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1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图画视频充斥眼球的时代,阅读,似乎早已被遗忘。而我,也很少拾起书本,静下心来读一本像样的书。读《品中国文人》,原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不过,看过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好书。

文人,让我想起穷酸,迂腐,文人相轻,也让我想起风骨,正气,君子,两袖清风,当然,更多的是后者。中国文人,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大多都是想通过做官来改变命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治国救世,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但是,中国的绝大多数文人,尤其是大师级的人物,总是命运坎坷,即便走上了仕途,也终因不会曲意逢迎,没能坐上高位,即便坐上权力高位,也终是位子没坐热,就被权臣陷害拉下马,或贬官或撤职甚或被流放。他们中多数人,因为理想破灭,现实不堪,最后郁郁而终。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人都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从屈原司马迁到李白杜甫到曹雪芹,无不如此。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在这种国家动乱,个人不幸的境遇下,文人,更多的能够冷眼看世界,思考国家民族前途,个人命运,才会写出杰出华章从而彪炳史册。对于这些人,尽管他们身上也有可能穷酸迂腐脆弱等等小毛病,但我对于他们,只有崇敬。

刘小川先生的这本书,对中国文人的品读评价,站在不同于其他文人作家品评的高度,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用庄重也不失诙谐的文字,对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做出了非常理性的解读与评价。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等等这些大家中,作者对这些人都是怀着景仰之心来完成对他们的品读的,而独独只有对司马相如,似乎不那么恭敬。其实不是因为这个人没有文才,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都显示了他的才气,也许因为他是御用文人?作者说司马相如,勾引女人本事大,歌功颂德的本事更大,写了不少辞赋,华丽而空洞,司马相如是浪得虚名的平凡人物,文以人传他这位粉饰现实的老前辈,以他的光芒照亮了这一流派,显现浑浊,映衬清流。可见,在作者这里,文人,首先是人,只有能闪现人性的光辉人格的魅力,再配上文才,才能被人称道。对于这点,我是绝对认同的。

这里还要说说其他几位大文豪。

一是屈原。对于他,作者是景仰敬佩的。他有着超凡的才华,也有着赤诚的爱国心,是绝对的正人君子,然而最后却落得个含冤而死,这真令人扼腕叹息。文章在字里行间,都传达出一种悲痛,一种同情,一种崇敬。当然,这也感染了我。

二是司马迁。这个完成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世巨着《史记》的真正的男人,他的正气,他的刻苦好学,他的才华,尤其他的为了成就事业而忍辱负重的品性,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作者对于他,是心痛,是敬佩,是爱戴。他说幸亏有了司马迁。他传给我们的文脉,流淌着鲜血。文脉就是血脉。所谓道德文章,人品与文品,司马迁都足以垂范后世。我喜欢这样的评价。

另外还要说说陶渊明。我个人觉得,陶渊明给人一种亲近感。作者也非常喜欢他,今天手捧陶诗,仍是怦然心动,如遇美食,如见佳人。称陶渊明为渊明,可见其喜爱程度。想到陶渊明,我总是想起高洁,当然也会想起菊花。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诗人,确实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学习。想想,我们,常常为了五斗米,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尽管这话这事并没有害人,然而却违背了我们的心性。陶渊明,他是真正的心地纯洁干净的人。正因为心灵的纯洁干净,所以他的诗,是天然的美玉。所以作者说他这个人他是和蔼可亲的,就像我们的亲人,诗人中的诗人,真和美,到极致,渊明是中国最纯粹的诗人。而与之相应,他也是最纯粹的人。说他的诗伟大的诗篇,永远是人类生活的稀有事件。可见其对人对诗都推崇备至。这不是美誉,因为事实如此。

应该说,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都是有真性情的人,唯其真,才使他们在滚滚历史红尘中没有被淹没,而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并且越来越鲜活地活在我们心中。

对于其他,我就不说了吧。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真应该向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好好学习。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当然,如果你是文人,也包括向他们学习做学问。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2

吴雪阳中国文人灿若星河,捧着《品中国文人》,不禁感叹良久,或许是作者余秋雨式的笔触,抑或是于丹式的诱导,每一个文人都展露着自己的棱角,每一个文人都活出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掩卷深思,中国文人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中国文人身上能读到什么呢?

所谓文人,或许是几分率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独特的个性,好像全世界都在反对他们。嵇康在青山绿水中打铁,多次被朝廷**推荐。嵇康一动不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的朋友亦如此。阮籍,堂堂七尺男儿,常常独自驱车,漫无目的东闯西撞,行至路穷处便放声如同孩子般大哭。他很痛苦。

这是最悲哀的痛苦,也是最真诚的学者。

所谓文人,是真实的个体。陶渊明,他热爱生活,热爱百姓。却不爱官场上的觥筹交错,不爱君臣中的趋炎附势。

他退出,欣欣然。用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曲调,奔向深邃的丛林,隐居。李白,似乎是一个荣耀的名字。

然而,在理解了作者独特的眼光之后,我认为李白是一个纠结的个体,一直在竹隐与文人之间荡漾。他有着强烈的目的性。他也隐,但却隐给朝廷看,隐给皇上看。

所谓文人,有天下为公的情怀。宰相司马光,淡忘自我享受,酒肉长年不能食,蜡烛与炭火也是省之又省。这样“吝啬”的人却为朝廷尽职尽责,希望人民能够酒足饭饱。

杜甫也曾呼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所谓文人,有忘记个人恩怨的胸襟。苏轼的仕业一直坎坷,章淳稍微改变了几次,苏轼被降职到千里之外,甚至把他处死。几十年后,他们的命运互相调换,在苏轼向朝廷缓缓而行时,章惇的儿子章援向苏轼求情,苏轼没有得意的抚掌大笑,而是诚恳地回到“轼与丞相定交四十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

”并写了治瘴毒的药方。最大的宽容是在敌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寿司是发自内心的。

文人亦君子。

在作者看似朴素的笔下,血脉与灵魂穿梭,文学与哲学交融,波澜壮阔地将文人气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如今,文人气质似乎少之又少。名利,金钱,无一不充斥着我们的脑膜。肚子越饱,反而脑内的空白却越拉越大,心眼被食物越挤越小。

比如,轻视祖先一无是处,自夸是文人的人,自称能用一双锐利的眼睛看透世界的人,以粗俗的话语为荣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文人。

