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读后感(篇1)

刘俊映

在工作繁杂的小学教学中,要静下心来读书,实属不易。但这个学期我还是做到了。

最近,一本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经典之一,被美国600多所大学指定为必读书”、“仅在美国,10年就销售超过200万册!”、“《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原型”……的《夏山学校》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迫不及待认真品读!

书本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个案,来验证夏山学校的创始人尼尔提出的“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这种“自由发展”的教育是行得通并且值得去做的。

然而,我对于尼尔先生的这种观点则不以为然,原因有三:

其一,也许“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这种观点在小范围的学校当中可以实现,但是孩子终究要长大,当他们走出夏山面对社会的时候你还能说“让社会适应夏山的学生,而不是让夏山的学生适应社会”吗?

其二,虽然尼尔先生的理念是很好的,它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但是连他自己也说“世界各国即使采用夏山的教学方法,也不会维持很长时间”。的确,各国的国情不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其三,尼尔先生反复强调自己关注孩子的情感领域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但是他是否有跟踪调查过学生长大后对于夏山的学习生活有没有留有遗憾?

在我的眼中“夏山学校”虽然有其成功之处,但是面对社会这个大环境,这个学校似乎成为了“乌托邦”。如果因为从这所学校里曾经走出过一些优秀学生就认为这种教学就是成功的,那么从别的学校走出来的成功人士不也证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成功的吗?在这个小环境中尼尔先生的“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也许是正确的,因为面对众多特殊学生,是得用特殊的方式加以对待,因材施教嘛!但是当他们走向社会,也许因为他们大多是家庭比较富裕的孩子,所以还有“我行我素”的权力,但是如果夏山曾经接受过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孩子,当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面临的将是“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罗大佑《一样的月光》)?社会是现实的,绝对不是理想的国度,没有人会像尼尔那样包容你,因为你是孩子,因为你是在夏山。但是残酷的现实,有规则的社会是不会允许你过度“自由”的,何况你已经过了年少轻狂的时期了。即使这可以称之为有“个性”,但是别忘了只有有了“共性”才能凸现“个性”。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国外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亮吗?”在国内讨伐应试教育呼唤欧美素质教育的时候,其实美国上下却在反思素质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弊端,他们在后悔“自由”,反而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大加赞扬并欲学习。

2006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特别强调,在数学和科学两个科目上,美国学生的成绩远远不如东亚国家的学生,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美国经济将会缺乏后劲,美国的劳动力也将丧失竞争力。紧接着政府在《美国竞争力方案》报告中,提出要在今后10年内拨款1360亿美元,用于改善这两个科目的教学现状。

布什政府的这种态度和政策,其实反映了美国教育界、科学界以及各大企业长期以来的共同担忧,其实早在老布什时就曾试图改变这种现象。劳工部副部长史蒂文·劳指出,美国的发明专利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要比任何国家都多,但仅科技创新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一个国家整体竞争力的一半,另一半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市场,而美国未来的劳动力难以支撑国家的竞争力。英特尔公司主席巴雷特在对东亚国家的基础教育非常赞赏的同时,以科技企业界大佬的身份,提出了诸多足以令美国政界、教育界和家长们不寒而栗的警告:英特尔在全球各地物色人才,哪里的教育质量高,哪里的劳动力素质好,它就会到哪里去;虽然该公司的职员目前还是以美国为人主,但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数学考试题只相当于初中水平,看中印两国的发展趋势,它将来无需再聘请任何美国人,也能继续成功下去。

多年来专门从事东亚教育模式研究的美国亚洲协会在调查报告中,对东亚教育的诸多做法大为推崇,包括精心制订的教学大纲、教师备课非常充分、各种考试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等。报告指出,美国的教育应该借鉴中国的做法,也要对学生增加压力。

这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夏山学校》的这种教育之可以作为众多教育中值得借鉴的一种,但是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这仅仅是最为教育者教育理念与方式的一种参考,如果加以推广则是行不通的。中国的教育还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不是别人的就是最好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不知道夏山出来的学生有没有过这样的“后悔”: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有没有感叹过如果当初能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认真地在普通的学校中学习是不是会有更大的成就?或者说不用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如果夏山真的关心孩子的精神领域,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做个跟踪调查,关注学生出了夏山后的情感变化。?

