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很多人都明白,我们所用的诗句其实是诗句中摘抄出来的。诗词是作者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来创作,以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阅读经典诗句有助于帮助我们掌握字词的用法,那么,关于诗句自律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草的诗意,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草的诗意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赋得: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一词。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晴空下一片先翠的野草。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连同上句之古道,皆用以点染古原景色。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翻译: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

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

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

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

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

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

赏析: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居易这个名字根据词义可以解释为住下很方便。顾况看到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京城里粮价高得很,住下很不方便吧)。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大为惊奇,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写出这样的诗句来,走到哪儿住下都方便得很)!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诗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Jzd365.com更多诗句扩展阅读

诗经:何草不黄


《诗经: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

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1、将:行,走路。

2、玄:黑色,这里指凋零。

3、矜:同鳏年老无妻。

4、兕:野牛。

5、率:沿着。

6、芃:兽毛蓬松的样子。

7、幽:深。

8、栈车:役车。

9、周到:大道。

译文:

哪种草儿不枯黄,哪些日子不奔忙。

哪个男子不出行,往来经营走四方。

哪种草儿不凋零,哪个男子不单身。

可怜我们当征夫,偏偏不被当人待。

不是野牛不事虎,总在旷野受劳苦。

可怜我们当征夫,早晚奔波没空闲。

尾巴蓬松的狐狸,总在深草丛中藏。

高高大大的役车,总在大道上奔跑。

赏析:

是的,世上没有不黄不枯的草,也没有不凋不谢的花。人的劳苦奔波却不一样。有人终年劳累奔波,当牛做马,不得歇息。有人锦衣玉食,作威作福,游手好闲。有人衣不蔗体,食不果腹。有人却高枕无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即使是野兽,也有悠闲自在得时候,有冬眠得时候。人不如野兽,连喘息之机都没有,所拥有得一切都付出了,得到得只有辛酸和泪水。出现这种境况之时,问题就应向统治者来解答,而比应当由受苦受难得人自己 来解答。

但在实际中,没有谁来解答这个问题,只有自问自答,独自承受苦难,便成了身处苦难之中唯一得慰籍,仅此而已。如果希望以这种表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使统治者受到感动,良心发现,那就大错特错了,那就过于天真和幼稚了。

承受苦难就象喝水一样,其中冷暖,只有喝水者自己知道。也许,人生是应当承受苦难。但是如果对身处社会低层、从生到死便与苦难厮守的人们说苦难是人生的精神财富,这就未免太无情,太残酷了,几乎同鳄鱼的眼泪差不多。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翻译: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

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

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

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

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春晓的诗意


春晓的诗意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诗意: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喜欢《草的诗意》一文吗?“迷你句子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诗句,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描写草的短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