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出处
《庄子天下》。
释义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是日取其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万世不竭。一尺之捶是一有限的物体,但它却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这个辩论讲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有限之中有无限。
延伸阅读
《天下》以篇首二字名篇。天下指中国的社会。《天下》的主旨既是《庄子》一书的导言,又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史学史。在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段中,提出学术问题有道术和方术之分。道术是普遍的学问,只有天人、圣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学术则是具体的各家各派的学问,这种学问都是各执一偏的片面的学问。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出处
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释义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的大意是这一方不予以堵塞,另一方就不能流淌;这一方不予以阻止,另一方就不能通行。原是指要塞止佛、老之道,以便使儒道得以流行。现常用来说明不抑制不好的东西,好的东西就不能树立起来并发扬光大。
延伸阅读
《原道》是唐宋首席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批驳、斥责佛、老,推崇、宣扬儒家的论说文中的代表作。原,在这里作动词用,有探讨、推究的意思。韩愈就是要通过他的原,通过他的探讨和推究来阐扬、光大儒家的圣人之道,并对佛道两教予以严正的诘难与训斥。韩愈所遵从、所褒扬的道是儒家的这个道,而不是老子的那个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出处
战国屈原《卜居》。
释义
一尺可能会成为短的,一寸可能会成为长的;任何事物都有不足的成分,聪明的人也有他不能了解的。原指占卜并不能完全解决人所疑惑的问题。后用以说明事物互有长短,各有利弊。
延伸阅读
《卜居》篇中写屈原被放逐,三年不得复见,为此心烦意乱,不知所从,就前去见太卜郑詹尹,请他决疑。屈原先述世道不清﹑是非善恶颠倒的一连串疑问,然后詹尹表示对这些疑问龟策诚不能知事,只好说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显然,《卜居》并非真的问卜决疑之作,只不过设为问答之语,以宣泄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意而已。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出处
《老子》五十八章。
释义
正常的事可变成奇特的,善良又可变成妖孽。说明正、善会向其对立面奇、妖方面转化。老子对事物转化规律的认识,是对辩证法的一大贡献。但他忽视条件的作用,使其辩证思想不能正常发展。
延伸阅读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所以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还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了对立面双方的同一性。老子还认识到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向相反的一面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天地间一切事物就这样成败交替,阴阳相易,祸福相倚。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释义
圣人上千次地考虑,必定有一次失误的时候;愚笨的人上千次地考虑,总有一次是得当的时候。
延伸阅读
《史记淮阴侯列传》又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以千虑一得用作自谦之词;也以千虑一失告诫人们不要自恃聪明而不谨慎,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出处
《老子》二章。
释义
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互相对立而形成。意谓事物都有对立面,互相依存。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相生:由相互对立而产生。相成:由相互对立而形成。
延伸阅读
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很容易理解为有可以生无,难和易可以互相转化因为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其实,这或许是片面的。在平地骑车是省力的,我却要骑得很慢;在上坡骑车是困难的,我却要骑得很快。不是不理解事物的客观情况,也不是不了解顺应地利的重要性。就如开车爬坡的时候,需要把发动机的转速降下来,而不是加转速。所以,是的,从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上来说,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有和无,难和易,都是事物某个特定时刻的状态。我们要研究它,不应该局限于这样的表象,而应该通过这些现象来挖掘其内在的关联和本质。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挖掘事物间的相互关联,合理安排有限的资源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是举重若轻,就是游刃有余。这正是妙识所难,其易也将至;忽之为易,其难也方来。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出处
南朝梁代范填《神灭论》。
释义
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失去,精神也就消亡了。说明精神从属于形体,它不能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
延伸阅读
范缜的《神灭论》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篇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极为形象的比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出处
宋代苏轼《琴》诗。
释义
如果说琴声发于琴上,那么,琴放在琴盒里为什么它就不鸣了?如果说是发于人的手指上,那么,为什么不从你的手指头上倾耳谛听?这两句诗写得俏皮但又富有哲理,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有关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
延伸阅读
此诗反映的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出处
《老子》三十六章。
释义
想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说明夺予之间的对立转化关系。
延伸阅读
《老子》三十六章论述了一种荡秋千式的局势推动术取与之术的玄妙性、有效性;认为懂得施行取与之术是行为者灵动因应的内明境界的外在表现,也是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机理之所在。老子因此主张以柔弱灵动的行为方式处世,不轻易以邦之利器示人。这是与不以兵强天下相对应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渊中有鱼,柔若水的邦中有利器,因此,柔中寓刚,以柔护刚,保有以刚作出奇闪击的后续潜力是老子贵柔的有机组成部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
《老子》五十八章。
释义
灾祸里面有幸福的因素依附着,幸福之中有灾祸的因素隐藏着。说明祸与福的辩证关系。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事物无不向它的相反的方向转化。
延伸阅读
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将祸福对立统一起来,有了祸要想到与之对立的福,有了福要想到与之对立的祸,并且要从祸中看到福的希望,从福中看到祸的存在,这样才能较好地处理祸福矛盾。老子在这里阐述了祸与福的辨证关系,是中国人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哲学思想。所谓:居安思危、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晴带蓑衣饱带干粮等等,这些常挂在中国人嘴边的话语里都蕴涵了这种哲学思想。时时提醒我们: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颓废。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出处
《老子》四十三章。
释义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穿行于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中。说明柔弱能战胜刚强的道理。但这并非绝对规律。
延伸阅读
老子的哲学就像一个隐居山林的老道,发出一连串令人迷惑的古音。当世人都在追求着强大,强化着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时候,老子则提倡知其雄,守其雌,利用反向哲学逻辑,认为欲真正强大,当从强的反面弱处做起。而老子的哲学可以说是女性哲学,充满了一种柔性精神。关于柔弱,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等等。在老子认为,以水的柔弱去攻坚强是没有不胜的,一切应以柔弱为先。用到人际关系上,柔弱亦即委曲,故阐明柔弱之理,亦即阐明委曲之理,懂得委曲之理,才能报怨以德。但老子说的委曲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为了求全,即以柔弱克刚强,以自然之道最终达到和睦共处,而消冲突和战乱于无形。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出处
《论语阳货》。
释义
不知道吗?最坚硬的东西,磨而不薄;最白的东西,染而不黑。比喻意志坚强、品德高尚的人,虽受环境的影响但不起变化。
延伸阅读
佛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本章表现了孔子通权达变的灵活性。孔子取喻,意在供食用,意思是我岂能像瓠瓜一样,仅能供使用,而不能供食用。从内质讲,我属坚白耐用之物,从外用角度讲,我不仅能供使用,亦可供食用。本章孔子答子路劝谏,比前章周备详密,亦表现出孔子通权达变,灵活周详的圣人风范。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出处
《左传僖公十四年》。
释义
谓皮既然不存在,毛也无处依附。比喻失去了基础和根本,与之有关的事物也不复存在了。
延伸阅读
鲁僖公十四年冬季,秦国发生饥荒,派人往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国不给。庆郑说:背弃恩惠就没有亲善,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财物就是不祥,使邻邦愤怒就是不义。这四种道德都丧失了,用什么东西来维护国家(的生存)呢?虢射说:皮如果已经不存在了,毛又依附在哪里?庆郑说失去信用,背弃邻国,一旦发生了患难,谁来周济我们?没有信用,患难就会发生;丧失救援,国家必然垮台。这就是(事理的)必然结果。虢射说:(给他们粮食,)秦国对我们的怨恨不会有所减少,却反而加强了敌人的实力,(所以)不如不卖给他们粮食。庆郑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是百姓所唾弃的。即使亲近的人尚且会为此成仇,更何况是冤家对头呢?惠公不听。庆郑退出去,说:君王早晚要懊悔这件事的!

