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通过读后感展现出您对书籍全景图的认识,下面是我们为您精心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此文一读相信您会有新的收获!

菊与刀读后感【篇1】

管理学院10级电子商务李丹妮182********

最初是因为我有些仇日,朋友建议我好好读读《菊与刀》,平息一下对他们无谓的怒火——日本人本来就和中国人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和我们认为的不同,所以不能以我们的常情来揣度,应该用对他们有效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菊与刀》这本书,是美国人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1949年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大受欢迎,不仅是当时的畅销书,而且是常销书。据统计,到1996年,该书在日本已被重印100多次,共230万册。 恐怕日本经典并非如此。鲁思·本尼迪克特试图用“菊与刀”来形容日本人骨子中的一份矛盾。

事实上,作为人类学家,她写的很好。在不能采用实地考察的情况下,用一套方法研究了日本这个民族的过去与现在,让美国人对这来自东方的神秘国家(不同于欧洲的)有了全新的认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些文字记载的东西在我看来,依旧有着不变的力量,总能让人有着一份新的认识。

然而,作为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眼中的日本与战时鲁恩调查出的日本又有些不同了,尽管**那些物质的源头亦是同一种精神吧。

我对日本一直有强烈的好奇心。日本是一个面积377800平方公里的小国,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一个急切需要强大的国家,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却占gdp的比重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初等教育入学率为100%,日本中等教育入学率为99.

5%,居世界第一;日本,一个1.2685亿人的国家,却连续15年,持有净海外资产居世界第一。日本,何以拥有如此多的世界第一?

认真,这就是日本诸多绚烂美丽图景的底色。认真的工作,“工蜂”的不懈造就蜂巢无限的辉煌。

按照一个理念建设和支持一个国家,是人类宗教思想的遗存。柏拉图意图建立理想国时,并未想到此种制度内在的反人性成分,更未考虑到如果理想国普遍了希腊城邦,结果是好是坏。除了亚里士多德,希腊城邦时代的其他哲学家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

人性的力量尚未复苏,神便乘虚而入。人们总是要相信一些东西。如果自由和个人意识没有及时到来,混乱的神性寄托将得到自己的生长床。欧洲与罗马帝国在政治和宗教上的逐渐分离,使欧洲免于乌托邦对个人精神的损害。

美国因其短暂的历史、未来和更加深刻的宗教元素而成为自由精神的伟大花园。夹在两者之间,日本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

记得书中第二章关于“战争中的日本人”的分析,倒是让我看到许多不同于别的影像、历史书本的观点。实质上,在看《风语者》、《珍珠港》这类以二战为背景的影片时,我们很少会将眼光放在日本军队和士兵上,可能是影片本身想要宣扬的是那些主人公,抑或是由于我们是站在胜利者的立场上看待这场浩劫。可以看出,日本人发起战争的动机是我们这些没有生活在那个小岛上的人难以理解的,但是却是符合日本人自身的解释的。

于是经常可以在动画片中看到日本人阐述的自己关于战争的理解,不管它们的背景是挪到了一个架空的世界观中。即使用“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来形容现在的日本人,想必也一定是不为过的。对于日本人的工作时间,他们会尽力留下工作狂的形象。

然而在八小时之外,每个人可能都会换上完全不一样的另一副表情也完全有可能的。各级的尊重和礼节也为这句话做了很好的注脚。这样的等级社会应该是封闭和压迫的。

但我们都知道,也可以想象,在传统的背后是无限的自由。思想放松,创意付诸实践,不可能变成可能。记得有一次去看一个日本新**的展览,有一个**是描绘在摩天大楼顶层花园集体做操的白领们,紧张与放松其实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一个人的努力只不过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无怪乎当时的武士出于兴趣而选择与商人结合。说到明治维新,不禁让人想起近代中国短暂的百日维新。

说起来,日本和中国当时受到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冲击后面临的是大抵差不多的挑战,而日本可能选择了条更适合自己的路走了下去。这个定理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家。

