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观后感(篇1)

“十四年来没有家,高山树林里把鬼子打呀。妈妈白发多,爸爸埋在荒山下……”

“如今恩仇分明,尝够了辛酸苦辣。血泊里挣扎长大……”

历史的画面在国耻日的钟声中展开。“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七七”事变,华北沦陷;“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血泊中呻吟,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在东北,日军疯狂掠夺以人换煤制造万人坑,研究细菌战活体解剖,推行奴化教育;在南京,残忍地**了30万中国居民。

生存成为中国的最大的目标。

民族在召唤。中国各阶层人民,各党派以及海外华侨都积极投身于抗战之中。摒弃前嫌,建立了统一战线。

黑龙江省的抗日战争,东北抗日同盟会的斗争,凇沪战场上各军的血战,中国共产党在敌后的辗转。人们的捐款和募捐都显示了中国人民保护土地、保卫国家的决心。面对巨大的军工差距,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抵御日军的铁蹄,以一寸山川的代价捍卫民族尊严。

抗战是民族复兴的枢纽。生存危机唤醒了整个民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虽然其间有过挫折,但“坚决抗战,誓死不当亡国奴”成为民族主流。

中华民族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与团结才是民族立根之本。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蒋生淼

战争已去,我们仍需要这些影片,一方面不时地刺痛自己,记住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有力的反击那些美化侵略的丑行,另一方面感受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记住那些曾为国家而战的英雄先烈们。缅怀、纪念、苦难、反抗,这是中国人应当永远关注的字眼。

——中文系张玲玲

这学期看的电影中,《抗战》对我的触动最大。过去我对抗战的印象仅仅是停留在教科书平铺直叙的描述和数字中,而这部两个小时的记录片却让我体会到抗战中喷涌而出的民族尊严和中华男儿的铮铮铁骨。

抗日战争中的死亡实非常普遍的,但为了国家和民族,中国人不再怕死,中国不再是一片散沙,中国人的灵魂再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生命科学学院陈思羽

对我触动极深的,不仅仅是影片所反映的史实,片头中的那一句:“十四年来没有家”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在外敌疯狂的“三月灭亡中国”的野心下,我们民族中的仁人志士以血肉为长城,坚定地捍卫我们的中国。

抗战观后感(篇2)

李恺昕今天,老师带我们看了一部经典抗战影片《小小飞虎队》,它是由同名电视剧改编的。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大庄偶然得到侦察员老吴给飞虎队的情报。老吴让大壮把情报交给飞虎队。于是大壮带着虎子和小银从同一个村子出发,踏上了寻找飞虎队得到路。在路上,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被日本鬼子抓住了。然而,他们以勇气和智慧逃历了日军军营,最后把情报交给了飞虎队。

影片结尾,三位小朋友成立了一支小飞虎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看完这部影片,我不禁佩服他们三个的勇气和智慧,比如他们在火车上时,遭遇了持枪追捕他们的小鬼子,在千钧一发之际,他们把货厢上的油桶推下去,成功阻挡住了小鬼子,从而顺利的逃了出去,当小鬼子的审问他们的时候,聪明机智的小伙伴们想到了用假密码戏弄小鬼子的办法。看着小魔鬼在地里挖,我们也笑了。

在那个战争年代,无数烈士为保卫祖国英勇战斗。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学习,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小小飞虎队观后感(二)

在这个假期里,我们五年级的老师和**一个小飞虎队。这部电影我有很大的感情触动。电影先讲了三个叫,小虎,小银,大壮。

开始大壮在捡煤球的时候遇到抗战兵,那个人告诉了大壮一些情报,让他交给老洪,于是大壮和小人小虎一起去送请报去。他们来到了火车上,在火车上玩的很开心,小鬼子发现他们了想得到情报,就在这是大壮急中生智吧鬼子打跑了,最后到了临城但不不知到怎么走,找来找去,又碰见了日本大胖子欺负他们,但他们用巧劲把大胖子**了。后来来了日本兵,要把大壮带走打听情况,但大壮用自己的智慧把日本人扭转过来。

后来八路军老洪救了他们,成了真正的小英雄。

这部影片让我懂得了要?报效祖国,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像他们三个一样。他们没有在这样强大的敌人面前退缩,我们也不能在困难的问题面前退缩。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像他们学习 !

