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37、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38、有五种常见的拜年方法:

39、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40、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41、东北地区初一早饭后,除了年长的老人在家里坐等受拜外,人们都要妆扮一新,到本村或邻村亲友家拜年。年轻人都是男女分开,出东家进西家行完礼就走。年纪稍长的则要在受拜之家小坐片刻。

42、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43、华东地区拜年五跪。第一次磕头要拜祖先。第二次磕头要拜高堂。第三次磕头是拜乡亲。第四次磕头是送家堂。第五次磕头是跪亲友。

44、多一些微笑、多一些祝福、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宽慰、多一些开心愉快的话题。

45、如果不是主人自愿邀请,不要好奇探望主人家卧室及翻阅书架。

春节的习俗的句子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点亮灯笼,如同燃起希望和光明的明灯,照亮整个冬夜,传递正能量。”

1、Dragon and lion dances are performed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and bring good luck.

2、On the 15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the Lantern Festival takes place.

3、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穿上新衣,以示吉祥如意。

4、The Chinese zodiac was created based on the 12 lunar cycles in a year.

5、中国十二生肖有12个不同的动物符号,每年都与其中一个符号有关联。

6、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中准备一些礼品,送给亲朋好友,以表示祝福。

7、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中放置一些代表团圆的物品,如圆桌、圆椅等。

8、Tangyuan, sweet glutinous rice balls, are eaten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期间会吃汤圆,这是一种甜糯米球。

9、The tradition of not sweeping the floor during the first few days of the new year is meant to symbolize the preservation of good luck.

10、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春贴,春联等来庆祝新年。

11、People usually wear new clothes and clean their homes before Spring Festival.

12、Firecrackers are set off to scare away evil spirits and bring good luck.

13、Cleaning the house before the Chinese New Year symbolizes sweeping out bad luck and inviting good luck into the home.

14、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在家中烧香拜神,以祈求平安健康。

15、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light and release sky lanterns into the sky.

16、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中放置一些代表吉祥如意的物品,如金鱼、金元宝等。

17、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拜访一些名胜古迹,领略中国的历史文化。

18、The Jade Emperor is a high-ranking deity in Chinese mythology and is believed to play a role in determining who will have good fortune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19、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打牌、下棋等传统活动,以共庆新年的到来。

20、The Spring Festival travel rush is the largest annual human migration in the world. 春运是世界上最大的年度人口流动。

21、在春节前,人们还会制作和挂上“福门神”图案,以保佑家庭平安和幸福。

22、在春节期间穿红色衣服被视为幸运的象征。

23、红包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宋朝,至今仍然很受欢迎。

24、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逛一些集市,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如糖果、瓜子等。

25、清明节的传统意味着纪念祖先和向死者致敬。

26、The lunar calendar, which is used for calculating the date of Spring Festival, is based on phases of the moon.

27、春节期间,狮舞表演是一道普遍的风景线。

28、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在家中进行一些祭祀、祈福的活动。

29、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传统的“击鼓传花”和“猜灯谜”等活动。

30、春节期间通常会食用鱼类,作为丰盈和繁荣的吉祥象征。

31、The custom of giving red packets is a way to pass on blessings and good wishes.

32、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fu" is often hung upside down to symbolize good luck arriving.

33、中国的生肖周期每12年重复一次。

34、New Year's greeting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Spring Festival customs.

35、春节期间,红色是最常见的颜色。

36、The festival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eat special foods and indulge in the festive spirit. 节日提供了一个吃特别食品和享受节日气氛的机会。

37、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传统的“扭秧歌”和“打麻将”等娱乐活动。

38、The Chinese New Year, also known as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elebrated not just in China, but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39、年糕,一种甜糯米糕,也是春节期间的流行美食。

40、The tradition of eating tangyuan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meant to signify family togetherness and unity.

41、The tradition of the "mooncake festival" dur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meant to honor the legendary figure Chang'e, who is said to have lived on the moon.

42、团圆饭是春节期间备受期待的传统,家人们一起吃饭,互相倾听彼此的故事。

43、The Chinese zodiac animal for 2020 is the rat.

44、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放灯笼”活动,以象征希望和光明。

45、"New Year cake," steamed glutinous rice cake, is a traditional food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46、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参观一些寺庙,领略佛教文化的魅力。

47、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传统的“跳大神”和“逗年兽”等活动。

48、The festival lasts for 15 days, ending with the Lantern Festival. 这个节日持续15天,以元宵节结束。

49、农历通常比阳历慢12或13天。

50、It is traditional to wear red during the festival for good luck. 节日期间穿红色衣服是传统的,为了带来好运。

51、春节期间,大街小巷上都会充满浓浓的年味儿。

52、There are many regional variations in Spring Festival customs and traditions in China.

53、The festival is a time for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节日是宽恕和和解的时候。

54、The festival is a celeb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rich history of its people. 节日是对中国文化和其人民丰富历史的庆祝。

55、春节对联,也称为“春联”,是节日期间用于装饰的词语或诗句。

学校元旦手抄报祝福短句


元旦到了美妙的钟声又要敲响,让它敲响你的幸运之门,元旦就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代名词,是越来越好的象征,那么哪里有为元旦句子的句子呢?本站为你推荐《学校元旦手抄报祝福短句》,希望能帮助到学习的你!