看《菊与刀》的过程,其实不仅仅是增长一些关于日本的见识方面的事,只有了解一个国家深层的文化,才能对一个国家有全面的理解,尽管也只是从一个小角落开始前进。

菊与刀读后感【篇2】

读完这本书,我对日本文化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起初我很不解日本的有些做法,包括他的武士精神、能够自然的接受严重的等级制度和他们对“恩”的理解等等。随着逐渐深入,我逐渐发现,这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对日本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是一个激进的攻击,不是一味的尊重。在不忘国耻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值得我们学习。

当我们解释中国许多独特的现象时,我们总是提到我们的传统文化。那时,对这种文化的影响仅基于主观理解,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时自然的去做某些事,并且在这些事的影响认同上得到大部分人的同意,这是因为我们有着类似的价值观,我们接受的是同样的文化熏陶。

在读了着本书后,我将我最初对日本某些思想行为与他们从开始受到的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慢慢也发现他们之所以那么做的原因。如果结合他们的文化背景,我们认为奇怪的行为并不难理解。

给我留下深刻印像的应该是,日本人无条件地忠于天皇,即使天皇没有实权。我认为皇帝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应该和西方的上帝一样,他们认为的优势是他们比西方更真实。斯宾塞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说:

“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一个任何国家都无以伦比的经济腾飞的基础,那就是民众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对天皇的绝对忠诚,这是一笔可贵的资源,是日本**应该加以引导和利用的,它为日本的复兴提供了一个机遇。日本将在明治的领导下稳步前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一般美国人主张国家应尽量少地行使其对内职能,而在日本人眼里则不然,他们认为国家几乎是至善至美的,因而**越关心人民生活越好。

我认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与无条件的忠诚和皇帝有很大关系。这也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建设观。在工业发展方面,日本走了一条不同与任何西方国家的道路。

日本聘请外国专家,并派人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当这些企业组织完善,业务成熟”的时候,**就把国企卖给这些私人公司了。我想这个方面应该是我们中国应该借鉴的地方。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在工业发展方面,日本的做法在我看来比我们成熟。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先进技术,但效果不如日本明显。

这恐怕又涉及到中国劳动力廉价问题上,这和我们的国情息息相关,在这我们就不做过多的**了。

令许多人不解的是,日本人做了俘虏之后,并不想对付他们对付过的敌人,而是努力先做一个好俘虏。大家都很不理解,其实是这样,日本是一个小岛国,不像中国地大物博,古代经济发展迅速,日本只有靠学习强大邻居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后天去弥补。

这培养了日本崇尚强者的传统,使他们在明治维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传统意识里,从没觉得被征服是丢人的,相反却很光荣。这样,结合历史来考虑这个问题似乎就不那么困难了。

《菊与刀》的作者是美国人,因此这本书的内容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是这本书距离今天也有六十多年了,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将那时的日本人看成现在的日本人,没有那个民族是一尘不变的,尤其是当今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其中的优缺点也应与实际相联系。总之,这本书值得一读。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

公管0902班

王泽彦学号:200972037

**:152********

菊与刀读后感【篇3】

具体来说,浅野拔刀刺杀吉良是基于名声上的道义,当受侮辱时就必须报仇来捍卫,以履行对自己名声上的道义的负责;浅野在将军面前未经批准拔刀则违背了对主公的道义,所以他必须切腹,以示履行对主公的道义;47个流氓杀死吉良的原因是吉良侮辱了他们的主人。根据对上帝的公正,他们必须为他报仇;四十七名流氓无视禁令,暗杀了吉良。违背了国法,也违背了对将军的忠,所以他们必须自行了结生命以履行道义。由此可见,要真正履行各方的道义是十分复杂的,甚至是相冲突的,因此,在《菊与刀》中,作者就专门分析了日本人对于履行道义处于两难时的选择,而大多数日本人选择了自杀---这一维持道义的最终手段。