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出处
汉代桓宽《盐铁论轻重》。
释义
茂密的树林下面没有旺盛的青草;在没有平整的地里,长不出好的禾苗。比喻在强大的势力下,弱者会受到压制和侵害。
延伸阅读
桓宽,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汉宣帝时被推举为郎,曾任庐江太守丞(生卒年不详),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盐铁论》是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 召开的盐铁会议的文件写成的政论性散文集。它比较生动地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们的辩论,保存了许多西汉中叶的经济思想史料和风俗习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写作上,它通过一定的集中和概括,描写了几个各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物语言和描写文字比较生动,感情色彩也比较浓;特别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这在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出处
《孟子告子上》。
释义
如果得到适宜的滋养,没有东西不能生长;如果失去适宜的滋养,没有东西不能消亡。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原本没有的可以产生出来,失去必要的条件,已有的也可以不复存在。
延伸阅读
孟子认为,仁义之心是要自己去维护的。孟子说: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放其良心,也就是失其本心。意思是纵然是存于人的有不良的心,难道是没有仁义之心吗?这样所以放失了他的良心,就像刀斧之于山上的树木啊,天天去砍它可以使山上的树木变得美好茂盛起来吗?良心如果天天去摧残他,也会像山变得光光的一样,没有了。孟子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如果得到的正确的养护,没有东西是不生长发展的。如果失去了正确的养护,就没有什么物是不会消亡湮灭的。孟子认为心也是这样的,他引用了孔子的话来说明: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孔子的意思只要操持着就会存在,舍弃了就会消失,悄然的生起和消失没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没有人知道它的去向。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出处
《论语阳货》。
释义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便有很远的差别。说明环境、生活习惯会对人的思想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所谓习与性成。
延伸阅读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人与人在生而具有的秉性、潜质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环境影响、习染和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造成了彼此之间很大的差别。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世界上所有现代人的DNA有99.9%以上都是相同的,各民族的差异仅在于客观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后天获得的性状不同。这个结论有力地印证了孔子关于性近习远的论述。孔子关于性近习远的论述反映出他对人性平等的理解,打破了那种认为人天生就有优、劣之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偏见。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不但提出了不分贵贱、贫富和地域,人人都可以受教育的思想,而且身体力行,付诸实施,突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柔弱胜刚强。
出处
《老子》三十六章。
释义
柔弱能战胜刚强。说明以柔克刚的道理。但柔弱胜刚强是有条件的,如果把它绝对化,就会陷入形而上学。
延伸阅读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反复讲的道理,老子认为事物总要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叫反者道之动,木头长大了就要枯死,军队强大了就要亡国,保持事物生物生机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它处于弱小的地位。老子最推崇的是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胜刚强作为人生智慧用在社会实践上就是要知其雄,守其雌,凡事不出头,装糊涂,不敢为天下先。柔弱胜刚强看到了弱小事物有向强大发展的趋势,有合理的一面。但柔弱胜刚强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柔弱都能胜刚强。处于发展中的柔弱和走向灭亡的柔弱,都是弱,但前途不一样。嗷嗷待哺的婴儿和风烛残年的老人,都需要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但两者的未来大不一样。柔弱胜刚强作为一种人生智慧也是有缺陷的,造成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敢以前者自居,即使是前者,也要打着弱者的面具出现,这样做的效果使一些人居阴为阳,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心口不一。中国的强者,往往扮猪吃老虎,以弱者自居,不到关键时刻不会露出狰狞面目。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
释义
辅和车是互相依靠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成语唇亡齿寒本此。
延伸阅读
春秋时期,晋国的近邻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吞并这两个小国,计划先打虢国。但是晋军要开往虢国,必先经过虞国。如果虞国出兵阻拦,甚至和虢国联合抗晋,晋国虽强,也将难于得逞。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建议:我们用屈地产的名马和垂棘出的美玉,作为礼物,送给虞公,要求借道让我军通过,估计那个贪恋财宝的虞公会同意为我们借道。晋献公说:这名马美玉是我们晋国的两样宝物,怎可随便送人?荀息笑道:只要大事成功,宝物暂时送给虞公,还不是等于放在自己家里一样吗!晋献公明白这是荀息的计策,便派他带着名马和美玉去见虞公。
虞国大夫宫之奇知道了荀息的来意,便劝虞公千万不要答应晋军借道的要求,说道:虢虞两国,一表一里,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如果虢国灭亡,我们虞国也就要保不住了!这里的辅是指面颊,车是指牙车骨。面颊和牙车骨,是一表一里,互相依存的,所以叫做辅车相依。嘴唇和牙齿,也是表里相依的,嘴唇如果不存在了,牙齿失去掩庇,就要受寒,所以叫做唇亡齿寒,也叫唇齿相依。
可惜目光短浅、贪财无义的虞公,竟不听宫之奇的良言忠告,反而相信了晋国的阴谋欺骗,不但答应借道,而且愿意出兵帮助晋军,一同去打虢国。宫之奇预料祖国将亡,无法挽救,只得带着家小,趁早逃到曹国去了。