对于“自由”这个词语的诠释个人的尺度不同,但是无论如何如果要为当初的“自由”而后悔,那么这样的“自由”就值得去反思了。也许作为一个深受“中庸”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在文学上崇尚“中和之美”,在建筑上欣赏“对称之美”,而在教育上我也不喜欢把夏山学校的教学经验作为一种教育主流来提倡,所以才会有以上的反驳。夏山学校的教育就把它作为教育百花中的一朵吧!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2)

开学初,学校给所有老师推荐了一本《夏山学校》,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细细品味。

《夏山学校》讲的是英国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学校,这本书的作者也即是夏山学校的创办人“A。S。尼尔”,尼尔先生所创办的这所学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且也不能够多,毕竟这种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夏山,孩子们是被高度尊重的。创办者尼尔和他的妻子共同的办学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具有很高的期望值,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翻过的错再犯就要惩罚等等,老师的压力很大,孩子的内心也一直很焦虑,甚至对工作学习产生了恐惧感。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就是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电影《天使爱米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Amily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

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只有我们身体里的道义和真理是高高在上的,但我们是平等于孩子们的,甚至要以仆人的身份来“服侍”好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同学习和成长。

读着《夏山学校》,我的思想也随着不断翻腾着,很多教育中的问题让我们思索和反思,它像一个新生儿一样,慢慢的在我们体内生长,长成一个新的“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3)

我一边看 《夏山学校》 一边不断地反思当初我是怎么养育女儿, 怎么教育她的;反思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又是怎么教育我的学生的。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 往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具有很高的期望值, 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 犯过的错再犯就要惩罚等等, 老师的压力很大, 孩子的内心也一直很焦虑, 甚至对工作学习产生了恐惧感。我们知道,当没有恐惧的时候,思想是绝对自由的,创造力也会

随之显现。 所以教育应该从心开始, 让学生和老师的心中不再心存恐惧, 这样老师和学生才可能面对自己, 发现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出来。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 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

想要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 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 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 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 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

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他们发现、探索和体验的权利。培养一个没有精神自由的木偶,就失去了快乐的天性。

夏山学校的孩子是自由的。他们有自我管理,他们有尊重,他们有时间和空间自己思考和醒来。这与我们学校的管理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学校的校长制度和学生中的校长助理体现了人人管理学校?

夏山学校的学生是永远受到尊重的。教师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尊重他们的每一个生命。 夏山学校的 “尊重” 的概念是比较全面、 人性的。

尼尔主张,只要我们是人,就应该相互尊重,无论男女老少,甚至所谓的贫富。 这和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新基础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4)

最近读完了尼尔的《夏山学校》,感触颇深。

也许我和尼尔都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我们都更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十分赞赏尼尔夏山学校中采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的愿望。为什么很多孩子仇恨学校?这就是因为学习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校里有严格的纪律,束缚了孩子的天性。

我很奇怪,我国的考试制度,60分是及格,为什么很多孩子还会因为及格而挨打挨骂?为什么我们总是去追求100分。要知道我们不能事事做到完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他们大脑的发展区也是不同的,数学不及格也不能影响一个人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我们干嘛总是和自己过不去,和孩子过不去?

我一直是个好学生,考试经常拿全班第一。师范时还能考到100分。那又如何?我现在还不是平平凡凡一个人?我依然记不得中学拿手的物理定式、化学分子式。我真的不知道,在我们最宝贵的时候,去学那些我们一辈子都用不到的东西干嘛?

