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考虑看看“陶行知观后感”。但是,您真的知道如何写作品的观后感吗?当我们认真观看某个作品时,内心深处往往会有强烈的感悟,这时候我们常常需要用观后感来记录下来。通过不断写作观后感,我们可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内容供参考,请根据您自己的判断进行写作。

陶行知观后感 篇1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看了在这个故事里,我对“我班王志浩和王晖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并没有采用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也没有一味简单生硬地指责数落,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称奇,究其所在,便是一个“爱”字,试想,倘若当时我怒气冲冲,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位学生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后果可想而知,效果将适得其反。“爱的教育”在生活中淋漓尽致地体现。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我在教学实践中觉得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陶行知是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的。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叫,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

陶行知观后感 篇2

三、实践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教学理念。只有把它转化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操作方法,才能实现。但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方法,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此,今后应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要价值体系理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课题,是创新型教师和专业发展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陶行知观后感 篇3

教育评论2008-09-25 17:08阅读373评论0

字号: 大大中中小小

众所周知,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的独特,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

我们知道陶行知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生,在大学学教育课时,杜威的教育思想是经常挂在那些教授的角边,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论,陶行知虽然受他的影响很深,但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提出了适合中国当时教育国情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把社会引入学校,是在鸟笼里人造一个树林,生活失去其真。

参加工作后,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我的感觉与以前大不相同。他在大学里所关注的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特点,但现在他更注重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从道德方面做一个好老师,还是从业务方面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

陶行知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要草去”的荡气回肠的话语告诉我们,做一名教师一定要真诚、热情、懂得奉献精神。学生需要我们教师的“五心”:用爱心温暖孩子,用耐心理解孩子,用关心照顾孩子,用信心鼓励孩子,用细心观察孩子。

我班有个小女孩,特别的胆小,性格很内向,为了能让她勇敢、自信地表达想法,我设法想走进她的心灵深处,与她进行沟通。于是我每天的活动中我会主动地与她亲近,与她打招呼、聊天,观察她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渐渐地,她也开始接近我了,慢慢地把我当成她的朋友,而且课堂上还会主动地举手发言,看着她慢慢勇敢、自信的份上,我很自豪,我看到她的笑容,我觉得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这就是一名中学教师的责任,用“五心”待每一个孩子和家长。

陶行知先生的另一个教育理念:“生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二期课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从一日活动开始,作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识,追踪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在教育战线上已有9年历史的我,一直深受领导的厚爱,他们给了我多次听课和学习的机会。我学一点东西就回馈学校,但那些形式主义总是让我觉得力不从心。今天拜读完了陶先生的《陶行知文集》这部教育名著,掩书回忆,让我顿觉长大了许多,获益许多,对于现实中的教育又感触许多。

原来,很多年前,我们的教育就有这样的想法。我认识这本书有点晚了。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只是脑中闪现过,并没有真真切切的揣摩研究过。这次,我如觅到了真的老师一样,我决心让他为我引领以后的教学之路,让我的学生真正享受我们的现代化的教育。

生命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新理论是他从创造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理论新方法。我在阅读时被这些话深深打动。

陶行知先生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和教育的场所。”先生还说:

“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教育来自生活。虽然书籍也是学习的工具,但生活中到处都有工具,都是教育。”先生还提出行动是创造教育的核心。

“惟其行动到行不动的时候,方才觉得困难,困难而求解决,于是有新价值的产生”,这就完成了创造的过程。而“行动的教育,要从小的时候就干起”,“因为小孩子还没有丧失他行动的本能”,假使我们给小孩子自由行动,“千百个孩子之中,一定有一个小孩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

感受着这样的教育理论,回忆着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有点惭愧,我们的教育冠冕堂皇地称之为素质教育,可实际上我们是为了分数而学而教,老师为了分数教,学生为了分数学。我们教的全是要考的,他们学的更是要考的。我们的教科书,**、体育、美术根本不是孩子的书本,而是一种累赘,有的家长干脆让孩子把这些书放在家里,说:

“背着太沉了。”敢问,生活中处处有教育,学生们根本没有这些生活,何谈受教育呢?没有教育,就更没有创造。

陶先生一直把学生看的很了不起,并不以为自己是老师而高高在上。他在《小孩不小歌》中这样说:谁要小看小孩子,就比小孩还要小。

他还说:我是小先生,烈焰好似火山喷,生来不怕碰钉子,碰了一根化一根……“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你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你认为他不能做的事。”

我所教的就是一群年龄不大的孩子,我在很多时候会被他们问的哑口无言。因为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的语言有时让我惊讶到目瞪口呆,话说的滔滔不绝而且头头是道。我总说:

“不要总以为他小,不要总以为他学不会,事实上,只要你教了,他就能学会。”我有时真的佩服他们,甚至他们会的很多东西如“折纸”,我真的要向他们学习。看来先生的话是经验之谈呀。

在《陶行知文集》第817页中,先生这样写道:“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困难,孩子的愿望,孩子的脾气,怎么救孩子?