请离开文人的品质去征服你所谓的混沌世界。

所谓文人,应是一捋银髯,一身傲骨,人品与学品俱佳,不因世俗而改变自己。

所谓文人,你有你的舞台,台灯会打你,你的天性会让舞台被你主宰。

(作者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352班读书时的读书笔记)

童年——读《缓刑》有感

作者:时晓莉

《缓刑》这本书读的并不轻松,拿起放下我读了两遍,然而依然会觉得有些晦涩,有些不清不楚,有些茫然。可以说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它没有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戏剧性的冲突,也没有一些自传体**里,流水账般的叙述,这只是作者在讲述一段自己童年的经历。但正是这样的童年经历,使作者在成年后回顾时,仍然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悲伤、沮丧和困惑。

就像书名,似在等待死亡,在迷茫和不安中,又似乎有着希望。

书里只是告诉我们:在那个时代,我和弟弟住在母亲几位女友在巴黎郊区的一个村庄的家中。但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时代,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背景。

书里从头至尾弥漫着一种迷茫而又朦胧,淡淡的悲伤,些许的压抑,迷雾一般的氛围。每个角色都是真实而神秘的。从头到尾,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从是什么职业,又神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在那所房子里。

就像本书的序言所说的:街名、**簿、重叠的时空、模糊的倩影、销声匿迹、不可告人的过往、和纳粹合作的污点、洛里斯通街的暗影、四处游荡的调查、可疑的访客、孤独、遗弃、行迹存疑打零工的父亲、在巡回演出之间奔波的当演员的母亲、没有户口簿、腼腆和优雅、压抑的恐惧和痛苦……但这个故事极为简单,没有鲜明的个性、没有惊世骇俗、没有绚丽的外在印记……只能依凭迹象、散落的碎片、通常无解的只言片语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行迹。

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印记,让读者通过故事了解自己身处的不同世界。《缓刑》的故事背景,大概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法国巴黎,那时的巴黎已被德国纳粹所占领。一群和作者住在一起的人似乎并不担心生活。他们每天都有美味的食物,一辆四马力的汽车可以骑,而且作者可以上学。

然而,作者的童年是灰色的,没有明快的色彩,和弟弟寄居在母亲的朋友家里,这些女人待他和弟弟很友善,包括她们的朋友,大家会经常一起吃饭,带他和弟弟坐四马力汽车出去玩,送他上学,送他和弟弟碰碰车等。然而,这些永远无法取代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他和弟弟一边在等待当演员的母亲,还有从事可疑勾当的父亲,同样可疑的还有父亲的过去和行踪,父母甚至连续数日、数周、数月杳无音信或者不来看他们,之后又把他们送往别的地方,托付给别人照顾,动荡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生活仿佛建立在流沙之上,不断从指间流走,充满了不确定。

在”存在”与”缺席”这两相纠缠中,动荡、模糊、没有身份没有归宿。

作者也曾想要搞清楚,和自己一起生活的这群人,到底在做什么,她们是群什么样的人。就好像,爸爸曾带着他和弟弟去看过的萨德侯爵的城堡,那里面似乎很神秘又充满了秘密,作者会幻想自己和弟弟进入了城堡,并见到萨德侯爵,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晚上他和弟弟想去城堡探险,但只有前两个人回来了。

这就如同,作者隐隐的感觉到和他一起生活的这群人,是什么样的人,在做着什么,但每每要接近真相时,便又停住了。也许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像是残酷的,是一个巨大的黑洞,与其接近真相,不如就这样朦朦胧胧的生活,唯有这样或许还可以保留一份对父母美好的影像,唯有这样生活是可以期待和继续的。

尽管童年生活充满了令人不安的遗弃感、模糊的焦虑感和虚幻感。但作者依然坚强的长大**,并有一番成就,在201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或许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段特殊的童年经历,以及一起生活过的这样一群人,让作者内心超出常人的细腻敏感,更能捕捉人性中那惶惑不安却又无处不在的恐惧,苦苦追寻却又不得心安的存在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或悲伤、真实或虚无的童年,这是人生成长的一部分,也是宝贵的一部分。对作者来说,这段记忆是珍贵的,对我们来说,不是吗?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小院里有一洼小菜地,种着蔬菜和向日葵。夏日午后嗡嗡作响的蜜蜂、安静的庭院和繁星点点的夜空,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有时我会在想,这份记忆是真实的吗?

后来也就释然了,不论怎样,它对于我是温暖的。就像这本书一样,也许在我们的阅读中,这个故事是晦涩难懂的,但对于作者来说,却是难以忘怀却又精心收藏的。

分割线《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在高质量课程的要求下,我打开了一本我从未听说过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

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后才出现在畅销图书榜单上,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这本书创下了空前的销售记录,此后一直很繁荣。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共分为四个部分:自律、爱、承载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性的父母。

归根结底,它告诉我们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作者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时间不同而已。规避问题和逃避问题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视问题开始。但是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难的旅程。

解决问题的首要方法就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时间这些原则,关键在于你的态度,你要勇敢面对痛苦而非逃避。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病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困难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突然想起我的一个习惯,比如说在吃一碗鸡蛋面的时候,最期待的往往是我最爱的鸡蛋,可是面我也得吃完。每次的选择都是把蛋留到最后,即使吃面的时候有点勉强,但是有蛋在后面等着我,所以最终的感觉大多还是满足。

这不也是一个推迟满足感的过程吗?呵呵……

很幸运有机会了解这本书,否则将会是我心智走向成熟的一个遗憾。我会慢慢学会自律,学会爱,学会独立,找到真正的自我,做自己的主宰,用积极平和的心态迎接生活!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笔记(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汤姆的勇敢和正义。

一天,汤姆和伙伴哈克在坟地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杀人案。但**波特却冤枉哈波,于是,哈波被抓了。汤姆决定在法庭上证明一切。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可是杀人案,况且,当时杀人犯波特也在场,他就不怕波特吗?正因为汤姆有超强的正义感,所以他才不顾一切救哈波,要还他清白。

我对他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又有一次,汤姆和伙伴贝琪在游玩。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通道又纵横交错的大山洞中迷了路。他们被困在里面几天几夜。

贝琪是个女孩,她那时再也走不动了,全靠汤姆冒着生命危险探路,直到走出山洞。

多勇敢啊!在死神面前毫不示弱。汤姆的一举一动,无不证明了他的勇敢。一般的人首先会被自己吓倒,而他却勇敢地面对并解除了所有的困难和危险!

