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在阅读完作品后,相信很多人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您知道如何为作品写一份真实的读后感呢?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迷你句子网的编辑带来了充满新意的“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篇1】

《活着》,长篇小说,作家余华的代表作,本书主要描述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输光家产。父亲被活活气死,母亲重病在床,福贵却被国名党抓去当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中。之后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 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都经受苦难,后来所有的家人都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面对家境的没落,面对自己的父亲母亲,甚至自己的儿子、妻子、女儿、女婿,还有五岁大的孙子相继离开人世,一位老人仍坚强的活着,他就是福贵,当他的家被他败光时,他是坚强的;当他被国民党拉去当兵时,他是坚强的;当他的儿子因抽血过多死去时,他是坚强的;当他的妻子因病去世时,他是坚强的;当他的女儿因生产大出血死去时,他是坚强的;当他的女婿出事死去时,他是坚强的;当他的孙子夭折时,他是坚强的……风雨无法使其失去力量,别人的歧视也不能使其丧失斗志,他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坚强!

快乐的活着,是一种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幸福的活着,是努力改变逆境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活着,是永不言败的人生态度。

人不能白活一世,人活在世上是为了使自己和别人过得更好,任何一种职业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国家总统还是清洁工人,只要是对自己和别人有好处的,都是有价值的,而那些勇于放弃生命却不勇于活下去的人,他就没有真正活过。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坚强的活着。

活着是一种勇气的体现,更是坚强的体现,当你不再坚强时,你就会失去许多。

一个人没有金钱,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一个人失去了健康,可以用锻炼去改善。一个人失去了学问,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但以上几点,基于一个前提:坚强。如果这个人不坚强,他失去了什么都不会去想办法两次获得,所以,一个人失去了坚强,就失去了一切,甚至生命。

人为什么能活在世上:因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坚强支撑着人们,这种力量使人们生活几万年,使人类可以在地球上繁衍生存。

海伦.凯勒因为坚强在双目失明后坚强活了下来;霍金全身瘫痪仍坚强的活了下来;史铁生双腿瘫痪仍坚强的活着。因为坚强,他们勇敢地活着,并为人类创造出民财富,使许多人更好地活下去。

每至农家见到一位老头牵一头老牛,我就会想起那位叫福贵的老人,一个人生活在农家。时而拍拍黄牛,时而向西方望去,那是他七位亲人的坟墓,他放下锄头,向着落日,看太阳将最后一抹光芒洒向西边的黄土上……

坚强地活着,不应白在人世间经过。坚强地活着,面对一切困难欣然向前,面对逆境毫不退缩。

每每想到这位老人,我想对他说:你的名字叫坚强!

活着读书笔记【篇2】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也许是福贵对自己这一生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大家的劝诫。

好多年前看过电影版《活着》,可能是年龄和时间的关系,几乎没有了太深印象,只是记得他的,他的败家,他的落魄。记得村长说一个包子里包了一头羊,那时感觉到很荒唐。而今再读余华的《活着》,倍感人活着之不易。命运有时让人感到无奈、无力,却又无法改变、无处逃避,只能默默承受,引颈受戮!

福贵最大的错大概就是输掉了家产和祖屋,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气死了父亲,拖累了家人。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却是从输掉家产的时刻开始的。之前的福贵浑浑噩噩,不分昼夜地呆在青楼赌场,那种醉生梦死的日子不叫生活,只是活着——行尸走肉般地活着!福贵辜负了生活,生活便还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扇醒他沉睡已久的感觉和良知。此后的福贵才开始悔悟,才学会了珍惜与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无所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福贵最大的福则是娶了家珍这个女人,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在福贵被抓壮丁时照顾卧病的婆婆,同时养育一双儿女。在生病的时候还要坚持下地干活,只为多挣一点工分。这样的女人作者是不忍心让她早早离世的。相较于其他人,家珍也算是善终的一个。让她在送走儿女后依然坚韧地活着,与福贵共同承受这份悲痛,也彼此温暖,相携前行。

从父亲开始,福贵先后送走了身边的七个亲人。对父亲的悔恨,对母亲的遗憾自责,有庆的难以置信,凤霞的猝不及防,二喜的飞来横祸,苦根的贫穷无知,唯有家珍离开时平静安详。如果说有庆、凤霞、二喜的死都是外界造成的,对于父母的死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苦根的死则似乎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从父亲死时的浑身无力,到有庆死时的大哭大闹,再到苦根死时的平静,我们看到福贵变了。死亡是一把大锤,击打着福贵的肌体。当第一次敲击时,痛不欲生,当敲击接踵而至,肌体变得坚韧也变得麻木,不再徒劳地反抗,只是接受。

生活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你不知道它下一个恶作剧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所以也不作预设,要么等待,要么迎接。

土地因踩踏变得结实,生命因苦难变得坚强。当胸怀如土地般宽广,便有了承受苦难的力量。土地召唤黑夜,生命迎接苦难,如果黑夜注定要来临,与其躲避,不如坚强面对!