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餐。
出处
三国曹植《望恩表》。
释义
寒冷的人不贪得一尺见方的宝玉,而一心想弄到一件粗布衣裳;饥饿的人不企盼千斤黄金,而对获得一餐饭心满意足。意谓境况不同,人们的心思便不相同。
延伸阅读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少有文才,善为诗文。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终性而行失宠。遭忌于兄丕。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因任换封地。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改为临淄侯。二十五年,曹操逝,曹丕废汉称帝,使就国。黄初二年(221),贬爵安乡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东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曹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仪;六年,封为陈王。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41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
出处
《大戴礼记曾子立言》。
释义
蓬蒿生长在麻丛之中,不需要扶助,就能长直;白沙倒在污泥当中,会与泥一样成为黑色。比喻人受环境影响。
延伸阅读
《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前人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所引郑玄《六艺论》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之语,多谓其书成于西汉末礼学家戴德(世称大戴)之手。现代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推翻传统之说,论定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它很可能是当时大戴后学为传习《士礼》(即今《仪礼》前身)而编定的参考资料汇集。该书原有85篇,但今仅存39篇。其余的46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
出处
《韩非子解老》。
释义
万物必定有茂盛和衰败,万事必定有松弛和紧张。
延伸阅读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前281~前233),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解老》是韩非子解释《老子》思想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有机地将道家思想和发家思想结合起来,是中国最早解释《老子》哲学的著作。