我觉得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一种有效的方法、退一步说就是一技之长。就像田忌赛马的故事一样,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较,只要你有一项技能远远高于别人,那么哪怕其他的方面再差,对于你的生活来说,是影响不大的。

所以,我认为目前的中国教育,简直就是造神工具。按这个要求整出来的孩子,那是神,不是人,因为没有缺点。不过可惜这个神,充其量就是在脑袋里装了台计算机,却没有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丰富的感情。

对于我所从事的聋教育,那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谁能相信聋教育是完全照搬普通教育的。用正常孩子的最高标准来衡量这些聋孩子,我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说,这些孩子学那么难干嘛?学了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就行了。可是很多家长不那么想,很多教育主管部门不那么想,许多老师不那么想。他们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自己的业绩。

所以,看完了夏山学校之后,我认为真正合适聋孩子的教育,就是像夏山那样的教育。因为他们由于自身残疾,本来对于社会就有仇视心理,在家庭、学校里越是受到严厉的教育,那么他们的仇视心就越重,越叛逆,越反-社-会。聋人很多做小偷,除了跟就业难,所谓的“好吃懒做”有关之外,我认为报复社会也是重要的原因。

缺乏爱,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心理问题,造就很多问题儿童。而在特殊学校,这样的情况就更容易走极端。我认为忽略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一味重成绩是本末倒置的体现。

我想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特殊教育,当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也不是校长,也没本事建个学校,纯属乌托邦:

关于课程设置,我认为阅读是最重要的,口耳相授毕竟很受限制,只有能读懂书,才能称得上学会学习,才能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聋生虽然语言能力比较差,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生活教育,包括天文、地理、社会、自然、数学、沟通与交往等。这些课程应该是作为了解的内容,不要过高要求。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感兴趣,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自学。当然,沟通与交往,应该多做指导,那是他们和健全世界沟通的桥梁。

应该大量进行的是技能教育:分类可以十分详细,手工、机械、绘画、计算机、烹饪、缝纫、木工、陶艺……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动手的能力。残疾学生凭什么在正常人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灵巧的手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应该让他们从小就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他们感兴趣且擅长的方面。勤能补拙,不要什么都比,什么都比不过。

关于考试,我认为直接取消。现在的考试是形式主义,不是考学生,是在考老师,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如果担心学生没有考试压力会过于放纵自己,可以用考级制度来代试,不强制参加,每门课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级,达到相应的级别后可以升级,达到一定的级别要求后才可以毕业。

关于上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来读,不受班级限制,毕业时,只要有几门功课达到相应的级别就可以。例如,某个学生可以只学美工、计算机、烹饪而不学语文、数学。只要拿到3个10级的考核成绩就可以毕业。

关于班级,取消教学班的分班方法,按年龄分班,班主任只负责教育和组织。上课时不按照固定的班级编制。如果能力达到了,8岁的孩子可以去上四、五年级的课。

对于学校管理,我完全赞成尼尔的民主方式,让学生通过大会的形式,来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先想那么多?反正只是无边无际的自由幻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讨论。咱们大家共同来建立一个特殊教育乌托邦。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5)

《夏山学校》读书笔记

“要孩子做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对工作感兴趣、对友谊感乐趣、对爱情感快乐的人,或者让他成一个痛苦的、冲突的、恨自己和恨社会的人,这大权操在家长和老师手里。幸福是怎样获得的呢?我的答案是——消除权威。

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人,不要教他,不要教他,不要强迫他进步,不要强迫他做任何事。这也许不是你喜欢的答案,但如果你不使用我的答案,你应该自己找一个更好的答案。”——摘自《夏山学校》

在我们看来,夏山派是一个神话派。在这所学校里,我们现实教育中难以实现的教育理念一个个变成了现实,这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向往不已。细读《夏山学校》,尼尔的思想缓缓的渗入我们的血液,让我们在心中建起一座夏山学校。

虽然我们不能像尼尔那样,去建立一所真正的“夏山学校”,但是夏山学校的某些教学理念我们却是可以借鉴、学习的。比如说对学生的表扬与惩罚。尼尔认为,“奖励带来的危险不如处罚的危险大,但是奖品对孩子的破坏性影响却更有陷蔽性。

奖励是多余的,而且是消极性的。为奖品而做的事就是说它不值得做。”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事:

我们常常奖励或者表扬为班级做出贡献的学生,比如建植物角时拿了花来,开展小创作比赛时,拿了像样的作品,久而久之,没有奖励,孩子们便懒得为班级做任何事,一个个变得自私而无班级荣誉感,我想这和我们的奖励也是不无关系的,其实也就是尼尔说的奖励带来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奖励,让孩子对事情本身产生兴趣,自觉的去做。