孙乃旺小小飞虎队观后感(三)

现在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是《小飞虎》。因为小小飞虎队令我很开心,也特别喜欢。我是因为开头特别有意思才喜欢看的;开头是一个小主人公大壮的梦。

梦想是化身一个很有权势的人,是一个玩鬼魂的高手,结果是现实生活中玩得很酷。而且主人公之一虎子是个扒车能手,连跑的特别快的火车都敢扒。但是有一件事情,就是虎子得到情报,于是就想了一个法子让"汉奸"和鬼子干了起来,却没想到汉奸就是飞虎队,他一直崇拜的打鬼部队。

主角小银曾经用弹弓打魔鬼。事实上,弹珠是蟋蟀。当时,魔鬼光着肩膀,所以他打了魔鬼的背,所以他们赢了。小银、虎子和大壮成立了小飞虎队,但有时他们会帮忙。但是飞虎队的领队老洪非常欣赏小飞虎队。

有时候,巧事却会自动降到小飞虎队的头上;例如说,飞虎队的老吴受了重伤,他把暗语告诉了大壮,但是我却不知道大壮能不能记住那句话,我也希望小飞虎队能早日知道虎子的妈妈是飞虎队队员。

抗战观后感(篇3)

记忆中,很久没看黑白电影了,似乎已经淡忘了,但在我们这些90后大学生的心中并不代表消失了,因为当那熟悉的革命奋斗旋律响起时,我们便找回了那些年学校里组织在国旗广场前看电影的那段欢乐的、难以忘怀的时光。黑白电影,它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不仅如此,更是革命的精髓,它传达了一种当时人们朴素自然的品质,同时也隐藏着一种强烈的张力给你无限的力量。我想抗日战争片《地道战》就是这样一部好的黑白电影。

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这么好的电影还是让我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红领巾染谐的时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触,是因为“地道战”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片中人们对革命的无私奉献,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可敬,对高尚情节的追求,对那些勤劳而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的崇敬爱戴之情。

1942年,霸权的日本军队侵略了中国人民的土地。在中国冀中平原,一批英勇奋战的男女战士从四面八方赶来,怀着爱国的心聚集在一起,准备战斗。为了能顺利的战胜日本军,冀中根据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战,展开了挖地道的行动,我方士兵运用野外地道站的战术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终于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许多人物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谋的高传宝,令我无比的佩服;有忠诚至上的老钟叔,有让人臭骂的汉奸汤司令,还有那个令人恨之入骨、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这些老演员所刻画的深刻的人物形象仿佛如电影中那些经常响起的动听的**一样,时时萦绕在耳边,难以挥之。

电影结束了,我却还意犹未尽,脑海中还都是当地人们作战的画面。如此铿锵有力,如此富有感染力,让我读了之后心里沸腾,感慨万千。我想那是一份对高传宝同志的敬佩之情,一份对士兵们顽强斗争意志的佩服,一份对司令可笑举止的愤恨,一份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与其说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还不如说冀中平原上的那些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人们才是奇迹,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捍卫了中国的领土,是他们在名族抗日战争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而正是这一点,让我们每一次看到这样的红色共产党,都会有一点感动,一种莫名的冲动,一种对人性、自由与和平的强烈渴望,一种久违的爱国情结。

抗战电影观后感(二)

自开始记事起,就从老一辈的口中听了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尽管如此,对这一块中国人都应当正视的历史知道的还只是一点皮毛,对其中所要表达的共产党员的精神也没有很深地去体会过。这次的红色经典欣赏正好给了我这个重温历史,挖掘和体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精神的机会,在众多的红色经典书籍电影中,我选中了《太行山上》这部电影,不仅因为它刚好能满足我对于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的探索,同时我觉得这部电影所反映其中的共产党员的优良精神和素质也是当今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

