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以智止智方为智,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原文】

以智止智,智也。

【译文】

用智慧来停止智计,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释义】

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是个聪明人,没有谁讨厌别人夸自己聪明,而且大多数人也都喜欢在他人面前显露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博得他人的欣赏。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很聪明,然而它往往会诱使人们自作聪明,招致旁人忌恨,最终导致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所以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深藏若虚才称得上真正的智者。

【事典】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思维敏捷,头脑灵活,颇具才华,因而深得曹操的器重,但正是因为他太聪明了,总是喜欢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数犯曹操之忌,反而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有一次,他和曹操一同骑马路过曹娥碑前,见碑上刻有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杨修一看就明白其中之意了,而曹操却不解其意,因此,他让杨修不要说出答案来要自己想一想。又走了三十里,曹操才想通,和杨修一对答案,乃绝妙好辞四字,曹操叹道:我的智慧比杨修差了三十里啊。曹操嘴里虽是这样说,心里毕竟不太舒服。

还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油酥,曹操吃了一些,又盖好,并在盖儿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置在案头上。大家都不知道曹操是什么意思,这时,杨修进来,看见这三个字,就请文武大臣拿来匙子一起分享。

大臣问他:我们怎么敢吃魏王的东西?杨修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岂敢违背丞相的意思?

在场的文武大臣都为杨修的聪敏而拍案叫绝,曹操知道后虽然觉得杨修聪明过人,面露微笑,但心里甚是厌恶。

又有一次,曹操让人建造一座花园,在刚刚建好屋椽后,曹操前来视察,完毕后没有说什么,只是临走时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

众人看着这个字,百思不得其解,但又没人敢问是什么意思。杨修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按小一号的规模重建。

人们都不解,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杨修回答说:门内一活字,不是阔字吗?丞相是嫌园门太宽了。

改造完成后,又请曹操来参观,曹操很是满意,对人们能聪明领会他的意思赞口不绝,但当得知是杨修猜中自己心意时,又顿生厌恶。

杨修的自作聪明令曹操对他爱恨交加,但杨修犯了一个为人臣的大忌,就是不该胡乱猜测统治者的心理,并毫无掩饰地加以传播,最终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在战争中连吃败仗,想进兵,怕马超拒守;想收兵,又怕蜀兵耻笑,所以心中犹豫不决。

一天晚上,夏侯惇进帐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恰巧厨师进鸡汤,曹操望着碗里的一条鸡肋,联想到眼底下的战事正犹如此鸡肋,便随口连喊两声:鸡肋!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不等上级命令,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的鸡肋口令,我便知魏王有退兵之心。鸡肋者,吃着没什么肉,弃之又有些可惜。丞相以此为令,说明他已无心恋战,我想他明日就会下达撤兵命令的。

当夜,曹操由于心乱不能入睡,便独自巡视军营,见将士们都在准备撤军的行装,知道是杨修猜中了自己的心意,他早就对杨修这种恃才放旷的言行深恶痛绝,这次一定要趁机将他消灭掉。

曹操便装作勃然大怒的样子将桌子一拍,高声喝道:是谁竟如此大胆,擅自命令撤军!将士们说是主簿杨修下的命令,曹操大怒:杨修竟敢造谣言,乱我军心,罪不可赦!于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警戒三军。杨修时年44岁。

杨修之死表面上看似死于曹操的嫉贤妒能,实则是他个人性格所致。其致命缺陷有三:一是卖弄才华,锋芒太露;二是恃才放旷,不知检点;三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一个做臣子的,不知道隐藏锋芒,经常不看场合,无视别人的好恶,处处显示自己的才智,结果自然会越来越遭人讨厌和憎恨,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事典启悟】