对于家庭婚姻的道义,日本人也同样十分看重。日本离婚率处于亚洲最低,并不是说日本人的婚姻生活始终都是和谐的,只是他们认为履行这种责任,捍卫这种道义是最重要,即使出现婚姻危机,大多数日本人也选择隐忍,这与日本另一民族特性---耻感文化相关。

耻感文化与隐忍

日本的羞耻文化强调外部世界的制约,羞耻只限于对他人批评的反应。换言之,只要罪不暴露,就没有必要烦恼。这与西方的罪恶文化(发自内心的忏悔、赎罪和解方的希望)形成鲜明对比。

在日本人看来,“知耻”成为道德之本,因此,日本人时刻隐忍,尤其是公共场合,考虑到别人的感受,通常会不好意思表达自己。而这种羞耻文化和羞耻感往往把日本人束缚在道德法规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准则。那么,即使出现婚姻危机,也会为离婚带来的耻辱感到羞耻,这是可以理解的。

对身份地位的坚守(各守其分、各得其所)

日本人有一种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即“各守其分、各得其所”,犹如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的信仰一样。

“各守其分、各得其所”的概念源自日本国内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阶级观念。对于等级制度,日本人尊重并遵守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的问候方式会因阶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他们有一套问候武士的方式;对父母有一套;对兄长有一套。

而这些不同的打招呼方式从小便培养和教育,例如母亲背幼儿时,会强行把幼儿的头压下。平日打招呼时,也会自然而然压下儿女的头。这种需要遵守等级制度的行为,从排尿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人。

从家族内部来看,父亲是最有权威的。日本人会认为他们把权力交给了父亲,而父亲也有责任保护家庭荣誉。因此,日本社会便形成了一种以“家”制度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结构。

日本社会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是建立在严格的等级认同体系之上的。等级制度中最高的人是皇帝。因此,由于日本有皇帝的传统,日本人都极度崇拜皇帝,把对皇帝的崇拜与忠孝思想结合起来。

即使后来天皇只是一个政治傀儡,任人摆布,日本人民仍然保持着对天皇的崇拜。对于这点,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对等级的恪守并非仅仅依存权力的存无,而是基于在等级制度中,角色本身的定义。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本书本身存在争议的的问题,鉴于作者露丝·本尼迪克特本人并未到过日本,许多学者认为其中观点缺乏亲身经历与实地研究,不能反映真实的日本。而在笔者看来研究某一民族民族性问题,真的去亲身经历,融入其中的话,反而会造成当局者迷的局面,受到当地文化的冲突反而使学者在做研究时,产生抗拒,从而融入主观情感。受文化影响并带有主观情感的研究结果不能保证其客观性。

因此,总的来看,《菊与刀》对于研究日本国民性,甚至研究整个东方的民族特性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这也是文化人类学家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更有必要借此书来审视比较自己的民族性问题,对比找到其借鉴意义,让此书的价值真正为自己所用。

菊与刀读后感【篇4】

**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菊与刀》读后感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诗人。而这本书的创作年代和背景也非常特殊,是在二战结束的尾声,美国将战略中心移向日本的时候。由于对日本这个东方国家知之甚少,美国在处理日本问题时需要有一定的考虑基础。

鲁思·本尼迪克特受命负责起对日本问题的研究,她将这份研究报告整理成书,这诞生了现在这本《菊与刀》。作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她从日本性格的角度反映了日本独特的社会形态。书名的“菊”与“刀”象征着日本人两种矛盾的性格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这本书中推断出的结论与当时美国对日本的最终决意义致,客观反应了这套报告的价值和历史意义。这样的一本著作被誉为了解日本的必读书,在日本国内也广受好评。

从古至今,日本与我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管我们以前对日本的态度是厌恶还是厌恶,都已经过去了,时间会冲淡一切创伤。对于一个种族的研究和探索,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客观的态度。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中,必须首先发展日本。而且,我经常在报道中看到日本的文明、品质和智慧。但这样一个国家怎么会是侵略战争的发起者呢?会是**行为的始作俑者?