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
出处
明代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释义
长时间卧床的想着起身,长时间闷在屋子里的想着复出,长时间鼻闷的想着打喷嚏。说明事物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变化。
延伸阅读
刘基,字伯温,晚号犁眉公。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5岁,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处州府青田县),明代政治家、诗文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字伯温,明国开国功臣。故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出处
《老子》二章。
释义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就产生了;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恶就产生了。意谓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能够互相转化。
延伸阅读
老子很有意思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和丑本是相对并列的,可他偏不说丑而说恶。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和恶本来是相对并列的,可他却不说恶而说不善。故曰:这里的恶不能单纯的解释为丑,而是指丑恶这一类行为,也就是说:天下人知道美好之所以是美,好的原因,就知道丑和恶这类了。知道善(这里的善也是指大范围的善),就知道不善(也是大范围的)了。概念不好搅混,不然很难读出《老子》的精髓。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出处
唐代杜甫《可叹》诗。
释义
天上的浮云原本像件白净的衣服,转眼间却又变成了黑狗的样子。喻事物变化无常。
延伸阅读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拯疑旷前后。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
出处
《韩非子亡征》。
释义
木头折断了必定是由于蛀蚀,土墙倒塌了必定是因为有了缝隙。意谓事物的变化都有其内在原因。
延伸阅读
《亡征》,讲述的是灭亡的征兆,作者自为界说道:亡征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关于亡的主词,从字面上看是国家,但因为韩非将专制君王与国家等同起来,因而事实上文中所讨论的四十七条亡征中,有些确是关系到国家的,有些是同时涉及国家与君王个人利益,更多的则只是影响到君王个人权力和地位的巩固而已,即使君主灭亡了,也于国于民无妨,故而不可一概而论。尽管如此,这四十七条极宏观又极微观、极恢宏博大又极细致深入的征兆是韩非对前代治乱兴衰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又是对于战国末期政治斗争的高度概括,剔除其为专制集权张目的内核,其中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Jzd365.com更多名人名言扩展阅读

