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想必大家都用过一两句诗吧,诗句其实是诗词中的一句。古诗的特点有:句子的整齐、平仄和对仗、词藻和句法、节奏和韵律。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想象力。那么,关于诗句自律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杜牧:秋浦途中,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秋浦途中》

作者:杜牧

原文: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释:

1、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四年(884年)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凉秋九月,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现在又改调池州,转徙于僻左小邑间。

2、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

翻译:

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

淅淅沥沥的溪风吹着小溪岸边的蒲苇。

我来问一下刚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们,

你们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一带了吗?

赏析:

这首七绝以韵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蕴含在风景的描写中,并不明白说出,却能给人以深至的回味。一、二两句采用对起之格,这在绝句中是不多的。它这样用是为了排比,增强景物的描绘性。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起句对仗,在绝句里宜活脱而不板滞,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虽然色彩鲜活,却迹近合掌。此处却不同,它笔势夭矫,如珠走盘,有自然流转之致。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在这里是互文,兼言风雨。并着一岸蒲三字以写风,盖风不可见,借蒲叶的摇晃有声而始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绝句讲究出神奇于百炼,起别趣于寸心,要能曲折回复,穷极变化。这首诗的头两句在外围刷色,展示出一幅风雨凄其的画面,诗人进一步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寂寞;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这些意蕴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情于景,令人于恬吟密咏中体味而得。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趣。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有着无限的风致。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儿。来时还下杜陵无?轻声一问,就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就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转深情地表现出来了。

jzD365.com更多精选诗句阅读

秋浦歌的诗意


秋浦歌的诗意

《秋浦歌》

作者:李白

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1、缘:因为。

2、个(个):这样。

3、秋霜:喻白发。

诗意:

我头上的白发长达三千丈,

只因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夸张)。

对着明亮的镜子,

我的头发白似秋霜,

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模样?

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杜牧的诗句


杜牧的诗句

1、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2、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3、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5、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0、荷净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1、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12、舞衫回袖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

13、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14、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1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6、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1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1、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

22、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2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4、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25、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2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7、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28、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3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3、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34、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35、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36、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38、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39、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40、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41、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4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44、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45、尽日无人看数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46、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7、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4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遣怀


《遣怀》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释:

1、落魄:漂泊。

2、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妓女。

3、青楼:指妓女居处。

译文:

飘泊江湖生活潦倒,

常常载酒而行。

放浪形骸沉溺美色,

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

竟是一场春梦;

留连青楼,

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赏析:

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二句写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一生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自嘲自责,抑郁诙谐。《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

杜牧诗集


杜牧诗集

1、《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7、《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8、《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9、《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0、《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11、《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13、《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4、《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15、《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6、《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17、《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8、《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19、《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20、《书怀》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杜牧:泊秦淮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译文:

烟雾弥漫秋水,

月光笼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

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

哪知亡国之恨?

她们在岸那边,

还唱着后庭花。

赏析: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杜牧:早雁


《早雁》

作者:杜牧

原文: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

1、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秋半:八月。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挽弓射猎,又指回鹘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2、云外:一作云际。

3、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4、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5、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6、莫厌:一作好是。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

7、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

翻译: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

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

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

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

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赏析:

此诗通篇为咏物体。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问题是: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它们的归宿是: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一带。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杜牧:清明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最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明代的谢榛认为是杜牧所作。

2、行人: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3、欲:几乎要,简直要。

4、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5、借问:请问。

6、酒家:酒店。

7、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着名的地方。

赏析:

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这样一种复杂的思绪,诗人却用一句极通俗的语言,作了很好的概括。接下来探问酒家何处有,既是想歇息解乏,又含有借酒浇愁的意绪。结尾以牧童指路结束全篇,给行旅之人带来了安慰和希望,显得含蓄不尽,余味无穷。这首诗对旅途情景的描绘,旅人情怀的抒发,十分真实自然,语言也通俗流畅,音节和谐,景象新鲜生动,易懂易记,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诗句《杜牧:秋浦途中》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秋秋语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