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杨修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人擅长猜测上司的意图行事,又表现得极为自负,不断向人炫耀自己的猜测能力,以显示自己的聪明,结果不但没能获得同事的喜爱,而且还引起同事和上司的反感。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向他人强调自己的聪明,借机向众人显示自己的聪明,而是懂得用大智慧来克制自己的小聪明,在人前保持低调的姿态。

jzd365.coM更多名人名言小编推荐

成也智计,败也智计


【原文】

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

【译文】

只知谋划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也会失败在其智计上。

【释义】

为什么历史上许多智商很高的大臣良将最终会受到迫害?为什么有些人在对外战争中百战百胜,可谓智勇双全,但在朝廷内部却经常败北,总是发生政治悲剧?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人都把心思放在做事上,自恃聪明,又爱卖弄,却忽略了身边的矛盾,愚蠢得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结果,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绝路。

【事典】

杰出的军事天才韩信不能不说是一个笨拙的政治家,其笨拙不仅表现在功高震主上,还表现在居功自傲上,我们从《淮阴侯列传》等文章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韩信居功自傲的性格心理,就是在刘邦面前他也不懂得收敛,觉得自己与刘邦是关系很铁的哥们儿,说起话来就毫无顾忌了。

刘邦在取得霸业后,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军事才能,韩信一一做了点评,并总结说那些将军无论在沙场征战,还是出谋划策,都有很大欠缺,实际上是想表明哪个人在他韩信眼中都算不上有才能的人。

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人马?

您最多只能带十万人。韩信回答。

刘邦又问:那么你呢?

对我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这一下刘邦受不了了,强作笑颜地说:既然你带兵多多益善,你为什么始终在我的手下呢?

韩信通过对刘邦神态的观察得知自己无意中说错了话,连忙掩饰说:陛下虽然不能带很多的兵,但您却善于统帅和指挥将领,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这就是我始终在您手下做事的原因了。

这就是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由来。

韩信这样说并不是想表达什么君权神授的思想,而是说,你能登上王位,不是因为你本身有什么本事,而是天意,只是你的运气好罢了。

刘邦见韩信被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傲放肆,心里自然很不高兴了。作为臣子,本应该自觉服从刘邦的领导,但是韩信在与刘邦的上行协调上没有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有才却恃才傲物,有智而不能审时度势,有能力但目空一切,难免会引起主子的不满。

还有一次,他在平齐之后派人向刘邦请求当代理齐王,并且始终自以为功高,刘邦不会加害他。殊不知,居功自傲自以为是的心态正是将这位智勇双全的奇才引向黄泉路的重要原因所在。

不仅在皇上面前如此,在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其他功臣们面前,韩信也表现出一副聪明得意的样子。

樊哙是与韩信一样的著名军事统帅,楚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猛将,又是吕后的妹夫,刘邦的第一心腹,曾被封为大将军,左丞相,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樊哙是一个懂得谦卑礼让的名将,对韩信也是礼遇有加。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像你这样有封王地位的大人物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

而韩信对樊哙却不屑一顾,不愿与之同伍,出门后自嘲说: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这般人同列了!在韩信看来与樊哙为伍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韩信连樊哙这样的功臣都看不上,也羞与绛侯周勃、将军灌婴同等地位,更别提别人了,这种自恃功高、自恃聪明的处世态度难免招致他人反感。

昔日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辉煌和过人的军事才能,似乎永远是他居功自傲的资本,但这也恰恰成为了他自己惨遭横祸的元凶。假如韩信懂得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那他对汉家的功勋,真可以上比周公、召公、姜太公等对周朝的贡献,子子孙孙都可以一直享受殊荣,获得祭祀。

【事典启悟】

韩信一生的成败荣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聪明智慧、杰出才能可以成就一个人的辉煌,但也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有许多智商高人一等的天才,做出了一番事业之后,便开始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其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低能者更惨。所以,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知道居功之害,不要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圣人不患智寡


【原文】

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译文】

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释义】

古时的圣人以品德高尚为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与智谋相比,他们更注重修身养德,这可以说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一大显著特点。在他们看来,做人的最大危险不是智谋不够,而是品德的严重缺失,如果一个人有才无德,他就容易迷失自己,做出种种损人不利己的恶事;如果一个人只强调智谋,忽视品德修养,他势必会失去仁爱之心,于德有亏,把事情做绝。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智谋的追求不能无休无止,也不能失去对自身品德的培养。

