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相信大家都知道,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特征是一样的。诗词是作者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来创作,以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记住那些诗句的经典名句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翁卷:野望》,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野望》

作者:翁卷

原文:

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

忽于水底见青山。

赏析:

翁卷,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诗人生活在社会的下层,终身布衣,再加上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以,诗人往往寄情山水,借妙悟庄禅解脱自己烦闷苦寂的情怀。作诗师法晚唐贾岛、姚合,好苦吟,重视字句的推敲和意境的创造,多表现凄清落寞的心境和自然淡泊的情怀。由于作诗刻意求工,往往显得境界狭小。但是这首《野望》却显示了他也有自然洒脱的诗风。这首诗所表现的诗境,正是诗人观赏山水时偶然会心的禅悟之境。

一天秋色冷晴湾,写秋色笼罩下的一湾碧水。一天秋色暗示了时令已到深秋,秋意已经很浓了。它无处不在,充塞于天地之间。在深秋时令的感召下,天色云状,山水林泉,无不染上秋天的色彩。冷代表着深秋的特征,传递着深秋的信息,仿佛秋天之神的化身,给晴空下的一湾碧水一个冷的意念,于是晴湾就蕴含了秋的寒意。

无数峰峦远近间,以自在之笔写自在之景。写意造境毫不费力,闲淡自然。无数峰峦写峰峦之多。诗人并未写某一山峰,某一怪石,而是从大处着眼,写整体感受。远近间都是寻常之词,浅近通俗,并未刻意锤炼,仿佛山水名家随意点染,近者浓、远者淡,于不费力处,境界自远。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写出诗人禅悟的喜悦。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翁卷以闲淡冷寂的心情观照山水,于是,山也闲淡、水也冷寂。冷寂的山光水色之间,诗人信步而来,漫无目的地观览风景,他把目光投向山下的野水,却于无意间有惊喜的发现:澄澈凝碧的秋水中,青山倒映,寸草毕现。是真是幻?诗人身心惬意,物我两忘,沉浸在直觉顿悟的禅悦中。

此诗写秋日出游望中之景,闲淡灵动,野趣盎然。起首两句平淡无奇,而后两句却有突如其来的美感,令人拍案叫绝。闲上山来看野水,可见前些时日已有秋雨来访,但诗人不直接写所看到的野水情态,而是笔锋一转,道忽于水底见青山,使雨后山塘野水溢满,波光粼粼的情趣不言而喻。构思妙绝,颇见立意炼句之工。

jzD365.com更多精选诗句阅读

杜甫:野望


《野望》

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

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译文:

西山终年积雪,

三城都有重兵驻防;

南郊外的万里桥,

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

几个兄弟音讯阻隔;

彼此天涯海角,

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

交与多病的身躯;

至今无点滴功德,

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

常常极目望,

世事一天天萧条,

真叫人不堪想象。

赏析:

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颈联继续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末联以出效极目,点明主题野望,以人事萧条总结中间两联。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淳朴。

诗经:卷阿


《诗经:卷阿》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

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

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

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

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

以引以翼。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令闻令望。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亦集爰止。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

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亦傅于天。

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

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々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

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矢不多,维以遂歌。

注释:

1、卷:通婘。《诗-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这里用为美好的样子之意。

2、阿:《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诗-大雅-皇矣》:我陵我阿,无饮我泉。《诗-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赞》:保阿傅土,后家世及。《玉篇-阜部》:阿,倚也。这里用为依靠之意。

3、飘:《诗-小雅-何人斯》:其为飘风。《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老子》:飘风不终朝。《尔雅》:回风为飘。《说文》:飘,回风也。盘旋而起。《汉书-蒯通传》:飘至风起。这里用为旋风之意。

4、岂:同恺。《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诗-大雅-卷阿》: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诗-大雅-泂酌》: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庄子-天道》:中心物恺。《说文》:恺,乐也。这里用为欢乐、和乐之意。