至于惩罚,尼尔认为,只有与道德和是非观念相联系的体罚才能给孩子带来恐惧。”尼尔举了一个例子,很值得我们深思,他说:“假如一个顽童在街上用烂泥打掉我的帽子,而我回敬他一记耳光,他会认为这是我的正常反应,那孩子的心灵不会受到伤害。

但如果我去见他的校长,要求他惩罚他,害怕惩罚会对他产生不良影响。这件事马上变成一件和道德有关的事,小孩便会觉得自己犯了罪。不难想像,我会戴着沾满泥的帽子站在一边,校长坐在那里,严厉地盯着孩子,他会低着头站在另一边。他被我的威严吓坏了。

”这样的场景,我们时常能见到,孩子们因为上课说话、打架而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我们常常问孩子:“做什么了?错在哪了?

以后再这样怎么办?”很多孩子把自己本能或者未加思索的行为,进行深入的思考,给自己的行为按上一条罪名,并以更加严重的惩罚来保证下次不再犯错。我们不知道多年后惩罚一个人会有什么危害,但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说:

“我打也打了,说也说了,他就是一点也不听!”

有时,我们可以通过惩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也使很多孩子失去了活力,像我们班,以前做操时,总有几个男孩子边做操边打打闹闹的,经过几次罚站,他们几个现在做起操来安安静静的了,但是,看到他们几个呆呆站立,不动不闹的背影,我却有点失望了。如果我们能让我们的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不伤害他们的心,那该多好啊!

读着《夏山学校》,我的思想也随着不断翻腾着,很多教育中的问题让我们思索和反思,它像一个新生儿一样,慢慢的在我们体内生长,长成一个新的“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6)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可他们的教育事业却往往令世人所担忧。一直以来,教育都至关重要,但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无穷的关爱,你能想象在这样一个学校里的学生是怎样的吗?

教育,两个普通的字眼,却是永远做不完的事业。自由与关爱,又能有怎样强大的力量,来做好这一辈子的事业?《夏山学校》给了我们答案。在这个无拘无束又充满爱的乐园,孩子们的成长究竟是怎样的呢……轻松的?放任的?无法无天的?

放飞自由的乐园

夏山学校是放飞自由的乐园,所有的一切都随孩子们决定。他们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可以穿自己喜欢穿的衣物等等,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夏山学校的创办者是A、S、尼尔,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实行了绝对的“自由发展”,使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办学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我认为这种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思想真的非常难得,创办没有管训、指导、约束的学校,这是得有多大的勇气啊!教育家尼尔经得住旁人的不理解与家长的埋怨,坚持自己的目标,最终果然取得了成功。也用事实证明了“自由发展”是可行的,孩子们需要的就是自由,就是没有约束,这样才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

支持夏山的人很多,不同意的也不在少数。也许他们觉得这与放任孩子没有什么区别,觉得这样下去,在这种自由的环境里,孩子们非但不能好好地健康成长,还会由小时候所谓的“自由”发展成长大后的为所欲为。我是支持夏山的,自由与放任虽意思相近,本质却是不同的。夏山的自由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与敢于发现的创新精神。

充满关爱的天堂

夏山学校是充满关爱的天堂,老师学生人人平等。在普通的学校中,老师似乎被冠上了“永远正确”的代名词,夏山就不同,学生能任意指出老师的缺点,师生之间没有对错之分。

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校长与孩子们的爱也感人至深。哪个孩子打碎了玻璃,校长会怎么做?打他?骂他?都不是,而是让他继续打;那结果就出人意料了:那孩子愿意赔,校长却不需要,还是一位陌生人听了此事后给了校长一英镑呢!我对校长对孩子们的关爱深有体会,孩子们可以损坏公务,可以采摘花木,校长从来不责骂,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这样做的对错,也让他们拥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忆《窗边的小豆豆》

通过《夏山学校》,我回忆起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书中的巴学园不就是夏山学校的翻版吗?其实,“夏山学校”就是小豆豆的学校“巴学园”的原型。这两个学校都是自由的,是友爱的,在别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进了巴学园后不也变成里一个正常的小朋友吗?这都是巴学园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小豆豆。小豆豆就如夏山里的许多问题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他们的潜能都被激发了出来,他们也都成为了优秀的、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业,关爱和自由是最好的教育。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无穷的关爱,也许他们的潜能更能发掘出来。可惜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这可能无法那么快的实现……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7)

《夏山学校》读后感300字:

学校推行阅读计划,我看着满满的书籍推荐目录,有些发愣,而“夏山学校”却很快吸引了我,一个以学校命名的书本,会讲些什么内容呢?

