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教育读后感”是经小编仔细研究后认为值得推荐的。读完作者的作品后,相信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必须避免空话,要谨慎选择自己的措辞。希望我的故事能够让您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论教育读后感 篇1

利用过年这段时间,我将《周国平论教育》一书拜读了一下,作为一个五岁孩子的母亲,对于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来粗浅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周老师在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就是不把孩子当作宠物或者工具,而是视为一个正在成形的独立的人格,不但疼爱他,而且给予信任和尊重。现在大多数与我一样的父母在家的时候就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爸妈的呵护中长大,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往往有时就会对孩子过于溺爱,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骄纵跋扈的性格,固执,自我。对于属于孩子的事情,既不包办,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

儿子去年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对于画画和剪纸很感兴趣,可是他每次总是缠着让我帮他剪和画,我问他自己为什么不画呢,他说自己画得不好看,自己剪纸一剪就坏了,为这事我也很伤脑筋,孩子对于自己完全没有信心,后来我干脆买来一大叠画纸,蜡笔,剪刀,鼓励他自己随便尝试画和剪,有一天他很开心的拿来给我看他的作品,他把扑克牌里的图形很光滑额剪了下来,虽然是有点小破坏,家里也搞得一团糟,可是儿子这个进步可不小,独立的完成了开始他畏难的事情。周老师书中也提到,中国的孩子总是在父母的眼神下长大,所以仿佛总是长不大,不论大小事都依赖父母,不肯自己动脑动手,不敢自己做主。这并非是中国孩子的天性如此,这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而欧洲国家的父母同样也是爱孩子的,但他们同时又都极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简直视为子女教育的第一义。在他们看来,真爱孩子就应当使孩子离得开父母,离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这乃是常识。作为我们中国的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和刚毅的性格,使他们将来有能力面对严峻环境的挑战。

周国平提倡还孩子一个真正的童年,的确,很多家长现在的观点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就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学下棋,学舞蹈,学画画,学讲故事等等,孩子这么小就投入到了可拍的竞争中去,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一路走过去,为了拿到那张最后的文凭,不知道要经受多少作业和考试的折磨。这么美好的时期,它的价值完全被抹杀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将来谋职做准备,但是,如今中国的教育体制,让家长和老师不能不这样去做,很难有其它的选择。但是对于中国现在这样的社会体制,这种教育制度是需要改,可是怎么改呢,有比这样更好地吗?高考这个门槛如果去除了就可以了,可是去除了之后怎么样去选拔人才,怎么样去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育制度,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作为老师的施教育者可以去解决的问题。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过早的失去了童年,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应该只有两点,一是:平安。二是:身心健康的成长。至于孩子将来做什么,有无成就,我们大可不必要这么操心,一切顺其自然。

这里还提到了为了孩子的成长,可以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坚持不懈的为孩子写日记,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这和周国平后面说到的坚持写日记也是一样的,这样做的时候,同时也是在对自己抚育孩子的经验进行反省和思考,被记录下来的不仅是我们观察孩子的学习做人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学习做父母的过程。这一份将来给孩子的珍贵礼物同时也是我们自己生命中一段重要历程的宝贵留念。这个观点我非常赞成。

论教育读后感 篇2

最近,我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江玲教授的《理解教育论》,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育是一种态度。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知识,都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我们经常说理解万岁。但一般来说,理解是强者对弱者的同情,而不是从平等的立场进行精神对话,因此很难达成共识。

学校里老师自然是占优势的,学生一般也会怕老师。假如我们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至少做到“平等对话,相互言说”,这样就能拉近师生的关系,更易在情感上达成共鸣,重新激发起学生努力向上的精神,释放其身上蕴藏着的独特的个人潜能,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只用心去理解每一个学生,而自己的学生却不理解你,那就不成功。只是老师单方面的一厢情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理解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感情放在首位。要把学生教好,教师要用爱心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浓浓的爱是师生心灵的桥梁。这样,教师的话语才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师的痛苦才能被学生理解。因为彼此的爱,彼此的信任,彼此的理解,教师才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师生之间因为爱而互相理解,因为互相理解而爱得真诚,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芥蒂,师生之间也就能从各种由误解造成的烦恼与痛苦中解放出来,十分惬意地享受教育,享受幸福和快乐。这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最想看到的。

《理解教育论》一书就是将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介绍给大家,展示实施理解教育所带来的师生同益的教育境界。《理解教育论》一书详细论述了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重点论述科学理解论、人文理解论、实践理解论,考察其理论源流的同时,分析了各流派理论的适用性与有限性。在此基础上,本书把理解教育逐步构建起来,在第四章“凸显理解的教育世界”中,作者从描述教育世界的理解本性开始,围绕理解的观念、理解的环境、理解的实践展示理解教育的风采。