5、弟:通悌。《诗-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诗-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诗-大雅-卷阿》: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诗-大雅-泂酌》: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礼记-曲礼上》:僚友称其弟也。《荀子-王制》: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商君书-去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这里用为敬爱兄长之意。

6、矢:《易-解-九二》:田获,三狐,得金,矢,贞,吉。《易-噬嗑-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书-大禹谟》:皋陶矢厥谟。孔传:矢,陈也。孔颖达疏:皋陶为帝,舜陈其谋。《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诗-卫风-考盘》: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诗-大雅-大明》:矢于牧野,维予侯兴。《论语-雍也》: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尔雅-释诂上》:矢,陈也。这里用为陈述之意。

7、奂:(换)《韩诗外传-卷三》:君臣上下之际,奂然有离德者也。《文选-嵇康琴赋》:业集累积,奂衍于其侧。这里用为悠闲的,涣散的之意。后作涣。

8、休:《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易-复-六二》:休复,吉。《书-洪范》:休徵。《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诗-豳风-斧》:亦孔之休。《尔雅-释诂》:休,美也。《后汉书-班固传》注:休徵叙美行之验。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9、俾:(比)《诗-邶风-日月》:俾也可忘。《诗-小雅-节南山》: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诗-小雅-天保》:俾尔单厚。《诗-小雅-正月》:父母生我,胡俾我瘉。《诗-小雅-何人斯》:壹者之来,俾我祗也。《诗-小雅-雨无正》:巧言如流,俾躬处休。《诗-大雅-緜》:俾立室家,其绳则直。这里用为使之意。

10、弥:《老子-四十七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荀子-不苟》: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小尔雅-广诂》:弥,益也。《广韵-支韵》:弥,益也。这里用为表示程度加深,更加、越发之意。

11、酋:(囚)假借为猷。《汉书-叙传上》:《说难》既酋,其身乃囚。王念孙杂志:酋读为就。就,成也。言《说难》之书既成,而其身乃囚也。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朱一新云:酋,本有就意,不烦改读。这里用为功业之意。

12、宇:《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孟子-梁惠王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荀子-非十二子》: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荀子-礼论》: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吕氏春秋-下贤》:神覆宇宙。《三苍》: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里用为上下四方,天地之间的空间之意。

13、昄:(板)《龙龛手监-目部》:眅,大也。这里用为大之意。

14、章:通彰。《易-丰-六五》:来章,有庆誉,吉。《书-尧典》:平章百姓。《诗-小雅-裳裳者华》: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诗-小雅-大东》: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易-噬嗑-彖》: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礼记-中庸》: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孟子-尽心上》: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荀子-正名》: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吕氏春秋-知度》:而尧舜之所以章也。《淮南子》: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这里用为彰明、明显、显着之意。

15、孔:《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诗-秦风-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将。《诗-小雅-棠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诗-小雅-巧言》:盗言孔甘,乱是用餤。《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老子-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玉篇-乙部》:孔,嘉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16、茀:(复)《诗-卫风-硕人》:朱幩镳镳,翟茀以朝。《诗-大雅-皇矣》: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诗-大雅-生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国语-周语》:道茀不可行。《说文》:茀,草多也。从艹,弗声。字亦作芾。本意为野草塞路之意。这里用为杂乱之意。

17、禄:《周礼-天官下-职币》:皆辨其物而奠其禄。《论语-季氏》:禄之去公室,五世矣。《说文-示部》:禄,福也。段玉裁注:《诗》言福、禄多不别。《商颂》五篇,两言福,三言禄,大指不殊。《释诂》、毛《诗》传皆曰:禄,福也。此古义也。本义是指福、财富,但可理解为贡赋税收之意。

18、康:《诗-唐风-蟋蟀》:无己大康,职思其居。《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礼记-乐记》:民康乐。《楚辞-离骚》:日康娱以自忘兮。《汉书-宣帝纪》:上下和洽,海内康平。这里用为安乐、安定之意。

19、纯:《论语-八佾》: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礼记-郊特牲》:贵纯之道也。《方言-十三》:纯,文也。纯,好也。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20、嘏:(古)《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甚湛。《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这里用为祝福之意。