原来它是尼尔校长的一个个“小故事”,在他的学校,自由是最重要的,因为他认为自由使很多潜意识变成知觉,真的是非常有趣新颖。如果是我,我绝对忍受不了多久便会对着学生发狂。尼尔还通过他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许多看似平常,而我们老师容易忽视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完全不敢去想的问题,这不经让我思考着自己教学生涯中的种种,我们为学生做了很多,可是有多少是他们真心接受的呢?

我们的小学不像夏山学校一样可以包揽孩子的衣食住行,但却更让我深思,我们现今教育体制下,该如何吸收教育家们提出的好建议,实现有效的教育呢?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8)

读《夏山学校》有感

当我读到《夏山学校》这本书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在夏山学校,教育已经达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在夏山学校,我们践行了快乐教育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实践了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

是啊,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夏山学校是孩子们真正可以自由生活的地方,完全放弃了训练、命令、要求、道德和宗教教育。夏山学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来教育学生的。尼尔的名言是:

“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

半个世纪后,夏山学派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学派。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来到这里接受最好的教育,度过最快乐的童年。来夏山之前,这些孩子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发自觉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了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许多年后,他们成为杰出的艺术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我一边看《夏山学校》一边不断地反思当初我是怎么养育自己的孩子,怎么教育她的;反思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又是怎么教育我的学生的。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具有很高的期望值,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犯过的错再犯就要惩罚等等,老师的压力很大,孩子的内心也一直很焦虑,甚至对工作学***了恐惧感。我们知道,当没有恐惧的时候,心灵是绝对自由的,创造力就会出现。

所以教育应该从心开始,让学生和老师的心中不再心存恐惧,这样老师和学生才可能面对自己,发现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出来。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想要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

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他们发现、探索和体验的权利。

培养一个没有精神自由的木偶,就失去了快乐的天性。

夏山学校的孩子是自由的。他们有自我管理,他们有尊重,他们有时间和空间自己思考和醒来。这与我们学校的管理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学校的校长制度和学生中的校长助理体现了人人管理学校?

夏山学校的学生是永远受到尊重的。教师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尊重他们的每一个生命。夏山学校的“尊重”的概念是比较全面、人性的。

尼尔主张,只要我们是人,就应该相互尊重,无论男女老少,甚至所谓的贫富。这和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新基础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BIjIaogAO.cOm 笔稿范文网)

”其实,在夏山学校里所体现的一切和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孩子”,“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教育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技能,更需要扎实的基能。对待学生,我们真的应该付出我们的心。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读着这本书,头脑中浮现着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画面,感动于尼尔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

没有这种爱的动力,不可能给孩子们这样的自由!

追求自由的教育,创造幸福的人生,这是美丽的夏山学校给与我的最大启迪。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9)

今年暑期,有幸读到《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整本书的主题就是爱与自由。“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些观点在书中被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刻诠释着。作为同行,不仅仅是敬佩,更多的是启迪。

有人也许要问,学校如果是这样,还要教师干什么?但不可否认孩子在尼尔心中的首要地位。他把孩子当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有思想、有要求的个体,而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透过每句话都感受到夏山学校对孩子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我授课班级中一名特别爱捣乱的学生,为什么他总是屡教不改,成天和老师对着干?我想那是我不喜欢他,对他有成见,于是相看两生厌。如果我能像尼尔那样无条件地爱孩子,他肯定会有所改变。