读了这本书,我仿佛也变得勇敢正义起来了。现在,我终于明白,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在以后的人生坎坷中,我一定会想起这个名字——汤姆!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3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很大气。品中国文人,对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大地位的人物的点评分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读完了这本书,便觉得作者说的伟人突然变得很简单,朴实,他们的一些生平在清新的文字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离别时的吟唱------柳永

我初识柳永是他的那首《雨霖铃》,那是一首离别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时间是秋天,有悲情色彩的季节。在萧瑟的秋季,两人举酒,沉默,然后是内心的矛盾,是连夜出发,还是翌日清晨登舟远行?柳永便是个一直在离别的人,给那些烟花巷的女子填词,待她们唱出名了,便转身走了。唯有在离别时和几个女子挥手告别,然后乘舟去下一个陌生的城市。

而后读了《鹤冲天》,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得罪了皇帝。他公然以烟花巷对抗金銮殿,于是皇帝张开金口: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而再读《玉蝴蝶》,这首诗写尽了他的故人告别的无奈,对过往的回忆,然后又是对故友的期盼,思念友人的深沉,通过写燕子的飞去来表达自己诚挚的感情,而最后一句中断鸿的哀鸣更是衬托出作者的孤独怅惘。我想也许是他一生都在告别,告别那些个女子,告别友人,告别亲人,从而使他的每一首离别词都饱含情感,加上对秋天富有特色的描写,离别似乎成了他生活的节奏所在。尽管他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每一个相识的女子,可至少他留下了那些词篇,不管是缠绵,离别,羁旅,还是情愁,总有些人还记得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抑或是凭阑悄悄,目送秋光,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是可以雄视文坛的,他独具特色的文字似是信手拈来,却又好像独具匠心。该书更是道尽柳永一生的悲惨遭遇,他死了,死于道路,但也只有烟花巷的女子来向他告别,埋葬它平日里唤他作三变哥哥,屯田大官人,此时也就哭得更凶了。而柳三变,一个拥有了太多才和情的人,这个时候抛下了一切。

他,走了。

从幸福到苦难----李清照

没有哪位女诗人能像她一样,站在诗词界的顶峰,看着其他人。李清照,经历了幸福和苦难,依旧写下了无数优秀诗篇。

从《点绛唇》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如梦令》的应是绿肥红瘦,无不体现了少女情怀。是想掩饰的慌乱和羞涩,还是对花木细腻之心?这些短短的小令实在耐人寻味。与赵明诚结婚后,又有了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此时的李清照是幸福而快乐的。写关于愁的更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赵明诚带着自己写的50首《醉花阴》和这首人比黄花瘦去找陆德夫点评。他答道:只三句佳。问:哪三句?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句的确不错,写了她对他相思之苦,无法欢聚,人更显得憔悴。把人喻为黄花,既自然,又新奇传神。

然而,这只是她早期之作,大多为轻松地小令,到了晚年,多为充满了愁意的词。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明诚死了,张汝舟又是个骗子,为了告他而在牢房呆了九天后,李清照出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在经历了无数生活考验后,她写下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悲伤,却不会流泪。

年近六旬,在一年春天,她请来朋友在庭院焚香,抚琴,默坐。然后写下了《武陵春》,一挥而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夸张的手法,自己的愁绪连船都载不动,写出了她的孤寂,她的凄凉,她的无奈。

李清照活了七十岁。她留下的印象是:一个美人。从少女时代的单纯之美,到中年的从容淡定之美,以及晚年平静之美。她的词更加体现了这种艺术美,有生活乐趣,也有对命运的不甘和抗争。而她也敢爱敢恨,骨子里有一种不一般的倔强,对生活充满了勇气,这些性格造就了李清照,一个伟大的李清照。

她早已随风而去,但这样一个灵魂在现今社会依旧值得学习。

她是在看着我们的吧!

《品中国文人》,品的是伟人背后的孤独,凄凉,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伟人、中国有代表的文人,是因为他们走过了那条坎坷的路,在文化历史上成为了一颗颗闪亮的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4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2篇)

我是中文系本科班毕业的,对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可以说非常熟悉,捧着《品中国文人》这本书,我仿佛捧着一杯烫烫的、香香的热茶,品一口,回味无穷,难怪刘小川给它命名为《“品“中国文人》。

刘小川的文人就像老百姓的邻居。热爱祖国的屈原,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性格直爽的嵇康,“种豆南山下”自然派的陶渊明,活力四射的李白…他们凭什么成为流传千古的中国文人?

凭屈原百折不挠的爱,对完美事物的追求,甚至用死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凭司马迁为了《史记》生命退居其次,官职,友谊…一切都不重要了;凭杜甫有一双看清普天下苦难的眼睛…他们都能先知先觉,因为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们都能坚持自我想法,是因为他们一肚的真才能。

《品中国文人》共叙述了十余位中国文化大家,这是一本必须经过品,才能解其中滋味的好书。而且要慢慢的品,细细的品。这本书让我相信,文字赋予的灵魂力量,其实只适合中国文人。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屈原三次流放,加起来可能有二十多年,踉跄足迹踏遍荆楚,与神巫、与草杯木鱼虫鸟兽对话,诗境,句法都是“走”出来的。流放出诗人,颠沛写华章。精神是自由喷射谋求着自由的表达。

屈原以他的大悲之鸣见证了楚国之亡。他用楚声表达了楚国,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重生。屈原时代思想活跃,情感奔放,艺术自由,世界开放,神灵善良自然。

尝了屈原之后,我们去司马迁。作者这样描述:司马迁独处多年,已经尝够了孤独的刺激。短暂的停留,然后又上路,他总是在出发。

路上的感觉真好,我们只能凭借想象概括:那些理性,感性加野性的融合状态,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那奇妙的精神触角,那从天而降的喜悦,那郁闷之后的豁然开朗-----行文至此,真想跑到司马迁的快乐里边去,摸摸,看看。《史记》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方方面面的。

它是史学和文学巨著,又是古典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它描述了西汉以前的时代,但它远远超越了今天,指向了我们可能拥有的未来。有一定修养的中国人,如果不读司马迁,不读其人其书,那真是令人遗憾。

在走进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里,一次次被他们的执着感动着,眼里一次次涌着泪水。读书也是读人,被他们高尚的品格所感动。到了东晋,一个真心向往平淡,并在平淡中发现了巨大美感的伟大诗人横空出世,他的名字叫陶渊明。

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今天手捧陶渊明的诗,仍会怦然心动,如遇美食,如见佳人。陶渊明的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滋养。我们今天怎么会错过呢?