【事典】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人才就是财富有才就有一切,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在对人才的界定上,人们的认识却有所偏颇,往往只注重了才智方面,却忽视了道德品行方面。

某家公司同时招聘了甲、乙两个市场销售人员,经过三个月的试用,甲先生凭借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交际能力,很快就实现了公司定下的销售目标,为公司赢得了丰厚利润,被老板认为是难得的人才,大会小会都会向公司全体员工夸赞他的聪明能干。

取得一定成就并博得老板赏识和信任的甲先生没过多久就趾高气扬起来,其道德品行上的缺陷逐渐显山露水。为了取得更大的成绩,得到老板更多的赏识,他挑拨离间,无事生非,散布小道消息,使得销售部经理手下的几位销售人员互相拆台,经常吵架闹情绪,怨声载道,就这样把销售部经理以管理不利为由给挤对跑了。同时,还在老板面前说阿谀逢迎的好话,讨老板欢心。他还经过长期的观察,潜心研究出了一套看老板脸色行事的本领,把老板哄得团团转,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销售部经理的位置。

甲先生在执掌部门大权后更是甚嚣尘上,凭着自己的威风对手下人员颐指气使,少有人不服,就以训斥的口吻示人:我是你们的衣食父母,没有我的业务订单,你们统统回去喝西北风去。

如此充满嚣张、怒目的管人态度引起了不少老员工的反感,他们因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不得不选择离开,新招聘的年轻人也忍受不了他颐指气使的样子纷纷跳槽而去,由此造成公司大量人才流失,销售业绩连月下滑,公司效益一度陷入困境。最后,老板终于看穿了他的不良品行,将他辞退。

同时被招聘来的乙先生虽然在业务能力上比甲先生逊色些,但是工作兢兢业业,上进心强,从不争名利,还不玩弄小伎俩,不仅如此,他还乐于助人,同事之间,不管谁遇到困难,他都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从而在同事中获得了很好的人缘,人们都愿意跟他交往。

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他的业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虽然销售业绩仍在甲先生之下,但是他却以德才兼备赢得了公司领导层更多的好评,甲先生被辞退后,公司老板很快将他安排在了销售部经理的位置,老板说:无论一个人能力大小,道德品行对做人做事才是最重要的。从此,销售部门在乙先生的带领下,所有成员齐心协力,使得业绩不断攀升,公司经济效益得以扭转。

【事典启悟】

有人将人才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有德有才之人,这是国家的栋梁,应加以重用;第二类是有德无才之人,他们不会危害社会,可以小用或不用;第三类是无德又无才之人,他们不会对社会构成多大危害,可以不管他们;第四类是有才无德之人,此类人既想干坏事又具有干坏事的能力,由于手段高明,干了坏事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应引起高度警惕。

具体到一个企业,有才无德之类,本质坏,犹如传染病,不仅会自己烂掉,而且会使周围的人也烂掉。具体表现在:动摇组织、惹是生非,给组织和团队造成不和,破坏良好的团队精神,影响组织目标实现。

因此,与才智相比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更加看重人才的品性,《菜根谭》中说: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可见,古人是把做人必须修身立德当成了成功的基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任用道德不健全的人如同修建高楼大厦事先不打牢地基一样,肯定不会稳固。

而那些已取得骄人成绩、做出一番事业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既没有金钱,也没有学历,更没有什么特殊的家世背景,但却能够在社会上顺利打开局面,并且人气越来越旺,事业步步走高,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自身的道德功夫,这就是一个人的品德比其才智更重要的原因所在。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朋友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都接触过名人格言吧,优秀的名人格言能够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那么你都知道有哪些必读的名人格言句子?我们的我们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韩非子经典名言智,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篇1】

1、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恶。

2、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3、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4、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5、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6、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7、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8、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

9、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10、自见之谓明。

11、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12、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13、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14、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15、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16、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17、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

18、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19、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20、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21、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篇2】

22、慈母有败子

23、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24、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25、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26、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27、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28、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29、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30、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3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3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3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34、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35、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36、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37、不吹毛而求小疵。

