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相信大家都知道,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特征是一样的。诗词起源久远,它起源于先秦,后鼎盛于唐代。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想象力。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诗句”这个词语的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

作者: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释:

1、落更开:即还有开花者

2、不信:虽则不信,然春去依旧。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jZD365.cOm更多诗句编辑推荐

陆游:春残


《春残》

作者:陆游

原文: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催颜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赏析:

此篇作于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春暮,时陆游五十二岁,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使司参议官,实际上是闲职。春残日暮,触景增慨,写下这首七律。

石镜也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石镜山在今浙江临安。首句所写,是诗人对往日情事的回亿。遥送落晖,当日就不免年近迟暮、修名不立之慨;此刻回首往事,更添时光流逝、年华老大之感。句法圆融而劲健。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颔联承上春残、回首,抒写报国无门之叹和思念家乡之情。陆游从军南郑,本图从西北出兵,恢复宋室河山,但不到一年即调回成都,从跃马横戈的壮士变为驴背行吟的诗人。此时忽忽又已四年,功业无成,年已垂暮,因此有壮士无功老的感慨。宋金之间自从公元1164年隆兴和议以来,不再有大的战事,所谓时平,正是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求得来的苟安局面,其中包含着对南宋当权者不思振作的不满。既然无功空老,则不必远客万里,思乡之情也就倍加殷切,故说乡远征人有梦归。无功与有梦相对,情味凄然。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颈联富开写景,紧初春残,写望中田间景象。暮春时节,正是苜蓿长得最盛的时候,故有苗侵官道合的景象。芜菁一称蔓菁,开黄花,实能食。司空图《独望》诗有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之句,陆诗芜菁花入麦畦稀化用司空诗意。两句所描绘的这幅暮春图景,一方面透出恬静和平的意致,另一方面又暗含某种寂寥的意绪。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尾联总收,归到倦游与摧颓。末句拈出昔日飞鹰醉打围的气概,似乎一扬;而冠以谁记,重重一抑。顿觉感慨横溢,满怀怆然。昔年的雄豪气概不过更增此时的摧颓意绪罢了。

春残,在这首诗里是触景增慨的契机;既是自然景象,又兼有人生的象征意味。通过对春残景物的描写,诗人把情、景、事,昔和今,自然与人事和谐地结合起来。

王令:暑旱苦热


《暑旱苦热》

作者: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释:

1、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这句形容大阳不肯落下。

2、河汉:银河。

3、昆仑:山名。古代神话中为西王母所居。

4、蓬莱:古代神话中的仙岛。

5、遗:留存。

翻译:

清风没有力量消除这炎夏的酷热,

连落日都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上山,

余威尚存。

人间本已害怕这江河湖海的水蒸发殆尽,

可上天难道也不在乎那浩瀚的银河因此干涸吗!

也许在那终年积雪的昆仑山上还有清凉的去处,

也许在那遥远飘渺的蓬莱仙岛上还有消暑的海风,

但是如果不能与天下人一同前往,

那(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人弃大众而去呢?

赏析:

这首《暑旱苦热》是王令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想象奇特,气势恢宏,发抒了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胸襟,体现了其雄健瑰奇的诗风,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称之为,骨气苍老,识见高远。

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乍看,这似乎不合风能驱暑的常情,其实,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这样写,固然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而更主要的是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既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若将屠字改为驱或消,诗句固然也通,而艺术效果则远不及屠来得好。诗人的另一首诗《暑中懒出》中的诗句已嫌风少难平暑反映的内容与这句诗差不多,但写得不如这句诗形象生动有力。后句写太阳迟迟不肯落下,以落日穿上翅膀飞上山来加以反映,也较为形象生动。