《太行山上》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当时的八路军总司令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影片集中反映了八年抗战中的几次重大战役,从平型关战役、阳明堡战役到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情景,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刻画了一个个优秀的共产党人的形象。令我震惊的不仅是战场上号角呼啸的壮丽场面,还有共产党人勇于面对、坚忍不拔的精神。

平型关战役中,在兵力单薄、装备较差的恶劣环境下,八路军将士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一举击败了日军精锐板垣师团,将平型关十里大峡口变成了侵略者的坟场,铸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得到了山西人民的热情拥戴,以此从正面歌颂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表现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看一部电影,并非只是在看,而是要思考我们是否能从这部作品中学到什么或者说有什么道理值得我们借鉴的。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明确和摆正自己入党的动机,坚定自己入党的信念,认清自己的职责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应当要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在这部影片中,有许多当时优秀的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在现今的共产党员的身上仍适用的,他们的大智大勇、吃苦耐劳、临危不惧、勇于向前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所缺乏的,他们分析问题的客观、理智也是我们所应学习的。我想,作为21世纪的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当延续前辈留下来的光荣传统,在以后的日子里,实事求是,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为祖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一份力。

抗战电影观后感(三)

这次看的电影《地道战》是一部1965年的经典老电影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并没有向残忍扫荡的鬼子屈服,他们这群“土八路”用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操和一种你能够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运用自己的智慧,团结一致,不断改进他们的地道战战略,就像电影中说的“他们有他们的一套打法,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打法。”事实也证明了,这精妙的地道战让鬼子进来了,一个也出不去。

正如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隧道战争法在一开始并没有如此神奇和惊人的效果。第一次隧道战争失败了,鬼魂进村把这里搞得一团糟。可是村民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他们越挫越勇,经过改良和设计,终于完成了进可攻退可守,地上地下都能作战,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和日寇巧妙周旋,终于打得日军节节败退,落花流水,最终成功占领黑风口据点。

电影中最感人的角色是高老忠。虽然他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很短,但他的正义和无畏深深**撼了我。晚上独自一人散步的高老忠,偶然发现了前来攻打高家庄的日军。他拼命跑,只想敲响警钟,告诉村民日军要来了,赶紧躲在地道里。即使他被日军发现,即使他知道自己会死,他也毫不犹豫地敲响了警钟。

身中数枪的高老忠依旧没忘向日军掷去一枚炸弹,死得何其悲壮,何其令人动容。

电影中提到一句话,“分不清哪个是百姓,哪个是八路军。”这句话是汉奸对日军首领说的,这句话应证了军民一家,这也正是共产党的特点。在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勇敢地面对敌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对方的劣势作斗争。

当时中国并不强大,也没有先进战争,**但是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意志力,强大的精神使八路军战胜了日军。

这部电影使我对于抗日战争,对于当时的“土八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用所有爱**民的血和汗,还有决不放弃的精神和智慧换来的伟大胜利,每一个流淌着中国血液人的炎黄子孙都应位置深深骄傲,我们有了不起的先人!

抗战观后感(篇4)

今天,我读了《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战的杨靖宇》这篇文章,深受感动。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日军侵华期间,他率领东北军奋起抵抗日寇,顽强不屈,唤起民众思想觉悟。他这种勇敢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一次次的抗日战役中,不管敌军多么强大,不管武器多么先进,他都可以一次次化险为夷,逃离敌人的包围圈;同时还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对敌人进行反击。在东北那片白山黑水间,他还多次开展反击战,采取了夜袭、伏击、迂回等战术,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他这种高超的战斗本领值得我们学习!

