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大多数人都有喜欢的诗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诗的出自哪句诗词。一般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净化自身的灵魂。那么,你会不会也去写诗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黄庭坚:清明,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清明》

作者:黄庭坚

原文: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释:

1、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2、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

3、蛰:动物冬眠。

4、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4、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5、蓬蒿:杂草。丘:指坟墓。

赏析: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其实如上两种解释是相通的。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官场受挫,仕途不顺,很自然地会带令人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产生怀疑。齐人骄其妻妾卑下若此,介子推焚死山中高义如是,然而如今千载之下不过各自一抔黄土而已。那么诗人自己坚持信念的理由何在呢?这是对前途的迷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人生价值的怀疑。然而,诗人终究不是轻易就会被击倒的。现而今齐人晋士虽然虽然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千载贤愚,谁不尽知?这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勉励。情感复杂,应如是也。

Jzd365.com更多诗句扩展阅读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诗

1、《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鹧鸪天》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3、《望江东》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4、《卜算子》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

试问得君多少怜,

管不解、多於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

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5、《步蟾宫》

虫儿真个忒灵利。

恼乱得、道人眼起。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

但目送、落花流水。

何妨随我归云际。

共作个、住山活计。

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

也须胜、风尘气味。

6、《采桑子》

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华。

杨柳藏鸦。又是无言颭落花。

春风一面长含笑,偷顾羞遮。

分付谁家。把酒花前试问他。

7、《采桑子》

荔枝滩上留千骑,桃李阴繁。

燕寝香残。画戟森森镇八蛮。

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

少讼多闲。烟霭楼台舞翠鬟。

8、《采桑子》

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小鬟。

9、《采桑子》

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已拼儿童作楚蛮。

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

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10、《采桑子》

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

深锁三关。不要樊姬与小蛮。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

浓丽清闲。晓镜新梳十二鬟。

11、《采桑子》

樱桃着子如红豆,不管春归。

闻道开时。蜂惹香须蝶惹衣。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

醉玉东西。少个人人暖被携。

12、《采桑子》

宗盟有妓能歌舞,宜醉尊罍。

待约新醅。车上危坡尽要推。

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

个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

13、《丑奴儿/采桑子》

济楚好得些。憔悴损、都是因它。

那回得句闲言语,傍人尽道,

你管又还鬼那人唦。

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

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

怎生申报孩儿。

14、《捣练子》

梅凋粉,柳摇金。微雨轻风敛陌尘。

厚约深盟何处诉,除非重见那人人。

15、《蝶恋花》

海角芳菲留不住。笔下风生,吹入青云去。

仙籍有名天赐与。致君事业安排取。

要识世间平坦路。

当使人人,各有安身处。

黑发便逢尧舜主。笑人白首耕南亩。

16、《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

名利往来人尽老。谁道。

溪声今古有休时。且共玉人斟玉醑。

休诉。笙歌一曲黛眉低。

情似长溪长不断。

君看。水声东去月轮西。

17、《河传》

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

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

似扶着、卖卜算。

思量好个当年见。

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

饮散灯稀,背锁落花深院。

好杀人、天不管。

18、《贺圣朝》

脱霜披茜初登第。名高得意。

樱桃荣宴玉墀游,领群仙行缀。

佳人何事轻相戏。道得之何济。

君家声誉古无双,且均平居二。

19、《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0、《浪淘沙》

忆昔谪巴蛮。荔子亲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

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

重入鬼门关。也似人间。

一双和叶插云鬟。

赖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阑干。

21、《青玉案》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

正在人愁处。忧能损性休朝暮。

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

同卷西山雨。

22、《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望江东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赏析:

这是黄庭坚因党祸迁徙至西南时,写下的一首抒情寄慨之作。语言平实而悲怨深沉,空灵浑成,是典型的北宋词面目。此词以长江为抒情纽带,于西头而望江东路,烟树相隔,无法看清,这是心理上的距离。此望原本是肉眼望不见的,故意进行强调,突出西南迁徙的无可奈何及东归无望的痛楚。不可望而托诸魂梦,翻出一意。梦不怕江拦,正是晏几道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的另一种表述,可见望江东的决心与痴情。灯前写信,又是一种望江东的方式,但写了无数封书信,却无人传递,徒劳牵挂而已。于是想到托大雁传书,即使找到了雁,又逢秋暮,大雁南飞,不可能捎信去江东。百般无奈,庶几令人绝望。短短小令,四个层次,四个转折,由望而一气贯下,则有万般不可望处,此种陷入绝境的情形,非亲身经历不能道。妙在以客观和超然的笔调,曲折地记下心路历程,似淡实浓,似浅实深,妙在终未说破。

黄庭坚:登快阁


《登快阁》

作者: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

1、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着称。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太和令时。

2、痴儿:作者自指。《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这是当时的清谈家崇尚清谈,反对务实的观点,认为一心想把官事办好的人是痴,黄庭坚这里反用其意,以痴儿自许。

3、东西:东边和西边。指在阁中四处周览。

4、朱弦句:《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5、青眼句:《晋书阮籍传》:(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青眼:即黑眼珠,指正眼看人。聊:姑且。

6、与白鸥盟:据《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7、倚:倚靠。

8、落木:落叶。

9、弄:演奏。

翻译: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

忙碌了一天了,

趁着傍晚雨后初晴,

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

万木萧条,

天地更显得阔大。

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

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

只有见到美酒,

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

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

漂流到家乡去,

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赏析:

一般说来,文章或诗歌开头往往较难,以致有的文学家常将其开头处砍去,这是因为开头处,作者还没有和作品的情境融为一体,因而容易作态。黄山谷此诗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这二句,看似通俗浅近,却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读此三家,宛如一幅艺术摄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诗人与亭阁的背影

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曾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张宗泰《鲁斋所学集》)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潘伯鹰评语)。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

此诗极受后人称赏。姚鼐称此诗豪而有韵,此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内者;方东树评析说:起四句且叙且写,一往浩然,五、六句对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者。这些评析都是十分切中肯綮的。翁方纲评黄山谷诗云: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种绝高之风骨,绝大之境界,造化元气发泄透矣。细吟此诗,当知无愧。

黄庭坚作诗以学杜甫为宗旨,专意学其拗句;又提倡无一字无来处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山谷体。体现其特征的作品如: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题竹石牧牛》)

对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赏析。

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

这种景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和投身自然的愉悦。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鄂州南楼书事》

作者: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释:

1、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2、四顾: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3、凭栏:靠着栏杆。十里:形容水面辽阔。芰:菱角。

4、并:合并在一起。一味凉:一片凉意。

翻译: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

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

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

飘来阵阵香气。

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

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

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那天晚上,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是这样来的。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近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当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作者:黄庭坚

(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

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

(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

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

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释:

1、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2、投荒:贬官到荒僻的地方。

3、瞿塘:峡名,在四川省奉节县附近。滟滪(音艳预)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音浮),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

4、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5、川:这里指洞庭湖。

6、这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音晚)结:(将头发)向上束起。湘蛾:《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赏析: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遇赦,在回故乡江西分宁老家的途中,经过岳阳冒雨登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何等的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平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是读者所应当注意的。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也是文学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他的业绩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他的评价,也随着历史上文艺思潮及价值观的不同而大有高低。

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作者:黄庭坚

原文: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

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

1、定风波:词牌名。

2、黔中:即黔州(今四川彭水)。漏天:指阴雨连绵。

3、霁:雨雪之止也。

4、鬼门关:即石门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

5、气岸:气度傲岸。

6、华颠:白头。

7、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两谢:即谢瞻和谢灵运。

翻译:

黔中阴雨连绵,仿佛天漏,

遍地都是水,终日被困家中,

犹如待在一艘破船上。

久雨放晴,又逢重阳佳节,

在蜀江之畔,畅饮狂欢。

不要取笑我,虽然年迈但气概仍在。

请看,老翁头上插菊花者有几人呢?

吟诗填词,堪比戏马台南赋诗的两谢。

骑马射箭,纵横驰骋,

英雄直追古时风流人物。

赏析:

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不好外出活动。不说苦雨,而通过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乘船而风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户的意思,又影射着环境的险恶。联系万里二字,又有去国怀乡之感。下三句是一转,写重阳放晴,登高痛饮。说重阳天霁,用及至、也二虚词呼应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久雨得晴,又适逢佳节,真是喜上加喜。遂逼出催醉二字。鬼门关外蜀江前回应万里黔中,点明欢度重阳的地点。鬼门关这里是用其险峻来反衬一种忘怀得失的胸襟,颇有几分傲兀之气。

过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但老翁头上插花却不合时宜,即所谓几人黄菊上华颠。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君看、莫笑云云,全是自负口吻。这比前写纵饮就更进一层,词情再扬。最后三句是高潮。此三句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此处巧用晋诗人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末句中的拍肩一词出于郭璞《游仙诗》右拍洪崖肩,即追踪的意思。下片从莫笑老翁犹气岸到风流犹拍古人肩彼此呼应,一气呵成,将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清明


古诗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最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明代的谢榛认为是杜牧所作。

2、行人: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3、欲:几乎要,简直要。

4、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5、借问:请问。

6、酒家:酒店。

7、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着名的地方。

赏析:

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这样一种复杂的思绪,诗人却用一句极通俗的语言,作了很好的概括。接下来探问酒家何处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浇愁的意绪。结尾以牧童指路结束全篇,给行旅之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显得含蓄不尽,余味无穷。这首诗对旅途情景的描绘,旅人情怀的抒发,十分真实自然,语言也通俗流畅,音节和谐,景象新鲜生动,易懂易记,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清明诗句


清明诗句

1、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孙昌胤《清明》

3、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

4、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5、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清明》

6、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

7、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8、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韦庄《长安清明》

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黄庭坚《清明》

10、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11、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2、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戴叔伦《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4、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15、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

16、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

17、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1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杜牧:清明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最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明代的谢榛认为是杜牧所作。

2、行人: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3、欲:几乎要,简直要。

4、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5、借问:请问。

6、酒家:酒店。

7、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着名的地方。

赏析:

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这样一种复杂的思绪,诗人却用一句极通俗的语言,作了很好的概括。接下来探问酒家何处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浇愁的意绪。结尾以牧童指路结束全篇,给行旅之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显得含蓄不尽,余味无穷。这首诗对旅途情景的描绘,旅人情怀的抒发,十分真实自然,语言也通俗流畅,音节和谐,景象新鲜生动,易懂易记,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相信《黄庭坚:清明》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迷你句子网”是您了解诗句,节日祝福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jzd3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清明寄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