21、冯:(平)《易-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中行。《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大雅-緜》:筑之登登,削屡冯冯。《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史记-伯夷列传》: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司马贞索隐:冯者,恃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马部》:冯,或假借为凭字,凡经传云冯依,其字皆当作凭。这里用为凭借之意。

22、翼:《诗-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诗-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诗-大雅-緜》:缩版以载,作庙翼翼。《诗-大雅-生民》:鸟覆翼之。《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里用为遮护之意。

23、孝:《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礼记-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里用为能继先人之志之意。

24、德:《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古圣君无为而治天下,自然之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新书-道德说》:六德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25、则:《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中邦。孔传:皆法壤田上、中、下三品,成九州之赋。《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小雅-鹿鸣》: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为则。《诗-大雅-皇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礼记-中庸》: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史记-夏本纪》: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这里用为仿效,效法之意。

26、颙:(庸)《诗-小雅-六月》:四牡修广,其大有颙。《淮南子-俶真训》:是故圣人呼吸阴阳之气,而群生莫不颙颙然仰其德以和顺。这里用为温和肃敬的样子之意。

27、卬:(仰)《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荀子-议兵》:上足卬则下可用也。贾谊《过秦论》:卬关而攻秦。《说文》:卬,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会意。这里用为仰仗,依赖之意。

28、圭:(规)同珪。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周礼-大宗伯》:以青圭礼东方。《左传-哀公十四年》: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庄子-马蹄》:孰为珪璋。《白虎通》:瑞贽珪者兑上。《汉书-郊祀志上》: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这里用为玉器之意。

29、璋:古玉器名,形状象半个圭。《书-顾命》:秉璋以酢。《诗-大雅-棫朴》:奉璋峩峩,髦士攸宜。《礼记-祭统》:大宗执璋。《周礼-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说文》:璋,剡上为圭,半圭为璋。这里用为玉器之意。

30、翙:(汇)《说文-羽部》:翙,飞声也。《玉篇-羽部》:翙,翙翙,羽声众貌。

31、爰:(元)《书-盘庚上》: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诗-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诗-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沫之乡矣。《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谋。《诗-小雅-斯干》:爰居爰处,爰笑爰语。《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诗-大雅-緜》: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诗-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诗-大雅-公刘》: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这里用为改易、更换之意。

32、蔼:(矮)《尔雅》:蔼蔼、济济,止也。《楚辞-逢纷》:才夫蔼蔼而曼着兮。左思《咏史》: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扬雄《河东赋》:郁萧条其幽蔼。这里用为盛多的样子之意。

33、媚:《诗-大雅-思齐》:思媚周姜。《诗-大雅-下武》:媚兹一人。《诗-大雅-假乐》:百辟卿士,媚于天子。《国语-周语》:若是乃能媚于神。《说文》:媚,说也。这里用为喜欢之意。

34、傅:《诗-小雅-菀柳》: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荀子-成相》:禹傅土,平天下。《韩非子》: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这里用为依附、依凭之意。

35、菶:(甭)《说文》:菶,草盛。这里用为草盛的样子之意。

36、萋:《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说文》:萋,草盛也。《汉书-外戚传》:中庭萋兮鲜草生。这里用为茂盛之意。

37、雝:(雍)同雍。《诗-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雝?王姬之车。《诗-小雅-蓼萧》:和鸾雝雝,万福攸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宜人之令问雝穆一门,喈喈远闻矣。这里用为和谐之意。

38、喈:(阶)《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诗-郑风-风雨》:鸡鸣喈喈。《诗-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小雅-鼓钟》: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楚辞-悼乱》:鶬鶊兮喈喈。《说文》:喈,鸟鸣声也。这里用为声音之意。

39、不:同丕。《诗-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诗-周颂-清庙》: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丕:《书-大诰》:弼我丕丕基。《左传-昭公三年》:昧旦丕显。《说文》:丕,大也。《汉书-匡衡传》:未丕扬先帝之盛功。《后汉书-耿秉传》:太医令吉丕。这里用为大之意。