在战时的日本,似乎每个人都成了冷酷的杀手,**的魔鬼。如此的日本人,实在太值得人们去了解,去探索背后的原因了。

或许,我们可以用“双重性”来概括日本的人性特点。正如书中第一章节,作者是这样描述日本人的性格的:“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既骄傲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屈能伸;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怯懦;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性格?这样的日本人又构建了一个怎样的日本?我们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

在谈到日本人性格形成的原因时,笔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有一段写到:日本的人生曲线类似与“u”字型曲线,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约束也逐渐增大。直到花甲之年,人们被重新赋予充分的自由。”这是与大多数文明不同的行为形式。

童年的放纵和成年后的过度克制可能是造成这种双重性格的原因之一。

其次,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其他国家。在他们的思想中,组织总是至高无上的。强烈的集体意识是这个国家给你的第一印象。难怪日本人崇尚的精神是集体意识。迥然不同的是我们国人的集体意识反倒不是那么强烈,大多数人关心的往往是自己的个人利益,当被问及集体、国家这些方面的理想目标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而日本人在这方面显然做得比我们要出色的多。当然,我这并不是在推崇日本的文化到底有多好,而是期望我们国内也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如果我们能够学习,借鉴,从而来不断的丰富自己,我想这也是值得的!

我们常说“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是这样的,但是在实际社会里真的是这样的吗?事实告诉我们不是的,在这点上我们的确做的不如日本人好。在日本这个国家,他们绝对是以所属群体的价值来维护自己的个人价值,他们可以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不符合日本人提倡的武士道精神吗?

敢于抛弃自己的一切,把为了集体献身作为自己的至高无上的荣誉,这种精神我在读了这本书后,觉得我们已经有点落伍了,应该迫不及待的从现在提升国民的集体意识了。

也许大家会纳闷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又是怎么来的?这时就要提到前面所讲的“报恩观念”了,日本人处在一个巨大的欠恩网络里,因为他们要报恩,所以他们往往能够漠视自我,那么他们做出甘为集体利益牺牲的行为时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样的日本性格又创造出了怎样的日本呢?二战后,赴日本的美国企业也大多回来了,而去美国的日本企业却获利颇丰。直至今日,无论在日本国内还是国外,日本企业在许多行业上也占有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看来,世界对日本人还是不太了解。

至少,了解得不充分。日本人的难以了解,是因为日本国民性格中具有太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也就造就了今天的日本。

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了现代化。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劳动保障制度。人民的人均素质很高。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众所周知,日本的等级制度也非常严格,到目前为止,日本也沿袭了天皇制,夫权观念非常严重。从许多电视剧中可以看出,丈夫在家的地位明显高于妻子。

还有一方面,日本现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悲观的民族,自杀率居全球第一,可见一方面虽说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自己又无福享受,这可谓是矛盾之极啊!当然,从电视剧中还能看出日本人的忠诚,这是在他们的成长中一代一代赋予他们的血液,似乎已经根深蒂固,这也看出日本人其实有很强的民族心,这或许又是他们的另一面。

读完这本书,我对日本的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可以相互学习。只有提高一个国家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这个国家才能走的更远。

菊与刀读后感【篇5】

菊花是日本皇室家族的象征。长期以来,日本人有看菊花展的习俗。菊是恬淡静美的,其形象特质深受日本人喜欢。而刀,是日本武士必须随身佩戴的象征身份的东西。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从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寻找日本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等级制度的国家。它一直在为建立等级制度而战斗。它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就会出现政治混乱。

它所要做的就是征服整个世界,然后建立一个等级制度,让所有国家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种思想称为“各就其位”,深深扎根在每个日本人最原始的血液中。

在家庭中,要各取所需,每个人都要根据年龄、性别、资历等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按照各种细致的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上,日本人首先应该在家庭生活中运用他们的等级学习习惯,以获得更广泛的经济和政治生活。