学校元旦手抄报祝福短句【篇一】

1.有一种爱深似海,那是您对我的爱;有一种恩不能忘,那是您的教育之恩;老师,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对您的感激;送上祝福,祝你元旦快乐!

2.元旦快乐,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3.元旦到元旦到,祝福要记牢,问候不会少。元旦送礼有惊喜,短信带着礼包到。收到者鸿运从此把你罩,幸福从此围你绕,平安健康永远跑不掉!

4.祝你新年好梦:不要醒得早也别醒得晚,不要梦得深也别梦得浅,不要记得梦也别忘了梦,不要做得苦也别做太甜,不要梦不完也别靠梦入眠。

5.今年假期有盼头,喜庆气氛在心头;过完元旦是新年,美好祝福送不完;思念依旧藏心间,短信提前送心愿;愿你新年快乐,幸福绵绵,快乐依然!

6.喜悦扬起了开心帆,吉祥架起了好运舟,快乐荡起了欢乐浆,美好激起了如意浪,平安刮起了健康风,生活奔向了幸福岸,朋友则发来了祝福信:祝你元旦快乐,幸福永远!

7. 

8.愿君幸福,健康平安,事事顺利,万事大吉!

9.我不是你最出色的学生,而你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你的学生愿你永远年轻。

10.爱只能自由给予,不能强取,不论我们要求多少,不论我们得到多少,我们都应感到满足,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给你特别祝福。

11.送你一声新年好,愿你好运时时扰。元旦快乐!

12.一声问好,一声祝福,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一年里将带来欢乐。让我们共同分享,让我们迈开大步,去迎接未来

13.又是一年瑞雪至,丰收年景在眼前,又一年,祝你好运总相连,连连好运不间断,乐无边!祝福元旦快乐!

14.老师,元旦快乐,桃李天下!

15.迎来元旦的时候,也迎来新的希望!朋友,元旦快乐,万事如意!

16.元旦来临信息传,愿你轻松长悠闲。

17.生命的完整,在于宽恕容忍等待与爱,如果没有这一切,你拥有了所有,也是虚无。

18.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扬扬,年年财源广进。虎年快乐!

19.祝为呵呵劳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永远幸福,少一点担心,多一点欢笑,爸爸妈妈元旦快乐。

20.圆圆的旦阳圆圆的人,圆圆的家庭美乐满。圆圆的日子圆圆的业,圆圆的工作如意满。圆圆的生活圆圆的福,圆圆的夫妻畅心满。祝你元旦合家圆圆,幸福圆圆!

学校元旦手抄报祝福短句【篇二】

21.20xx年你迎接了辛勤奔劳,收获了丰厚业绩,挑战了困难曲折,欢笑了成绩斐然,战胜了艰辛困苦,笑纳了如意顺心,抵制了距离长短,理解了友情万年,20xx年祝你大鹏展翅,一飞冲天!

22.过好元旦需要智慧,要用聪明头脑去面对,用科学方法去支配,用营养师的学问去养胃,用可口的热汤去润肺,用中午的阳光晒晒被,用小猪的感觉去。

23.你想天晴偏来风雨,你想安宁偏来烦躁,你想眼净偏有喧闹入目,你想耳安偏有骂声袭来,呵呵,以上全是反话,愿你心想事成,美梦成真;祝你元旦快乐,事事如意。

24.祝你时时快乐,分分精彩,秒秒幸福。

25.元旦到了,烦恼要忘掉,开心最重要;元旦到了,忧愁排解掉,快乐是必要;元旦到了,冷漠要抛掉,联系常常要;元旦到了,祝你:元旦快乐,新年幸福!

26.20xx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很高兴地代表局领导,向一年来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并为邮政发展做出贡献的全体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27.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扬扬,年年财源广进。领导新年快乐!

28.彩旗飘飘风中舞,男女老少喜盈盈。北风呼啸不可畏,元旦到来春光近。烦恼不顺如云烟,立刻消散好运临。气象更新今日始,幸福快乐新年迎。祝元旦快乐!

29.整整一年,我在上海的海里捞点幸福,河北的河里舀点欢乐,桂林的林里装点清爽,江西的江里捕了好运,云南的云里采了吉祥,全送你,只为祝你元旦快乐!

30.即将散场,扬帆远航,新年必有新的气象,新春定能万事吉祥,烦恼忧愁远走他乡,幸福好运相伴身旁。元旦快乐!

31.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请哆啦a梦为你打开幸福之门,请阿里巴巴为你打开财富之门。祝愿你二零二二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32.用情感去品,越品越浓;酒,用坦诚去喝,越喝越香;情,用真诚去感,越感越深;友,用理解去交,越交越好;祝您元旦快乐!

33.元旦来临送温暖,我把祝福连一连,愿好运连连财气多,福气连连幸运多,喜气连连顺心多,快乐连连欢乐多。祝元旦快乐!

34.短信送,问候传,元旦钟声可听见?我心可比天上月,夜夜想你在心间。新年伊始鞭炮鸣,吉祥如意保平安。愿你元旦笑开颜,身体健康生活美满!