遗憾的是,《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中所记述的事例,虽然被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在内的许多人欣赏,但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迫使孩子接受某种教育,使之进入某种生活轨道。其实,没有学习的自由,没有将学习的观念从书本的概念扩大到生活的变化,孩子们便无法享受到这种自由。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烦恼与痛苦,尽管能考出高分,却没有自己的思想,缺少了学的创造、学的热情,他们进入社会后往往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孩子的确需要一个愉悦、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才能有丰富的创造力,才能享受生命的喜悦。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都有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都会有顽皮和淘气的时候,这些都是成年后回忆往事时印象最深的。想想在夏山学校这种办学模式下生活的孩子边走边踢石头的可爱模样,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小溪边野炊,小河边散步,在校园的树丛中捉迷藏,在大树下谈天说故事……这些活动多么吸引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呵护孩子的天性,使他们的童年丰富多彩。

夏山学校的孩子可以只上自己喜欢的课,这让我认识到,学习要建立在兴趣基础上,更要正确对待个性差异。因此,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并且正视个性差异,与其培养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养快乐的清道夫。

身为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时,在面对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学生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成功的教育是帮助每一个人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成为最好的自己。”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10)

《夏山学校》读后感

“我问过许多孩子:‘你祈祷的时候心里想些什么?’每个人答的都不一样,他们永远在想别的事。孩子不得不想别的事,因为祈祷时强迫性的,对他们没意义摘自《夏山学校》

读了《夏山学校》一书,我由衷地佩服尼尔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夏山学校验证了“自由发展”的教育是行得通并且是值得去做的。

夏山学校的教育方式应该是目前独一无二的,它将学生看成是完全自由发展的,不受任何约束,真把学校变成了学生们的自由天地,可能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向往无拘无束的校园。尼尔真是一个敢于实践、懂得超越的伟大人物。教育的自由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教育的价值。现在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夏山学校》里读的每一句话,都能让我感觉到爱与自由的存在。

爱与自由是夏山派永恒的主题。

“小孩对爱和赞许的需要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尼尔的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我却从每句话中到感受到他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这种爱不简单是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抚、关爱或充满爱意的语言,他的爱是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

这种爱更高尚、真诚、彻底、高尚。没有这种爱的动力,不可能给孩子们各种自由。

“在不自由教育下的人不能痛快的生活,那种教育完全忽略生命中的情感生活;因为这些情绪是动态的,所以如果只发展思维并抑制情绪,生活将失去生命力,变得毫无价值和丑陋。但如果情感能够自由发展,心灵就会自我发展。”自由是尼尔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如果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但这样做却忽略了孩子们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

只要他在成长过程中不受束缚,他自然会成长为一个真诚、自然、独立的人。他们一味将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灌输给孩子,认为如果不将自己的“好”东西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东西填满。他们认为这个孩子没有所有的优点。现在看来,父母要做的就是欣赏他,给他自由伸展的空间。

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却忽略了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他们发现、探索和体验的权利。他们失去了幸福的本性,总是在真实的自我和扭曲的自我之间进行各种冲突和斗争。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们的成功。

谁说快乐的清洁工比沮丧的学者更坏?在电影《天使爱米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爱米丽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难道这还不够让人向往吗!

夏山学校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自由不是无限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适当的管教不是控制和限制孩子,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使整个环境更加和谐。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诚实的,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都是最诚实的人,在夏山学校里不会害怕孩子知道真相,更不会担心他们不理解,也许让孩子了解事实真相需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但我们要随时准备一颗坦白诚实的心给他们。这就像尊重一个亲密的朋友,即使他只有几岁。父母和老师也不要羞于把自己的短处或难堪暴露给孩子,因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让孩子们了解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这是十分重要的,我想这也是避免培养完美主义者的原因之一。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为了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提时代就要让自己暴露在孩子面前。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

在夏山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令人羡慕的,或许他们的人生会比我们更快乐,他们应该更懂得生命的意义是多么伟大。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教育的道路还有很长,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夏山学校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或者看到了更好的未来。

夏山学校读后感(篇11)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读《夏山学校》有感

读了《夏山学校》这本书,知道了有“夏山学校”这样一所理想中的学校的存在,这是自由的国度,在这里“对于是否上课,学生拥有完全的自由。他们可以选择上课,也可以选择不上课,如果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完全不上课……”

这样一所学校,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就是天堂,而它的创办者便是尼尔先生,一位坚持把“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理想的校长。最近,通过一位中国家长发表在网上的日志,我了解到现在的夏山学校校长是尼尔的女儿zoe,而且教师队伍正渐渐庞大,其中还有中国来的老师。我很高兴夏山学校的现状越来越好!