励志名言:家之不行,国难得安


励志名言:家之不行,国难得安
原文: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译文:每个家庭都要有所信奉的为人处世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都要遵循这种不变的原则。这样家庭成员才能和言悦色以诚相待。父母兄弟之间才能相互理解,融洽相处。只要能够遵循所信奉的标准,则其所得到的益处要胜过调养身心千倍万倍!
家是什么?家是亲人和亲情,不是你居住的大房子。也不是你拥有的万贯家财。家是心灵的栖息地,是感情的目的地。家就是一切,有家就有一切。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屋华堂,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像今天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厌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和父母无休止的管教。
她离开了家,决心要做世界名人。可不久,在经历多次挫折打击后,她日渐沉沦,最终走上街头,开始出卖肉体。
许多年过去了,她的父亲死了,母亲也老了,可她仍在泥沼中醉生梦死。
这期间,母女从没有任何联系。可当母亲听说女儿的下落后,就不辞辛苦地找遍全城的每个街区,每条街道。她每到一个收容所,都哀求道:请让我把这幅画挂在这儿,行吗?画上是一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
有一天,这个女孩子懒洋洋地晃进一家收容所,那儿,等着她的是一份免费午餐。她排着队,心不在焉,双眼漫无目的地从告示栏里随意扫过。就在那一瞬,她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会是我的母亲吗!她挤进人群,上前观看。不错!那就是她的母亲,她站在那里,泣不成声。这会是真的吗?
这时,天已黑了,但她不顾一切地向家奔去。当她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站在门口,任性的女儿迟疑了一下,该不该进去?终于她敲响了门,奇怪!门自己开了,怎么没锁?不好!一定是有贼闯了进来。记挂着母亲的安危,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卧室,却发现母亲正安然地睡觉。(励志名言)
她把母亲摇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儿回来了!
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干眼泪,果真是女儿。娘儿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女儿问:门怎么没有锁?我还以为有贼闯了进来。
母亲轻轻地说:自打你离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过锁。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荷兰著名科学家万列文虎克初中毕业后,在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看门的工作。由于有不少自己支配的时间,他便找了个兼职,他选择了打磨镜片。磨呀磨,一磨就是几十年。由于忙,他减少了与亲友的往来,有人骂他是不近人情的家伙。对此,列文虎克无动于衷,锲而不舍地勤奋工作,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超过了专业技师,最终制成了当时无与伦比的精细显微镜,揭开了科技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的面纱。为此他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英国女王访问荷兰时,还专程到这个小镇拜会他,英国皇家学会也选他为会员。
万列文虎克的成功告诉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许多人在事业上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没有选准目标,也不是因为难度很大,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宋代大文豪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年轻时曾在一家电灯公司当工人。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设计一种新型发动机。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对他的发明研究很支持,鼓励他说: 天下无难事,你就试试吧!她把家里的旧棚子腾出来,供他试用。
福特每天下班回家,就钻进旧棚子里做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暑往寒来,冬天旧棚子里奇冷,他的手冻成紫茄子,牙齿在寒冷中格格直响,条件可算是恶劣极了。可他对自己默默地说:发动机的研究已经有了头绪,再坚持干下去就能成功。
亨利福特在旧棚子里苦干了三年,这个异想天开的稀奇东西终于问世了。1893年,福特和他的妻子乘坐着一辆没有马的马车,摇摇晃晃上了大街。从这一天起,汽车这个对整个世界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工具,在亨利福特坚韧不拨的意志下诞生了。
从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身上可以发现,他们的成功虽然各有不同,但在善于运用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做成某件事,那么,他就会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跨越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成功也就有了切实可靠的保证。
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可以比得上、可以替代坚韧的意志。教育不能替代,财富不能代替,超世之才也不能替代。
坚韧的意志,是一切成大事业的人的特征。他们或许缺乏其他良好的素质,或许有种种弱点、缺陷;然而,坚韧的意志,则是成大事业的所决不会缺少的涵养。劳苦不足以灰他们的心,困难不足以失他们的志,不管事情怎样,他们总会坚持忍耐着,因为坚韧是他们的天性.
青年人用坚韧的意志当作资本从事事业的,其能成功的可能,比那些以金钱为从事事业的资本的青年要大得多。有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事实上,在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意志的力量。对于坚忍不拔者来说,没有走不完的路,没有攀不过的高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对坚忍不拔者来说,成功就像明天早上的太阳一定要出来一样肯定。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1、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5、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8、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一起感悟人生)。海涅

1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

廉洁的名言警句:廉洁则流芳百世,贪婪则遗臭万年


1、廉洁则流芳百世,贪婪则遗臭万年。

2、两袖清风清廉清正,一身正气正己正人,受人民爱戴。

3、严格管理增效益,反腐倡廉育人才。

4、贪心就象一支毒箭,腐败者主就是它的心。

5、廉洁自律,才能永有“保护伞”;防微杜渐,才能永立“安全岛”。

6、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

7、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8、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德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