译文:

有美好依靠的人兮,乘着飘风自南方。

欢乐友爱的君子,也来畅游也来歌,

陈述出他的声音。

伴你悠闲散漫游,休游自得亦美好。

欢乐友爱的君子,使你更加舒情性,

就象先公建功业。

尔土空间彰明显,亦是美好且深厚。

欢乐友爱的君子,使你更加舒情性,

百神为你作主张。

你受天命长久兮,杂禄于你亦康兮。

欢乐友爱的君子,使你更加舒情性,

美好祝福常常兮。

有凭借兮有遮护,有继承兮有规律。

以引导兮以遮护。欢乐友爱的君子,

四方以你来效法。

温和恭顺人仰仗,有如玉圭如玉璋,

令人喜闻令人望。

欢乐友爱的君子,四方用以为纪纲。

凤凰高空来飞翔,张开羽翅汇汇响,

欲集聚兮改逗留。众多王朝多贤士,

只供君子来驱使,共同欢喜天之子。

凤凰高空来飞翔,张开羽翅汇汇响,

高空飞翔依凭天。众多王朝多贤士,

只听君子来命令,共同欢喜老百姓。

凤凰引颈把歌唱,声音响彻高岗上,

梧桐挺拔来生长。全身沐浴向朝阳,

枝儿繁兮叶儿畅,和谐之音声悠扬。

君子有那华丽车,既是众兮又是多。

君子有那美骏马,娴熟善奔好乘坐。

陈述之诗大又多,首首都是好颂歌。

赏析:

这亦是一首在家族内部大型宴会上唱的歌,疑似与前一首《泂酌》一样同是在一个宴会上,人们对公刘的颂歌。公刘迁豳对周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公刘》采用了直接呼名而歌颂的手法,本歌虽然没有直接呼名,但歌颂公刘之意仍跃然纸上。公刘率族人迁居,在族人看来,并不是一次辛苦的迁徙,而似一次悠闲的漫游,人们跟随着公刘迁徙,过上了更为美好的生活。确实,与游牧生活相比较,农耕定居生活显得更为悠闲,虽然在春耕秋收时人们劳动量有所增加,但农作物能使人们有更多果腹的资源,也正是农作物的增多,才能使人口增加,使得一个民族能更加强大。

刘辰翁:永遇乐


《永遇乐》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

诵李易安《永遇乐》,

为之涕下。

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

辄不自堪,

遂依其声,

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

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

黛云远淡,

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

湖堤倦暖,

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

华灯明昼,

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

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

临安南渡,

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离离,

风鬟三五,

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

鄜州今夜,

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残釭无寐,

满村社鼓。

赏析:

按小序提示计算,本词作于瑞宗景炎三年(1278年),南宋都城临安在两年前被元军占领。故小序中说悲苦过之。开端由描绘圆月远云的春景,提出谁是春光的主人?暗寓江山易主之悲。禁苑、湖堤,写临安旧迹;娇寒、倦暖,言初春感受。遽如许,惊呼变化巨大,故地重经,春光如故,而山河全非。香尘、华灯,追忆往年元夕。断烟禁夜,承遽如许而补写沧桑巨变。往日面对临安繁华,尚懒得出游,而今满目荒冷,戒备森严,更无景可赏。下片先叙易安当年临安情事。南下临安芳景如故而人事已非,图书散失,元夕无心打扮。江南无路以下转笔写自己流亡生涯,无路可走,家人离散,空守孤灯,长夜难眠。写易安已言最苦,而此苦又复过之。翻进一层,忧恨良深。全词从静景开始,却结以喧闹之声,足见词人当时内心的烦乱痛苦。

叶绍翁的古诗


叶绍翁的古诗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嘉兴界》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4、《田家三咏》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5、《田家三咏》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6、《汉武帝》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7、《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旧基荒草占,废圃野人耕。

古柳无多树,新蝉第一声。

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

8、《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9、《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10、《出北关二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11、《过崇德》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

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

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

12、《九日呈真直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13、《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

14、《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15、《赋葛天民栽苇》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所怜如许节,不耐雪霜寒。

16、《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

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

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

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

乙庵未省却问侬,莫是当年折屐翁?

