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格式,有几个要注意的方面。首先,要注明观看的电影名称,即“回忆观后感”。这可以帮助读者明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其次,观后感的内容应包括对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评价。可以从角色塑造、剧情发展、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展开具体分析和描述。最后,观后感通常需要提供个人的观点和意见,让读者可以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同时也可以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回忆观后感【篇1】

希拉里回忆录读后感

生于上世纪40年代,希拉里在这部传记里面记录了她从出生到入住白宫到离开白宫的经历。

看这本书不是因为自己想成为一个和希拉里一样的有抱负有野心的女人,只是因为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摆得太久了。上一年毕业季从师兄那里拿来的,又是一个毕业季,自己却还没有翻开这本书。

其实自己也想这样一个驰骋在美国政坛的女人有着怎样的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

“从小看大”、“三岁看老”的中国式说法也是不无道理,希拉里的经历就给了一个很的证明。她从小就对政治很感兴趣,从小就很有想法,这也为她日后参与美国政治奠下了基础。

与其说这本书是写希拉里的,不如说写比尔・克林顿如何和希拉里相遇如何当上小石城的市长如何当上美国总统又是怎样离开白宫的。看这本书会给人一个错觉――在美国每个人都有机会当上总统,只要你足够坚持足够优秀,奥巴马的上台是不是一个更强有力的证据?克林顿并没有什么政治背景,但是最后能当上美国总统,打破了民主党连续当选的僵局。

我很喜欢希拉里的一句话――1972年我和克林顿相遇,30年后我们仍然无话不谈。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是他们日后并肩作战冲入白宫并连任的最好的后盾。这是最感动我的部分。

比尔・克林顿当任期间,最注重的'是医疗保健的改革,改革之路走得很不顺畅,还影响后来的大选。但是他们在用力尝试,为了能建设一个更好的美国。

希拉里是一个有野心但是也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她不注重着装,以致成为媒体的笑资。她说她从她妈妈那里遗传到善心,从她爸爸那里遗传到爽朗的笑。在我心里,希拉里是一个可爱可怕的女人。

她说白宫的主人一直在不停地换着,里面的工作人员却还是一样的。那些工作人员看着世事变化,一届届总统的斗转星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白宫的主人在换,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转换,时代的步伐在不停地向前,但是白宫还是一样的伫立,经历着风和雨,成为美国的一个标志。

希拉里作为美国的第一夫人,在白宫里面形成了一个“希拉里地盘”,她用自己的方式促进丈夫的事业,也实现着自己的抱负。她说,在白宫的8年是她一生中唯一的没有工作的8年。我很欣赏,希拉里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推进美国的进步,用第一夫人的身份发挥自己的作用。我觉得希拉里的做法可以给中国一个启示,我们的**是不是应该可以多做一些,而不是一个高贵的身份作为一种“中国印象”。不过中国的传统就认定女人不该干预政治,“牝鸡司晨”是一种不好的征兆。

希拉里和克林顿有一个女儿,叫切尔西,因为他们怀她的时候正在切尔西唱着歌曲《切尔西》。他们很注重保护女儿的权益和隐私。

希拉里会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做的一切是为了帮助自己的丈夫,同时也是因为她热爱美国的这个国家。她不会强调,她和克林顿做的一切努力是为了美国人民,为了美国这个国家,但是他们做的一切确实是为了人民和国家。我想说的是,他们会把自己的梦想建立改善生活的基础上,他们做的这一切并不只是他们想要服务,更是因为他们想要这样做,这是他们的梦想,从小到大喜欢做的事情向往要做的事情。美国梦是建立在每一个美国人的梦想之上的,这样的梦才更实际,才更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反思的地方,不用刻意强调,我们有一个大梦,更重要的是实现每一个小梦。

因为希拉里是40年代生的,而乔布斯是50年代生的,他们一样都经历了60到90年代,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猫王和迪伦。但是从希拉里那里看到的更多的是政治方面的事件,比如水门事件。而在乔布斯那里看到是更多的是IT业的发展,比如IBM的发展如何。()希拉里会说和前几位第一夫人交谈的经过,乔布斯会说自己和比尔盖茨如何斗狠。相同的年代,不同的生活轨迹,但是都在说明一个真理――美国梦真的深深扎根在每一个美国人的心里。我知道是我还太狭隘,看的书都逃不过美国的范畴,但是每一本书我都感受美国梦的分量,但是又看不到他们提美国梦的痕迹。可口可乐在全球建立可乐帝国,联邦快递用最快的速度缩短世界的距离,卡尔宏邦将一种中国的野草做成纽崔莱的宏大事业,舒尔茨的咖啡王国争霸全球市场,他们所做的每一份付出都是美国梦的一块基石。