9、为官清廉能赢万人景仰,勤政廉政能博万人爱戴。

10、脑清,廉洁勤政不忘;心静,功名利禄不争;手净,不义之财不取;嘴严,公务宴请不到。

11、一分一文当思来路要正,一言一行要想是否庄重。

12、把好自己的门,管好家里的人,开好反贪的会,作好拒腐的题,做道廉洁的菜,过一个安心的节,圆个吉吉祥的梦。

13、做人做事做人事,为人为民为人民。

14、政治上做明白人,经济上做清白人,作风上做正派人,工作上做带头人,服务上做贴心人。

一日一句励志英语


1、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Everyone has at least one dream, there is a reason to be strong.

2、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就是要做到。

Think and get, there are tes from the belief that we are successful.

9、用爱生活,你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你会使很多人幸福!

Live with love, you will make your own happiness! With love, you will make a lot of people happy!

10、唯有行动才能改造命运。

Only action can transform the fate.

11、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Eagle other people's experience, the average person to learn their own experience.

18、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文明而工作。

For scientists, impassable principle is working for human civilization.

19、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Confidence, perseverance, courage three have, the world did not do anything.

20、害怕攀登高峰的人,永远在山下徘徊。

people who are afraid to climb the peak, always hovering in the mountains.

21、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There is an ideal place, hell is heaven.

22、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Just of my heart.

26、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Water in the conflict in the place, only to the liberation of its vitality.

27、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A drop of honey can catch more flies than a gallon of bile.

28、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

The sweat of the plough is the milk that feeds the seed.

29、人生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要迷失自己。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hat you never lose yourself.

30、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

The telescope can see far, cannot take the place of you take half a step.

不叫一日闲过——齐白石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说过这样一句鼓励青少年朋友努力学习的话:不叫一日闲过。在学习这一问题上,每一分的进步都不会凭空从天而降,每一阶段的小胜也都不是靠运气就可以获得,化梦想为现实的道路,是一个人勤勤恳恳,一手一脚闯荡的过程。具备成功者的素质才会使你胸有成竹,而任何投机取巧只会让你心虚。
因此,每一个处于知识积累阶段的青少年朋友都应该认识到勤勉的重要性。可能你会有疑问:我现在已经上高中了,曾经没有努力学习,荒废了很多时间,现在努力会不会已经晚了?当然不是,但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收拾自己的心情,然后梳理好自己的思绪,从现在开始,为成功奋斗,不叫一日闲过!
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每天仍作画5幅。他说:不叫一日闲过。他把这句话写出来,挂在墙上以自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他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白石老人笑吟吟地送往迎来,等到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了。年老的人,精力是差了,他便睡了。第二天他一早爬起来,顾不上吃早饭就走进画室,摊纸挥毫,一张又一张地画着。他家里人劝他:你吃饭呀。别急。画完5张后,才用饭,饭后他继续作画。家里人怕他累坏了,说:您不是已画了5张吗?怎么还要画呢?昨日生日,客人多,没作画。齐白石解释,今天多画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画起来了。
齐白石已为画坛成功者,年迈之时仍不忘勤奋,这不正是告诉我们:奋斗不分年龄,只要你把握现在吗?
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这是绝对的真理。只有勤奋才是最高尚的,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和乐趣。青少年朋友们,从现在起努力吧,你一定要树立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
任何事情都必须要具备勤奋的工作态度。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成功没有捷径,它需要脚踏实地。(本文选自)
另外,你可能还会问,怎样才能做到中途不放弃?对此,你要有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和自信心。很多人选择目标后又中途放弃,就是因为觉得坚持这么久,没有成果,觉得自己学的没有用。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路,就要毫不犹豫地走,一直在原地徘徊,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前进,只能让时间白白流走。
爱因斯坦说: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如果你能做到勤奋学习、勤奋做事,你必当会有所收获。
作者链接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57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关于为公的名人名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关于为公的名人名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贤明的人首先关心的是大家的利益,然后才是个人的利益;因为每一种利益都属于整个的人类,而不属于其中的某一个人。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目贵明,耳贵聪,心贵公。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乱之源也。威不可立也,惟公则威;明不可作也,惟虚则明。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公私两字,是宇宙的人鬼关。君子小人之分,在乎公私之间而已。公生明,廉生威。一个人对公众的感情愈深,对他自己的正当利益的关心也会随之溶化到对公众利益的关怀中去。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立而私事息。至公无私,大同无我,虽然一身在天地之间,而与天地无以异也。公则四通八达,私则偏向一隅。

