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想必大家都用过一两句诗吧,诗句其实是诗词中的一句。诗句通常是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来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那么,你有没有收藏过几句诗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张翰:思吴江歌,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思吴江歌》

作者: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赏析:

读唐宋诗词,常常会遇到秋风鲈脍、莼羹鲈脍(莼(纯)羹:即莼菜汤。莼,一种水生植物,叶椭圆,柔滑味美。鲈鱼脍(快):即鲈鱼片)的典故,这典故就是出自张翰。张翰,字季鹰,西晋吴郡吴人,家住吴江(即吴淞江)、太湖间。其为人纵任不拘,时人比为阮籍,称之为江东步兵。他本无意于功名,竟也鬼使神差到洛阳做了几年官,自然觉着很不适应。其时八王之乱初起,齐王对他有笼络之意,他就更感到不可久留了,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本传)这首诗当是思归时即兴吟成(此诗各本文字有异,此从最早着录本《岁华纪丽》)。

秋风起兮木叶飞,出句即见其思情的发动。悲凉的秋风最易触动人们的节序之感和念远之情。从时间上说,秋往往意味着岁暮的到来,使人觉着时光的流逝、流年的虚度。从空间看,秋高气清,万木萧萧,视野一下空阔起来,不自觉中自有人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叹。《楚辞湘夫人》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句子,自是此句之本;不过,作为张翰来说,也不一定是有意地仿效,实在是一种语言定势、心理定势。秋风一吹,使作者感到在洛阳羁留时间太久了;秋风一吹,又使作者想起往昔的乡居生活、家乡风物,第二句就自然接上了:吴江水兮鲈正肥。鲈鱼,是作者家乡的特产,味极鲜美,秋天又正是鱼肥的季节。鲈正肥着一正字,便与秋风起连上了,同时还流露了一种正当其时、迫不及待的心情。下两句就直抒其情了。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晋书》本传谓数千里,此言三千里,自是文句与诗句修辞的不同。三比数来得明确、爽口,同时它既可表确数,又可表虚数,而且往往指向多的方面,这三千里比数千里更能给人以距离遥远之感。下句的恨是思归不得之恨,这种恨想压也压不住,于是仰天悲叹。这里把他的思归之情表现得异常强烈。

由前述背景可知,张翰的归乡既有放达情性的一面,又有惧祸避乱的一面,他恨难禁兮仰天悲,恐怕更多的还是出于后一方面考虑,时人谓其知几,到宋初王贽过吴江还写诗道: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余。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莼鲈。(《中吴纪闻》)但是,唐代以后更多的人还是从敝屣功名的角度来理解、赞扬张翰的行为,秋风鲈脍成了厌弃仕途、向往家园、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代名词,正如近人王文濡所言:季鹰吴江鲈莼与渊明故园松菊,同斯意致。(《古诗评注读本》)宋代在张翰家乡吴江垂虹桥旁还建有三高祠(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这三位高人)、鲈乡亭,往来题咏甚多,张翰的《思吴江歌》也广为人们传诵。古代知识分子中不得意者总是居多,其中不乏洁身自好、不愿蝇营狗苟之士,张翰其事、其诗正好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这首短歌似是最早的七言四句押同部平声韵的作品,虽然句句用韵,句句有兮,未脱楚歌格调,但毕竟是向后来的七绝体式前进了一步。

Jzd365.com更多诗句扩展阅读

思念故土亲人的诗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垂头思故土------唐.李白静夜思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故土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年夜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少小离家老迈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籍偶书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籍偶书二首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凉州词:王之涣:王翰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赏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凉州词 王翰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赏析:

??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描写思念亲人的诗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作者:辛弃疾

少年痛饮,

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

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

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

染教世界都香。

赏析: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余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余叔良其人情况不详。这首词题曰:忆吴江赏木樨。木樨,亦作木犀,桂花别名。辛弃疾咏桂花的词不少,如上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即是。

但这首词写得别有情趣,它不专门扣住桂花题材,而是能离开桂花本身,把自己的经历结合来写,意境更为开阔,感情更加亲切。

本词上片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四句,作者从自己的游踪引入桂花。少年时有个秋夜,在吴江痛饮醒来,看见一轮明月,中间映着团团的桂树影子;江边桂树,十里花香,飘散在烟波江上,倍添清冷之气:天上人间,都笼罩在桂香桂影之中。吴江即吴松江,在今苏州南部,西接太湖。辛弃疾年轻时游过吴江,所以他对此地颇为怀念。大概吴江两岸,当时桂花颇盛,所以他咏桂花便想起吴江之游。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两句,这里用团团来写桂树,水沉,香名,这里用指桂花馨香。词人借自己一次客中酒醒后看桂影、闻桂香的经历来写桂花,情调豪放,生动自然。

下片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数语,由写作者自己的经历,转到桂花本身。宫黄,指古代宫女以黄粉涂额,是一种淡妆,这里是指桂花。桂花体积小,宛如淡施宫黄,可是开在人间,竟然这样芳香。花小、色黄、香浓,正是桂花特征。这几句把桂花特征都写到,但着重写它的香味,抓住重点,与上片相呼应。

这首词意境优美,写桂花能抓住其特征,联想自然,用词简练,不愧为词中佳品。

喜欢《张翰:思吴江歌》一文吗?“迷你句子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诗句,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马克思语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