35.也许联系有点少,思念却不曾更改。你我友情依然在,千山万水难阻碍。新年到,旧貌换新颜,不管居家还是出门在外,都愿你快乐安泰,过得幸福精彩!

36.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扬扬,年年财源广进。新年快乐!

37.元旦到,祝你在新年里:事业如日中天,心情阳光灿烂,工资地覆天翻,未来风光无限,爱情浪漫依然,快乐游戏人间。

38.天气变得真快,气温变得真坏,出门外套要带,睡觉被子要盖,多吃水果青菜,好好保持心态!老爸春节快乐!

39.北风艳阳,迎来新的一年,回首过去,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朋友;展望新年,祝福家人,祝福朋友,祝福你,祝你新年顺风顺水顺心!新年快乐!

40.元旦到,“旦”去的是烦恼,“旦”不去的是逍遥;“旦”下的是急躁,“旦”不下的是喜报;元旦,“旦”开的是喧闹,“旦”不开的是欢笑!元旦快乐!

学校元旦手抄报祝福短句【篇三】

41.快乐是瘟疫,感染你与我;快乐是糖果,分给你与我;快乐要接力,传递你与我;快乐要提醒,通知你与我;元旦已来临,记得要快乐,整日笑呵呵。

42.祝福在这一刻传递,问候在这一刻送出,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元旦的喜庆不在远离。暖暖的关怀送给你,预祝你元旦快乐,心想事成!

43.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欢乐随你365天。元旦快乐!新年吉祥!好运齐来!

44.烦恼,别恋;忙碌,别怨;痛苦,别见;疲倦,别添;快乐,要牵;悠闲,要看;好运,要伴;心情,要灿。元旦到,愿你绽放微笑,把精彩拥抱!

45.祝你工作步步高,生活顺利乐逍遥!

46.辞旧迎新元旦到,新年喜庆新气象;锣鼓喧天喜气扬,快乐福气把你绕;璀璨烟花为你绽,好运吉祥跟着你;声声问候情谊浓,愿你心想事就成;真挚祝福送给你,祝你天天乐开花。元旦快乐!

47.元旦总动员:释放你的快乐,拿出你的热情,露出你的微笑,展现你的活力,享受节日的欢乐,欢度元旦,同时也别忘了掏出你的人民币,发点祝福短信息!

48.流逝的光阴把岁末的幕布轻轻放下,20xx年就踏着轻快的脚步飘然远去。十二个月的故事,依旧在墨香染透的清笺上留下平静温情的络印。

49.我是一个大方的人,别人就只祝你元旦快乐,我除了祝你元旦快乐,还要祝你元旦幸福。元旦好运。元旦发财。元旦健康。元旦平安。元旦如意。

50.2022年元旦到了,祝福的短信早早发送了,祝元旦快乐乐,天天开怀笑,日日数钞票,加薪发红包,好运时时罩。

51.一朵花采了许久枯了也舍不得丢;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也想不起收;一条路走了很久天黑了也走不到头;一句话,等了好久…祝新年快乐!

52.元旦祝福要提前,这个提前有前提,为了前提而提前,前提就是好朋友。你是我的好“前提”,祝福怎能不提前,提前祝福送前提,前提就是你要好运在来年。

53.春风洋溢你,家人关心你,爱情滋润你,朋友忠于你,我这儿祝福你:幸运之星永远照着你,父亲节快乐!

54.辞旧迎新锣鼓闹,元旦祝福发三条:第一祝你身体好,健康快乐每一秒;第二祝你财运罩,财源广进忙数钞;第三祝你步步高,青云直上冲云霄!新年快乐!

55.元旦已至,问候由心而起,祝福款款而来,新一年,新气象,愿朋友2022年生活美美满满,事业红红火火,财源滚滚而来,幸福永永远远!

56.画一个祝福的圆,镶一片七彩的花,携一串欢愉的音,捧一颗真挚的心,在这充满喜气的日子里,把最真的友情,最美的祝福送给你,祝你元旦快乐!

57.新年到了,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愿为你送走烦恼迎来开心,送走压力迎来健康,送走失意迎来顺利,送走意外迎来平安,并希望你快快乐乐过个元旦节。

58.真诚携手,我们财富共赢。同舟共济,我们风雨共担。砥砺奋进,我们成功共享。新年即将开启,我们一路同行。事业蒸腾,人生美好,预祝元旦快乐!

59.时光荏苒,喜迎元旦,旧年的幸福已然圆满,新年的辉煌等你创造;岁月如梭,情意依然,曾经的不快随风而去,未来的事业我们携手并肩。元旦到了,感恩生活,感谢朋友,带上梦想,在新的起点起航!

60.月很圆-花更香-祝你身体更健康鱼在游-鸟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烟-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摘抄句子


元旦是人们最看重的节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庆祝,旦就是明天的意思,元旦节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是充满希望的开始,那么什么样的句子能描绘出元旦呢?本站的一篇《小学生元旦手抄报摘抄句子》应该能帮助到你!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摘抄句子【篇一】

1.元旦添喜气,合家好福气,礼仪扬风气,邻里讲和气,活力有朝气,丹心长志气,中华铁骨气,扬眉又吐气!祝元旦吉祥如意!元旦开心无敌!