比如,作者认为理解教育的关键在于老师,需要老师放下架子,放下所谓的尊严,与学生交朋友,以换位法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味学生的感受,以“孩子心”理解孩子,引导孩子。为此,熊川武教授提出了“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的教育心得,旨在提醒教师,自己也有过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学生生活,如果能够记住自己的童年,保留一份童心,教师更能够与学生心心相印。

此外,该书还提到了理解教育的独特性,特别强调理解教育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对后进生的促进。同时,熊川武教授认为,让学生通过学习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整个教育行动,与学生相互启发,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例如对迷恋网吧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有的老师便让班委会组织主题班会,让迷恋网吧的同学主持会议,要求大家讨论“怎样帮助迷恋网吧的同学”。

学生往往能说出让教师意想不到的良方,使教师获益匪浅。同时,这些学生也从“自诊疾病”中受到教育,从而回心转意。他还认为,在理解学生的过程中,同情心是消除误解的重要武器。

有同情心的教师既是理智成熟了的教师,又是“永远不会长大”的教师。前者意味着他们已经完成了必要的社会化过程,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冷静、深刻和理性。后者意味着他们童心未泯,有孩童的幻想与语言,乐学生之乐,忧学生之忧。

这样的老师不会忘记自己幼稚的童年,也不会把学生幼稚但很正常的行为当成错误的行为。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和伙伴的关系,而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不难看出,近年来,教育界流行的反思教育和理解教育,本质上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体现了对人和生命的尊重,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本是脑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致力于研究和推广理解教育理论的熊川武教授在谈到理解教育时提出,理解是教育的资源和质量。说理解是教育资源,是因为理解是教育人的有效手段。

如果充分发挥认识的认知性、道德性、情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就会得到提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只要他处于理解教育之中,他都必然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因而能被别人更好地理解。同时,理解是影响其他教育条件更好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其他教育条件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发挥更好理解作用的学校,教育效果越好。

说理解是教育的之量,就是说师生之间理解质量的形成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形成良好,教育目的基本实现。

总的来说,理解教育理论在我国仍然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自诞生以来在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它在理解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影响值得人们关注。当今社会,教育的低效和粗心是由许多误解造成的,如观念的误解、行动的误解、彼此的误解和自我的误解。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途径是消除误解,增进了解,走理解教育之路

论教育读后感 篇3

当然,科学教育的德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现在来说说我遇见的那些老师。有一位老师是我五年级的班主任。她很严肃,很守旧。她在班上很有责任心。她也喜欢古怪的学生。

当时,孩子们最需要老时的关注,这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每个班级的学生很多,老师不能关心每个孩子。当时的我很幼稚,认为学习好就能博得老师喜欢了,于是那时用功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按理说应该得三好学生的,但是,老师私自把名额给了一个另一个学生,原因是她的成绩也很好,最重要的是老师跟她妈关系好。在现在看来,对于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证书根本没必要去计较,但是当时的我对于证书的渴望不仅仅是我成绩进步的证明,更重要的是,这个事实让我明白了就算我学习好了,也不会得到老师的喜爱和关心。

这也让当时的我认为自己就是讨人嫌,没有用处的。当我长大了,仔细想想,特别是当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我常常告诉自己,爱孩子的心比上好课更重要。我不想孩子们在我手上留下阴影。

还有一个老师,我在初中的时候是班主任。他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幽默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性格赢得了我们的尊敬和爱戴。课堂老师的知识是丰富的,话语是幽默的,课堂下的老师会经常****的动态,发现什么异常的时候,都会找我们谈心。

虽然很多老师都有这种教育态度,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空谈,有时候有些老师比我们还要忙。老师不仅关心我们,像朋友一样和我们相处,更重要的是,他的教学理念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在课堂上,他让我们自由发挥,给予指导,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精彩想法,尊重我们的多元化发展。在很多事情上,软就是软,硬就是硬。

我们学校有上晚自习的习惯,上课时间为7点30分,但老师要求我们7点就必须上玩自习,他常告诉我们,笨鸟先飞,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别小看这短短的半小时,日积月累就比别人多学了多少小时了。老师这样的学习方法让我一直沿用至今。老师的为人师表也给我们影响很大。

在为人处事上待人谦和,没见过老师发过脾气,做事有条不紊,个人生活中,讲究干净整洁,给刚离家要自己打理生活的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教育论》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老师是世界上最贵重的名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老师的生活习惯,老师的为人处世,都会给学生留下不大不小的影响,在课堂上,老师的语言风格,老师的一言一行,也许会被学生模仿,还有老师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也许会被学生视为箴言,所以老师做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做的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身为老师的你会不知不觉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了。