每个人与自己的社会地位保持一致。在德川时代,从服装到金融到物资,各个阶层的人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如果富裕起来的人消费了超过所属阶层水平的东西,则被认为是不自重的表现,总被怀疑是逾越了某种规则才致富的。

所以往往致富者享受不到相当的社会地位。日本古代社会分为皇帝、将军、大名、武士、农民、商人和贱民。处于最低级的贱民尽管日子过得最苦,却从来没有反抗的情绪。

这与中国有着众多的农民起义不一样。因为等级制度让他们觉得安全。有了等级,他们每个人的生活不会被打破。

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日本天皇仍然存在,因为它是等级制度的象征。

日本也是一个注重恩情的国家。但是他们的恩情往往超过了一般意义上报恩。一般来说,日本人一旦得到别人的恩惠,就会认为恩惠永远存在,而且是一种报答的义务,而且越来越多。

所以他们会往往身陷报恩的苦恼。所以不希望受恩于别人。如果一个人在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帮助另一个人,他将涉嫌谋取不正当利益。

一般的恩情有四种,即皇恩、亲恩、主恩、师恩。进而延伸到对皇帝的忠诚,对父母和祖先的孝顺,对君主和老师的正义。这些情义都是义务,是无条件需要做的。

所以可以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颁布了天皇的投降诏书,而无论日本人多么好战,他们都立即顺从地放下武器。也能明白为什么在家庭中,儿子对父母是绝对服从,也同样清楚武士在没有完成主子交给的任务时会选择剖腹自杀。因为最难承受是报恩于万一。

日本人对自己的名声也有特殊情义。他们有着保证自己的名声不被玷污的义务。如果有人承诺在新年前还清债务,他将愿意让世界发笑。

这种事情往往不可能发生,因为多年前,如果他不还债,他会选择自杀来保住自己的名誉。日本人对于这种自杀方式是非常赞赏的,因为此举动保住了自己的名声。在古代日本,一些武士不惜转战父子复仇,甚至走上复仇之路,往往是因为父子羞辱自己。

因此,日本人对于复仇行为也是大加歌颂的。可见名声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多么重要。正因为如此,对名望的偏爱使得他们总是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因失败而蒙羞的场景。

例如,当一个男孩向一个女孩表达他的爱时,男孩会带一条毛巾包住他的脸,这样即使他被拒绝了,他也不会在第二天感到羞愧。这种鸵鸟式的做法只是为了不承认他将来会被拒绝。在实践中,他们往往会对事情作出精心的安排,以尽可能减少让人产生受到侮辱的感觉。就美国的作战飞机飞到他们的领土上方后,总是会说,这是意料之中的,没有什么好怕的。

在日本,人们也尽量避免竞争,因为在与他人竞争时,往往自己能做的事情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往往考虑的是,竞争失败是一件很受侮辱的事情。这种焦虑让他们无法投入状态中。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日本人害怕失败和屈辱。他们会因此受到伤害,然后他们会折磨自己而不是激怒别人。也能理解他们选择自杀的做法了。日本人对荣誉的追求使他们学会了随遇而安。

一旦形势发生变化,他们就会改变方向,走上新的轨道。例如本把美国在二战中对自己的军事制裁看做奇耻大辱,战后却表现出极力的亲美;在萨摩藩,被英国出人意外的炮轰几个港口后后,转而与他们建立了贸易关系;二战时,被俘虏的日本士兵放弃自杀后,转而全心全意做了对方的军事间谍······这种随机应变的现实主义让他们一直在竭力的维持名声的情义。于是构成了他们复杂的性格,和捉摸不透的行为。

以上三点,是从这本书中对日本感受最深的地方。一个国家如此严格地遵守各种制度规则,但在其声誉面前,许多规则将被打破。比如,它可以把头转向儿子,以礼相待,以前各种不报答的恩情和义务都会变得模糊。名声对日本人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外部环境的敏感。

反过来,也说明外部的规则制度把他们套入了一个无法逃离的怪圈,在这个怪圈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离不开报恩于万一,离不开保全自己的名声。这种复杂的转变使日本人陷入焦虑和自虐的状态。一旦外在形式发生变化,他们就会适应这种形式来发泄或转移他们的焦虑。