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

我认为,创造力的发挥是孩子在高兴之余的大胆想象,孩子没有先入为主的见解,他们不会被一贯的形式阻挡他们大胆的思维,而会跟着感觉放飞想象,从而有了发明创造。正如托马斯·赫胥黎所说:“在事实面前要像小孩子那样老老实实地坐下来,准备放弃一切先入之见,谦卑地追随大自然引向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深渊,否则,你什么也学不到。

”让·皮亚杰也曾说过:“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人,他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而是具有创造性,擅于发明的发现者。”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小孩年龄虽小,但是潜力很大,他们有着大人没有的想象力,但是我们在教育中对于孩子的创造力是怎样做的呢?

很多老师因为为教书而教,只要与书本无关的东西,学生只要联系起来,就是东拉西扯,就是不务正业,也许这中间就有创造,就有新的想法。查尔斯·布劳尔说:“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

”由此我想,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孩子创新能力的提高。

《陶行知文集》第675页中这样写道: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 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

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

我们一直提倡快乐教学,但学生在学习中并不真正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新知识。那些做不完的题海成了他们丢失时间最多的罪魁祸首,那些所谓的“乱七八糟”的问题成了他们想象力的封锁线……学生来到学校,他们不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聪明,所以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思考上。而老师应该用各种方法让他们的思维得到碰撞,给他们一个思维活跃的空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课改的今天,仍具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我会继续做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学精神,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我的学生都有“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学环境。

陶行知观后感 篇4

虽然已经推出素质教育近二十年,但放眼当下中国教育依然没有挣脱“急功近利”的绳索,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仍旧把持着中国的教育方向,学生的升学率、考试分数、学科竞赛获奖名次等等指标依然是,衡量一个学生,一所学校好坏、优劣的直接标准。许多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大把大把的钞票送进了补习班;为了让孩子上公办幼儿园,他们日夜排队送礼。。。公立主义教育绑架学生,劫持教师,误导家长。当下的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长期如此导致了目前学生性格形成受压抑,扼杀学生的天性,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兴趣缺乏,创新能力差,学生走出校门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足等“学校病”。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但显然目前的诸所学校早已迷失在应试教育的圈套中,没有任何的改变。以至于悲剧在频频上演:曾经在辅导班做兼职时与一名三年级小学生聊天,竟然从孩子的嘴里听到“活着没意思”的话,我只记得当时的自己惊恐万分,过后又感到无名的哀伤;2011年在我的高中母校发生高三女生跳楼自杀的惨剧;幼儿园中幼师虐待儿童,竟用针扎孩子······太多太多的悲剧不断地在警醒着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做出必要的改变,学生的心灵亟须壮大!

因为自己也是从应试教育体制下走过来的,所以深知其中的苦辣酸甜,也被老师区别对待过,成绩也被父母拿来和同学比较,可能是实习时对当下中学生感受到的无奈与同情让我对教育方面的书籍颇感兴趣。中国的教育家中,我欣赏叶圣陶和陶行知二人,读陶老先生的部分作品,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教育思想,而众多的教育思想中最触动我心绪的是先生提出的“生活及教育”和“教育即生活”(“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对“生活即教育”的理解,它是相互的,既有教育源自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本应有的而不是外加于生活之上的。“生活”包罗万象,仿佛一个终身都汲取不完的“知识”殿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能听懂话语并且可以模仿行为时,就已经在学习了:

我们从父母那里知道,我们在交流中应该真诚、温柔、有礼貌;对待老人要尊敬,孝顺;我们从父亲那感受如山父爱也懂得何为责任;从母亲身上了解到温柔、坚毅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从朋友那里,我们学会了与人分享,真诚待人;学会朴实无华,不虚荣攀比。从路过的行人身上看到助人为乐的善良品行;施予路边乞讨者的时候,我们感受到温暖即使被欺骗;当发生**海啸等自然灾害时,我们为灾民祈祷,尽可能多地捐钱捐物,看电视报导流下或感动或伤心的眼泪;当我们置身在大自然中感受春日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陶醉于夏日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惋惜于秋日的“枯藤老树昏鸦”,置身于冬日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如童话般美景中,大自然的馈赠不也是在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吗!

