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写作时,很多人喜欢引用诗句,而诗句其实是诗词中的一句。诗句通常是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来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通过阅读古诗词,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诗句”这个词语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带给大家。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作者:李煜

原文: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注释:

1、破阵子:词牌名。

2、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三十八年。此处四十年为概数。

3、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4、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5、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6、沈腰潘鬓:沈指沈约,《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潘岳曾在《秋兴赋》序中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7、辞庙: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8、犹奏:别作独奏。

9、垂泪:别作挥泪。

翻译: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

幅员辽阔。

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

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

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

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

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自从做了俘虏,

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

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

宫廷里的音乐机关/

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

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

令我悲伤欲绝,

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赏析:

此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沈腰暗喻自己像沈约一样,腰瘦得使皮革腰带常常移孔,而潘鬓则暗喻词人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就出现了鬓边的白发。连着这两个典故,描写词人内心的愁苦凄楚,人憔悴消瘦,鬓边也开始变白,从外貌变化写出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古人说忧能伤人,亡国之痛,臣虏之辱,使得这个本来工愁善感的国君身心俱敝。李煜被俘之后,日夕以眼泪洗面,过着含悲饮恨的生活。这两个典故即是他被虏到汴京后的辛酸写照。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jzd365.Com更多诗句延伸阅读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

1、八百里:牛之名。

2、五十弦:瑟。

3、的卢:马白额入口至齿者。

翻译:

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

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

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

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

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

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

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

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赏析: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晋书》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麾是军旗。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这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指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三国志先主传》引《世说》)。作,作如解。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

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前面九句是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是陈亮的悲愤。

辛弃疾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宗师。在这首词中表现的艺术风格有两方面:一是内容感情的雄壮,它的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二是他这首词结构布局的奇变。一般词分片的作法,大抵是上下片分别写景和抒情,这个词调依谱式应在沙场秋点兵句分片。而这首词却把两片内容紧密连在一起,过变不变(过变是第二片的开头)。依它的文义看,这首词的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为一意。全首词到末了才来一个大转折,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以末了五字否定前面的几十个字。前九句写的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决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李煜:子夜歌


《子夜歌》

作者:李煜

原文: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注释:

1、独我:只有我。何限:无限。

2、重归:别作初归。

3、谁与:与谁。与:同。

4、秋情:晴朗的秋天。

赏析:

这是后主入宋后的作品。表达了亡国的悲痛和对故国的无限思念。

开篇言愁,直抒胸臆。人生的遗恨何时才能完结?只有我如此悲痛,没有尽头。睡梦中回到故国,醒来却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由得双泪暗洒。这也正是开篇所言愁,恨的原因。亡国后的日子孤单清冷,无人陪伴。谁还可以和我一起登高远眺,遥望故国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远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可是那种快乐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往事不过是一场春梦,美好但难以留住。醒来依旧是空,什么也抓不住。剩下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回忆和痛苦。多么希望现在的悲苦也是一场梦,终有醒来的一天!只奈何,好梦易醒,噩梦却永远没有尽头。

这阕词以思念故国为主旨,直白不假修饰,悲苦之情倾泻而出。起笔即言愁恨,可见内心之苦恨,难以抑制。独我,只有我。给人一种无人能解的凄惶和绝望。两个梦字,意义不同故不觉重复。第一个梦,是对往事的依恋和对现实的无奈。美好的过去只能长记于心,故国只能重逢于梦,却再也无法回去了。

后一个梦字,则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无奈。往事如梦,醒来成空。徒留伤感。但现实的苦痛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永远无法如梦般消失。这就让整首词,沉浸在一种极度无奈又空荡的气氛中。

李煜:长相思


李煜:长相思

一、《长相思一重山》

作者: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赏析: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第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归,那飘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还见不到他的踪影呢?用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她的内心怨苦。怨恨尽可以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二、《长相思云一涡》

作者: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注释:

1、云:指如云的鬓发。涡:别作窝.一涡(wo),即一束。一说音guo,意为青紫色的丝带,束发用。

2、玉:指玉簪。

3、衫儿:别作春衫。罗:丝。这里指丝制的罗裙。

4、黛螺:别作翠娥。指代眉毛。

5、秋风:别作风声。

6、雨相和:雨声和风声相交织。别作雨如何。

7、帘外:别作窗外。三两:别作三四。窠:别作棵.意同。

8、人奈何:别作争奈何。争:怎。

赏析:

这是后主早期作品,描写闺怨的词。

上片写女子的外貌。这位女子,她的头发如云般蓬松浓密,头上的玉簪如梭。衣着淡雅。是个气质高雅容貌艳丽的女子。这样可爱的女子,想象中本应该春风得意,快乐的很。可是,她并不快乐,在微微的皱着眉。笔锋转的巧妙,突如其来。为什么不快乐?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作者没有说,下片却转而写周围环境:风雨相和。秋天本就容易引人忧思,偏又风雨相侵,更添苦闷情绪。但这还不够,雨打芭蕉,风吹残叶,窗外秋意更浓,内心秋思更苦。夜那么长,又风雨相和,听着风声,雨声,芭蕉声,帘内的人,更添寂寞情绪,却无可奈何。原来,秋思就是她上片中,眉头紧锁的原因。

整首词,人与景,景与情相交映,浑然一体。通篇写愁,却不见愁字。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

李煜:一斛珠


《一斛珠》

作者:李煜

原文: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注释:

1、一斛珠,词牌名,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等。双调五十七字,仄韵。

2、一斛珠,南唐李煜词有此调,载《尊前集》。

翻译:

晓妆只粗粗理过,

唇边可还得点一抹觉擅色的红膏。

含笑未唱,

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

于是樱桃小口微张,

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

小盅微啜似乎还不够过瘾,

换过深口大杯拚醉,

哪在意污湿罗衣?

最传神的,笑嚼着红嫩的草花,

向心上人唾个不停。

赏析:

《一斛珠》(原名《谢赐珍珠》,唐玄宗妃子梅妃即江采萍之作。唐玄宗忌讳杨贵妃妒忌与梅妃不得相见,而为解相思之苦指示乐府为梅妃的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740年,李隆基归纳儿子寿王的老婆杨玉环,江采苹渐渐失宠。皇帝对她还是没有疏远的意思,可是梅妃和太真两人却不和,连走路都互相避开。皇帝曾经把他们比作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这比喻不恰当,偷偷地当作笑话来看。杨太真忌妒又有心机,梅妃性格柔弱,没办法赢太真,最后竟被太真迁到上阳东宫去了。后来皇帝想念梅妃,夜里派小太监暗地里拿游戏用的筹码去把梅妃叫到翠华西阁,两人谈起过去的情爱,都抑制不住悲伤的心情。皇帝因为和梅妃同寝,睡过了时间,侍从惊慌地跑来通报说:贵妃已经到了阁前,应该怎么办?皇帝披上衣服,抱起梅妃把她藏在帘子夹层里。太真到了以后,问:梅精在哪里?皇帝说:她在东宫啊。太真说:请把她叫来,今天一同到温泉沐浴。皇帝说:这个女人已经被赶走了,不要跟我们一起去。太真语气更加坚决,皇帝眼睛却看向别处,不想回答她。杨太真大怒,说:这里杯盘狼藉,床底下有女人丢下的鞋,夜里是谁陪陛下睡觉,让陛下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去见群臣吧,我就在这里等陛下回来。皇帝十分狼狈,拉起被子,脸朝里又躺下了,说:朕今天不舒服,没有办法上朝。杨太真气得不得了,径自回到自己住所去了。皇帝马上再到那个隐藏的地方找梅妃,她却已经被小太监送出去,叫她走回东宫去了。皇帝气得要命,就把那个小太监杀了。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头上插的钗饰封起来送去给梅妃。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梅妃苦笑说:怕因为爱我会惹胖丫头不高兴,这不是等于抛弃我吗?