17、《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18、《表忠观韩小官人》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绕廊时自语,扪虱故忘形。

午暴松檐暖,晨餐柏叶青。

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

19、《发长安堰》

夏老虫声切,晨兴草气香。

买瓜依绿树,出水{左氵右旱}青身。

船聚知村近,牛闲觉昼长,

双凫莲叶荡,无雨故生凉。

20、《葛天民隐居》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

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

篝灯聊点校,春水没衣砧。

刘辰翁:忆秦娥·烧灯节


《忆秦娥烧灯节》

作者:刘辰翁

原文: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

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注释:

1、中斋:邓剡号中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他和刘辰翁常有唱和之作。当时邓剡于上元节聚客叙旧,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赠刘辰翁,刘便写了本篇以寄悲凄感旧的爱国情思。

2、随韵寄情:用原韵写词以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3、烧灯节:即元宵节。

4、京:指南宋旧京临安(今浙江杭州)。

5、百年短短兴亡别:短短一生竟划为兴亡各别的两个时期,遭遇亡国的惨痛。百年,指一生。

6、烛泪:形容泪水就像蜡烛燃烧流下的烛膏。以此形容词人泪流不尽,直至泪干,暗用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诗意。

7、梅发:花白的头发。梅有红白两种,这里以白梅喻发,意为忧愁使人头发变白。

赏析:

这是刘辰翁于宋亡之后写的一首小令。小序中所说的中斋,乃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邓光荐之号,宋亡,以义行者(《历代诗余》引《遂昌杂录》)。当时,邓光荐于上元去聚客叙旧,客散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赠给刘辰翁,刘辰翁就写了这首步韵的和作,以寄托其悲凄感旧的爱国情思。

开头两句,纯粹写景,描写元宵之夜故都路上弥漫着一天风雪的严寒景象。烧灯节,即元宵节;烧灯,谓燃灯。唐宋以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十五夜称元夜、元宵,家家燃灯观赏,热闹异常。朝京,谓朝拜京城。南宋每逢元宵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赶往京城临安(杭州)观灯,络绎不绝。然而,如今的元宵节却风雪交加,遮天盖地,故都内外,一片苍凉。词人起笔,就以故都烧灯节极度的繁华欢乐与现实中的风雪酷寒、无限凄凉进行强烈的对比,烘托出严酷冷寂的气氛。

面对这刮着大风、下着大雪的荒凉萧杀的景象,词人感到故国的江山虽然还象原来一样,然而去京城朝拜观灯的人却一个也看不到了。这里的风和雪,不单是自然景象的实写,更成了元蒙统治下那种严酷气氛的象征。正因如此,风和雪的再次复述,既是适应词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词人着意的强调。有了这着意的强调,作者一腔亡国之痛就顺势而出了。江山如旧的如字,已蕴含着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的深哀大痛;朝京人绝的绝字,又寄寓着故都易主、人心绝望的深仇大恨。字里行间,充满了悲苦凄怆的情调。

上片写景,景以引情,描写元宵之夜故部路上风雪交加行人断绝的凄凉景象;下片抒情,景以衬情,抒发物是人非、怀念故国的悲苦心情。

百年二句,承上生发,直抒胸臆,感慨系之。人生百年,本已十分短暂,偏又经受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深哀大痛;尽管人们都不再去故都观灯欢度佳节了,自己却还要跟知己好友面对故国的明月感旧寄情。兴亡,偏义复词,着眼于亡;君,指与他同怀亡国之恨的遗民词人邓中斋。使词人锥心泣血的兴亡别,不仅指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永遇乐》)的一去不返,更指南宋覆亡之后无花只落空悲(《汉宫春》)的眼前处境。江山剧变,明月如故,只能对月凭吊,寄怀故国了。一个犹字,既表达了永念故国的执着深情,也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悲凉心境。词意发展到此,可谓沉痛至极。