不管生活赐予我们什么,我们都需要直面相对。苦难是一坛酒,酝酿、发酵,最终都会化作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只要走过坎坷,就能迎来希望。只要活着,就是强者;只要活着,就是英雄!

活着读书笔记【篇3】

这本书是在一个阴雨天气里,我抱着爱人递来的一杯热茶,心情无比闲适的情况下打开的。打开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三个小时细细读完,多次潸然泪下。明知文学作品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明知内容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思索,明知悲剧是一种形式,可我还是忍不住为福贵多舛的命运而扼腕叹息。尤其是那充满活力的少年因为善念而被活活抽干血而死时,我的内心被恶塞满了。有庆,是这个凄苦故事里最温暖的角色,在福贵近乎残暴的教育方式下,依然保持着对生活饱满的热爱和最质朴的善良。他在羊圈和学校之间奔命的场景一遍遍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对他的小羊的爱没有任何私心和杂念,他不为吃他们的肉,不为喝他们的奶,不为扒他们的皮,不为把他们养肥而用他们卖钱,纯粹是为了爱。只有孩子才有这么纯粹的、没有任何目的的、全然不考虑自己的爱!最具悲剧色彩的是正是他对他所处世界的爱反而成为他离开这个他爱的世界的最直接原因。

残忍的故事,福贵用清晰的思路和奇妙的神色娓娓道来,仿佛在说一个与他无关又无关痛痒的事情。是什么让他有了这样的神态?书的名字叫活着,但故事里的人却一个个以一种荒唐而又正常的方式死去,只留下这个叫福贵的老人和老牛。活着之于福贵,之于我们,应该就是不管经历了怎样的悲喜、怎样的过往、怎样的无可奈何,在时间的流逝里,我们依然活着。

活着就是活着,不畏过去,不惧将来。

活着读书笔记【篇4】

关于拖延症严重的我来说,有无数个借口告诉你我为什么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为什么到最后一刻才敲完这段文字,可是此刻我只想说,没有原因,只是拖延习惯了,虽然我知道自己会死,但我觉得还很远,所以挥霍一些时光,也许并没什么。

这本由卡思卡特和克莱因同着的小书,老实说,不是很合我的胃口。以一个吃货的角度诠释上面一句话就是,有些书,像极了我爱的饭菜,所以即使在不怎么饿的情况下,遇到它们照样垂涎三尺,照样狼吞虎咽。可是遇上不喜欢吃的,哪怕已经饥肠辘辘,哪怕明知这道菜所含营养是自己所需,因为味道与自己的舌头不来电,所以就吃起来极其艰难,味如嚼蜡。

当然这本书并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么夸张,起码那些关于生死的哲理趣味小故事,总让我忍俊不已,比如这段:

两个伙计相约去钓鱼,汽车抛锚,他们借宿在一个美丽的寡妇家里,当然是客房。几个月后,A电话了B。

还记得我们去钓鱼么?

记得。

还记得我们借宿在那个漂亮的寡妇家吗?

记得。

她有一栋又大又漂亮的房子,我们在客房休息一晚,第二天继续北上去钓鱼,还记得吗?

记得。

九个月后,我收到一封律师来信。

是吗?

你有没有半夜起来去见她?

这个,有!

你是不是冒用我的名字?

对不起,是的,你为什么问这个?

她刚刚去世,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我。

哈哈哈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想给这俩哥们儿点个赞,无论给谁,都合适。

用个恰当的比喻吧,这本书像极了一套精美的西式套餐,我虽然喝不惯罗宋汤的怪味道,但对秘制的水果沙拉偏爱有加,它让我在酸酸甜甜中,品味了生命,品味了生死。因为书还没有读完,所以,我只能暂且擦一擦嘴角,告诉你,味道还不错!