如果我们想念陶渊明,不是说俄罗斯人想念普希金,英国人想念莎士比亚,德国人想念活的林吗?人生的智慧,现代人需要学西太多。

回首苏东坡,一位生活的全景大师,包括他对风俗道德的强调。“物质”跑出很远了,“精神”当奋起直追。说到底,人之为人,除精气神,余下还有什么呢?

苏东坡他提升了人之为人的境界。他是一个让现代人目瞪口呆的生活大师。他对生活的热情和无尽的想想象星星一样燃烧。

解开苏东坡的快乐之谜,天性生快乐,智慧生快乐,磨难生快乐。身为女性,我们更应当了解我国的宋代最伟大的女诗人李清照,她优美、优雅、风骨天成,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亮出她光彩照人的身姿,从李清照的诗词中我们了解到李清照性格很要强,同时,女儿太女人太又十足,这是李清照的感人之处。巾帼不让须眉,却保持芳香袭人的脂粉气。在以男性为主流的社会氛围中,李清照一下子走了进来。他不允许自己的手太大,他的蜂腰压在熊腰上。

当宋词遇到李清照,李清照遇到宋词,双方都是幸运的。她常用的词牌,如《减字木兰》、《蝶恋花》、《菩萨蛮》、《浣溪沙》、《渔家傲》、《如梦令》等,也是毛泽东所喜用。李清照称得上是十一世纪末的新女性。

二十一世纪初,仍然仍有榜样的力量。她生活的勇气给人印象深刻,她的作品闪耀着“女性之为女性”的夺目光辉。

有人说人生是一本大书,只有一半是对的。如果你不通过书本睁开眼睛,生活就是一本小书,很多东西你看不见。孟子说: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而读书与行路,是养气的两在前提。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我们是羡慕的,日子过得那么的贫瘠,为什么在那样贫瘠中有一种大欢乐呢?

这是我们现代人所在寻觅的。我喜欢阅读,也喜欢记录着书中令人感动或美丽的语句,这是我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一本好书,可以提升智慧,它可以触碰你那平时秘而不宣的脆弱和感动,它可调出个人体验中的某一个瞬间或者某一个念想,它可以撼动你平时绷着的那股莫明其妙的劲儿,让你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很享受那种掩卷之后眼睛微朝的感觉,那是一种相当寂寞而又美好的感觉。

我一向对于文学处于一种朦胧的向往状态,尤其对于文化名人知之甚少。我家先生就常取笑我“缺乏历史和文学知识”,虽然挺没面子的,却也暗暗认同了。对于名家名篇我通常都只是有所“闻”罢了,往深了讲就真的是一窍不通。

对于人物传记之类的文章一般都是囫囵吞枣,没有研究的耐心。不过,对于**倒是有几分喜爱,于是订阅了《**界》,于是很偶然地读到了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系列。他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分析令人着迷。即使是像我这样对历史学者不感兴趣的人也深深地被吸引了。

他善于把人物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循着人物的笔墨诗词让我们走向一个个鲜活高贵的灵魂:司马迁、嵇康、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曹雪芹、陆游、辛弃疾、屈原...... 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执着坚毅的信念,直看得人欲罢不能。

大苦大难而笑傲人生,是多少人的向往,但是真正能够在大苦大难面前保持尊严、恪守信念的只怕是无几人能及。

他之所以被自己的文章所吸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经常在文章中批评时事,同时也不忘让我们在还原古代学者的同时,去思考一些时事现象。文化的张力被他称为一种女性的、永恒的穿透力。只有相信文化的力量,才能改变人性。因此,这些文人墨家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给我们的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感受和体验,而是一个民族的源泉。

最欣赏的是刘小川笔下的李清照,伴着李清照的一首首诗词,作者丰富辗转的一生跃然纸上。嗅着青梅的聪慧伶俐的少女,骄傲而洒脱;待字闺中的羞涩也不能妨碍她觅得佳侣;生活的变迁和打击并不能将她敢爱敢恨的心击碎,她活得那么真实、那么激烈。这样的形象远非我本所学,只记得“婉约派”诗人是她的最后头衔,殊不知,在刘小川的笔下,她恢复成一个风情万千的女子,怎一个“婉约”了得!

看来书是真的应该多读,文字是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凝结着多少情怀。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充满眼球的**时代,阅读似乎已经被遗忘。我很少拿起书来,静下心来读一本像样的书。读《品中国文人》,原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不过,看过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好书。

文人,让我想起穷酸,迂腐,文人相轻,也让我想起风骨,正气,君子,两袖清风,当然,更多的是后者。大多数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都希望通过做官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治国救世,这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但是,中国的绝大多数文人,尤其是大师级的人物,总是命运坎坷,即便走上了仕途,也终因不会曲意逢迎,没能坐上高位,即便坐上权力高位,也终是位子没坐热,就被权臣陷害拉下马,或贬官或撤职甚或被流放。

他们中多数人,因为理想破灭,现实不堪,最后郁郁而终。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人都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从屈原司马迁到李白杜甫到曹雪芹,无不如此。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在这种国家动乱,个人不幸的境遇下,文人,更多的能够冷眼看世界,思考国家民族前途,个人命运,才会写出杰出华章从而彪炳史册。

对于这些人,尽管他们身上也有可能穷酸迂腐脆弱等等小毛病,但我对于他们,只有崇敬。

刘小川先生的这本书,对中国文人的品读评价,站在不同于其他文人作家品评的高度,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用庄重也不失诙谐的文字,对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做出了非常理性的解读与评价。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等等这些大家中,作者对这些人都是怀着景仰之心来完成对他们的品读的,而独独只有对司马相如,似乎不那么恭敬。其实不是因为这个人没有文才,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都显示了他的才气,也许因为他是御用文人?

