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大家上学的时候,背过很多的古诗词诗句吧。诗词的艺术手法大致包括赋、比、兴这三种。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净化自身的灵魂。那么,你有没有收藏过几句诗句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煜:望江南·闲梦远”,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望江南闲梦远》

作者:李煜

原文: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注释:

1、此词调名一作《望江梅》,又作《忆江南》。

2、闲梦远:闲,指囚禁中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情。梦远,指梦见遥远的地方,也指梦长。

3、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唐杜甫《宿府》有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句。

4、寒色:指自然景物在寒冷时节的颜色,即秋色。暮:萧本二主词等本中作远。

5、芦花:芦苇花絮。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有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句。泊:停泊,停放。

6、笛在月明楼:全句意谓笛声发自于月光照耀下的高楼。月明:月光明照。

赏析:

这首词以闲梦起,梦中所见是清秋。清秋即深秋,是不免引人怀思、惹人烦恼的秋景。全词是一种即景抒情、直笔忧思的写法,开篇即写出作者如清秋般冷寂的心情和孤苦怀远的心境。后面两句具体写清秋的景色,作者是含思而视,凝情相望,秋景自然就有了抹不去的凄清寂寞之感。这首词写秋,秋景凄冷而人单情孤,这是以静写烦。千里江山由大处下笔,愈见作者心境空寥,寒字融情,更显作者的情怀冷寂。芦花深处由小处见意,隐约可见作者无法平复、如波逐浪的烦怨心情,泊字随意,有无系无收之感,恰好是作者身如浮萍、心如孤舟的真实写照。舟实际上是借物写人,以物写心,即物咏情,这些景物虽然本都是秋景中常见,但此情此境中却已别具寓意。结尾一句笛在月明楼,由景及人,把前面的空景用有人的画面来接续,把眼见的凄凉用耳听的哀惋来充实,笔意翻复,韵致更浓。笛声清远、凛冽,向来有思旧、感怀的用意,向秀《思旧赋》有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句;杜甫《吹笛》也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之句;李煜自己也曾有琼窗梦笛残日,当年得恨何长句。作者在这里以笛写人,以笛声喻情声,其人孤独,其怀寂寞,其愁悠远,其恨绵长,以一语收全词,词意毕显,寓意深沉。

jzD365.com更多精选诗句阅读

黄庭坚:望江东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赏析:

这是黄庭坚因党祸迁徙至西南时,写下的一首抒情寄慨之作。语言平实而悲怨深沉,空灵浑成,是典型的北宋词面目。此词以长江为抒情纽带,于西头而望江东路,烟树相隔,无法看清,这是心理上的距离。此望原本是肉眼望不见的,故意进行强调,突出西南迁徙的无可奈何及东归无望的痛楚。不可望而托诸魂梦,翻出一意。梦不怕江拦,正是晏几道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的另一种表述,可见望江东的决心与痴情。灯前写信,又是一种望江东的方式,但写了无数封书信,却无人传递,徒劳牵挂而已。于是想到托大雁传书,即使找到了雁,又逢秋暮,大雁南飞,不可能捎信去江东。百般无奈,庶几令人绝望。短短小令,四个层次,四个转折,由望而一气贯下,则有万般不可望处,此种陷入绝境的情形,非亲身经历不能道。妙在以客观和超然的笔调,曲折地记下心路历程,似淡实浓,似浅实深,妙在终未说破。

李煜:子夜歌


《子夜歌》

作者:李煜

原文: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注释:

1、独我:只有我。何限:无限。

2、重归:别作初归。

3、谁与:与谁。与:同。

4、秋情:晴朗的秋天。

赏析:

这是后主入宋后的作品。表达了亡国的悲痛和对故国的无限思念。

开篇言愁,直抒胸臆。人生的遗恨何时才能完结?只有我如此悲痛,没有尽头。睡梦中回到故国,醒来却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由得双泪暗洒。这也正是开篇所言愁,恨的原因。亡国后的日子孤单清冷,无人陪伴。谁还可以和我一起登高远眺,遥望故国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远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可是那种快乐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往事不过是一场春梦,美好但难以留住。醒来依旧是空,什么也抓不住。剩下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回忆和痛苦。多么希望现在的悲苦也是一场梦,终有醒来的一天!只奈何,好梦易醒,噩梦却永远没有尽头。

这阕词以思念故国为主旨,直白不假修饰,悲苦之情倾泻而出。起笔即言愁恨,可见内心之苦恨,难以抑制。独我,只有我。给人一种无人能解的凄惶和绝望。两个梦字,意义不同故不觉重复。第一个梦,是对往事的依恋和对现实的无奈。美好的过去只能长记于心,故国只能重逢于梦,却再也无法回去了。

后一个梦字,则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无奈。往事如梦,醒来成空。徒留伤感。但现实的苦痛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永远无法如梦般消失。这就让整首词,沉浸在一种极度无奈又空荡的气氛中。

李煜:长相思


李煜:长相思

一、《长相思一重山》

作者: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赏析: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第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归,那飘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还见不到他的踪影呢?用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她的内心怨苦。怨恨尽可以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二、《长相思云一涡》

作者: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注释:

1、云:指如云的鬓发。涡:别作窝.一涡(wo),即一束。一说音guo,意为青紫色的丝带,束发用。

2、玉:指玉簪。

3、衫儿:别作春衫。罗:丝。这里指丝制的罗裙。

4、黛螺:别作翠娥。指代眉毛。

5、秋风:别作风声。

6、雨相和:雨声和风声相交织。别作雨如何。

7、帘外:别作窗外。三两:别作三四。窠:别作棵.意同。

8、人奈何:别作争奈何。争:怎。

赏析:

这是后主早期作品,描写闺怨的词。

上片写女子的外貌。这位女子,她的头发如云般蓬松浓密,头上的玉簪如梭。衣着淡雅。是个气质高雅容貌艳丽的女子。这样可爱的女子,想象中本应该春风得意,快乐的很。可是,她并不快乐,在微微的皱着眉。笔锋转的巧妙,突如其来。为什么不快乐?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作者没有说,下片却转而写周围环境:风雨相和。秋天本就容易引人忧思,偏又风雨相侵,更添苦闷情绪。但这还不够,雨打芭蕉,风吹残叶,窗外秋意更浓,内心秋思更苦。夜那么长,又风雨相和,听着风声,雨声,芭蕉声,帘内的人,更添寂寞情绪,却无可奈何。原来,秋思就是她上片中,眉头紧锁的原因。

整首词,人与景,景与情相交映,浑然一体。通篇写愁,却不见愁字。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

喜欢《李煜:望江南·闲梦远》一文吗?“迷你句子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诗句,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江南优美句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