读这两句诗,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如此暑旱酷热是怎样造成的呢?诗人认为这是由于老天爷的缘故,于是续写出了: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应该说,人固已惧江海竭这句还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这也就紧扣住了诗题暑旱苦热中的苦字。河汉干诸语,想象瑰奇,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说,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那么,后四句则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昆仑是我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神山之一。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诗人想到更多的是: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和蓬莱山呢?这里,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王令的诗集中,我们还可以找出一些与此相类的诗句来:长星作慧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二绝》其一)。与王令同时的韩琦的《苦热》一诗中也有与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内容相似的诗行:尝闻昆阆间,别有神仙宇吾欲飞而往,于义不独处。安得世上人,同日生毛羽?其想象力也较强,但气魄远不及王诗宏伟,艺术感染力也不如王诗强烈,这是不言而喻的。

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


《十六字令三首》

作者:毛泽东

原文:

(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注释:

1、锷:剑刃。

2、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

赏析:

第一首写的是山的崔嵬和险峻,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长征其实就是大范围的转移,前有崇山峻岭,后有几路追兵,这就促使部队快速行进,所以当毛泽东上到一高点回望时已经很高了,好像离天已经很近了。1934年12月,红军进入贵州,注释中的八宝山在贵州雷山县境内。毛泽东在这首小令里对山体的巍峨没有具体的描写,只是单单从自己在马上的感觉来说。试想,由于山势的险峻,坐在马上的人不得不上体前倾来保持平衡,这时他无暇顾及身后,等上到山巅,才能宽松地饱览周围的景色。而这时可以发现,原来苍浪的青天也仿佛伸手可及。这种描写是非常准确生动的,并不完全是毛泽东的伟大气势造就出了词本身的力量,而当时当地崔巍险峻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群山才是根本的材料。当然,当毛泽东把它们精确地描绘出来的时候,也显示出了他卓越的观察能力和超凡脱俗的审美眼光。

第二首写的是山雄浑的气势。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这一句没有用典。山是静止不动的,最多是山上风大时,草木会随之摇摆,而由于毛泽东本身是行动的,他观察的角度也是动态的,或许他还是骑在那匹大白马上。那么山在他的眼里就可以像是江海那样翻腾起波浪来,而他本身也在这种波涛当中。他觉得山势实在是太磅礴了,在奔腾,在怒吼,在旋转,甚至是在跳跃和倾倒。于是他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伟岸的群山就好像千军万马厮杀正狠。

第三首写的是山的宏大。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个人感觉写到这里,气势更大,意象更加悲壮。如果说第一首里的山是离天三尺三,还有三尺三的距离的话,那么这首词里的山更是好像枪和戟一样直接刺破了青天,甚至成了天地间赖以存在的中介。没有山支撑的话,天就会坠落下来。这是一幅难以描摹而又宛若眼前的画面,个人主观色彩浓厚,很好地说明了毛泽东极度雄奇和大胆的想象力。

三首词是一个整体,毛泽东写的是山,但是通过对山的描写,毛泽东那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抱负和超凡的品格完全显露了出来。

王禹偁:春居杂兴


《春居杂兴》

作者: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

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

赏析:

991年(太宗淳化二年),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一郡官闲唯副使(《清明日独酌》),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诗人便在那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谪居感事》)的困苦条件下空怀壮志,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在这种状况中,以拜章期悟主(《谪居感事》)而无辜被贬的诗人,心情是十分愤懑的。这首七绝就是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来曲拆隐微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并抒发心头的难言之痛。

诗人住所的竹篱下侧生长着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装饰点缀着。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

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了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还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与黄莺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

《蔡宽夫诗话》记载,诗人作此诗后,其子曾提出诗的后半部分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诗人听后高兴地说:我诗的命意竟能与杜子美暗合吗?不但没改,还又咏一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诗人在遣辞命意上与杜甫诗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包含有新的境界。

此诗首句写景;第二句落实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分,为下文的发问作铺垫;第三句以发问来抒情;第四句补述所感之由。全诗篇幅虽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相信《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迷你句子网”是您了解诗句,节日祝福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jzd3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待别人三月春的说说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