词人面对着当时月,故国情景,纷拥而来,眼前处境,却无比悲凉。这里的当时月,当然也不仅是适应词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词人着意的强调,突出了他对故国的耿耿丹心和对元蒙统治的强烈厌恶。词人对月凭吊,寄情故国,当时月又是怎样,它在默默地照人如烛之泪,照人如梅之发。烛泪,本指蜡烛燃烧淌下的蜡如泪流下之状,这儿拿来形容词人之泪水不绝,直至流尽,自然会引起人们那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联想;梅发,喻白发,因为梅有红白两种,这儿以白梅喻发,即形容词人愁极发白之态,又暗含词人迎霜斗霜、节操凛然之情。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把当时月之善解人意和词人之悲凄坚贞交织起来了,意境苍凉,余味绵绵。李清照写过: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这儿创造的境界,的确十分神似了。

叶绍翁的诗


叶绍翁的诗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出北关二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4、《送冯济川归蜀》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

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5、《田家三咏》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6、《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7、《赠陈宗之》

官河深水绿悠悠,门外梧桐数叶秋。

中有武林陈学士,吟诗销遣一生愁。

8、《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

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

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

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

乙庵未省却问侬,莫是当年折屐翁?

9、《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10、《寓居》

云补青山缺,琴销白日长。

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

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

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

11、《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旧基荒草占,废圃野人耕。

古柳无多树,新蝉第一声。

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

12、《烟村》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13、《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

14、《题山间老友壁》

山间虽寂静,未得事全无。

锄地留莎草,添泉养石蒲。

庭除风自扫,身世月同孤。

老去知禅味,松间试结趺。

15、《幽居书事》

客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

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

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16、《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17、《舟次崇德》

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

18、《贵游》

五陵年少尽风流,十日安排一日游。

林下幽人差省事,笔床茶灶便登舟。

19、《发长安堰》

夏老虫声切,晨兴草气香。

买瓜依绿树,出水{左氵右旱}青身。

船聚知村近,牛闲觉昼长,

双凫莲叶荡,无雨故生凉。

20、《寓居》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

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

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

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

刘辰翁:宝鼎现


《宝鼎现》

刘辰翁

红妆春骑,

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尽、楼台歌舞,

习习香尘莲步底。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

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

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

抱铜仙清泪如水。

还转盼沙河多丽。

滉漾明光连邸第,

帘影冻散红光成绮。

月浸葡萄十里,

看往来,

神仙才子,

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

空见说、三千乐指。

等多时春不归来,

到春时欲睡。

又说向灯前拥髻,

暗滴鲛珠坠。

便当日亲见《霓裳》,

天上人间梦里。

赏析:

此词为元夕感怀旧事,悼念故国之作。全词三片分写北宋、南宋及宋亡后三段不同时空的元宵情景,于对比中生发故国之思。上片写北宋宣和年间元宵盛况。中片以父老犹记交待上片所写乃宣和事,过渡到对南宋元宵的描写。下片以断肠二字总上挽下,写出词人对大宋覆灭,儿童竹马嬉戏不解亡国之痛的极度悲伤;春不归来指大宋故国之春一去不返,因而元宵之春到来,也颇感无味,竟在昏然欲睡中度过,流露出词人一腔国破家亡的萧条与凄哀。又说四句以拥髻生哀,暗滴珠泪写出宋亡后元宵之断肠与怅恨,年少者空闻三千乐指之盛世,自叹生不逢辰,年老者纵然亲见霓裳乐舞之繁华又当如何?都不过是天上人间如一梦而已,梦里繁华、梦破凄凉,传达出词人深巨而无奈的社稷沦亡之痛。全词以丽词写哀,炼金错采,绚烂极矣;而一二今昔之感处,尤觉韵味深长(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兰陵王丙子送春》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谁最苦?