2.快乐是瘟疫,感染你与我;快乐是糖果,分给你与我;快乐要接力,传递你与我;快乐要提醒,通知你与我;元旦已来临,记得要快乐,整日笑呵呵。

3.偶尔的繁忙,不代表遗忘;元旦即将到来,愿你心情处处开朗;曾落下的关怀,此次一并补偿;所有的问候,凝聚一条短信,愿你幸福健康。元旦快乐!

4.幸福是个“元”,永远不会断;烦恼统统完“旦”,罚它靠边站。这个元旦,给你“元”滋“元”味的祝愿:愿你好运“元元”而来,快乐“元元”不断!

5.淡化20xx年的起步艰难,抛弃20xx年的追求磨难,驱散20xx年的拼搏苦难;20xx年,愿你拼搏之心,志成高远;坚持力道,勇闯不变;毅力加倍,笑踏磨难;祝你20xx年事业成功,顺利如愿!

6.整整一年,我在上海的海里捞点幸福,河北的河里舀点欢乐,桂林的林里装点清爽,江西的江里捕了好运,云南的云里采了吉祥,全送你,只为祝你元旦快乐!

7.元旦到了;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

8.元旦快乐!祝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9.元旦到,我许下愿望,愿你:寒冷时,有人送暖不畏寒;饥饿时,有人送饭不担忧;困难时,有人伸手来扶持;孤单时,有人陪伴寂寞消。愿你开心每一天。

10.大地播下种子,成就了果实;云朵挥洒雨露,汇集了湖泊;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光明;老师辛勤自己,耕耘了希望。祝老师节日快乐。

11.祝福是份真心意,不是千言万语的表白。一首心曲,愿你岁岁平安,事事如意,快乐元旦!

12.在寒风挂过的三天零四小时二十八分一十六秒,我又把手揣进了口袋,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天冷,而是掏出了手机,给你发了条短信:元旦快乐哦!

13.扎一束曙光,用第一颗露珠的蒸汽作缚,点缀初次绽放的那颗花苞,让第一只早起的鸟儿,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成为你第一眼看见的美好的开始。元旦快乐!

14.元旦到了,愿你:携一份活泼泼的心情,过一年红火火的日子,燃一个蓬勃勃的希望,展一个金灿灿的未来。祝你幸福无边,好运无限。元旦快乐!

15.真挚的情怀,则将祝福传递:祝元旦开心,心想事成!

16.一元复始喜事来,二龙戏珠乐开怀,三阳开泰幸福在,四季平安百花彩,五福相伴合家欢,六六大顺好运在,七星高照无差错,八面来风送福来,九九长安乐逍遥,十全十美享天伦,祝福你百事可乐,万事如意,元旦快乐。

17.用晶莹的雪花为你酿造一杯友谊的美酒,用美丽的希望为你盛开一朵情意的鲜花,用纯美的牵挂为你升起一轮人生的暖阳,用红火的对联为你书写一份永恒的祝福。羊年到了,愿你快乐过大年!

18.新春佳节到,向你问个好;身体倍健康,情绪个性好;好运天天交,口味顿顿妙;家里出黄金,墙上长钞票。

19.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幸福绵绵,一生平安!

20.感叹过无奈年华,花开花落留不住,感慨过如水生命,月缺月圆控不住,感谢过感情友谊,情真情深止不住,感动着拼搏努力,激情向前停不住,的目标更远,的快乐更长,的未来愿你无限疯狂。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摘抄句子【篇二】

21.今年的元旦是“新龙”,今年的春运叫“龙运”,今年的空气冒“龙气”,今年的小孩叫“龙宝”,今年花的钱叫“龙钱”,因为今年要群龙聚首辞旧迎新!祝你龙年大吉!

22.你我相拥倾听新年的钟声犹如年轮的呼吸,簇拥着我们共同的梦,满心的爱意化作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23.我愿:新年的第一颗露珠因你而美丽晶莹,新年的第一个黎明因你而惬意宁静,那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因你而温暖舒心情。衷心祝愿,元旦快乐!

24.快乐时有你的祝福,失意时有你的安抚,遇到你是我的幸福,人生有你我已知足,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共同来祝福彼此,新年快乐!

25.雪花尚未飘,烟火尚未燃起,新年的钟声还未响,心中的祝福早已等不及。短信条条传心意,思念一直在心底,暖暖问候也送去,提前祝你元旦快乐!

26.总有无悔和后悔,总会无奈和不舍,总有简单和复杂,总有感慨和冷淡,总有难忘和想忘,生活却仍要向上,梦想依旧要奔忙,愿20xx年幸福相伴,快乐更长。

27.小学文凭黑农户口,个子只有一米五九,家境贫来人又丑,破屋漏雨油罐缺油,冷被热灶媳妇没有,一年四季药不离口,今日元旦短信招手,短信不回做我女友。

28.元旦这天,我又来了,祝天下的人幸福美满。

29.是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要衷心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30.元旦到,祝福来报道:大财小财意外财,财源滚滚;亲情爱情朋友情,份份真情;官运财运桃花运,运运亨通;爱人亲人家里人,人人平安。

31.春风洋溢你,家人关心你,爱情滋润你,朋友忠于你,我这儿祝福你:幸运之星永远照着你,父亲节快乐!