学高为师、做模范是真理,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和评价。

07级汉语言文学五班

论教育读后感 篇4

假期中,阅读了《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一书。最早认识周国平,是从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开始的,我被他的慈父情怀打动。妞妞虽已离去,但妞妞留给周国平最珍贵的东西,可能就是让他把对一个孩子的爱化为了对所有的孩子的爱。周国平热爱孩子,在《周国平论教育》的这本书里,有很多文章,如《童心和童年》、《守护童年》、《如何做父母》等,都表达了他对儿童的爱护。他说,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求知欲,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太过功利,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因此他要疾呼“救救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我不曾了解的观点,并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教育即生长”,这个由卢梭提出,杜威作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的共鸣。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教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养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现今的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应该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具体到教育上,就是把人身上的哪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一种合格的教育就应该把学生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把这些价值实现出来。简单地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

周国平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个是生命,第二个是头脑,第三个是灵魂。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教育是德育,再加上一个审美教育。他认为学校里就应该有这样的四种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轻了其他三个方面。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这样也是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人之为人的价值。我们只注重智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是不是不能成为一个饱满的,有血有肉,有精神追求的社会人?还是只能成为一个仅存生存技能,苍白地活着的人?

周国平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时培养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人只有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兴趣,才有可能感到幸福。那种生命力乏弱的人,心如死灰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开心的。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当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要知识性的目标,还应要渗透入这种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引导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只有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及人,善待一切生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智力品质的另一个要素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爱因斯坦把独立思考能力称作人的内在自由,并且认为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这种内在的自由,而不在于灌输特定的知识。这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到我们课堂上,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可以事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文章的的中心进行揣测和思考,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研究,等到新授课时,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个别任务,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同时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教师在出示学习任务时只是引导学生往哪个方向钻研,接下来的具体过程,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退一步来讲,也应该让他们多参与,多投入。在一个接着一个的任务中,达到教学的目标,或者说是完成学习的目标。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学会学习。学生学会了学习,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一笔终身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书中讲到英国哲学家怀特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我想这句话很好的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也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交给学生的知识只是暂时的,在他们以后的人生路上,或许会淡忘这些知识,但是他们有了学习的能力,不管遇到什么新鲜事物,都能够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那就是能够存在于社会的能力。

周国平认为,德育不仅仅看成一些规范的灌输,比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纪之类,德育应该是对灵魂的教育,目标时实现灵魂的价值。人的灵魂应该是丰富的,也应该是高贵的。教师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德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给孩子们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灵魂的领导,不仅是教师的灌输,更应该是让孩子们在特定的任务中,自己感悟,自己深化,净化自己的灵魂。不能仅仅关注智育,而应关注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品质。

读书,然后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本书文笔清新,娓娓道来,启迪我们,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在教育之路上。

论教育读后感 篇5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觉得不同的幸福感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和心境心态。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没有了感觉,教师职业幸福感怎么会不下降?于是,可怕的职业倦怠产生了,工作热情丧失至使教师的幸福感彻底泯灭。所以,现实是我们的精神始终旋转于生活的繁杂与喧闹之中,始终忙碌于生活的蝇头小利,那就只能为生活的劳作而疲于奔命,离教育的幸福也越来越远了。可当我们感受到一双双无知的双眼,因你的引导而闪出智慧的火花时,我们幸福!

我们在塑造学生,当我们彼此信任、彼此承诺、彼此给予,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孩子需要我们的爱,他们幼小天真的心灵只知道坚持与克服困难,却从不抱怨,这样懂事与坚强的孩子让我们看到眼里,怎能不感受到幸福?当我们认真工作时,当我们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时,当我们细心地关心学生时,当我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从学生的眼里看到了感激,看到了尊敬,看到了爱戴,我们从领导那里得到了好评,从教师那里得到了肯定,从学生家长那里得到了认可,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我们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也许偶尔的倦怠让我们迷茫,当他们走出去时,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应该是一种幸福。如果我们把教书育人的过程当做是一个旅途,而我们遇到的就是不同的风景,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它,就能牢牢地抓住教育的幸福。

在一般人眼里,小学生无忧无虑,没什么压力,真的很幸福。从调查来看,现实并非我们所预想的那样。33%的被调查者“经常有压力感”,53%的被调查者“有时有压力感”。也就是说,80%以上的在校小学生程度不同地背负着“成长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何方?38%的被调查者认为,成长压力主要“源自学习竞争”;49%的被调查者认为,成长压力主要“源自父母的高期望值”;。归根结底,学生的这些压力也是因为身边的成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所导致的,父母和教师为了孩子能在今后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不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不断地教育孩子要认真学习,多学习知识,不仅如此,还要学好。为了孩子能学好,有的家长每天不辞辛劳地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双休日迫使他们去学习所谓的兴趣班,连玩耍和娱乐的时间也付之东流。为了孩子能学好,有的教师每天或节假日给他们布置大堆大堆的作业,惟恐学生把学习给荒废了。试问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儿童时光变得如此灰暗,你回会感到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