走进《夏山学校》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夏山学校的学生获得极大的自由,在学习上完全实行自主,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学生对于是否上课由他们自己决定,不论缺课多久学生也不会受到责罚。虽然这所学校有课程,但只供教师使用。夏山学校也有“考试”,但那也并不能称之为考试,往往是由老师以轻松谈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验,而目的往往只是为了好玩,学生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地写出答案。

我想这些对于孩子而言,比现在的应试教育要有趣得多、自由的多,而且对孩子的发展也好得多,至少他们的自主能力肯定是很棒的!在夏山有一种现象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从幼年即就读于夏山学校的孩子,一开始就会乐于上课,甚至如果有老师因事无法给他们上课他们会感到非常地失落。但如果从其他学校转学的孩子通常讨厌上课,他们会四处游荡,这可能会持续几个月。

而恢复这些学生再次热爱课堂的时间,与他们对原来学校的仇恨是成正比的。我认为这一现象足以使我们现在的教育者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了,学生们一旦有机会不上课他们就不会去上课,这说明我们现在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学校的制度之于他们是一种抑制,学生对于我们给予他们的教育是憎恨的,试问,学生处于这种状态之下又怎会热爱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我们所希望的教育成果会在学生身上出现吗?

除了学习自主,学生的生活也相当民主。学校不会对学生的宿舍进行统一的检查,也不指派专人进行统一整理,学生也没有统一的**,不管在任何时间,他们都可以穿着各种衣服。但这些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现在的学校。即使在大学里,大多数学校仍然控制着学生的宿舍生活。

在夏山,更重要的是学生拥有自己的自治会,学校所有的规条都在公开的大会上决定,学生拥有自己的投票权,学生可以在自治会上决定他们自己的作息时间、提出自己的不满或渴望得到的东西,也可以提出在这一周里的重要建议等等。而在自治会上做出的一些规则如果有学生违反了,学生们通常都会自愿接受大会作出的惩罚决定,如果觉得不公平,学生也可以提出申诉,大会重新决定是否执行。这样民主的自治方式对学生而言是有好处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取自己的权利,并且尼尔还发现很多学生提出的建议都很有建设性。

从以上的种种来看,夏山学校的“自由”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是培养他们自身的独立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等。由于在夏山,下午是一律自由活动的,因此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户外时间,学生们可以选择玩游戏、到户外去玩,也可以摆弄他们感兴趣的机器、无线电,或者到美术室去画画、剪纸、做皮影,又或者到手工房去修理自行车、做船或者手枪,还有木工室、金工室、铁工室、化学实验室等等地方都会有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很少人会因无事而感到无聊,而这些活动则充会发挥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孩子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面,除了一天到晚在课桌前听课、做练习、做作业,周末还要被迫参加各种兴趣班,而这些兴趣班又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孩子们没有时间到户外去,也没有时间去接触他们更有兴趣的事物,甚至有些孩子不会做家务,没有办法做到生活自理。就是因为在他们的父母、老师看来,“除了学了,其他的一切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但这样的孩子真的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

我觉得社会更需要是夏山里的那些孩子,从书中尼尔所列举的事例我们也可以发现,夏山里出来的孩子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青睐,比如汤姆5岁到夏山,直到17岁才离开,这期间他没有上过一节课,他把全部时间都用到了手工房里做手工,但他的老板很赞赏他:“汤姆是所有孩子中最棒的。他从来不是在走,而永远是在跑。

”又如17岁时,杰克离开夏山去一家工厂打工,有一天,工厂人事部主管找他谈话,主管认为从夏山出来的杰克拥有绝对的自信,甚至对杰克说:“大多数人被我找来时都显得手足无措,十分紧张,而你到我这里来,则显得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哦,你说你想调到哪个部门去?