有公赐而无私惠,有公怒而无私怨。(名人名言)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着火炬,不是照亮自己,面是普照世界。

我们来到世上不是为了自己聚敛财物,而是为了民众利益。

凡是不为自己工作的人都是辛苦的。一个人为他人工作,为的是使他们分享他的欢乐。

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

至于我,生来就为公众利益而劳动,从来不想去表明自己的功绩,唯一的慰藉,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蜂巢里,能够看到我自己的一滴蜜。

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什么官不官的,都是淡事。人生在世,要为老百姓办些好事,才不愧是个人。

同情人的疾苦并从而奋斗救治之,是英雄;拿人的疾苦当笑谈,是昏虫;美化人的疾苦以邀宠,是骗子。

忠于职守是一个好公民应尽的义务。每个人应该懂得牺牲个人内心的爱好。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

常将一己作世间公共之物。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

处天下事,当以天下之心出之。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只要豁出命去干,人的自信心是会飞快地提高的。

丈夫以身任天下事,为天下耳,非为身也,但有益于天下,成之何必自我?

你现在就有力量做你从来不敢梦想的事,只要你能改变否定信念,你马上就能得到这种力量。

很多人达不到目的就灰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一时的失误和受到挫折,而又过早地丧失信心。

励志名言:人为之趣,自然之美


励志名言:人为之趣,自然之美
原文: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落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译文:花栽植在盆中便缺乏自然生机,鸟关进笼中便减少天然情趣;不如山间的野花那样显得艳丽自在,天空野鸟自由飞翔,让人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
父亲叫儿子整理庭院。儿子清扫后,父亲说:不对,不对。于是儿子又做一遍,父亲仍旧不满意。儿子不得不又将台阶清理得一尘不染,把所有的枝叶再洒过水,扫得连一片落叶也没有。父亲还是说:不行。
儿子问道:到底怎样才满意呢?
于是,父亲走人园子里,用手摇晃着树木,树上飘下了些许枯叶,父亲才说:这才是我要的!
原来,真正的清洁和干净,不外乎自然罢了。
对人生的规划,其实也像对庭院的整理,再刻意的经营,亦不如自然来得恰当。人生之事,乐在自然。刻意地追求,往往只令人徒增负累,苦哉,累哉!
生命中的许多事都是自然而得的,自然的东西才最真实、最可靠。
爱情其实很自然,但有的人却认为很难寻觅。那一天,他只是帮一位盲人拾起了东西,并帮他拎过了马路,爱情便在某一个角落盯上了他。
友谊其实很自然,有的人却认为很难寻觅。那一天,他只是与一位陌生的老人下了一盘棋,谁料,友谊便在阳光下发芽了。
人生其实很自然,但有的人却认为很难捉摸。那一天,他只是在公司如往日一样额外地加班,谁料,一双睿智的眼睛便让他的人生从此改变了。
死亡其实也很自然,但有的人却认为很难捉摸。那一天,他只是多跑两步去扶一位老婆婆,谁料,当他扶起老婆婆时,一块水泥板在他身后从墙壁上剥落,死亡便在他身边发生。
其实,自然即美好,自然是浑然天成,是健康,是超脱,无刀刻斧凿之痕迹。
无论是爱情、友谊、事业,还是生死,只要来得自然,人生便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你大可不必为获得爱情而苦心营造,为获得友谊而故意亲近,为获得提拔而违心卖力,为避免死亡而躲避善举。(励志名言)
一句古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切追随你的良知,一切遵循自然之理,做你该做的事,也许一些美好之事不经意间便水到渠成了,而且这样得到的美好反而更稳固。

名人名言频道为大家提供最新最全的名言,帮助大家时刻提醒自己和奋斗未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相关名言希望在你的生活中能帮到你,助你学习和工作一切顺利,同时更多精彩名言请访问我们的特色专题:一书一世界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