梅妃拿一千两黄金送给高力士,请他找一个文人,像司马相如作《长门赋》①那样写一篇诗赋,想用来打动皇帝的心。高力士正在讨好杨太真,而且也怕贵妃的势力,就叫人告诉梅妃,说没有人会写赋。梅妃就自己写了一篇《楼东赋》。(注解:①《长门赋》相传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被贬到长门宫,陈皇后为了打动汉武帝,赠给着名辞赋家司马相如黄金百斤,请他写了一篇《长门赋》,表达自己的悲哀之情,果然打动了汉武帝,重新得到了宠幸。)《楼东赋》主要内容大概是:

玉镜上积满了灰尘,妆匣中没有了香味。懒得梳漂亮的发式,懒得穿美丽的衣衫。苦于这寂寞和无聊,只好在冷宫中沉思;梅花一瓣瓣飘零,隔着长门宫,你却无法看到。花如有心,飘扬的全都是恨;柳若有眼,流出的全都是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黄昏独坐楼头,怎忍心去听笙箫吹奏;碧云伴随落日,只好对着明月凝怅。再也没有办法去温泉沐浴了,却回忆起拾翠羽时的游伴。成天关在这深深的长门宫里,嗟叹没有青鸟帮我传递消息。想起那太液池里的清波,水光浮荡,笙歌悠扬;陪从皇上,演奏《舞鸾》妙曲,乘坐画鸥的仙舟。君主情意绵绵,难舍难分。发誓要像高山大海那样情意常在,像太阳月亮那样恩爱永存。怎奈有人嫉妒成性,夺走我的宠爱,把我打入冷宫。再想要往日的欢乐已是难得,只能把无尽的思念放在梦中。空度过朝朝暮暮,无脸对秋雨春风。想有司马相如来献赋,无奈世上才子诗笔不工。表达愁闷还没有写完,却已响起报时的晨钟。空自长叹掩面哭泣,彷徨徘徊漫步楼东。

杨太真听说了,就在玄宗跟前告状说:江妃太粗鄙下贱了,用隐语来发泄她的怨恨,请你赐她死。皇帝却沉默不语。

一次,正好出使岭南的人回来,梅妃就问身边的人:这是哪儿的驿使来了?莫非是送梅花的使者?回答说:是藩国给杨妃进贡荔枝的使者来了。梅妃一听,心里难过,哽咽流下了眼泪。

有一次正巧外国使者来,皇帝派人包了一斛珍珠偷偷地送给梅妃。梅妃不肯接受,写了一首诗交给送珍珠来的使者,说:替我送到皇帝那里。诗写道: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皇帝看了诗,闷闷不乐。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这个曲名就是从这里来的。

长相思李煜的诗意


长相思李煜的诗意

《长相思》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注释:

1、重:量词。层,道。

2、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

3、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诗意:

山一重两重,层峦叠嶂,就如同心中的相思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山远天高望不到尽头,就如同相思无际无涯。而寒的不仅仅是烟雾深锁的水面,更是思人的心情。相思日久,已到暮秋,枫叶正红,而红不过相思之苦。

花开花谢,相思经年,边塞的大雁也高飞还故乡,而远去的人却还没有回来,相比塞雁之还,离人之苦更甚。远人不归,便只好任那风月闭于于帘外。人静帘闲,而不静不闲的,是心中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帘闲而心乱。

赏析:

秋怨,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处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乡的路上呢?怀着这种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时地企足遥望,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可是,进入视野的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还有的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

第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归,那飘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还见不到他的踪影呢?用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她的内心怨苦。怨恨尽可以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这个特点在该词里也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对这首词,前人评价颇多,其中以俞陛云之说为精当: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兼葭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作者:李煜

原文: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注释:

1、兼:同有,还有。

2、帘帏(wi):帘子和帐子。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

3、飒飒(s):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

4、烛残:蜡烛燃烧将尽。残,尽,竭。

5、漏断: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漏,漏壶,为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问。

6、频:时常,频繁。

7、欹(qī)枕:通彀,斜,倾斜。欹枕,头斜靠在枕头上。

8、平:指内心平静。

9、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10、漫:枉然,徒然。

11、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

12、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13、稳:平稳,稳当。宜,应当。

14、不堪行:不能行。堪,能够。

翻译:

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

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

整整响了一夜。

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

壶中水已漏尽,

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

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

就像做了一场大梦,

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

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

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写作者的凄苦境遇和无奈情态。昨夜风兼雨,不从日而偏从夜写起,是写作者悲怀愁思的夜不能寐,风兼雨与飒飒秋声相对应,是渲染环境、气氛。在这种凄凉寒苦的景色中,作者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之所以说昨夜,当还有一种不堪回首的感触在其中罢。这里虽然客观的写景,但主人公的形象,尤其是他的彷徨、郁闷的心情却已隐然可见。接下来二句就是直写了。李煜在《喜迁莺晓月坠》中曾有无语枕频欹之句,与此句烛残漏断频欹枕用意相同,但所思不同。以前是怀想佳人,君存情爱在先,如今却是是国破家亡成阶下之囚,境遇不同,感触自是相异,于是看烛残、听漏断,虽然仍是无语,但却已是起坐不能平了。不能平的不是身体,而是心境,这一次是连梦都没有了。上片虽似写景为主,描摹情状,但事实上作者那种愁思如潮、郁抑满怀的心情却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沉而又挚切。

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作者的切肤之痛和人生感慨。这既是起坐不能平的原因,也是起坐不能平中思前想后的结论。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昨日一国之君,今日阶下之囚;昨夜欢歌笑语,今夜烛残漏断,明日明夜呢?作者的苦痛遭遇,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浩叹。一个漫字,极空虚,极幻妄,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万千思绪。一个算来,既说明作者是总结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得出的结论,但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的那种十分迷惘、无奈的心情,同漫字一样地生动、传神。作者的这种慨叹是沉痛的,但同时也是消极的,于是作者宁愿醉去不醒,宁愿迷迷糊糊,醉乡路稳宜频到,原来作者指望的是一个稳字,一语道破天机,作者处境的危险困苦不言自明。所以我们并不能从这个角度太过严厉地去批评李煜的颓废消极思想,环境使然,差可理解。更何况即便如此,李煜也仍是难逃恶运,不久于世。

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实,清新自然。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作者:李煜

原文:

浪花有意千里雪,

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

快活如侬有几人。

注释:

1、此词调名亦作《渔父词》,《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据宋阮阅《诗话总龟》载:予尝于富商高氏家,观贤画《盘车水磨图》,及故大丞相文懿张公弟,有《春江钓叟图》,上有南唐李煜金索书《渔父词》二首。其一曰:浪花有意千里雪,其二曰:一棹春风一叶舟,。另《古今诗话》中亦云:张文懿家有《春江钓叟图》,上有李煜《渔父词》二首。又,《花草粹编》中此词有题作题供奉卫贤《春江钓叟图》,并注云:金索书,不知书名抑书法也。据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南唐二主年谱》引陶谷《清异录》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依王仲闻解,金索书即金错刀书,也就是李煜的书法。

2、浪花:《词谱》、《花草粹编》中均作阆(lng)苑。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意:有本作有情。千里雪:一作千重雪,此据《全唐诗》。千重,千层,层层叠叠。

3、桃花:一作桃李,此据《全唐诗》。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言春色正浓,春意盎然。

4、身:《南唐二主词汇笺》中作轮;《诗话总龟》中作鳞。一竿身:一根钓竿。

5、侬(nng):我,江南口语。快活:《诗话总龟》中作世上。

赏析:

这首词是题《春江钓叟图》画之词。据《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由此,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也有道理。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李煜这首词,继承的就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此词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里雪,桃花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中间嵌以有意和无言,作者以情见景,借景寓意,心态淡然而出。有酒、有竿、悠然独钓,这种情境虽静寂却清新,所以作者以问作结:快活如侬有几人?其叹如赞,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这首词语淡情疏,清丽简约,诗情与画境浑然一体,趣致盎然。

这首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了:了结,完结。

3、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4、应犹:一作依然。

5、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6、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翻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

往事知道有多少!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

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

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

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

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

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作者:李煜

原文: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已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释:

1、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2、一任:任凭。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ng)。一桁:一列,一挂。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3、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4、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众说皆可通。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5、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6、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7、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8、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秦淮一直是南京的胜地,南唐时期两岸有舞馆歌楼,河中有画舫游船。

翻译:

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

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

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

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

从不卷起,

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

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

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

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赏析:

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时当秋天,是枯索萧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墙围困之难。而在这小院中,秋风吹过,树叶黄落,唯一的绿色就是蔓延生长的苔藓,那层暗绿一直爬到了进入堂室的台阶上,看着令人心酸。刘禹锡的《陋室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名句,表现高逸脱俗的文人雅趣。这里写苔藓,是说生活的孤寂,在寒瑟的秋天虽然有这一点绿色,却是长年没有人行走的痕迹,尤增悲哀。于是作者一任珠帘闲不卷,既然终日都无人来。一桁写索性,不是痛快的豪放,而是无奈的放弃。闲写门帘长垂的状态,实指自己百无聊赖的生活处境,既不是一帘风月闲(《长相思》)的悠闲,也不是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菩萨蛮》)的闲散。上片就眼前景物而写孤苦的凄凉心境。

下片转折而起,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悲悼国家破灭、身陷为虏的遭遇。想当年,身为君主,群臣俯首,宫娥簇拥,有过颐指气使的威严,有过春花雪月的风流,而所有的繁华与富贵都一起随着金陵的陷落而烟消云散,化为了乌有。此时徘徊庭院,往事无限,看秋夜天高,秋月澄明,那金陵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却不再是往日的气象。南唐已破灭,君主成囚虏,秋月还是那轮秋月,只是空照秦淮而已。这里的玉楼瑶殿影,可以分作两层理解。第一层是指秦淮河边的旧时宫苑,映照在月光下,投影在河水中,却是有楼影而无人影,重在一个照字。第二层是指神话传说中的月宫,华丽壮观却虚无缥缈,就像此刻记忆中的故国宫苑,重在一个空。就第一层讲,作者是凭着想象回到旧地,就第二层讲,则作者是在当地望月而遥寄哀思。这两层意思就将一人而两地的情思通过一轮秋月糅合到一起,空照不仅在秦淮的楼阁,也在汴京的人一心。空照的感受中有无尽的心酸与哀苦。

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上片景色秋风庭院藓侵阶,写得寒瑟凄惨;下片景色晚凉天净月华开,虽然清冷,却是一片澄明。这两处景色,一明一暗,又一在白日,一在夜晚,就构成了双重的联系。在格调上是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在时间上则是日以继夜的相承。因此,对景难排不仅是说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无论四季,无论日夜,都不能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说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话也是无法表达出悲哀的。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望江南闲梦远》

作者:李煜

原文: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注释:

1、此词调名一作《望江梅》,又作《忆江南》。

2、闲梦远:闲,指囚禁中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情。梦远,指梦见遥远的地方,也指梦长。

3、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唐杜甫《宿府》有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句。

4、寒色:指自然景物在寒冷时节的颜色,即秋色。暮:萧本二主词等本中作远。

5、芦花:芦苇花絮。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有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句。泊:停泊,停放。

6、笛在月明楼:全句意谓笛声发自于月光照耀下的高楼。月明:月光明照。

赏析:

这首词以闲梦起,梦中所见是清秋。清秋即深秋,是不免引人怀思、惹人烦恼的秋景。全词是一种即景抒情、直笔忧思的写法,开篇即写出作者如清秋般冷寂的心情和孤苦怀远的心境。后面两句具体写清秋的景色,作者是含思而视,凝情相望,秋景自然就有了抹不去的凄清寂寞之感。这首词写秋,秋景凄冷而人单情孤,这是以静写烦。千里江山由大处下笔,愈见作者心境空寥,寒字融情,更显作者的情怀冷寂。芦花深处由小处见意,隐约可见作者无法平复、如波逐浪的烦怨心情,泊字随意,有无系无收之感,恰好是作者身如浮萍、心如孤舟的真实写照。舟实际上是借物写人,以物写心,即物咏情,这些景物虽然本都是秋景中常见,但此情此境中却已别具寓意。结尾一句笛在月明楼,由景及人,把前面的空景用有人的画面来接续,把眼见的凄凉用耳听的哀惋来充实,笔意翻复,韵致更浓。笛声清远、凛冽,向来有思旧、感怀的用意,向秀《思旧赋》有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句;杜甫《吹笛》也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之句;李煜自己也曾有琼窗梦笛残日,当年得恨何长句。作者在这里以笛写人,以笛声喻情声,其人孤独,其怀寂寞,其愁悠远,其恨绵长,以一语收全词,词意毕显,寓意深沉。

诗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四十年校庆寄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