32.人生匆匆一秋,日子哗哗一年,缘分淡淡一世,联系虽然时断时续,惦记却是分分秒秒,我的祝福永远永远,我的朋友,天寒气冷,加衣保暖啊!祝新年快乐!

33.冬去春来百花香,元旦信息送四方,东方送你摇钱树,南方送你永安康,西方送你好生意,北方送你钱满箱。新年不愁吉不来,欢欢喜喜又一年。

34.听到的是新年钟声,流逝的是岁月蹉跎,留下一段美美回忆,带走了所有的烦恼,迎来了无限好运,送来无数祝福,愿我的朋友新年幸福平安!元旦快乐!

35.意气风发,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志存高远,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36.让我们脱下旧日的重负,换上新妆,让鲜艳的色彩写意成画。把最美的心音演绎成串串音符,写成花香飘溢的诗行。让我们抛开烦忧,停止奔波,舒展一下疲惫的腰身,以一颗洗涤过的心,静候元旦的到来,并真诚地道一声:新年,你好!

37.元旦的祝福送上,愿你元旦快乐,心情无限好,日子比蜜甜!

38.朋友呵朋友,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未来希望光明和就要敲响的新年钟声!

39.今日,是喜悦让我们相聚在一起;今日,是共同的畅想让我们手拉手来到那里;今日,是我们共同走过一年的终点,也是我们畅想新的一年的起点;今日,让我们用真诚的火花将激情的火焰点燃;今日,让我们为又一村的明天更添绚丽一笔。

40.新年将至,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小学生元旦手抄报摘抄句子【篇三】

41.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您们为我带来的这一切,希望您们能一直陪在我身边,我会把我最好的东西给您们,元旦快乐!

42.元旦来临心情好,风景入目挑一挑,帘卷西风你莫听,夜凉如水你莫察,没事信息翻一翻,祝你好运连成串,喜上眉梢又一年。

43.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心的祝福,心的起点。

44.一声祝福,一曲心语,愿你幸福平安。

45.被枪打到叫中弹,尽干不好事叫坏蛋,考试得零分叫笨蛋,蛋吃不完叫剩蛋,圣诞刚过又将迎来元旦,我提前祝你元旦做个圆(元)满的快乐蛋(旦)。

46.时间如流水,一年又一年,转瞬一去20xx年再见,这一年有时难过,有时困惑,有时迷茫,有时高兴,有时失落,有时记不住自我;光阴似箭,青春不在,眨眼一瞬20xx年要来,不去迷茫,不去彷徨,为了理想,努力奋斗,重塑自我。

47.20xx年,天下事,层出不穷,事事关心。20xx年,国家事,沧海桑田,与时俱进。20xx年,自家事,波澜不惊,平铺直叙。祝福20xx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顺心,吉祥如意。

48.喜悦扬起了开心帆,吉祥架起了好运舟,快乐荡起了欢乐浆,美好激起了如意浪,平安刮起了健康风,生活奔向了幸福岸,朋友则发来了祝福信:祝你元旦快乐,幸福永远!

49.钟声触动了回忆,烟花灿烂了心情,大红灯笼挂满千家万户,新春的呼唤在耳畔回响,想起了远方的你,春节就要到了,提前送上我的祝福:祝快乐、幸福!

50.当天空呈现出彩屏,当心跳调节为振动,当笑声设定为和弦,当天线内置为心灵感应,当友情设置为时空连线,当电波转化为快乐信号,请接受我的新年祝福!

51.元旦快到了,我准备给你拍张头部照片,你椭圆的脑袋像鸡蛋,你微笑的脸蛋甜蜜灿烂。我把照片当做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寓意非常明显:快乐圆蛋(元旦)!

52.在新年的这一天,让我的祝福像雪花飘送,让我的问候像绵绵春雨,片片花香,默默祝福,句句心语,声声关怀,连缀着满心愉快,将快乐的音符送给你!

53.人生就像方程式,追求幸福是“通解”,拥有梦想是“最优解”,努力奋斗是“唯一解”,信念不坚定“无解”,投机取巧是“零解”,20xx年春天已来到,继续20xx年未完成的梦,努力拼搏,祝你早日成功!

54.元旦了,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著你渡过每一分每一秒,一定要幸福喔!

55.有一个故乡叫快乐老家,有一种友谊叫天长地久,有一种喜悦叫辞旧迎新,有一种幸福叫合家团圆,有一种祝愿叫元旦快乐,有一种祈盼叫快点回复!

56.祝你身体棒棒,壮得像狗熊;爱情甜甜,甜得像蜂蜜;财源滚滚,发得像肥猪;好运连连,多得像牛毛;事业蒸蒸,高的像大鹏;元旦快乐!

57.好运把烦恼的天撑开,寂寞的大地咧嘴笑来,幸福洪水滔滔冲来,健康雾霭不会散开,幸运的橄榄枝播撒钱财。春节到来,愿好运相伴乐开怀!