我想我还是不会写读后感,我不会概括文章的内容,只是会说一些自己零零散散的感受,也许是自己看得不够深的原因,没有形成自己的逻辑。我很敬佩希拉里,可是并不喜欢,我觉得我的人生轨迹和她的应该会不同,我没有那么多的野心,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只想做好自己,开心过每一天。

回忆观后感【篇2】

走上海滨大街,穿过一个个路口,路过挤奶厂,在邮局前右转,便来到了海湾旁。远处传来海鸟的叫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大海的味道。安娜是一位十二岁女孩,作为孤儿的她生活在普雷斯顿太太家中。当孤独,缄默,健忘又呆板的他来到海边时,仿佛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他发现了一栋海滨别墅,并结识了别墅中的金发姑娘玛妮。两个孤独的孩子很快成为好友,他们在树林里摘蘑菇,在星空下划着小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日出与日落。直到一个大雨侵盆的早晨,玛妮与安娜挥手告别,安娜又陷入了孤独之中。不知何时,林赛一家住进了别墅,安娜才与他们解开了玛妮的秘密。这时安娜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

独坐窗前,眺望着海般的田野,才发现曾经弥漫在我头顶至指尖的,是孤独呀!我曾经也像安娜那样,一个人游走在丛林,草地之间,或是闷在家里,看着窗外的世界。孤独是可怕的,他把我推向绝望的深渊,是我感到无底的恐慌,但越是如此,就越孤独。可转念一想,孤独又何尝不是可喜的?穿越孤独,才能获得友情的力量;跨越孤独,才能领略成长的艰辛,有风雨才有彩虹,有孤独才有快乐,孤独为何而不是可喜的?

孤独何尝不是可喜的?成长的道路,一望无际,只有孤独才能作为前进的动力,一路的坎坷,只能用孤独的力量来填平,孤独为何而不是可喜的?

孤独何尝不是可喜的?孤独给予人勇气,锻炼人意志,洗涤人心灵,而不是囚禁我们的枷锁——只要心中充满阳光,迈出超越孤独的第一步,就能像安娜那样,成为一个开朗活泼,乐观坚强的少年!孤独为何而不是可喜的?

超越孤独有多简单?无非敞开你的心胸与大门,结交一个知心好友罢了!沉溺于孤独之中不能自拔的人,只能管他,不怪孤独本身。愿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人们,与安娜一样在孤独中超越自我,发掘幸福,原封闭在孤独世界的人们,走出心灵的门窗,看耀眼的明天!

回忆观后感【篇3】

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我深深的被李大钊先生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时间拉回1972年的春天,那时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的安危,早出晚归,不辞辛苦,为了革命的事业到处奔波。4月6日的早晨,这可怕的一天来临了。李大钊一家都被抓了,但是他依然是那样沉着、冷静。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不但不向敌人屈服,而且还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的事业的伟大精神,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李大钊同志这种精神,这样的人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了不起。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安定,没有战争,当然更不需要与敌人面对面斗争,也不需要我们献出宝贵的生命。可越是这样,我们更应该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的更好,更强大。

这篇文章,让我不仅感动,而且让我更加明确了我们学习的目标: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回忆观后感【篇4】

今天,我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其中,我被文章的主人公--李大钊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文章见了作者的父亲--李大钊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保护共产党,他把一些重要文件烧掉了。局势越来越严重,一群宪兵、侦探、警察把李大钊抓走了,而作者、作者的妈妈和妹妹也被关进了拘留所。在法庭上,李大钊临危不惧,安定、沉着地和敌人作斗争,直至被绞刑牺牲。江姐和李大钊都是伟大的人,他们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去反思。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离我们中国这个地方,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对于自己的任务,自己的`职责,我们又是否高度负责、竭尽全力去完成呢?我们要为别人照相,为集体着想,但我们绝不能为自己的方便,为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集体遭受更大的损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江姐、李大钊多么的伟大,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只有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的死才是轻于鸿毛的。而我们呢?我相信,只要我们对自己的任务、职责高度负责,尽心尽力却完成,虽然不及泰山重,但也决不会比鸿毛轻,而是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别人前进。