日本人经常把自己的身体比作一把刀,他们有义务保持它的光亮。刀生锈了,其闪亮的特性也不会变。只要经过擦拭,就会重新闪闪发光。

所以他们要做的是经常擦拭自己的刀。偶尔他们也会在业余时间欣赏菊花,但菊花只是刀子下的祭品。他们不知道菊花作为他们皇室的象征和他们的好战性之间的冲突。

他们焦躁着,他们时刻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如今的社会,风云骤变,谁也没有办法预料日本人下一个变化是什么。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对于这样国家与民族,除了让世界觉得深深的无奈后,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期待,期待在他们不断的调整中吸取教训,寻找一条正确的通往荣誉的大道。

菊与刀读后感【篇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的政策很明确,而对于不属于西方国家文化圈的日本则仍有问题需要研究,于是美国**便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菊与刀》这本书就是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委托研究的成果。

“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一种保守而受欢迎的新生活方式。”这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民族性格的总结,正如书名一样,日本人的性格充满了矛盾。

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剑是武士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此为题来展是日本文化的二元性。

由于日本文化的矛盾双重性,加上翻译的问题,所以在阅读《菊与刀》时,难免感到吃力。以下我将对《菊与刀》的内容做一个浅显的介绍。

本书第一章作者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背景出发,首先阐述了研究日本的种种困难,再者详细描写了他研究日本这一民族所可以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精神和态度,最后说明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日本人有关的生活方式以及日本人如何成为日本民族。而第二章则是向读者展现战争中的日本人是怎么样的,这一章作者主要将日本与美国进行比较,比较涉及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对战争正义性的认识,寄托胜利的基础、对天皇的**的态度,兵员损耗、不投降主义和被俘虏后的行为。第三章作者以美国平等自由作为对立面,讲述了渗透在日本各个领域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制度,并与中国的封建等级作比较。

第四章讲的是日本通过政变实现王政复古,由武士与商人联盟拥护上网明治**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宗教、经济三个方面,且在改革中仍保留着等级制。

从第五章开始,作者便从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解剖出日本人的特点,分别是第五章讲日本人对“恩”的认识,负恩是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重要内容,并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产生重大影响。而第六章则是

“负恩”的另一面“报恩”,日本的报恩类别很多,在这一章中,作者用了极重的笔墨以及引用了多个例子叙述“孝”和“忠”,可见忠孝是日本极为重要的民族性格。而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阐述日本的“义理”,义理是姻亲的义务,是武士对主君的忠,是对自身荣誉的维护,义理是有止境的报答,且举了近代战争的例子来论述义理的两面性。第十章里日本人的“人情”观表明在日本人眼里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并不是相对立的,进而,世界也并非善与恶的战场。

而第十一章中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耻辱感在日本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甚至被日本人纳入他们的道德体系,它使任何人都十分注意社会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所以,日本人对于恩惠和侮辱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可谓“睚眦必报”。

他们爱惜名分,履行对自己名分的其他多种义务。因而,对于别人的诽谤和侮辱进行或者选择报复,或者选择自杀,其他的非极端做法恐怕都难以淡然处之。在第十二章中,我们可以从日本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理解日本的矛盾性格。

这种育儿模式使日本人的人生观具有两面性,在幼儿时他们过着自由骄纵的生活,此后接受各种训练,但是始终保持着对“不知耻”年代的欢乐的记忆,承认“人情”就是回复到幼时的经验,在成年期的“自由领域”内,他们又重新体验幼年时代。正是儿童教育的不连贯性导致了日本人生观的矛盾。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国家,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国家。正如同在近代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各项制度,在大化时期的日本也想当时高度文明的中国学习了大量的文明,同时也引进中国儒家道德体系中得“忠”和“孝”,但被儒家捧为最高准则的“仁”却为日本道德体系所摒弃,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所以,我将就这个问题发表演讲。

