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 姜越

《感动中国》是**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已经连续举办多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年度人物定义:年度发生的人物事件,或年度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人物。

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贡献,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这一次,我们利用毛泽东的时间观看了2014年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我感觉很好。

在这十个人物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旭华先生和姚厚芝姐姐。

先来说说黄旭华老先生吧。有人说,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但黄老先生却抛开名利,甘愿做无名英雄,为国家的崛起成为众多地基中的一块。没有非凡的毅力和决心,就不能舍弃名利,选择正义。

他教给我们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为了信念而活。而他,就是这种活法最好的诠释者。

再来说说姚厚芝大姐。这是十位人物中最令我震撼的一位人物,因为她的母性实在太让人感动。三年零五个月后,一副清明上河图,看似简单,却充满了姚厚芝姐姐的生命活力。

在与死亡抗争的日子里,她最关心的是丈夫和孩子。她放弃了安心的日子,选择在病痛的折磨下为孩子留下财富。这是多么伟大的母性!

母亲节快到了。祝姚厚芝大姐和所有母亲长寿!

我每年都看感人的中文节目,每次看都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温暖和兴奋。节目中播放的一些人物事迹,我们耳熟能详,有些闻所未闻,但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却在全国各地传播正能量,支持中华传统美德。有人说这是“傻”,在现在人的眼光看来,或许这些让人感动的人确实很傻,他们献出了自己,为人民,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精力,而没有太多的时间顾及自己,实在是傻的可以。

但我认为这种愚蠢是一种信念和一种坚持。只有继承这种愚蠢,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才能永垂不朽。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2)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术员。自1987年进入工厂以来,已用于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机的微成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

5mm是固体发动机粉末表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徐立平手刻的粉末表面误差不超过0.2mm,非常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如何去;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人们的梦想。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3)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于天津市宁河县。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副院长、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感动中国于敏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感动中国于敏观后感一:晚上八点,我准时坐在沙发上,和老妈一起看《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的内容使我很感动,使我印象最深的人于敏老先生,当主持人宣读颁奖词,于老先生的儿子接过奖杯的那一刻,距离我国第一颗氢弹**,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中国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朱光亚院士认为,在突破氢弹技术路线的过程中,“于敏起了关键作用”。在从事核计划的顶尖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从未研究过的人。

这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泪水的一代物理学家的故事。1966年12月28日,我国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确保能拿到这次试验的测试结果,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核试验基地都是在条件恶劣的高原和大漠上,当时40岁的于敏身体虚弱到这样的程度:

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一百米。有时候你得休息好几次。你需要用手抬起你的腿来慢慢地移动台阶。由于过度操劳和心力交瘁,他曾多次休克在工作现场。但在那样高难度、高辐射的条件下,于老先生仍"以命相搏"。

经过多次测量,我国氢弹原理实验取得了成功!

于老先生这一辈子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他这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学***宽大的胸襟,坚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得更大的进步。

感动中国于敏观后感二: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学的奠基人中,于敏是唯一一个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通过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原理和配置基本齐全的思想,成为我国氢弹研制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中只公开露面过两次,一次是1999年,国家颁发了两枚炸弹和一颗星。另一个是1月9日,xx,国家科学技术奖,于敏成为唯一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感动中国于敏观后感三: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

在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有10个人,他们是于敏;朱敏才、孙丽娜;赵久富;张纪清;陶艳波;木拉提·西日甫江;肖卿福;朱晓晖;陇海大院;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其中于敏很让我感动,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一生中只公开露面过两次,一次是1999年,国家颁发了两枚炸弹和一颗星。另一个是1月9日,xx,国家科学技术奖,于敏成为唯一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感动中国给他颁奖的感言是:在混乱中寻找一张安静的颁公桌,没有给外国已经磨砺过的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1.《感动中国》观后感

年最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精编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5.感动中国xx观后感600

6.感动中国支月英观后感

7.感动中国xx观后感500

8.感动中国观后感罗阳

9.感动中国xx观后感500

10.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4)

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今天,我**了“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感人的汉字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锋。

38岁的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xx年5月18日清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居民楼发生火灾,浓烟迅速吞噬整栋楼。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毫不犹豫地三次冲进火场救人。20多个邻居没有人。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

从住处到附近五六十米外的张衡路口,他一路上留下了血迹斑斑的脚印。

王锋的受伤牵动了千百万人的心。短短6天,他就收到了社会各界200多万元的善款。10月1日下午,王锋死于肺栓塞。

妻子潘品最了解丈夫的品性,她知道在王锋沉默的外表下有着坚毅的力量,她说,“他这样做,我一点都不奇怪,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要不这样就不是他了。”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默默地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牺牲自己,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不追求自己的幸福,只追求别人的幸福,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活力,没有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今天,我**了“xx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这一年感人的汉字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支月迎。

支月英是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燕下镇白洋教学中心的一名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感动中国选拔委员会给支月英的话是:你走了很多路,总是绕着大山走;你吃了很多苦,但是你给孩子们的是甜蜜的。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

三十六年,华丽的两代童年,洁白你的辫子。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默默地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牺牲自己,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不追求自己的幸福,只追求别人的幸福,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活力,没有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我要学***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感动中国,温暖人心,河南人的身影,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

王锋第一次带着女儿跑了出去,立即转身去救妻子和儿子。这是王锋第一次在火灾中。

想到家教和两个住在二楼的学生,王锋毫不犹豫地再次冲进火场,把他们安全送了出去。这是王锋第二次进入火海。

楼上还有房东一家四口,还有十几个邻居,王锋在**声中,再冲击火海,挨门挨户敲门示警。这是王锋第三次进入火海。

大楼里有20多人获救,但最容易逃脱的王锋被烧成了一个碳化人,全身烧伤面积达92%,眼睛烧伤,肺部和呼吸道烧伤

王锋在火海中获救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了很多细节,包括王锋最后一次呼救时的血迹绵延50米。

王锋的受伤牵动了千百万人的心。短短6天,他就收到社会各界200多万元。每个人都在祈祷。英雄王锋必须活下来。

不幸的是,10月1日,xx,王锋的病情突然恶化。下午4点34分,他终于死于器官衰竭。经过136天的**,他永远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人们陷入深深的悲痛…

河南籍候选人连续第四次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正是河南人最朴素可贵的品质,有力地展示了河南人民纯朴善良、无私奉献的情怀。

1.《感动中国》观后感

年最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精编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5.感动中国xx观后感600

6.感动中国支月英观后感

7.感动中国xx观后感500

8.感动中国观后感罗阳

9.感动中国xx观后感500

10.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5)

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在这个节目中,我认识了张桂梅。偶闻云岭张桂梅,起初内心并无太大波澜,但在看完她的第一个故事后,又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看。从普通教师变为一长,再成为一位身兼数职的“校工”,她把自己的生活、生命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云南华坪县的教育事业,换取华坪大山深处女孩们的光明未来,留给福利院孩子们温暖的回忆,即使生命的灯火日渐微弱,她仍旧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撼动之余我更多的是自愧弗如。

张桂梅本身条件不好,她如今已经63岁,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身体患有骨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的23种疾病,每天只靠止痛药来过下去。

信仰在战争年代,让共产党人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年代里,张桂梅用“我将无我,不负初心”的宽阔心胸与博大的情怀所诠释的奉献,正式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的共产党人应该学习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