回忆观后感【篇5】

当“我”发脾气时,妈妈会跑出去,不让“我”看到她的眼泪;当“我”说不想活时,妈妈安慰“我” 当“我”看着树叶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妈妈站在“我”面前不想“我”做愚蠢的事情。我妈妈有肝病,但她没有告诉“我”只是为了让“我”不担心。后来,妈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和“我”说再见的时候吐血了。妈妈昏迷时的遗言依然是:“我生病的儿子和我未成年的女儿……”

今天,我又被感动了,合上书,泪流满面。眼前的瞬间,我被那从未放弃的母爱所震撼。 《想念秋天》一文感动得我热泪盈眶。它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平凡却伟大的母亲,让人流泪。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我想这是对母爱最好的诠释。母亲的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当我因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时,妈妈的鼓励帮助我走出了少年的阴霾;在我为梦想而奋斗的时候,妈妈的保护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当我因为无知而陷入困境时,妈妈的批评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那次,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朋友一起去爬七角山。妈妈叫我不要进草里,我怕里面有蛇。我没有听,而是带着我的朋友在草丛中躲猫猫猫。俗话说:“不听老夫的话,在你面前吃亏。”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一阵剧痛从我的小腿上传来。我看了一眼天上的草,我的天,我的小腿上有两个血牙印,一条蛇在跑。我吓得哭了。妈妈听到了哭声,把我从草丛里带了出来。这时,我清楚地记得,妈妈的脸色变得苍白。妈妈一眼就看出我被蛇咬了,蹲下来,抬起我的小腿,用嘴吮吸我的伤口,把血吸了出来,吐了出来。她的朋友告诉她不要这样做,因为她也会中毒。可她不听,只道:“他是我儿子!”然后她又低下头,用力吸吮我的小腿。这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妈妈,你让我感受到成为你女儿的幸福!

妈妈,谢谢你,谢谢你永远的爱。未来,我会更加懂事,用家人的温暖,为你撑起一片幸福的天空;我会努力学习,用知识的力量为你创造一个快乐的“世界”!

回忆观后感【篇6】

忆记忆的形式记录过去的历史,是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了解历史的常见方式。例如,我们很熟悉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这是口头的传递,借词已成为文史资料中的记忆记录。胡适提倡人们用史家的眼光写回忆录,为历史留下素材。事实上,这是一个容易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写材料的重要性,但我们总是被眼前的生活所束缚,不能抽出时间认真地写这样的话。

一方面,明日复明日,我们总是将这些事推向明日,总以为还早,故而有了林长民、梁启超这样的遗憾——未曾为富有意味的人生留下亲自撰写的回忆。

至于回忆记录的重要性,我不想说胡适的回忆总是为中国近代史,如徽州社会史提供一些史料。我只提出一个关于胡适写这个回忆的猜测。在字里行间,我始终认为胡适对文本的记忆总是事先规划好,为以后的出版和公众所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

我们都知道,回忆文字面对的读者群不同,其表述会有一些妙不可言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讲述自己从前的丑事时,或多或少都会掩饰或者淡化,有时更会狡辩、撒谎,而如果我们这些回忆的文字是面向大众,这种程度会更加深刻,如果不面向大众,可能我们会秉笔直书。以我的拙见,胡适这本回忆录,显然是准备出版面向大众的,所以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算得上“污点”的一面,更多地都是胡适“天才和鹤立鸡群,特立独行”。

另一方面,胡适写母亲与父亲的订婚序幕,用的是文学上的想象手法,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我也曾苦恼父母的年轻时候的故事是什么样子,却碍于传统观念——父母终难告诉我那些故事,更会打发我,我也不忍执拗去询问,而能从亲戚中听到三言两语、只鳞片爪,以此为基础,或可以一般常识而做进一步推论,再以文学的想象方式,重构那些年他们的故事。尽管文学的虚构性描述,总体上还是不会太多出入,或许这样的形式更能引起后辈的兴趣与体认。

写回忆录实际上是一个回顾我们美好生活的过程。我们总是记得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回忆。以一般常理而论,我们更多地想到的都是好的,而忘记那些不好的。我们总是能想起那些幸福的生活场景,忘记那些曾经遭受过的苦难,我们写下那些个人的回忆录,总是希望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走我们的老路。