58.在认识你之前,我生命是空白,是你让我的生命变得充实,是你把我的生命点缀得多姿多彩的,谢谢你,我会永远记得你的。元旦快乐!

59.朋友不单是谈笑风生,还会分担烦恼;不能常见,但友情始终不变;没有联络,但会将你藏在心里;送一份早早的祝福:元旦快乐!

60.新年的阳光暖意融融,元旦的气氛温馨浓浓。十八大会议精神似寒冬的暖风,吹在全国各族人民心间,四化同步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心所向,鼓舞人心。元旦祝朋友:再新一年里乘改革的东风,当好一名廉政的公务员,做好实现四化的带头人。新年快乐!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180句


在正月初九这一特殊日子,人们会庆祝玉皇大帝的生日,此时会举行盛大的香案敬神仪式。不过,如果有家庭不幸遭遇丧事,需要停止祭祀两年以示尊敬。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使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简单便捷,我们能够更快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网络上也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点滴、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场所。每个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也都不尽相同,因此句子也成为了展示个性的重要表现方式。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1)

1、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在苍南,叫"探正月",到一般亲戚家里去,都要带礼品。50年代以前,农产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有的印有祝贺新年的花边字样),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每包装礼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则根据所走的亲戚情况所定。旧时南货店,每逢春节,买红包的人特多。从十二月二十起,每晚9时后,店员们就忙着包红包到深夜,每人还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当夜餐。生意好的话,要包到元宵节之后。有的店在一个红包内只装二十多个红枣。说来可笑,经过东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后,包破了,包中红枣被孩子们挖个洞摸着吃了,有时只剩一个,还在送来送去。

2、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3、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有童谣云: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4、四是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当代已经鲜有袭用。

5、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6、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过在海南乡下,“新年”是不当年来“做”的。

7、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里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8、如果说春节最让人乐此不疲的习俗是什么?那就是拜年。缺少拜年这道风景,那春节的民俗年味就大打折扣。

9、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10、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11、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无锡地区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元旦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无锡也是这样。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岁朝风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动刀剪,又禁止倾倒污水、粪便。元旦临睡时,又要放二声或三声关门爆仗。无锡这一天晚上睡得都较早,如有孩童贪玩不肯睡时,父母常哄孩子说:"早些睡,今晚听老虫做亲"。无锡旧俗对元旦这一天的气候十分重视,常以这天的天气占卜今后一年的收成。

12、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13、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14、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15、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16、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17、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18、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19、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20、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2)

21、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 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22、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帐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帐者。讨帐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

23、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24、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25、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26、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27、人们满怀“做年”的喜悦,把买来的年画贴在客厅里,把对联贴在门楣上,有的人家在家具、果树上还贴上“利市”红纸。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浸糯米、磨米浆、做年糕,文昌等地方则是忙于做米花糖、花生糖(这些年糕果做的量都很大,既是自家吃,也当礼品送,一般都是吃到整个正月底)。

28、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29、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30、在香港過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過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時,到處可以听到“討”利是的欢笑聲。“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時也成为了春节時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31、新春佳节,聚餐频繁。家长们可得注意了,别认为孩子年幼,就可以任其享受大家的宠爱,成为餐桌“小霸王”。既然是参加筵席的一分子,就同样要注意餐桌礼仪。您得提醒孩子,别只顾着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别忘了给长辈们夹夹菜;敬酒时,也可以举起饮料杯,送上祝福;想离席去旁边玩,可以,但得先得到父母允许,并和同桌的长辈们打个招呼。别忽视了这些细节小事,它们将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32、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某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33、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34、“发年市”的熟人见面互问的话语便是:“哥二!‘鸡阉’(即已阉了的公鸡)肥了不?”“三嫂!有‘鸡阉’做年不?”“三婆!您屋(即您家)做工作么仔(在外面做工作的孩子)要回来做年不?”“二公!你屋南洋有‘年批’(指南洋亲人寄回来的过年信)寄回不?”

35、拜年习俗中最隆重的应该说是团拜。团拜,现在已成为礼仪活动了,甚至还带有国际性,一些与中国友好的国家会致电中国政府贺新年;中国驻外使节也会举办春节团拜活动。“团拜”形式,大约起源于清朝时期,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就曾说过:“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36、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37、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38、一送完“灶公”,一家之长就忙于“发市”。在过去,各乡镇的“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唯有年前几天“市”,才“发”一“发”!卖三鸟的、卖金银香烛的、卖京果糖糕的、卖“公仔幅”(年画)的、卖“王乐膏药”的(即走江湖)、卖碗筷陶盆的、卖“祭年桔子”的、卖各种衣服的……有卖就有买,买猪肉的、买干菜的、买湿菜(即时令蔬菜)的、买“拜公”祭品的、买过年穿的衣服的、买年画对联的……整个上午,每个“市”上,挑担子的、提篮子的、推车子的、抱小孩的、年老的、年少的、男的、女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农民们用担子挑年货、用车子推年货。他们把辛苦一年的积蓄都掏了出来!把一年的消费能量在这几天内都迸发了出来!