作者说“司马相如,勾引女人本事大,****的本事更大,写了不少辞赋,华丽而空洞”,“司马相如是浪得虚名的平凡人物,文以人传……他这位粉饰现实的老前辈,以他的光芒照亮了这一流派,显现浑浊,映衬清流。”可见,在作者这里,文人,首先是人,只有能闪现人性的光辉人格的魅力,再配上文才,才能被人称道。对于这点,我是绝对认同的。

这里还要说说其他几位大文豪。

一是屈原。对于他,作者是景仰敬佩的。他有着超凡的才华,也有着赤诚的爱国心,是绝对的正人君子,然而最后却落得个含冤而死,这真令人扼腕叹息。

文章在字里行间,都传达出一种悲痛,一种同情,一种崇敬。当然,这也感染了我。

二是司马迁。这个完成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世巨著——《史记》的真正的男人,他的正气,他的刻苦好学,他的才华,尤其他的为了成就事业而忍辱负重的品性,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作者对于他,是心痛,是敬佩,是爱戴。

他说“幸亏有了司马迁。他传给我们的文脉,流淌着鲜血。文脉就是血脉。

”“所谓道德文章,人品与文品,司马迁都足以垂范后世。”我喜欢这样的评价。

另外还要说说陶渊明。我个人觉得,陶渊明给人一种亲近感。作者也非常喜欢他,“今天手捧陶诗,仍是怦然心动,如遇美食,如见佳人。

”称陶渊明为“渊明”,可见其喜爱程度。想到陶渊明,我总是想起“高洁”,当然也会想起菊花。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诗人,确实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学习。

想想,我们,常常为了五斗米,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尽管这话这事并没有害人,然而却违背了我们的心性。陶渊明,他是真正的心地纯洁干净的人。正因为心灵的纯洁干净,所以他的诗,是天然的美玉。

所以作者说他这个人“他是和蔼可亲的,就像我们的亲人”,“诗人中的诗人,真和美,到极致”,“渊明是中国最纯粹的诗人。而与之相应,他也是最纯粹的人。”说他的诗“伟大的诗篇,永远是人类生活的稀有事件。

”可见其对人对诗都推崇备至。这不是美誉,因为事实如此。

应该说,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都是有真性情的人,唯其真,才使他们在滚滚历史红尘中没有被淹没,而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并且越来越鲜活地活在我们心中。

对于其他,我就不说了吧。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真应该向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好好学习。学***为人处世的方法,当然,如果你是文人,也包括向他们学***问。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5

这个假期,我读了刘小川写的《品中国文人》,感触很深,刘小川在书中写的人物非常生动、具体,在读书的同时仿佛将自己也置身于人物的经历中去。好像他们就在自己的眼前,甚至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快乐、幸福、骄傲以及痛苦、悲伤与失落。

离别时的吟唱------柳永(高分作文网 Zuowen101.cOm)

他的那首《雨霖铃》,那是一首离别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时间是秋天,有悲情色彩的季节。在萧瑟的秋季,两人举酒,沉默,然后是内心的矛盾,是连夜出发,还是翌日清晨登舟远行?柳永便是个一直在离别的人,给那些烟花巷的女子填词,待她们唱出名了,便转身走了。唯有在离别时和几个女子挥手告别,然后乘舟去下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想也许是他一生都在告别,告别那些个女子,告别友人,告别亲人,从而使他的每一首离别词都饱含情感,加上对秋天富有特色的描写,离别似乎成了他生活的节奏所在。尽管他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每一个相识的女子,可至少他留下了那些词篇,不管是缠绵,离别,羁旅,还是情愁,总有些人还记得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抑或是“凭阑悄悄,目送秋光”,“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是可以雄视文坛的,他独具特色的文字似是信手拈来,却又好像独具匠心。该书更是道尽柳永一生的悲惨遭遇,他死了,死于道路,但也只有烟花巷的女子来向他告别,埋葬它平日里唤他作三变哥哥,屯田大官人,此时也就哭得更凶了。而柳三变,一个拥有了太多才和情的人,这个时候抛下了一切。

他,走了。

从幸福到苦难----李清照

没有哪位女诗人能像她一样,站在诗词界的顶峰,看着其他人。李清照,经历了幸福和苦难,依旧写下了无数优秀诗篇。

《如梦令》的“应是绿肥红瘦”,无不体现了少女情怀。然而,这只是她早期之作,大多为轻松地小令,到了晚年,多为充满了愁意的词。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明诚死了,张汝舟又是个骗子,为了告他而在牢房呆了九天后,李清照出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在经历了无数生活考验后,她写下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悲伤,却不会流泪。

李清照活了七十岁。她留下的印象是:一个美人。从少女时代的单纯之美,到中年的从容淡定之美,以及晚年平静之美。她的词更加体现了这种艺术美,有生活乐趣,也有对命运的不甘和抗争。而她也敢爱敢恨,骨子里有一种不一般的倔强,对生活充满了勇气,这些性格造就了李清照,一个伟大的李清照。

她早已随风而去,但这样一个灵魂在现今社会依旧值得学习。

《品中国文人》,品的是伟人背后的孤独,凄凉,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伟人、中国有代表的文人,是因为他们走过了那条坎坷的路,在文化历史上成为了一颗颗闪亮的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6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夺人眼球的时代,读书似乎已经被遗忘。我很少拿起书来,静下心来读一本像样的书。读《品中国文人》,原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不过,看过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好书。

文人,让我想起穷酸,迂腐,文人相轻,也让我想起风骨,正气,君子,两袖清风,当然,更多的是后者。大多数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都希望通过做官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治国救世,这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但是,中国的绝大多数文人,尤其是大师级的人物,总是命运坎坷,即便走上了仕途,也终因不会曲意逢迎,没能坐上高位,即便坐上权力高位,也终是位子没坐热,就被权臣陷害拉下马,或贬官或撤职甚或被流放。

他们中多数人,因为理想破灭,现实不堪,最后郁郁而终。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人都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从屈原司马迁到李白杜甫到曹雪芹,无不如此。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在这种国家动乱,个人不幸的境遇下,文人,更多的能够冷眼看世界,思考国家民族前途,个人命运,才会写出杰出华章从而彪炳史册。

对于这些人来说,虽然他们也可能是贫穷、学究、脆弱等小问题,但我只尊重他们。

刘小川先生的这本书,对中国文人的品读评价,站在不同于其他文人作家品评的高度,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用庄重也不失诙谐的文字,对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做出了非常理性的解读与评价。很有意思的是,在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等所有的人中,作者对这些人完成作品的阅读有着景佩之心,但只对司马相如,似乎并不那么恭敬。其实不是因为这个人没有文才,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都显示了他的才气,也许因为他是御用文人?