当然还包括教育即生活,这和陶老先生的“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曾经读美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其中的第三条“对学生真诚相待、富有幽默感,力争公道”,第八条“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第十二条“不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让我感慨良久,相比中国教师职业道德守则中的六大项,我个人觉得西方的更加充满人性化,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举些通俗的例子:

老师是否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性格,学生犯错误时,能否综合考量,还是不了解状况就批评罚写检讨;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只是机械地教授知识,没有生活化的感悟更没有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只是一味地强调考试点,甚至将学生划分等级,进行教育冷暴力;如果老师讲课只是靠语言讲课讲述一大堆道理,可是他的实际生活并不那样,他讲的话也不会对学生起多大的作用,或者讲了什么是不好的,可是他的生活里就有那种不好的成分,那就会给学生很坏的影响。老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心灵的教育,教会学生乐观积极、真诚地面对社会与人生,能时刻保有一颗纯洁不失本质的心灵,远比教给他们知识或者拿到一百分的成绩更有意义,所以说教师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我们看到近些年一些新闻报道,母亲发生意外,生命进入弥留之际,家人为让孩子专心考完试,不惜隐瞒孩子,这是怎样的歪曲,要知道失去至亲却不能在最后时刻陪伴在身旁,会给孩子留下永久的悔恨与痛苦,这是对人性怎样的遏制!近些年学校里频发学生因不堪学习压力而放弃花样的生命,他们有的受被戴过“绿领巾”,有的被罚穿过“红校服”,有的甚至被老师遗忘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无闻,面对周围同学异样的眼光、面对家人的评头品足,面对老师漠视的眼神和学校入地狱般的校规校级,他们弱小的心灵终于承受不起,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花样的生命从冰冷的教学楼上坠落,那样的决绝,是无声的反抗吗?我想在刹那间他们也许有留恋和后悔,有很强的“活下去”的意愿,只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我们的制度给活泼幼稚的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在图书馆和自习室毫无顾忌地偷窃;对社会上的弱者投以鄙视的眼神,就因为学校教给他们竞争意识、“败者为寇”,他们拥有知识却成为麻木不仁的“冷血机器”;他们逃避责任。他们工作不够努力,不能承担责任。然而,他们责怪父母是平民,没有权力;面对琳琅满目的名牌服装、包包、手机,他们甚至卖肾卖血,对便衣学生另眼相看;走上社会,从事工作时,他们追求荣华富贵,追求煊赫一时的名誉,视朋友为利益工具,把父母遗弃在角落里,不闻不问只是定期寄钱到家,在父母离开人世时还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人生中最爱自己的两个最重要的人······我们的老师该反思,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一个人格完全的人,拥有“真、善、美”的心灵。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看到了中国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虽然许多教育思想都是能启迪人生的、改进当下教育的,但由于许多因素,我国教育体制与观念仍然“狼狈为奸”,连转变的尝试都只是“浅尝辄止”,学习真得成了学生的精神负担,对一名老师而言,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挫败感,然而不可否认,许多老师并不以此反思自身,反而变本加厉。学生责任不应该专读书,而学习人生之道,什么是人生之道,我觉得就是最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陶老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们学生要力求学做真人。

康德也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可以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可能现在的处境看来,这一切“美好”都只是空谈和幻想,因为当下的学校不允许,家长不认同,尤其是社会不接纳这样的你,他们无一不向着成绩单向着各项荣誉说话,这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其实教育学生做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人,做一个道德与人格健全的人,这与学习科学知识并不冲突,只是给教育者,给老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怎样进行人性化的教育,怎样把老师个人丰富的人生阅历融入到教学中,让孩子们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他曾提出六个解放,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5、 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够去大自然大社会获得丰富的知识;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学生在获得相对的自由时,他们的思维与想象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拓展与开发,他们能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主动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

当一名老师能真正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那他也就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并且受学生敬爱的朋友、师长,这样的友谊是珍贵并且陪伴学生一生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该有危机感。

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先生说的那样:

“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新教师面临着可能被淘汰的危机,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改变需要老师和学生、家长一起努力,更加需要国家、**的引领,这是一项事关人类灵魂的重要任务,虽然短期内很难见出成效,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是我们的观念的固化形成了体制而体制的运作又强化了观念,那我们就该携起手来一起努力。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平易近人,珍惜孩子们的每一封信。他一直认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王先生留给我们的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一年级四班张凯红