但箭雁沉边,

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

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

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

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

顾孺子,

共夜语。

赏析:

本词题为送春,实写亡国之痛。德佑二年正月,元兵已兵迫临安,太皇太后谢道清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奉表请降。三月,元挟宋帝、太后等北行。至此,南宋实已亡国。全词分为三片,每片均以送春发端,但三处各有不同。上片写临安城陷后的残败景象。送春去是主题,无路预示王朝面临山穷水尽,宋亡已成现实,不可逆挽。风沙暗指敌军凶猛。飞絮,形容幼帝君臣命运飘摇。乱鸦、斗转、城荒,伤臣民离散,王朝陨落,京邑繁华,顿化云烟。中片写破国离家的凄苦。最谁苦?痛心一问,从六宫被掳北上,亡国臣民无依,宫禁一派凄凉三方面回答。想字以下,写去国离家、依依难舍苦况。下片宣发亡国哀思。尚来否,预想前景,仅以恨别、愁赋为答,且以苏堤风雨,渲染凄迷气氛,绾合风沙南浦,暗示回春无望、国势难为。末折回自身,故国只能神游,人生归于流落,一派天涯沦丧、前路茫茫之感。以送春象征亡国,借自然景象写人世苍桑,意象凄迷,寄托遥深。正如《白雨斋词话》所云: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

游园不值古诗_游园不值叶绍翁


游园不值古诗_游园不值叶绍翁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应该爱惜。应,应该;怜,怜惜。

3、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叩――轻轻敲门。

5、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解读:

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来开。主人大概不在家。也许是担心游人踏坏了地面的青苔,故意不开门。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只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赏析: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倒是怜字有情致,高齿的木板鞋(屐,音jī)不避苔滑路僻,去探访春天消息,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怜惜、同情,尽管它吃了闭门羹,轻拍木编门扇(柴扉,音fēi)而久久不见打开。嫌是从推测园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笔,怜则是从探访春色者的游兴的角度落笔,后者更贴合游园不值、无缘进门的诗题。无缘进得园门,游赏的愿望受阻,未免有点扫兴。但扫兴之余惊喜地发现奇遇、奇兴,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灿烂夺目,这就把屐齿游园转化为精神游园了。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补偿,弥足珍贵。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到底自然界比园主人更能体贴游人的情趣,这就不仅是游人怜屐,而且春色派遣红杏使者也来怜屐了。从某些语句上看,此诗点化了陆游的《马上作》一诗: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陆游此作未免平展,有点马上观花,不及叶绍翁之作那么精神专注,在深挚的精神体验和心理波折中,迸发出春光难锁、喜从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学的启悟了。可见名家之诗不一定都能省心地成为名作,非名家一旦对生命与诗进行精诚开发,也可能出现奇迹。

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释:

1、伊吕:指伊尹与吕尚。伊尹名挚,尹是后来所任的官职。他是伊水旁的弃婴,后居莘(今河南开封)农耕。商汤娶莘氏之女,他作为奴隶陪嫁给商汤。后来,汤王擢用他灭了夏。伊尹成为了商的开国功臣。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世称姜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滨垂钓,遇周文王受到重用,辅武王灭商,封侯于齐。

2、衰翁:老人。

3、老了英雄:使英雄白白老死。指伊吕二人若不遇汤文二王,也就终老山野,无所作为。

4、风虎云龙:易经中有云从龙,风从虎,此句将云风喻贤臣,龙虎喻贤君,意为明君与贤臣合作有如云从龙、风从虎,建邦兴国。

翻译:

伊尹和吕尚两人曾是农夫和渔翁,

他们曾经历所有的穷困而发达。

如果不是汤王、文王发现并重用,

他俩也就老死山野了。

汤武二帝虽然是偶遇贤臣,

使得如云生龙、风随虎一般,

谈笑中建起了王业。

可是直到千载之后的今天,

伊、吕两人的功劳又有谁敢与其争比!

赏析: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莘,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开封附近),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猎,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诗句《翁卷:野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卷首寄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