作者说“司马相如,勾引女人本事大,****的本事更大,写了不少辞赋,华丽而空洞”,“司马相如是浪得虚名的平凡人物,文以人传……他这位粉饰现实的老前辈,以他的光芒照亮了这一流派,显现浑浊,映衬清流。”可见,在作者这里,文人,首先是人,只有能闪现人性的光辉人格的魅力,再配上文才,才能被人称道。对于这点,我是绝对认同的。

这里还要说说其他几位大文豪。

一是屈原。对于他,作者是景仰敬佩的。他有着超凡的才华,也有着赤诚的爱国心,是绝对的正人君子,然而最后却落得个含冤而死,这真令人扼腕叹息。

字里行间,文章传递着一种悲伤、一种同情、一种崇敬。当然,这也感染了我。

二是司马迁。这个完成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世巨著——《史记》的真正的男人,他的正气,他的刻苦好学,他的才华,尤其他的为了成就事业而忍辱负重的品性,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作者对于他,是心痛,是敬佩,是爱戴。

他说“幸亏有了司马迁。他传给我们的文脉,流淌着鲜血。文脉就是血脉。

”“所谓道德文章,人品与文品,司马迁都足以垂范后世。”我喜欢这样的评价。

另外还要说说陶渊明。我个人觉得,陶渊明给人一种亲近感。作者也非常喜欢他,“今天手捧陶诗,仍是怦然心动,如遇美食,如见佳人。

”称陶渊明为“渊明”,可见其喜爱程度。想到陶渊明,我总是想起“高洁”,当然也会想起菊花。这为五斗不屈的大诗人,今天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想想,我们,常常为了五斗米,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尽管这话这事并没有害人,然而却违背了我们的心性。陶渊明,他是真正的心地纯洁干净的人。因为灵魂的纯洁和洁净,他的诗是天然的玉。

所以作者说他这个人“他是和蔼可亲的,就像我们的亲人”,“诗人中的诗人,真和美,到极致”,“渊明是中国最纯粹的诗人。而与之相应,他也是最纯粹的人。”说他的诗“伟大的诗篇,永远是人类生活的稀有事件。

”可见其对人对诗都推崇备至。这不是美誉,因为事实如此。

应该说,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真性情的人。只有他们的真实,才能使他们不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世界中,而是代代相传,活在我们心中越来越生动。

对于其他,我就不说了吧。最后,我想说,我们应该向大多数中国古代学者学习。学***为人处世的方法,当然,如果你是文人,也包括向他们学***问。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范文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很大气。欣赏中国文人对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的评论和分析,并非易事。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作者提到的伟人突然变得非常简单。他们的一些生活以鲜活的文字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离别时的吟唱------柳永

我初识柳永是他的那首《雨霖铃》,那是一首离别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时间是秋天,有悲**彩的季节。在萧瑟的秋季,两人举酒,沉默,然后是内心的矛盾,是连夜出发,还是翌日清晨登舟远行?

柳永便是个一直在离别的人,给那些烟花巷的女子填词,待她们唱出名了,便转身走了。只在我离开的时候,我向几个女人挥手告别,然后乘船去了下一个陌生的城市。

而后读了《鹤冲天》,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得罪了皇帝。他公然以烟花巷对抗金銮殿,于是皇帝张开金口:“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而再读《玉蝴蝶》,这首诗写尽了他的故人告别的无奈,对过往的回忆,然后又是对故友的期盼,思念友人的深沉,通过写燕子的飞去来表达自己诚挚的感情,而最后一句中断鸿的哀鸣更是衬托出作者的孤独怅惘。我想也许是他一生都在告别,告别那些个女子,告别友人,告别亲人,从而使他的每一首离别词都饱含情感,加上对秋天富有特色的描写,离别似乎成了他生活的节奏所在。尽管他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每一个相识的女子,可至少他留下了那些词篇,不管是缠绵,离别,羁旅,还是情愁,总有些人还记得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抑或是“凭阑悄悄,目送秋光”,“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是可以雄视文坛的,他独具特色的文字似是信手拈来,却又好像独具匠心。该书更是道尽柳永一生的悲惨遭遇,他死了,死于道路,但也只有烟花巷的女子来向他告别,埋葬它平日里唤他作三变哥哥,屯田大官人,此时也就哭得更凶了。柳三变,一个有太多天赋和感情的人,在这个时候离开了一切。

他,走了。

从幸福到苦难----李清照

没有一位女诗人能站在诗歌界的顶端,看着其他像她这样的人。李清照在经历了幸福和苦难之后,仍然写出了无数的优秀诗歌。

从《点绛唇》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如梦令》的“应是绿肥红瘦”,无不体现了少女情怀。你是想掩饰迷茫和羞涩,还是想掩饰花草树木的娇嫩之心?这些短短的小令实在耐人寻味。

与赵明诚结婚后,又有了“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此时的李清照是幸福而快乐的。写关于愁的更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赵明诚带着自己写的50首《醉花阴》和这首“人比黄花瘦”去找陆德夫点评。

他答道:只三句佳。问:

哪三句?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句的确不错,写了她对他相思之苦,无法欢聚,人更显得憔悴。把人喻为黄花,既自然,又新奇传神。

不过,这只是她早期的作品,大多为易小品,到了老年,更充满了伤感的话语。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明诚死了,张汝舟又是个**,为了告他而在牢房呆了九天后,李清照出狱。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在经历了无数生活考验后,她写下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悲伤,却不会流泪。

年近六旬的她,在一年的春天,邀请朋友到院子里烧香、弹钢琴、静坐。然后写下了《武陵春》,一挥而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夸张的手法,自己的愁绪连船都载不动,写出了她的孤寂,她的凄凉,她的无奈。

李清照活了七十岁。她留下的印象是:一个美人。

从少女时代的纯真之美,到中年时期的平静之美,再到老年时期的平和之美。她的话体现了艺术的美,生活的快乐和不愿与命运抗争。但她也敢于爱与恨。她骨子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倔强,充满了生活的勇气。这些人物使李清照,一个伟大的李清照。

她已经随风而逝,但这样的灵魂在当今社会还是值得学习的。

她是在看着我们的吧!