陶行知观后感 篇5

虽知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也零星地知道他的一些教育名言和思想,但一直没有深入地了解。借这次学校的读书活动,我对他的《陶行知名篇精选》一书进行了认真拜读。那一个个真实而又具体的事例,仿佛正发生我们身边,那一句句真知灼见的话语,无一不引起我的同感。我不禁惊叹于他教育理念的先进;敬佩他对教育的热忱与挚爱。他以毕生的精力在思考,在实践,在研究,即使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依然那么鲜活,与我们今天的教育紧紧相扣。读罢全书,反思自己的教学,更是触动颇深。

一、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速,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和便捷。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在教学中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以广博的知识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只有让自己具有丰富内涵底蕴,才能从容正视学生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的目光,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思考。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读书,共建书香校园的今天,我也加大了自己的阅读量,平时和孩子们读童书共讨论,课下读专业理论书籍,工作之余也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努力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渐渐地,我发现只有经常阅读报刊,上网浏览,才能够让自己对社会,对事物保持一种新鲜感;只有经常阅读经典,才能促使我学会思考;只有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才能找到与他们共同的话题,增加彼此的交融性,并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以自己的指示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生活即教育——让我们的教学融于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书呆子”。的确,我们的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孩子学以致用,将来更好地踏入社会,更好地学会生活。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孩子表达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忽略了他们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记得在前几天的春游活动中,为了节省时间,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完成指定项目,并到指定地点集合。有些小组早早完成了活动项目,并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有两个在平时学习表现还不错的孩子,却因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一两项游戏中长时间的排队,直到临集合的时候才刚刚活动结束。现在想来,我们很多时候就像一位辛勤的老母鸡,总把孩子牢牢地护在怀中,殊不知这份过度的爱,恰恰剥夺了孩子们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权利,又怎能让他们获得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所要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书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得扎实,学得有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变个小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一个成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学生,总觉得他们经常异想天开,不可思议;觉得他们是那样贪玩、调皮,存心捣乱;甚至觉得他们有时是那样的不可理喻,这样简单的问题还理解不过来。在这样的挑剔之下,没有几个孩子让我们满意。 陶行知先生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为真正的先生。”“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读到这里,忍不住扪心自问,我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在课堂上我和他们关系融洽,讨论热烈;课间,我会微笑着和他们聊天打趣;活动中,我也和他们一起踢毽子、跳绳、跳皮筋。但是,我并没有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原因何在?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是因为我没有变成一个小孩子,变成一个“内外如一的小孩子”。

我想,教育作为一门学问,是值得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和学习的。通过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和动力,相信在陶行知先生的引导下,我会走好今后的每一步

陶行知观后感 篇6

通过读《陶行知》才真正体会到“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的重要性,自己也恪守做人诚信的原则,努力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由此我想到三点:

1、教育孩子有责任心。首先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自懂事起,引导孩子合理从安排作息时间、游戏、交往、学习,到整理自己的玩具、图书、床铺,力争让他自己主动完成。其次,教育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敢于正视自己。其三,对待学习,鼓励他自己主动地去完成,做到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孩子有了责任心,才能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才能自尊、自爱、自强。

2.教育孩子善待他人。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承认于尊敬,首先就要承认与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尤其是在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时,要让他冷静地去分析问题。如果责任在自己一方,就要主动地认识不足,走出总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的误区。

3、教育孩子勇敢做人。人生总是要面对很多困难、很多挫折的,教育孩子勇敢做人使其成长的需要。勇敢做人的第一个层面是遇到困难和挫折,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并且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把握做事的具体步骤,最终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们学习陶行知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对其思想理念的了解之上,更重要的是在于沿着陶行知的理想追求和与时俱进的目标,以“行知行”的方法去学习和实践。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观后感 篇7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

做就是教;从师生关系看,做就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

“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

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命教育作为衡量教育、学校、书籍乃至一切的标准。

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陶行知观后感 篇8

好老师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如何教他们。一方面,教师要负责教学,另一方面,学生要负责学习。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通过这种体验,学生可以探索知识,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例如教学第四册“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刚开始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概念难以理解,教师如果能通过多**课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如课桌椅、微波炉、瓷砖、魔方、可伸缩的挂衣架等,学生就能较好地认识这些形状的概念。如此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元**和网络展使学生所熟悉的对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充满了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来看,决定教育的是生命。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命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命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命为中心的教育就是死亡教育。生活教育是在从生活实际出发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单纯的知识教育是对立的。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在他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先生把生命教育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了我一个震撼,震撼了他的精辟和深刻。

陶行知观后感 篇9

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得了一种,方才可以为第一流的人物。

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我们在新教育界做事的人,胆量太小,对于一切新理,大惊小怪。