”我相信,正是因为夏山学校这种自由教育,夏山的孩子们才可以表现得如此出色,可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有几个能做到这样呢?被教导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成了“机器人”、“书呆子”……

夏山学堂的教育,确实值得我们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反思,也值得我们借鉴。但这种“自由”的教育制度要想大量地动行在各个地区的学校里,要面对的是巨大的困难,而这些困难的解决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支持。

首先是夏山学校的大量“复制”需要极大的财力支持,尼尔在《夏山学校》里也提到过,夏山在经济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毕竟学校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以便孩子们在他们的手工室、实验室里动手操作,而这种课堂的建设支出很大。也就是说,为了保证收支平衡,夏山只能招收中等以上收入家庭的学生。这也就意味着夏山学校没有办法普及到中等以下的家庭里面,而这对于当前的社会来讲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普及教育,而如果只有中等以上收入的家庭子女才能接受这种自由教育的话,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就太不公平了。

此外,家长的观念也是很大的制约因素。许多家长不明白书本在学校里不重要。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影响孩子性格的正常发展。在夏山,孩子们也许不会学习识字,除非他们认为他需要识字,但通常他们都要到十几岁之后才会想要去做这件事,而在这之前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玩耍或者动手做各种各样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上。

但这极有可能会引起他们家长的恐慌,家长们总会问:“如果我的子女到了12岁还不识字,他的一生能有什么指望呢?如果他18岁不能上大学,除了为别人工作,他还能做什么?

”即使有家长深信儿童“自由发展”的信念,认为“我想要给孩子的教育在夏山都变成了现实”,但他们还是要面对身边其他亲戚朋友的质疑所带给他们的压力:“什么?都11岁了还认不了几个字!

”如果家长和身边的环境都不赞同这种教育方式的话,孩子们更会对这种教育制度产生一种疑问,他们不知道该相信学校还是该相信自己的家人,而这直接造成他们没有办法很好地在学校接受教育,因为他们内心仍在挣扎。就像尼尔在书里提到一位贵妇一样,当这位贵妇向尼尔询问了一个小时以后还是无法决定是否让她的女儿来夏山上学,因此尼尔直接拒绝了她,尼尔是这样说的:“请不用费心了,我不会收她。

因为你并不相信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将玛琪送到这里,也许我得用半辈子的时间给你解释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而结果是你仍然不会相信。这样的结果对玛琪而言是灾难性的,她将因此而面对一个可怕的疑惑:谁对谁错,家还是学校?

”因此只有当家长对自由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赞同这种教育方式的时候,对于孩子而言才有可能实现“自由发展”。最理想的家长是到夏山后会认为“我们的孩子就该到夏山这样的地方,其它学校是不可能替代它的”。

除此之外,夏山这样的学校对于老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因为这里的学校对学生没有什么要求,但大多数老师所接受的观念都是——要对学生进行管制,因为学生通常没有什么自制力,而要使他们认真学习并且通过考试就要靠老师进行教导、督促。因此老师们没有办法像夏山学校里的老师一样,放任孩子们自由地玩耍(因为在应试教育下,老师们也会认为学习和考试比一切都重要),更没有办法把学生当成跟自己一样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要实现自由教育,除了学生与家长本身需要进行观念转变以外,老师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培训,以改变他们以前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平等地对待学生。

而且需要更多的夏山学校,我们也就需要更多的“尼尔”,我们通过书也可以了解到,尼尔在学校里,除了是学校的校长,是创始人,事实上他还是一位“心理**师”,他会经常对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特别是那些刚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学生,单独谈话能使他们尽快适应夏山的环境。另外,尼尔还会每周都有一节“心理学”谈话,对象包括老师以及满12岁的学生,尼尔通过这种集体谈话,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前就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么多教师中会有多少尼尔?

因此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夏山学校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甚至曾有一些报刊称之为“放任学校”。在我看来,夏山学校的教育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教育方式,但现实却如此残酷:《夏山学校》确实向很多人打开了另一扇门,但却仍旧只有一所“夏山学校”存在,很少有学校去模仿、复制夏山学校,这便是因为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它们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夏山学校只能继续孤军奋战,向传统教育挑战着。

只有当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了之后,自由教育的普遍实现才能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