作者是两位哲学家,他们从哲学、神学、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死亡,让我们能正视生与死。然而,我真的觉得死亡离我很远很远,所以,我正不正视,无关紧要。那就说一说关于生死的一些感觉和回忆吧。

提到生死,我总会想起许多年前读过得一本小说,他的名字叫《活着》,作者的名字叫余华。在那部小说里,我最早对死亡多添了许多感慨,愤怒,遗憾,难过,无奈,富贵从年轻到垂老,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直至最后仅剩与他相伴的老牛------,而在那之前,我以为死亡就是死亡,老到一定年纪,或是生了重病,总要死,正如一句话说完了总要画个句号,而不会是感叹号,省略号等一些矫情的意味深长。

今年又读了余华的.另一本书《第七日》,还是关于死,这次升华了,上了些年纪的老余干脆将死亡渲染成另一个生命的开始,那美丽的“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他向我们描绘的乐土。这些天读这本《每个人都会死---》,总会想到余华的这两部作品,多少跟这本书有些契合吧。

信手敲出的文字早已离题千万里,好吧,回到这本书,回到书的名字“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书的名字取自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的遗书中的一句话)也许还算年轻,所以总会生出许多新的希望,对于死亡,我没怎么想起它,当然,也有特殊。

记忆中生命里只有两次,对,是两次!偷偷地跟死神通了个电话,告诉他活着是太残酷的事,告诉他我并不期待明天是否美好,可是那个东西一面嘲笑我的懦弱,一面用很不屑的语调问我“你真的确定你活够了?”他这一问,吓得我撂下了电话,仓惶而逃,我活够了吗?

温暖,阳光,幸福,希望------20xx年的冬天几乎将近尾声,可是它永恒的LOGO却迟迟未到。没有雪的冬天,像没有色彩的生命,所以我知道,它总会来的,哪怕比以往时候更晚一些!所以活着的我们,应该体味着温暖,沐浴着阳光,回忆着幸福,种植着希望。这样,才能算活着!

在拥有这些简单的幸福之前,年少无知的我们,也许要经过幽长阴暗的隧道,没有灯光,没有尽头,没有人告诉我们,走多久,就能看到出口,我们只是需要不停的走着,如果牵强算是有个伴儿的话,这个伴应该就做“焦虑”,没错! “焦虑是我们的终极老师”,孤独的焦虑,升学的焦虑,失恋的焦虑,工作的焦虑,没有人承认是对死亡的焦虑,虽然这是一句大实话。

死亡又怎样,焦虑又怎样?

前两天去见一位过去的同事,也是缘于一件小事要拜托。见面寒暄几句,竟然得知这位老兄新婚刚刚两年的妻子在两个月前暴毙去世了,我还来不及合上自己的下巴,他却已经轻描淡写般调侃“娶个媳妇不容易,还得再找,唉!”

他是否有过这个念头,每个人都会死,但我以为不会是她 !

活着读书笔记【篇5】

从生而为人到行将就木不过须臾之间,洪荒之间万事万物皆变得渺小。生而为人,我们都是第一次,所谓幸事!

生命的延续就像是脚下的土地一样,带给我们无数的希望和落寞,我们憧憬着它再一次的繁衍,见证着生命的轮回。即便遭受着来自生活带来的打压,但仍打心底里觉得活着真好,像守着一方土地一样守着生命。

初读《活着》一书,它不仅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还给了我深刻的思索!读完《活着》,我不禁为福贵的命运而嘘唏。他的人生就像是起起伏伏的过山车,过山车的终点是游戏的目的地,可他的终点可能是无尽的死亡。若仅从福贵家人的层面来解读福贵,我真心觉得他是一个失败的人。站在父母的角度,他败尽了家产,使年迈的父母被迫搬到茅屋;对于一个妻子而言,他也不是一个良人;就他的一对子女来说,他更加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如果说福贵的父亲去世只是一个序幕,那么他的人生悲剧才刚刚开始上演,因为他的亲人们在慢慢的离他而去。《活着》中为我们展现了福贵的大半辈子,他由一个沉迷享乐的人逐渐变成一个垂暮的老人,他的身体和性格在生活中慢慢的改变。一个皮肤黝黑的老人在农田来驱赶着老牛耕地,这是多么常见的景象,黄昏中不知疲倦的他,一人一牛!