二.敢于未开化的边疆。

责任明白了,就放大胆量,单身匹马,大刀阔斧,做个边疆教育的先锋,把那边疆的门户,一扇一扇的都给打开,这又是何等的魄力。有这样魄力的人也不愧受我们崇拜。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于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

心得体会:

敢于探索和开辟是一种创新精神。我们长期在教育部门工作,尤其在小学任教,很多思想都受到限制,变得胆小慎为,不敢越雷池一步,按照教材,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不敢让学生去参加实践活动,怕出安全事故,怕担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责任。也不敢开拓新领域,怕家长责怪教得不规范。所以,不管是班级工作还是语文教学工作都是循规蹈矩。这也是我们大多数小学教师所走的路子,所以,读过此文之后,我们要大胆开拓,不断进步。

陶行知观后感 篇10

做一个大写的人

——读陶行知故事有感

丰县单楼初级中学八(1)于婷

辅导老师:王立胜

最近,老师发了一本书,让我们读一读陶行知爷爷的故事。陶行知是谁?干什么的?怀着好奇的心情,我迫不及待地想读它。随着情节的深入,我深深地被吸引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浮现,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出现在我面前

一口气读完,我掩卷遐思,感慨良多。

陶行知爷爷是一位崇高的爱国者。他1891年出生在安徽省歙县的一个小山村。他生活在祖国最黑暗的时代,山河干涸,列强入侵,军阀混战,人民生活贫困的时代。

面对积贫积弱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人民,他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教育救国”。他说:“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为了理想,他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为了理想,他风餐露宿,贫困交加;为了理想,他矢志不渝,无怨无悔。在旧中国,这条路一定很艰难,但他从不气馁,从不退缩,从不屈服。因为他认为这是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这是一条拯救中国的道路。

由于积劳成疾,陶行知爷爷56岁就去世了,但他留下了光耀百代的教育著作,留下了亲手创办的“晓庄师范”,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祖国和人民永远记住他。

当今的中国,早已和旧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时代是新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和伟大复兴的光辉时代。但我们的许多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

有的同学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同学学习心不在焉、马马虎虎;有的同学在窗明几净的校园内追逐打闹,甚至还有的同学沉溺网络,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同学们,快点清醒过来吧,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去贡献,祖国才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未来的中国需要我们去奋斗,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从小就要学好真知识,掌握真本领,长大了才能报效中国,才能无愧于伟大的祖国和时代。与旧社会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和陶爷爷相比,我们不觉得羞耻吗?

陶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推行平民化的教育理想,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创办了“晓庄师范”。为了教育事业,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了教育事业,他放弃**厚禄,甘于清贫;为了教育事业,他和学生同吃同住,乐此不疲。

他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精神对待学生,他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他对自己的事业多么热爱,多么执着啊!相反,我们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是我们的事业。

扪心自问,我们对自己的事业热爱吗?执着吗?就我自己来说吧,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为生活奔波,但是在学习上尽头不足,遇到难题就想放弃,就想玩电脑游戏,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老师多向陶行知爷爷学习,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的一流人才;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同学向陶爷爷那样,从小立大志,立长志,勤奋读书,刻苦学习,将来做一个大写的人!

陶爷爷1946年去世。他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曙光。时光飞逝,时光飞逝。转眼间,60多年过去了。神州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祖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陶行知爷爷的理想和抱负正逐渐成为现实。

他虽作古多年,但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他。陶行知爷爷的高尚品格、崇高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增辉,一个大写的“人”字立于天地间!

陶行知观后感 篇11

奉献是师德的核心。陶行知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在他的一生中,他放弃了许多个人成功的机会,毅然来到了人民和儿童中间。他常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们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工作的许多方面都必须依靠教师来完成。没有一点奉献精神,老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的老师。把我们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中是老师的职责。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尤其要求我们要向陶先生学习,学***奉献、学***无私、学***无畏,学***无悔与时俱进是师德的发展陶先生不断提出:要与时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做一名好教师;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途径,实现对学生有影响的师德。

教师的好学与上进本身就是学生成长的强大影响力,陶先生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中说: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我想好学的教师最重要。

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要想学生好学,必须老师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只有教师的不断发展,学生才有不断发展的力量。今天的老师,除了努力向师风师德中提倡的好老师标准敬业乐业、勤学进取无私奉献要求自己外,我觉得还要增加的是具有较强的适应思想、能力和责任感;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师的职能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每个孩子认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任何工作和环境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有条不紊地工作。

孩子有语言学***佳期,老师也有出成绩的最佳时段。面对每一次挑战和机遇,都会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准备。当然,外表直爽的我还是需要支持和鼓励。

(责任编辑: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