这里有几个问题:什么是仁?为什么仁是中国儒家道德体系的最高标准?为什么日本尚“忠”尚“孝”却不尚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耦合的关系。它要求人们做人,彼此相爱。它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的觉醒和对人性的理解。它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它包含几个方面。

在儒学史上,对“仁”最为著名的定义当首推孔子的“爱人”之说了,仁就是人类的同类之爱,一种普遍的同情心,它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承认和肯定的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忠恕之道”。这是儒家仁性学说在社会层面的应用,也是“亲情”原则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关于忠恕的含义,朱熹解释说: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就是说,在以仁调节人际关系时,一方面,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它们是以仁推己及人的两个方面。“推已及人”隐含着一个逻辑的理论前提,即人与人之间有着共同的、善良的本性。

在先秦儒学史上,孟子以“推爱”观念完善、发展了孔子的仁义理论。他强调人应本于“爱亲”而具广泛的爱心,力图用“推爱”把“亲”、“民”、“物”三者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界以及二者之间和谐、协调和美满发展。“仁者爱人”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实施仁政和德政,为老百姓谋利益,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它孕含着“人民主体”的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大化改新时,日本引进了中国儒家“忠”、“孝”的同时,也引进了,也吸收了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但圣德太子在引进的同时,将五常的次序重新排列,原本排在第一位的“仁”被“德”所替代,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次序被重新排列为“仁、礼、信、义、智”,“礼”和“信”被提升到“义”“智”之前,虽然如此,但“仁”依然居于前位。可见,儒家仁学传入日本后,仁学仍然为日本社会所接受。但为何后来逐渐被摒弃了呢?

《菊与刀》中提到“仁”是在第六章报恩于万一。如作者所看,日本的“义务”与“义理”都是无条件的,日本人把这些道德成为绝对性的东西,但中国则不是,中国的忠孝是有条件的,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那便是仁,就像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孟子所说的仁政。中国的伦理学把“仁”作为检验一切人际关系的试金石。

而日本则不然,中国提倡仁,而日本则坚持“义理”,在中国,如果君主不仁,则人民可以揭竿而起,所以孟子提倡民贵君轻,所以中国多次改朝换代,但是这种情况在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义理”就是对主君的“忠”,所以日本的王室存在至今。再者,中国人讲宽恕之道,而日本为实现自身名誉的“义理”而进行复仇,即便对方是自己的主君,这里就可以体现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了。中国儒家提倡“爱人”,而日本则始终坚定不移地固定等级制,为维护等级制,日本的统治者在吸收中国道德时便自然地慢慢把具有民本思想的“仁”思想舍弃,普通百姓也只需要“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随着时间的推进,“仁”被彻底排斥在日本人伦理体系之外,使仁成为分外的事,不必须如此。在日本,“行仁义”还有一种法律范围以外的含义,即是在流氓地痞之中通用的道德标准。如同本尼迪克特所说“日本人就是这样全部篡改中国体系中最重要的德目,而且没有其他足以代替”仁“来制约“义务”的德目。

所以,在日本的道德体系中,“忠”与“孝”成为最高准则,而“仁”则被摒弃了。

以上便是我在看完此书后对中日关于“仁”的一些**。在这本《菊与刀》中,我渐渐明白了日本为何能从一个小岛国慢慢变成一个强国,也了解了日本为何在二战结束后,仍不直视战争的失败,军国主义仍潜在地存在于日本民族中。但战争的结束和日本的失败恰恰证明,军国主义企图统治并不是荣誉之道。

菊与刀读后感【篇7】

高三时,我开始憧憬将来出国留学,而那个梦,牵引着的是两个高飞的风筝——美国和日本,菊与刀读后感。去美国留学是很多人的梦想,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民—主、自由和法制的一面旗帜(这当然可能只是自我标榜),美国有着最优秀的高等教育……选择美国的原因那么多,去日本的想法,相对而言,就比较让人不解了。