当看到杨靖宇将军在最后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时,唯用草根、棉絮充饥,我的心情十分沉痛;当将军不幸被敌人捉住,面对敌人的各种威逼利诱,他都坚强不屈,直至为国捐躯,我无比震撼、钦佩。杨靖宇将军这种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传承!

在新时代,我要以杨靖宇将军为榜样,热爱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抗战观后感(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历经许多艰难困苦,生活过得很好。那一段历史对于现在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是成为影视作品书籍档案中一段段、一片片的叙说和演绎,而对于现今依旧存世而亲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来说,那是充满了荣辱、动荡气壮山河中夹杂着血雨腥风的残酷事实。这个代价是巨大的!

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该铭记的一段历史。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要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渊源,读史便是很好的一种途径,而抗战史是历史长河中的方舟。那些浴血奋战,那些奋勇杀敌,种种的记忆镌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长。读史知兴衰,在历史中徘徊,个人修养、人生境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跨跃式的突破。

从小就喜欢看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总觉得在那些沉睡的历史中能够感悟很多做人的道理,品味出人生的百态。自从我来到学校办公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对提高政治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关注时事政治,课外阅读红色经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或许很多人都觉得这类的东西读起来过于枯燥,但对我而言,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

最近在读一本名为《中国抗战史》的书,读罢,感触颇多。

《中国抗战史》全书以中国全民抗战为经纬,由“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根据时间,地点,事实,作横剖面写述。书中所引用的有关资料和敌我军的实际情况,都是以当时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对全面深入地研究抗日战争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很多是作者身历各战场前线,详悉各前线之情况及军事配备情态,又曾为新闻记者的作者,在写作风格上也别具一格。

“为重振中华民族之复兴,奠定世界和平,吾人切不能遗忘抗战中之经验教训。”便是作者作此书的目的了。《中国抗战史》一书,用较为客观的态度批评了敌我得失,不屈不饶地为国家的安危奋战,打压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在对错综复杂的抗日战争理时进行有序梳理时,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吸引着人们联想和引导人们深思。

回顾抗战史,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一场场的战役,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接下来的战略相持阶段,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到后来的一场场战略**战役,充分突显了我**民一心抗战,保家卫国的决心。每一场战役在历史前沉淀下来的都是染血的辉煌。

读之,心中总不由地涌动一股复杂的情愫,感叹于我们军队的智慧的同时又为着死去的烈士哀伤。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忘记一个国家的历史,因为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中的每一个人去分享。而国耻,同样需要每个人来承担。为了和平,收获战争;为了未来,收获教训。

”是的,我们要时刻铭记过去的历史,记得国家在水深火热中的奋力挣扎,记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少场战役,多少革命先烈换来的。用我们的行动,我们可以诠释一个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当我们得知日本恶意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时,我们感到愤慨,挖掘了许多历史史实来攻击日本。我们大规模抵知日货。

很多事情都不想判断是非,但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杠杆,知道往哪边去。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式,你改得了课本,却永远颠覆不了历史的正义。你承认或不承认,历史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我们也明白“以史为鉴”不是仇恨的延续,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在教训中求得国家的稳步发展。

抗日战争的历史,使我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复活,为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这些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作为当代爱国青年,应该考虑什么样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素养。

读经典,读时事可以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和平年代,国家稳健发展,不需要我们冲锋上阵,也不需要我们为国家牺牲自我。

然而,国家仍然需要我们,我们,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做出贡献。孙中山曾说过“做人的最大事情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是的,爱国,这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该如何去度量我们的爱国情操。也许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到国家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地方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自己不平凡的生活。现在,我们正努力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也许这是最恰当的爱国行为。

读史明志,以史为鉴,在历史的境子中反思和思考,从而延长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的深度,达到人与国家融合的境界。镜,乃形;境,乃影。镜中境,形影不离。

抗战观后感(篇6)

抗战英雄谱观后感

抗日战争的英雄谱使我们更接近英雄。字里行间充满了英雄功绩和爱国情怀,也充满了历史的伤痛和悲剧。

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凝聚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巨大精神力量,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历史奇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大的史诗。