《品中国文人》,品的是伟人背后的孤独,凄凉,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伟人、中国有代表的文人,是因为他们走过了那条坎坷的路,在文化历史上成为了一颗颗闪亮的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其中中华文化更是具有感染力和丰富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它不仅体现了人类追求完美的本能,还蕴含了更多的不可思议的能量。

在《品中国文人1》中,我们通过本书看到了屈原漫步江边;司马迁埋头著书;司马相如操琴作赋。旷达笃定的嵇康、举目,悠远的陶渊明、豪气浪荡的李白,忧思纯美的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旗旋的李煌……他们在天幕上永远闪烁,照耀着后世文人的心志与情怀。

在这些大文人中,我最想谈的是一位朴素、劳作,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他的曾祖父是东晋大将军陶佩。陶渊明出生在江山如画的寻阳郡柴桑县一个叫上京里的地方,字元亮,一名潜,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著名诗篇大多是他四十岁以后写的,他四十一发时仕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职归隐躬耕田园,过上了安逸,悠闲的生活。427年十一月,寒冷的'冬天,陶洲明死于贫病交加。

中国历代辞官者,数以千万计,只有陶渊明将质朴生活的欣悦,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我们可以看到躬耕田园的乐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悠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诗朴素,通俗易懂,但在当时以及后来很一段时间并未受青睐。钟山荣的《诗品》将诗歌列为上中下三品,陶渊明居中品。但这并不能否认陶渊明的文采,萧统评价他的诗:语时事则指而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苏东坡提到他,永远以学生的口吻:“渊明吾师”、“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陶渊明是中国历史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他,确立了人性的价值,审美的价值,开创了诗词中一种淡雅清新的境界。他是中国的头号乡村歌手: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那个手提一篮金菊花,慢悠悠向东篱走去的诗人向我们说。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8

这个假期,我读了刘小川写的《品中国文人》,感触很深,刘小川在书中写的人物非常生动、具体,在读书的同时仿佛将自己也置身于人物的经历中去。仿佛置身于自己的眼前,他们甚至能感受到内心的快乐、幸福、骄傲、痛苦、悲伤和失落。

离别时的吟唱------柳永

他的那首《雨霖铃》,那是一首离别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时间是秋天,有悲**彩的季节。在萧瑟的秋季,两人举酒,沉默,然后是内心的矛盾,是连夜出发,还是翌日清晨登舟远行?

柳永便是个一直在离别的人,给那些烟花巷的女子填词,待她们唱出名了,便转身走了。只在我离开的时候,我向几个女人挥手告别,然后乘船去了下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想也许是他一生都在告别,告别那些个女子,告别友人,告别亲人,从而使他的每一首离别词都饱含情感,加上对秋天富有特色的描写,离别似乎成了他生活的节奏所在。

尽管他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每一个相识的女子,可至少他留下了那些词篇,不管是缠绵,离别,羁旅,还是情愁,总有些人还记得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抑或是“凭阑悄悄,目送秋光”,“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是可以雄视文坛的,他独具特色的文字似是信手拈来,却又好像独具匠心。该书更是道尽柳永一生的悲惨遭遇,他死了,死于道路,但也只有烟花巷的女子来向他告别,埋葬它平日里唤他作三变哥哥,屯田大官人,此时也就哭得更凶了。柳三变,一个有太多天赋和感情的人,在这个时候离开了一切。

他,走了。

从幸福到苦难----李清照

没有一位女诗人能站在诗歌界的顶端,看着其他像她这样的人。李清照在经历了幸福和苦难之后,仍然写出了无数的优秀诗歌。

《如梦令》的“应是绿肥红瘦”,无不体现了少女情怀。不过,这只是她早期的作品,大多为易小品,到了老年,更充满了伤感的话语。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明诚死了,张汝舟又是个**,为了告他而在牢房呆了九天后,李清照出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

在经历了无数生活考验后,她写下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悲伤,却不会流泪。

李清照活了七十岁。她留下的印象是:一个美人。

从少女时代的纯真之美,到中年时期的平静之美,再到老年时期的平和之美。她的话体现了艺术的美,生活的快乐和不愿与命运抗争。但她也敢于爱与恨。她骨子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倔强,充满了生活的勇气。这些人物使李清照,一个伟大的李清照。

她已经随风而逝,但这样的灵魂在当今社会还是值得学习的。

《品中国文人》,品的是伟人背后的孤独,凄凉,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伟人、中国有代表的文人,是因为他们走过了那条坎坷的路,在文化历史上成为了一颗颗闪亮的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9

初见名字时,我以为作者真的要把出现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每个文人都写一遍,觉得这真是一件伟大的工程。翻看书的目录一看,每一本都只挑了**个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品述,有种被骗的感觉,开玩笑,呵呵……

我读了《品中国文人○1》,对第二本没有发言权,就简单谈谈我对第一本的感受吧。在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文人不是自杀、热爱祖国的屈原;不是忍辱负重也要完成史记的司马迁;不是财、色、权、名样样具全的司马相如;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字渊明);不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不是心怀苦难人民,慈悲心肠的杜甫;不是“长安米贵,居易也”的白居易;也不是“故国不堪回首”的李煜;而是豪放不羁的嵇康。

或许有人会认为嵇康不如屈原等人,他没有以身殉国,不懂犁庶之苦,也不懂曲意逢迎,连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都察觉不到。然而“竹林七贤”各个名满天下,作者却只写嵇康,想必是有一定用意的。“竹林七贤”中他是老大,却并非年纪的关系。

有人说他放荡,老母亲去世时没掉一滴眼泪,但听到一个从不认识而才貌双全,却云英未嫁的姑娘去世时,冲到她的灵堂前痛哭流涕(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呢)。但这就是他的一种毫不做作的真性情。我欣赏他是因为我羡慕他,在现代,我认为几乎没有人(疯子、精神病除外)可以不顾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去做一些特别离经叛教的事。

当然,在以传统礼教为重的古代更是不可能,有人说没心没肺的人才能不顾他人的感受,嵇康对于前来附庸风雅的钟会之徒全然不放在眼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钟会是大能人,前来拜访大名士。其实,他以前也来过一次,但不敢敲门,把自己的学术著作放在嵇康家门口,转身就跑了。这一次他带了一帮人,‘乘肥衣轻’,他亮出了贵公子的派头。

两次探视,自卑和傲慢都有些莫名其妙。他以天下为荣,一生只有两个人:掌权的司马昭和出名的嵇康。

钟会来的时候,嵇康正在炼铁,不理他。一个衣饰华贵,神色倨傲;一个赤膊抡铁锤,面无表情。”却引来了别人对他的怨恨,“钟会想做大名士,嫉恨嵇康挡他的道。

但他两次访问嵇康时,都丢脸了,这让他在官场和学术界都笑了起来。嵇康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痛快。知识渊博的读书人,也能一肚子坏水,”但是这不能说明他没心没肺,对于朋友他是很看重的,所以才会对朋友的背叛那么大反应。

“他们判断一个人,用嗅觉就够了。”然而嗅觉有时也有失灵的时候。单涛多次向官场推荐,带着官场的考虑:

利用嵇康的名气和才气。嵇康一忍再忍,终于写下了绝交书“嵇康在绝交书中说:‘偶与足下相知。

’这句话,也把他和山涛长达二十余年的友谊定了调。既是谴责,又是自责:责备自己看走了眼,”我相信当时嵇康必定是五味杂呈。

现在的人很难有勇气表现出真正的自我。

《品中国文人○1》让我认识了真实的中国文人,没有为伟人讳,为尊者讳:李白诗作名满天下,一生追求荣华富贵,却因恃才傲物而郁郁不得志,也没有给失败者戴上世俗的帽子:李煜不懂如何把持朝政,百姓却生活地安居乐业,这是因为薄税,在其降国前,人民未受任何苦难。

摘下耀眼的光环,唯一能吸引别人的就是自己的人性。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10

读《品中国文人1》有感

这个暑假 ,我读了刘小川先生写的《品中国文人》,感触很深,刘小川先生写的这部书,并不是像其他的文人传记一样只是平白的语言介绍人物生平,而是走进他们,通过文献和作品了解他们的生平,再将它们汇集在一起,娓娓道来,读起来并不会使人觉得平乏无味,反而像是与书中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他们命运的颠沛自己的心也跌宕起伏着,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屈原,部分原因是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我最喜欢的历史时期。

屈原的一生十分跌宕,服侍着一位昏庸的软蛋君主,几次被贬,又几次恢复原职,还要面对张仪这个强大的对手,是出色的政治家,变法试图让楚国富强成为霸主;也是出色的诗人,《离骚》在诗歌的历史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屈原的出身是王室贵族,可谓今天的“官二代”,可是看看古代的“官二代”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他们与今天的“官二代”截然不同,他们也熟读经书,能诗能画,有修养有学问,而现在的“官二代”们却截然相反。看来,有的时候,我们不光要像外国学习,古人们的修养,古人们的品行,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我像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所在吧。

屈原变法失败,被贬到夷陵,在夷陵的数年间,屈原写下了《离骚》,后来秦国想要进攻楚国,屈原被复职,屈原连齐抗秦,并取得了成效,本以为屈原可以继续为楚国变法图强,秦国的张仪却对怀王一番花言巧语,屈原被囚禁在了齐国,在囚禁的过程中,屈原写下了《抽思》。后来,屈原被流放到北汉荒原。后来,屈原被召回。这一次,怀王被秦国扣押。怀王死,楚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南楚洞庭,写下了后人不复望其项背的《天问》,最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中自尽……

纵观屈原一生,文学上成就极大的作品都是在屈原被流放活着国家毁灭时写就的,说明困境并不可怕,我们要勇敢去面对,在困境中或许也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屈原的忠诚、智慧和毅力都是值得学习的品质。《品中国文人》这部书我还没有看完,我会继续我的阅读,并将感悟记录下来,学习古人的高尚品质,以提升自己。

高一七班赵清锐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篇11

不久前,我读了刘晓川的《品中国文人》一书。读罢不禁感慨万千。有感于刘晓川对文字拿捏,他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探究历史的奥秘,表现出对古人文化风度的追怀;有感于作者对中国历代文人静心地品味,这需要何等的痴心和情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开篇作家曹雪芹的自嘲,文章的开头一般起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的作用,而这五言绝句又设置了何样悬念呢?我想,其最想介绍的,还是“其中味“这三个字。 那么“其中味“是指什么呢?让我们举起茶杯,跟随作家刘晓川的笔触,体会作家曹雪芹的滋味吧——“一位清代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他每天在破窗下不停地写,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在纸上过日子。”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时以已家境衰落,他从钟鸣鼎食到一贫如洗,从阔少爷到穷公子,面对食不果腹的窘迫生活,曹雪芹并没有臣服,他只过好“纸上日子 ”便满足,

可坚强也是有“底线”的,曹公口中不说,心中难道也不为生计发愁吗?或是说社会的腐败已令他失望不已,没有心思再去理会纷繁俗世?而面对世人的白眼,他却也真正做到了“难得糊涂”啊!曹雪芹是可怜的,是坚强的,即使是“举家食粥酒常赊。”他都挺了过去,并坚持不懈的写下了《红楼梦》这部著作。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第一口茶,酸酸涩涩的,就敬曹雪芹的坚强与给他创作灵感的生活经历

“脂砚斋,则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这是一个美丽的、大写的名字,是伟人身边的奇花异草。”作家刘晓川是这样描述脂砚斋这位奇女子的,当时,其貌不扬且家境落魄的曹雪芹为什么能获得“气质美女”的芳心呢?自然是因为他的出众才华与坚贞品格。脂砚斋为了曹雪芹的创作,还写下了将她惊人才华融注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为千红一哭,呕心沥血油尽灯枯。脂砚斋为曹雪芹泪洒相思地??”,患难时刻,曹雪芹仍能得到红袖添香的待遇,着实是幸运的。抿下第二口茶,有一种回甘的味道,就敬曹雪芹的一段甜蜜时光与给予他鼓励的

红颜知己脂砚斋。

“ 曹雪芹的幼年童年少年,和贾宝玉一样,专与姐姐妹妹厮混。他是呼吸着浓郁的女性气息长大的,所以,他的女性视角来得天然。”初见书中这段话,想笑,但静下心来看,心里又有了些苦辣味儿——怪不得有人说《红楼梦》中大多是女孩子,原来作者从小过的就是近似女孩的生活啊,可他们家乡的习惯怎能扼杀了男女之间的性别之分呢?再一想,理应还是作者说的对:“男性,男权,男人的四书五经、文治武功,通通是浊物汇成的滚滚浊流。他自己呢,虽然命中注定是个浊物,却发现了一个清清爽爽的女儿世界。”,也正是他对女孩子的了解,才写下了《红楼梦》这部巨著啊!最后一口茶,有点苦,但马上又转成了稍好些的辣味,这一次就竟不小心闯入女孩世界的曹雪芹与让他了解女孩的种种家乡风俗。

品味曹雪芹的生活种种,“酸,甜,苦,辣”都被他占全了,就是这生活的各种滋味儿,开始了一个文学时代。而曹雪芹的病逝也代表了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书的作者笔下还对旷达笃定的嵇康、举目悠远的陶渊明、豪气浪荡的李白、忧思纯美的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旖旎的李煜进行了细细地品味??让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他们的呼吸,看到他们的傲骨。

刘晓川为我们写下了一部中国文人的心灵史,谱写了一曲文气与浩然正气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