38、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

39、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40、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41、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4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篇3】

43、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44、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45、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46、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47、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48、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49、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50、因可势,求易道。

51、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52、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53、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54、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55、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56、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57、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5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59、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60、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61、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62、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73句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大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都接触过名人格言吧,名人格言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自己的见识,什么样的名人警句可以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呢?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韩非子经典名言智”, 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1--18条)

1、皇帝和大臣的利益是不同的,前大臣不忠诚,所以大臣李立和大臣的主要利益被破坏了。

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3、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4、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5、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6、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7、圣人的方法是明智和聪明。去是不明智的。

8、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9、探索自己的内心,抓住权力。上帝使用它,如果电,如果雷。

10、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11、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12、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烹调小鱼却屡次翻动,那就会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国却屡次更改法令,那就会使百姓不看其苦)

13、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14、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15、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16、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17、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18、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19--36条)

19、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20、饕贪而无餍,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21、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22、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23、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24、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25、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26、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27、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8、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29、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30、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31、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32、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

3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

34、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

35、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36、蚂蚁吃得越多,苍蝇吃得越多。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37--54条)

37、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38、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

39、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40、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比如∶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

41、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42、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

43、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44、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45、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在路上赛马,不是领先就是落后,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又怎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马呢?)

46、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47、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平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说明∶拒斥外界的诱惑)

4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49、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50、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51、涵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52、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用眼过度,则视力下降;用耳过度,就会听力下降;用脑过度,就会思虑混乱)

53、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54、明军一事无成,群臣恐惧之下。

韩非子经典名言智(55--72条)

55、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56、私企赢了,公共事业就少了。

57、夫妻,没有血肉之躯的恩宠,爱是亲密的,不爱是稀疏的。

58、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说明∶君主不可因为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

59、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60、爱,不是为了恨;Jambres恨的是人,而不是爱。

61、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62、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63、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64、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65、人的麻烦在于相信他。如果你相信人,你就是由人组成的。

66、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67、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68、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69、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7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71、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72、它在四风中,但在中心。圣人的教导来自四面八方。

73、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励志名言:藏才隐智,任重道远


励志名言:藏才隐智,任重道远
原文: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译文:老鹰站立好像打盹,老虎走路好像有病,这正是它们捉人吃人的手段。一个具有才德的君子,要做到不炫耀聪明,不显露才华,如此才能培养肩负重任的毅力。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这就是藏巧于拙,用晦而明。一般情况下,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技巧权变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既要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识破,所防范,所厌恶,就应该有鹰立虎行、如睡如病、善于隐匿的出世应变方法。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作过样这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是在雅典一再地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正所谓大智若愚,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守拙,是一种掩饰自己、保护自己、积蓄力量、等候时机的人生韬略,经常在敌对斗争中使用。如邓小平在抗日战争中就做了这样的指示:要使敌人看不起我们,要善于采取一切手段麻痹敌人。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这种策略仍然实用。
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这种韬略还可用来维持与改善同他人的关系,特别是当你发现了他人的错误而又不能不指出时,使用这一策略尤其重要。因为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因为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等于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即使搬出所有的权威理论和所有铁的事实也无济于事。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因此,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例如,你可以用若无其事的方式或者也许是你自己错了的方式提醒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提醒他忘记了的,或者提醒他错了好像是他没说清楚似的。这将会收到神奇的效果,无论什么场合,谁都会反对你说他不对。
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看着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有一位年轻的纽约律师。他最近参加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年轻的律师是对的,法官是错了;年轻律师也如实实地指了出来。但法官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他这边,但年轻律师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为什么要让他人觉得你更聪明呢?(励志名言)
深水不响,响水不深。表面看起来这句话很简单,事实上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动物生存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善于伪装自己,既是防止不被其它动物所伤害,又是麻痹其它动物,寻找最佳的进攻机会。在人类文明社会,保护自己也同样重要。只有大智若愚,含而不露,谦虚谨慎,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人生就是这样。所以,即使你有非常出众的才智,但也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该收敛时就收敛,夹起尾巴好做人,切勿光芒晃人眼。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之德智