39、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40、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3)

41、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42、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双手抱拳前举。抱拳不能乱抱,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43、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44、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45、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46、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47、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也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

48、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49、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50、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51、节日期间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常常还伴着一些手势等礼节。

52、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53、鞠躬。现代通用礼仪,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54、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55、华南地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在正月,每个人都要看紧自己的口袋,切忌让别人掏。

56、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57、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58、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 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 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59、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象、祖宗影象、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60、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4)

61、当面拜年,红包拜年,短信拜年,电话拜年,贺卡拜年,写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鲜花快递拜年,立体真人拜年,视频拜年等网上拜年。

62、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63、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64、春节的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65、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66、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67、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68、华北地区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69、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70、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71、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72、华中地区人们初一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

73、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座谈等。

74、“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胡育在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时发现,或许出于好玩的心态,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学说这样的“祝福”。殊不知,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过年就是“讨压岁钱”或是吃喝玩乐,而忽略了节日的真正含义。她建议父母,抽时间跟孩子讲讲“年”的由来,有哪些习俗传统,告诉孩子过年意味着家庭团圆,也寄托着对来年的展望。明白了什么是过年,孩子们才会对传统节日多一些敬意。

75、西北地区拜年赠面食。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口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76、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77、拜祖: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78、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

79、磕头叩拜。这是我国古老的拜年礼仪,现在在一些北方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仍需要磕头叩拜。

80、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 ,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5)

81、抱拳拱手。抱拳也是以左手抱右手,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拱手抱拳礼”双手有高低:大多数情况下的拱手礼应该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左手压住右手。这是因为,人们一般多使用右手来持兵器,用左手压住右手则象征或表达了中国古人热爱和平的意愿。

82、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83、2岁以上:可以教孩子说“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

84、早点: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松糕(一种炊蒸而成的甜年糕)。吃时,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将酱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嵌在两片松糕之间,吃起来甜中带咸,别有风味。也有吃汤圆,或者煮一碗粉丝,上面放一个煮熟的蛋。这些食物均含"年年高"、"团圆"的象征意义。有的人家以过年饭杂煮,兼吃捣糕和松糕。在平阳,吃年糕和汤圆,有的先喝红糖汤,后加面和鸡蛋;在泰顺,主妇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头(盐渍萝卜)给合家"嘴头甜,彩头好"。惟乐清雁荡一带,则吃棕子。除夕夜,每家要煮一锅米粽,等岁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据说,吃粽子有两义,一是因为粽和"宗"同音,取怀念祖宗之意;二是因为粽又和"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在乐清,一般人家用红枣、柿饼、汤圆。在乐清白石镇,初一晚餐吃汤包、糊邋羹、状元糕。入睡时,床前摆鞋,求天宫赐福。在市区春节期间,客来有献元宝茶的习俗,即在茶中放两枚鲜橄榄,不仅茶味清香,旦见在黄绿色茶汤中漂浮着橄榄,形如元宝,俗称"元宝茶",含新年吉祥、发财的彩头。点心有用圆眼肉或莲子、红枣,也有肉丸、鸡蛋加粉丝的。

85、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 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86、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

87、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 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88、拜年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这是拜年的第一要素。

89、旧时拜年时,妇女们大多新装盛饰,头上簪了红绒蝙蝠、小聚宝盆或鲜艳的绢花;老太太们的发髻上也簪了红石榴花;男孩儿都要换上长袍、马褂儿或坎肩,以及新鞋、新帽;女孩都要穿上大红、大绿的旗袍。为什么要穿红色呢,主要是为了趋吉避邪,甚至旧时妓女平时不能穿红衣裙子,但春节时都可以例外。

90、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91、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92、贺礼一定要送的得体。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近年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

93、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这和中国自古“男左女右”的传统一脉相承。如果手势做错了,意思就有很大的差别。

94、“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95、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96、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97、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98、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99、西南地区对歌喝酒打花脸。大年初二,同胞开始走亲访友,每到一家,便受到主人丰盛的酒席款待,席间以当地苗族独特的方式相互对歌喝酒打花脸,脸越花表示喝的酒越多,越吉祥,越幸福。

100、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6)

101、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102、东北地区初一早饭后,除了年长的老人在家里坐等受拜外,人们都要妆扮一新,到本村或邻村亲友家拜年。年轻人都是男女分开,出东家进西家行完礼就走。年纪稍长的则要在受拜之家小坐片刻。

103、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04、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105、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106、首先是十二月二十四送“灶公”。传说中,“灶公”是玉帝派来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为此,家家户户都用竹把或竹枝将屋前屋后、屋内屋外、屋上屋下全面打扫干净,香炉也要打扫干净并换上新炉灰,夜间则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

107、海南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过中秋,乡下就筹备着“做年”:阉公鸡、填肥鸭、圈家猪、备做年钱。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下旬,“做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烈了!