在书中,我最喜欢凤霞这个角色,她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在凤霞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那种勤劳朴实的品质,她对于自己的这个家庭真的是全身心毫无保留的付出。小的时候一场大病使她成为了聋哑人,她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在父母把她送出去省下钱来给有庆读书的时候,她连哭都是无声的,眼泪成为了她唯一的表达方式。等凤霞长大成人之后,由于身体的缺陷没有人上门提亲,那时的她对于爱情的向往就像是太阳一样的炙热,她看到新娘子出嫁的场景,从田地走到田埂上,走到新娘子的旁边,她只能用行动来表明。好不容易结婚了总算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最后却死于难产。凤霞,像霞光一样罩着这个家庭的女子。

生活就如同一本没有完结的小说,读者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是怎样的结局。但活的久了,你所钟爱的故事,都会有一个金石为开的结局。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后来的新中国,福贵一家在生活的挫折中积极的活下去,即使家人后来相继的离世,福贵还是在坚强的活着。“福贵”是中国广大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在生活的重压下苦苦挣扎的底层人民,在困难面前即使不会微笑但还是反复的站起来,其实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可能会屈服于现实,会遭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压,事若求全何所乐,不完整的人生,有些许意外的生活才会令生命更加的精彩刺激。无论如何,对生命报以一定的崇敬,多一点热情。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福贵的娘对福贵说道。我非常的认可,没有什么比活着重要了,活着真好!

花开几个轮回,花谢几个时光,总有留不住的人,留不住的事,也有到不了的岸,尝不到的乐。活着活着好像就明白了,不如淡定看待,豁达待之。面对匆匆人生,我们始终要有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的潇洒!

活着读书笔记【篇6】

读完余华的《活着》,听福贵讲述自己的坎坷人生,看他那悲欢离合的人生,我再次走进这本书,福贵的人生使我牵肠挂肚。

“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因为,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有幸福!活着本身很艰难,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更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福贵是一位敢于讲述自己的人,他敢于回忆过去,敢于走近现实。

余华笔下的福贵本来是一个阔少爷。因为家境富裕,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又赌又嫖,终于在龙二精心策划的赌局下,输光了所有的财产,变得一贫如洗。当他输光了所有的财产时,他想到自己还有亲情还有家庭,当他想要好好疼爱自己的亲人时,命运总是打击着他那颗沉重的心。自此之后,他的亲人便接二连三的离开了他,悲剧才开始上演。

他的父亲在一次上茅厕时死去的,他为母亲到城里请郎中,可命运总是将他玩弄于其中,请郎中时被抓住当壮丁,几经周折才幸存于世,回家后母亲变成一抔黄土,女儿发高烧变成了一个哑巴,儿子因抽血被活活抽死在医院里,女儿又因产后失血过多而死亡……就连唯一的亲人孙子苦根也因吃豆子给撑死了,于是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

在年逾古稀之时与一头老牛相依为伴。虽然亲人全部离开了他,但他依然坦然的面对生活,坚强的活着。

全文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无疑他在我们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福贵那动荡与苦难的一生更是苦熬的一生,或许在他自己眼中这是平静与幸福的一生。

细小的细节勾起了生活波澜壮阔的画面,命运摧残了人的生活。这段话至今令我难以忘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一种过程,为自己而活,活出价值,活出自己的明天。而谁又想到活着的难能可贵呢?

想必余华是想告诉我们活着的奥秘吧,可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活着的意义就是让绝望不存在,即使生活将你折磨得千疮百孔,一定要默默承受,依旧努力的坚持活下去。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有幸福,好好活着,直面将来!

福贵乐观豁达地活着,因为他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所以才活的那么平静与幸福。福贵那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他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更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

活着就有希望,在此我想大声喊一句:“坚强活着,直面将来!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活着读书笔记【篇7】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态,受益的是自己的人生!

生活的意义,正如一杯清茶,越冲越香,越品越醇。谁都能体会到它的清苦,可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香醇。漫步在幽深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透过树阴,阳光在地上洒落无数碎石般的斑纹。微风拂过,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仰天长望,白云掠过,几丝白云在轻轻地飘。哼一首无名的小曲,默念一首小诗。你感受到生活之美了吗?