事实上,我想去这两个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一样的。我所希望的,是在真真切切的两个世界中,真真切切的了解两个国家的人。或许,因此,我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或有意地改变身上的劣根性。

我的思想深处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化纵然辉煌灿烂,表现出创造者极高的智慧,我们的骨子深处,是有些劣根性的,我们的文化所培养出的某些国民性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我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来自模仿与借鉴,就像婴儿牙牙学语。美国人崇尚自由和开放。他们直截了当,愿意沟通和竞争。他们的许多东西可以作为我的榜样。

日本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个难解的结。一方面,两国经济将成为一个大熔炉;另一方面,邻国水深火热,在教科书、小魔鬼坟等问题上一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我看过刚上映不久的《南京!

南京!》,对日本,乃至对日本人,我有时也充满仇恨。但同时,对它我又有着说不出的好奇。

它能在内忧外患中,通过明治维新,成功的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岛国变成极具侵略性的现代化帝国主义强国;它能在战败后迅速崛起,30年时间就让它的平均国民收入赶超美国;日本企业在世界五百强中共有81个,居世界第二……日本人凭什么取得这些成绩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武士道的内涵有哪些疑惑太多,我也总想从日本人身上看到点什么,学到点什么,所以它也牵动了我的留学梦。

了解事物有两个方法,一是实践,比如留学目标国以了解目标国和她的人民;此外,阅读,从他人的经验、阅历中学***非常有效的。现在看来,我出国留学的梦想还很遥远,但我对这两个国家的好奇心从未减弱。我唯有选择这第二种间接的途径。

此时,《菊与刀》出现在我的视野,怎可错过!

是为阅读《菊与刀》的前前后后。事实上,它不过是强烈动机和意识对物质的相应反应的结果。

《菊与刀》是本讲文化、讲民族性的人文类著作。然而,这本书的形成及其强大的影响,是他如此耀眼和与众不同。

这本书是鲁思·本尼迪克特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受美国战争情报局的委托,利用文化人类学家可以使用的技能从事日本国籍的研究,然后向情报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1946年,由于美国**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后的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

本尼迪克特的理论发表后,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赞扬。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指出:“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

本尼迪克特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确实,作者深刻而又敏锐的分析能力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在当时日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她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这种坚韧不拔、宽宏大量的精神,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反观我们,2001年世贸大厦被炸后,谈到911,很多国民便神采奕奕的大谈美国是“活该、报应”。先不管美国与我们有什么“深仇大恨”,这种行为本身即是非常不应该的。看世界不能只靠一时的感慨,不能总带着有色眼镜。为911欢呼庆祝,不仅是对恐怖活动的认可,更是对以人为本精神的蔑视!

在看《菊与刀》的正式内容之前,本尼迪克特首先就给我们上了有价值的一课——客观的审视世界,冷静的看待对手,摈弃简单粗暴的看待世界和历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极为矛盾的民族特征贯穿于日本整个文化之中,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事实上,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和精神的矛盾两极。他们安静、冷漠、残忍。从战争的角度看,日本十分重视精神力量,而轻视物质力量的对比。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

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崇尚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使日本常常采取极端的方法对待放弃抵抗的普通民众。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

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日本文化没有原罪,没有忏悔,没有宽恕的必要。他们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用忠诚和自身的优势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

因此,忠孝成为他们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两极。在对待天王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已经成为合力。日本人对天王几乎有着神性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

在宗教界,没有人能质疑上帝的言论是对是错,这为日本战争提供了借口。所有的**都可以通过对天王的忠诚来证明。

表面上看,对天王的忠诚让日本人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地奔赴中国。但这一切的根源是**日本是一个具有强烈等级文化意识的国家。从中国引出的等级观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并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

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自身的优势作为最高标准。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了一个地方,还为每个国家贴上了标签。

这是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他们在该地区处于一个高层次的序列中。因此,需要整顿地区秩序,使个国各自为政。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此外,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日本文化具有强烈的负恩典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

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他们没有学会分析具体问题,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

日本**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

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