读懂抗战英雄身上无限的忠诚。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咆哮。无论是黄河两岸的血战,还是绿纱帐篷里的绝望抵抗,都是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是民族性格和人民灵魂的凝聚。

抗战时期,多少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宁愿牺牲生命也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通信战士李白面对敌人**厚禄的利诱和各种酷刑的逼供,始终坚贞不屈;方志敏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并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刘胡兰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读懂抗战英雄身上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是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抗战英雄母亲邓玉芬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抗日战争的前线,绵阳“模范父亲”王者成在其儿子王建堂出征前送一面死字旗……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前方后方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的抗日力量,汇聚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广大共产党人更是挺身而出,扛起抗日重任,始终走在抗日前列,马立训、方志敏、叶挺等都是其中杰出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的真谛。

读懂抗战英雄身上偾张的血性。在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的杀戮面前,中国人民没有被日本侵略者的淫威所吓倒,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无所畏惧,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抵御日军的枪炮,筑起一道鲜血长城,保卫神圣的家园。孤胆英雄杨靖宇、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马本斋、弹尽粮绝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背水作战誓死不降的八女投江……正是他们挺起民族的钢铁脊梁,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读懂抗战英雄心中深厚的家国情怀。在激烈的战争中,抗日将领和义人视死亡为归宿,但他们也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爱、恨、爱、恨。他们的坚硬与他们的柔软一样感人。

翻阅先辈留下的家书,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他们的国家情怀和温情。左权将军写给爱妻刘志兰的信,将亲人间的思念幻化成共同的进步以勉励各自努力,如今读来仍令人为之动容;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母爱,读罢令人肃然起敬,心里泛着酸楚……自古以来,有国才有家,国破家难在。为了国家,他们展现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演绎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的家国情怀。

青山埋忠骨,英魂照千秋。抗战那些日子也许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抗战英雄们身上的精神,要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之中,始终激励我们继承先辈遗志,无愧今天担当,不负明天梦想。

9月3日抗战纪念日阅兵观后感

有一种命运你永远逃不掉,只有追赶;有一种使命你永远不能拒绝,只有奉献,死。

随着9月3日抗日战争纪念会和胜利日阅兵式的临近,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再次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闪现,土地的流失,世界的兴衰。我们从历史中走来,也将在历史中走向更远的远方。

1937年宛平城的炮声给国人带来了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经历了明治维新和近代化改革的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残杀我们的同胞,到处是烧焦的躯体,到处是呻吟的妇孺,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呼喊、杀身成仁,担负起了天下的兴亡,他们高唱着战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铁和血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是何等伟大而光荣的岁月。然而,在穿越历史的尘埃,探索历史的脚步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深思!

看得见多远的历史,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演绎的改革与创新的历史,这其中有秦孝公与商鞅变法强国锻造秦王天下的丰功伟绩,也有六国因循守旧划归秦治的无奈;有李唐王朝革弊布新、海纳百川的大唐荣光,也有南渡偏安的宋之悲凉;有张居正改革创新的中兴之治,也有乾隆锁国的盛世糜章……

鉴往知来,从盛世荣光到国破家亡,再到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中国梦想,这期间太多的兴亡故事、太多的历史沧桑告诉我们: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改革的路从来都不平坦,需要我们越深渊、历险滩,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面对环境污染、人口结构失调、中等收入陷阱等重重压力,我们唯有跳进历史的长河,走入民族记忆深处去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去寻求面向未来的大智慧,坚定改革创新的勇气与担当,才能让历史照亮我们的未来。千难万难、知难不难,没有爬不过、走不出的难。

没有什么比带领一个国家走向复兴更光荣的使命了,没有什么比团结1亿人民实现梦想更崇高的事业了。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骄傲!

历史是昨天的未来,未来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将以历史的名义扬帆改革,我们的道路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