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

全面的教育是使任何活动成功所必需的。

西塞罗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陶行知

形象地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必须立足于道德和智慧,道德是为了支持美德,智慧是为了防止自己遭到不道德的侵凌。

尚福尔

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

叔本华

智慧要靠智慧来培植,良心要靠良心来熏陶,对袓国的忠诚要靠忠诚地为祖国服务来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是习惯的结果,而理智的德行的诞生和成长,则基本上应归功于教育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

智力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像短距离竞赛一样,有的人从起跑就冲刺,有的人最后冲刺,也有的人分步冲刺。因此每个人的成就有先有后。

张焕庭

智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掌握科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思维、记忆和想象的能力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概念的体系形成起来,儿童、少年、青年人的整个内部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凯洛夫

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

布内尔

知止方能谋划长远


【原文】

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

【译文】

智慧不够却谋划大事的人只能失败,智计不知停止却谋求长远的人很难如愿。

【释义】

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眼前利益,而且还应考虑到长远利益,谋求长远发展。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顾眼前,尤其是好大喜功者不停地谋划当下利益,面对眼前的各种诱惑毫无节制,甚至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来实现眼前利益的最大化,结果导致一路辉煌过后,迅速走上了下坡路。这是目光短浅只知不停谋划,智计不知停止带来的后果。

【事典】

盛大网络总裁陈天桥先生在参加某电视访谈节目时,有观众对他提问说:目前盛大取得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后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陈天桥只说了两个字:诱惑。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抵御住诱惑,不做比做要难多了。

的确如此,人生而有欲,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这句古训似乎正点明了中国许多企业家在诱惑面前难以知止,最后盛极而衰的生命轨迹。

企业所面临的种种诱惑是与成长相伴而生的,这两个关键词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这是因为企业跟人一样,是富有生命的个体,有生命就会有欲望,赢利这一与生俱来的欲望一方面推动着企业的快速成长,促使企业这一生命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欲望也催生了种种诱惑,它却是企业成长的寄生虫,不断干扰着企业的成长进程,促使企业这一生命体在躁动中备受煎熬。

诱惑对企业的成长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诱惑对企业生命体的危害不是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的,它往往会披着漂亮的外衣来迷惑人们的双眼,让人将其误以为稍纵即逝、非常难得的机会,对其死缠烂打、穷追不舍。这些美丽的诱惑包括高利润、高增长、高速度、规模化、国际化、多元化等等,它们都会给企业家展现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美好前景,令人神往激动、豪情万丈,欲罢不能。

由欲望催生出来的成长和诱惑这对孪生姊妹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在每个企业家的身边,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合理的抉择,不仅仅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考验,而且更是对一个人智慧的考验。

回忆列数那些在快速变革的经济环境中陷入布满鲜花的诱惑陷阱而难逃死劫的企业,其中不乏一些叫得响的大牌企业,也不乏处于排头兵位置的商业巨头。有统计数字显示,10年前的《财富》500强中,将近40%的企业已经销声匿迹;30年前的《财富》500强中,约有60%的企业已被收购或破产。它们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一方面向世人证明了其领导层在指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富有的智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他们在面对种种诱惑时却又缺乏知止的大智慧。

如今随着国家对企业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各地政府为企业提供了越来越有利的成长环境,小企业发展成形,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快速赢利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下一步棋应怎样走却成为无数中小企业家不得不思考的难题。如果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对这一问题加以思考,急功近利式的浮躁心理就会浮现而出,如果还想着拥有像以前那样快的赢利速度,盲目求快,搞规模化扩张、多元化经营,忘记了稳字,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为什么企业生命体如此容易受到诱惑这一病毒的感染呢?从根源上来说,就是企业缺乏抵抗病菌入侵的抗体,这个抗体就是专注。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心无旁骛地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

专注精神如果用古人的思想来概括就是知止,即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了长远发展,不该做的事情即便获益再大,也绝不向前迈出一步;应该做的,即便阻力重重,也要把它做精做好。

