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多数人都有喜欢的诗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诗的出自哪句诗词。在古代,诗词是诗人用来阐述心灵的一种文学艺术。阅读经典诗句有助于帮助我们掌握字词的用法,那么,你所知道的诗句有哪些?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这里指荷叶像裙边一般。

2、芙蓉:即荷花,又名莲花。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

仿佛一色,分不清楚,

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

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

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jzd365.coM更多诗句小编推荐

采莲曲的诗意


采莲曲的诗意

一、《采莲曲》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2、芙蓉:即荷花。

3、乱:混杂。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

仿佛一色,分不清楚,

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

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

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二、《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

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

便低头羞涩微笑,

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三、《采莲曲》

作者:李白

原文: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

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

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四、《采莲曲》

作者:贺知章

原文: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赏析: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柳永:采莲令


《采莲令》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

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

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

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赏析:

这首词写离别情。上片写离别时月落云收,霜天欲曙,即将西行的客子,此刻的心情最为痛苦。随着吱吜吱吜的声音,一层层打开红色的门户,美人紧拉他的手,一直送到岔道口。千娇面三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离人内心的痛苦。她千娇百媚,难以自持,亭亭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语,唯有满脸的泪珠,那神情、令人肝肠寸断,又怎忍心回头一望?下片写离人别后无限惆怅和无尽的留恋。他感到自己所乘的扁舟急桨凌波而去,他人只贪看两岸景色,哪里知道离人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纷乱至极。而又无人可与之诉说愁苦,只能暗自含恨。其哀其痛,实是不堪忍受。末以景收,回头望去,层层的城门早已不见,只有那充满寒意的江天之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三两棵树木。全词以景起兴,以景作结,景中寓情,景黯情凄,语言浅淡而意深情挚。

相信《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迷你句子网”是您了解诗句,节日祝福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jzd3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色色的短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