品味生活,在于抓住生活的空隙。一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情,往往会带来许多欢乐。

活着应该放下

待人接物报以宽厚态度最为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为自己打开了方便之门。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不逞其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容易激怒;善于取胜的人,讲究战略战术,一般不与敌方正面交锋。所以必须懂得“真忍”的价值。

开心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是一种宁静的心情,是自己想开了的顿悟,别人想争也是徒劳。开心让你忘记和别人争名利、论是非;和别人斗心眼儿、生真气;和别人抢位子、夺情感……开心给你一颗坦然的心,给你一个宽阔的视野,给你一个清醒的头脑,让你从忙着斗天、斗地、斗人,精心计算,日夜辗转中摆脱出来,让你从容于当下的.生活状态,让你明白自己一生到底需要什么,让你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在何处,如何珍惜。

活着首先要满足

最好的处世哲学还是不与人比,做好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干嘛要和别人比呢?如果心里难受,实在要比的话,倒不如把自己当作竞争对手,和自己的昨天比,今天和自己的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一天比一天充实,一年比一年长进,这样既不会沾惹是非恩怨,自己还能更上层楼,岂非自求多福?当然,比也并非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在形成竞争,推进社会前进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如果大家都不争先,都去争“后”,那么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呢?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入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儿欲望,多一点快乐,有什么不好?

幸福是自己的感觉

获得幸福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为别人而活,就是避免去追逐它,就是不向每个人去索求它。通过把你积极的自我形象当作你的顾问,通过这些,你就能得到更多的认可。

你绝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同意或认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但是,一旦你认为自己有价值,值得重视,那么,即使你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你也绝不会感到沮丧。如果你把不赞成视作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的非常自然的结果,那么你的幸福就会永远是自己,因为,人们的认知都是独立的,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

我们在抱怨的同时都忽视了同一样东西,那就是包容。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美好的东西,可世界上从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一句话说得好:月圆月缺方是月,春夏秋冬方是年。月圆的时候人们能够欣赏它的圆润无暇,月缺的时候人们欣赏它的“犹抱琵琶”,这样才是一轮完整的月,有盈有缺。在一年之中,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冬季和夏季,可谁也离不开它们,因为没有了它们,这一年就过不去。

活着读书笔记【篇8】

我合上书,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周围的空气似乎静止了,仿佛看到年迈的福贵和他相依为命的老牛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的背影。想到此,我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这本书让我感到生命的沉重。主人翁福贵接连遇到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打击——先是赌钱输掉了父辈的一百多亩土地,由阔少爷变成穷光蛋,父亲被气死了。母亲和妻子的支持令他没有被现实打垮,的确“人活得高兴,就不怕穷”。福贵开始学习农活,虽然勉强解决一家四口的吃饭问题,但干一天农活后反而觉得睡觉更香了。穷苦但快乐的生活并没有多久,接下来是亲人的相继离世——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最后这个家庭中只剩福贵一人,孤苦伶仃,唯一相伴的是那头年龄看起来比自己还大的老牛。我很想知道支持他活下去的信念是什么。

书中两处提到人饥饿到极点的表现:一处是福贵所在的国军被包围时期,战士们面对空投下来的食物疯抢的场面,有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换来一张大饼。另一处是人民公社时期洪涝灾害后庄稼被毁,人们靠挖野菜甚至树根充饥。我看到了人对生的极度渴望及生活的不易。饥饿一旦危及生命时,求生的欲望会让人丧失人性。与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相比,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当下的生活?

对于福贵家人的离世,有的是有预兆的,如一直病魔缠身的妻子家珍。也有意外的死,如儿子有庆。上午还在学校里活蹦乱跳,下午就因献血过多而死,这种噩耗让福贵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几乎晕倒。仅一夜之间,福贵头发全白,我顿时明白衰老不是逐渐的过程,()而是突然瞬间的事情。面对所有这一切,我感到莫名的无奈和恐惧。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珍惜当下。人的生命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就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无数短暂平凡的生命才造就了世间永恒的伟大。

年迈的福贵仍在顽强地活着,在黄土地上艰难的挥洒汗水,黝黑的脊背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但压不弯的是他渴望活着的心。他从不抱怨,即使沉重但仍选择活着,他为死去的亲人活着,他明白生之不易。汶川地震失去亲人的同胞,马航失事的家属,希望不要被悲痛击倒,要坚强地活下去,为失事的亲人活下去。

人生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如失业,落榜,失恋等。这些在生命面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小的不能再小。唯有经历不如意,才能证明我们活过,经历越艰难,活得越深刻。希望每个人对生命对时间都保持饥饿感。

生是死的意义,死是生的延续,生者珍惜,逝者安息。

活着,为了活着与逝去的亲人,也为了活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