关于胡适的母亲,学界研究的应该不多,但我曾在几年前认真读完一篇硕士**——胡适的「娘什么」:一位被忽视的中国新文明孕育者,专门研究胡适那个同时扮演“慈母、严父”角色的母亲——冯顺弟,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典型也是典范的母亲形象,她对胡适的母爱,让胡适受益终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一般儿子对母亲的敬重与感念。胡适说,他在外面的一道防线是慈爱母亲的爱。他需要为母亲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为人子女,今日我们的所得,或好或坏,总是生活的经历叠加,而如果需要归功于谁,那么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沉浸,还是事实的考量,我们都会自觉将这些好的品性归在父母的身上。我们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父亲的关心。我们暂时的困难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读本书的另外一个惊喜是,发现了苏轼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耕田欲雨刈欲晴”,这似乎与女儿名字“雨晴”的第一层寓意非常契合。原本我仅仅知道我们越地传统是“晴耕雨读”,却忘了父母经常关心天气预报的细节,其实农家有时候需要下雨,有时候需要晴天,早些年我们家还种水稻,必然是想着耕田的时候下点雨,收割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其实有一次,岳父曾经以他工作的经历,解释女儿的名字也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雨晴”,就是说今天下雨,明天是个大晴天,好消息呀。

所以,从现实还是传统上讲,“雨晴”名字都寄托了我们的美好心愿和江南文化传承的意蕴。

最近读了《四十自述》这本书。胡适这个人还挺谦虚,或者说,比较谨慎。他27岁留美回国爆得大名,四十岁早已经享誉中外,但这本书只是平铺的叙述了少年、青年的过往。

文笔很简单,点滴地填些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的体裁,回到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所以这篇文章写得像一个流水账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内心了解他就足够了。

胡适成长于动乱年代,清末民初的动荡与以往还不同,国门终于被打开了,有进来的,有出去的,在这样一种新旧思潮的碰撞中,新生长于世界的少年人就难免产生新想法,产生叛逆,思想总想跟着未见的思潮走。胡适这前四十年的“叛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上:无神论与白话革命。

胡老先生一生儒雅,对这两件事,算得上是主动上擂秀了一下肌肉。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他童年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

胡适的母亲了不得。她17岁时出生在一个农场,嫁给了比她大30岁的胡铁华。这一段忘年之恋放在如今看来也得非议不断。

更有甚者,胡铁花曾到台东直隶州,相当于现任市委书记。作为小儿子,胡适是第二代**。可见,胡适小时候家境比较富裕。尽管后来父亲的去世给整个家庭蒙上了阴影,但胡适童年的生活条件比普通家庭要好。

历史上许多名人俊秀都并非出自寒门,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张学良,又如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李大钊、陈独秀,家境虽然不至于都是**巨贾,但至少也都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安分日子富富有余。丰富的物质和良好的教育也为他们将来的名声创造了条件。或许是少年丧父母亲便更加疼爱,胡适一生受母亲影响尤为深远。

胡适四岁时失去了父爱,一生温顺,把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他与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李敖说:别看他笑容好,我总觉得胡适是个孤独的人。也许这颗孤独的种子已经种在了胡适的童年。

他的孤独是权力时代期待民主的孤独,是硝烟战场渴望和平的孤独。他后来的声音,给了人们一厢情愿的温暖,却改变不了螳螂的命运和脚步。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由强硬派主导。胡适的温情,是古旧寒山背上的微风。

胡适在一个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换句话说,有神论是由别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独立的知识寻求在树上遇到有神论时,他会更愿意相信自己寻求知识的结果吗?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

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这在我看来,只是观点表达而非严密的论证或确凿的事实,实际上,唯心主义者亦可举出无数类似的理论。那么,假如情况颠倒过来,先相信无神论再偶遇有神论,是否会弃前者而取后者?

有所谓“先入为主”说,那么在某些语境下是否有“后入为主”呢?

话说回来,客观而言,人是不是要读透、站在宏观的角度研究有神论与无神论两方的所有观点、论据后,才能选择真正找到自己的信仰倾向呢?否则,那只是偶然的结果,不是所谓“选择”,因为你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某人持什么观点,也许只是因为他遇到了那种观点,而非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

就像文中所说:“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在这个意义上,信仰什么也许只是先入为主还是后入为主的问题。

而白话与文言之于胡适,或许恰恰相反。实际上,胡适的古文功底并不薄弱,从其儿时教育便可窥见。而他最终毕生致力于推广白话文写作,想必就是我上述的“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

“正在传抄《革命军》的少年,怎肯投到官厅去考试呢?”读这样的语句我总是莫名感动。静言思之,我喜欢、向往**那个年代,大概是因为,在当时,青年人朝气蓬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读书可以改变个体命运,文学可以影响民族未来,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真理真真正正是至高无上的。

即使这一切只存在于学者和理想主义者的视野中。被称为文学的**时代的八十年代大抵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