108、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109、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庙宇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寺院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庙宇守等。亥时一过,赶紧烧香,表示虔诚。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习俗。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今年一定赚大银。"老年人到各庙宇拜殿神,主要祈祷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较大的庙宇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祈祷灵验,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的大蜡烛还愿。

110、依照传统习惯,初一,给族中老人拜年,从初二开始,便探亲访友了。俗话说,“外甥拜年,初二初三。”依习惯,外甥探亲首先要给外祖父母、舅父舅母去拜年,然后是姑父姑母,姨父姨母,依次排序。拜年要分亲疏远近,这便是伦理之礼。正月初五叫“破五”,到这时候拜年,就有点晚。

111、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12、一是叩拜,即跪拜磕头,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还行这种礼仪。

113、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 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114、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里的长辈拜完年之后,人们外出遇见时也要满脸堆笑地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邻右舍或亲戚好友亦会互相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115、每到除夕,摆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诸天神圣全图。“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叫“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着烧香,到灯节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地桌”。

116、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117、现在的拜年着装并不一定非要穿中式衣服,但一般还是讲究穿新衣,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穿戴全新,质地档次无妨。如果限于经济条件难以全新,亦需“全洁”,整洁干净。色泽上亮丽,妇女以暖色为主,红色更佳,不仅渲染喜庆,还带着传统意义上的趋吉避邪的意思。忌讳穿一身黑或一身白。男士的鞋一定要擦干净、打鞋油。着新装的同时,别忘了理发,俗语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拜年时,必须将头发收拾干净整洁。

118、1岁:此时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他们看到人要叫人,抱拳作揖等。

119、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 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120、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7)

121、早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就已经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122、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XX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123、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 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124、宝宝虽然听大人讲过不能吃太多糖果巧克力,但还是不能控制。所以,大人要自己控制,并讲清楚如果拿太多这些东西,就要剥夺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或东西。

125、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126、二是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127、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 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 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128、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129、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130、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131、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132、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133、开正:旧时在洞头岛,每户人家三十夜守岁到寅卯时左右,都要举行"开正"仪式。由家中尊长或家庭中生产生活的掌管人主持。主持者要"净身"(即除夕夜要戒色)并全身沐浴,"开正"前不得接触污秽之物。案桌摆大门口或天井里,桌脚上要垫两条长凳使案桌高地升高。供品有三牲、鱼肉、水果、糕点、素面等,两旁有一对尺长的大红烛,俗称"通宵"。"开正"时,主持者点燃"通宵",焚香三柱后,全家跪地,合掌问天,进行虔诚祷告,祈求上天赐福,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发财、万事如意。祈祷毕,全家肃立,默待一会儿,再烧"金纸"鸣放鞭炮。最后撤馔。80年代以来,已把"开正"时间提前到午夜零时,伴着中央电视台敲响的新年钟声进行。仪式也简便多了,有的只是鸣鞭炮,放焰火。但鸣放的鞭炮多了,尤其是"百子炮",甚至几千响串在一起,声音响,时间长,热闹异常。

134、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135、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136、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137、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按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如相遇于途,长揖道贺(今点头握手问好),也有彼此合掌胸口称"拜年"。到各家登门互贺新喜,亦叫"拜年"、"拜岁"。先是下辈出门到长辈家拜年,然后平辈回拜,则称"回年"。新婚夫妇初到岳家拜年,称"拜头年",后辈到丧事人家拜年称"拜新年"。

138、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139、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140、送贺礼也十分讲究,这也是礼物也拜年要素之一。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8)

141、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142、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143、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144、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145、拜年时还一定要注意礼节和言谈举止。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常理了。

146、每到这个时候,在大、中、小城市里工作的达官贵人也好、文人雅士也好,贩夫走卒也好,引车卖浆也好,光宗耀祖也好,口袋干涩也罢,都大车小车、大包小包携妻带儿女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147、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148、旧时从农历12月23日起就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还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下面让我们来看上海城旧时是如何“过年”的。

149、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150、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151、从仪式上看,拜年“拜法”较常见的通常有几种:

152、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

153、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154、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155、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156、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157、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158、在炉内烧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煨岁”。

159、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160、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春节习俗有关的句子(篇9)

161、拜年贺礼物还应讲究卫生、安全。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质;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赠送花炮之类,则万万不能去购买伪劣产品。

162、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163、华北地区结婚第一年新女婿上门去拜年,里头有很多规矩和讲究。礼品中,荔枝和桂圆是必不可少,这样的“组合”叫做“包头”,“包头”是最重要的礼品。

164、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165、春节一项很重要的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和邻居家里祝福新春。我国拜年的习俗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古时候有贺年和拜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扣岁;贺年是平辈之间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166、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167、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168、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169、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了。经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龌龊大去,用品比前井然,里里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个换年的样子了。

170、接三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171、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172、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173、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174、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人们为了赶走这个怪兽,有一年,年又来到村子,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于是又一年,当年来之前,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出响亮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于是,后来人们都有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的习俗。

175、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176、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 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177、亲友聚会,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少同龄伙伴。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多,谁的新玩具高级,甚至为此争争吵吵。这些镜头,可不应该成为新春即景。家长不妨准备一些诸如橡皮泥之类的玩具,供几个孩子共同完成,学会合作,或是鼓励孩子们交换玩具,分享快乐。对幼儿来说,身体素质发育尤为重要。因此,您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约定,看看新的一年里,谁能先学会游泳,学会打球,或是添了别的什么体育技能。这样的比较,可比争一样玩具有意义的多。

178、拜茶: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179、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