微软帝国的缔造者比尔盖茨就是因为专注而成为世界首富的成功典型。无论是以他的经济实力,还是以他过人的聪明头脑,他完全可以插手赢利颇丰的其他行业:他可以买下纽约,可以去做房地产,可以办私人航空公司,可以但是他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可以做什么,有能力做什么,而在于他专注于做什么,没有做什么。也就是说面对种种诱惑,保持住将一件事做到最好的心态,专注在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的研发上,这种专注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也正因为领悟到了专注的真谛,他才成就了微软领域的财富帝国,在财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除了微软之外,还有杜邦、高露洁、壳牌石油、宝洁、西门子、巴斯夫、诺基亚、柯达、强生、飞利浦、可口可乐等名副其实的长寿公司,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依然生机勃勃,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这更多的还是源于专注二字,即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抵制诱惑,不去不停地谋划眼前利益,疯狂生长,而殃及以后的发展。

在现今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企业的成长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专注的精神和智慧,唯有专注才能生存,唯有专注才能成长。虽然让所有企业一夜之间都变成专门化企业很不现实,但是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至少都应该思考:哪些该是我所为,哪些该是我所不为,哪些该做,哪些该止,这是很重要的。

【事典启悟】

抵制眼前种种诱惑,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不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长远战略,也是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知止的人生大智慧!这种智慧,对于那些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急剧进入停滞期的创业者来说体会得更深刻些,他们就是因为只关注眼前利益,不停地谋划眼前利益,忘记了长远,破坏了长远发展的根本,谋划大事也就很难成功了。

励志名言: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励志名言: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原文: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品行高尚的读书人,如果因为生活贫困对别人不能资助以财物,那么当别人执迷不悟时,说句话来提醒他;或在别人遇到麻烦时,说句话来帮助他摆脱困境,也都算得上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抓住人心是统御之术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真正地抓住人心呢?有人认为物质可以帮助别人度过困境,殊不知,还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句提醒,一句安慰。
例如,当对方情绪进入下列低潮时,就是抓住人心的最佳时机:
(1)工作不遂心时。比如因工作失误,或工作无法照计划进行而情绪低落。因为人在徬徨无助时,希望别人来安慰或鼓舞的心情比平常更加强烈。
(2)人事异动时。因为人事异动而调到单位的人,通常都会交织着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应该帮助他早日去除这种不安。另外,由于工作岗位的构成人员改变,部属之间的关系通常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不要忽视了这种变化。
(3)他人生病时。不管平常多么强壮的人,当身体不适时,心灵总是特别脆弱。
(4)为家人担心时。家中有人生病,或是为小孩的教育等烦恼时,心灵也总是较为脆弱。应该学习把婚丧喜庆当做是巩固票源机会的政治家之智慧。
这些情形都会促使人的情绪低落,所以适时的慰藉、忠告、援助等,会比平常更容易抓住别人的心。因此一方面,平常就要积累一些朋友的个人资料,然后熟记于心。
以上说的是抓住人心的最佳时机,下面介绍几个要点来察觉他人心情的跃动规律。
(1)脸色、眼睛的状态(闪烁着光辉、咄咄逼人、视线等)。
(2)说话的方式(声音的腔调、是否有精神、速度等)。
(3)谈话的内容(话题的明快、推测或措词)。
(4)身体的动作、举止行动是否活泼。
(5)姿势,走路的方式,整个身体给人的印象(神采奕奕或无精打采的)。
综合这些资料,就可以探索到他人心灵的状态。应该有意识地研究这些资料,以便能正确掌握各人的特征。(励志名言)
有一种宝剑,你只要用一只小拇指就可以将其卷起,被称为绕指柔,但依然可以削金断铁,吹一口气就可以将毛发削断。御人犹如铸剑,锋利无比的宝剑在勇士的手上可以所向披靡,而柔软的宝剑在任何人手中都可以制人于无形。这一招对于吃软不吃硬的人最为有效。

喜欢《以智止智方为智》一文吗?“迷你句子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名人名言,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智勋经典语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