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将会明白为什么" 孔子的观后感 "是如此独特和真实,如何撰写一个真实的关于这部作品的观后感呢?在撰写观后感时要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让感情真实地流露出来。别忘了收藏这篇文章以备将来参考!

孔子的观后感 篇1

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和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位高尚的知识分子。他一生追求真善美和理想的政治生活。孔子的智慧集中了先辈的智慧,包括哲学和历史。

我们应该多读书,多思考,以使自己更加明智。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一、自身素养: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生活中,我们应多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和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一个人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一位哲学家说过:

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同样,一个给予别人方便的人,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给予的方便,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能多为别人着想,为对方设身处地考虑问题,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如果你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多想想,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你和别人的思想沟通了,彼此就有了理解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和自己,那么他将永远不会结交朋友。但只要这个人开始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对别人付出爱心,就会形成一种吸引力,就能吸引周围的人与其结交成朋友,原来的相斥就变成了相吸。

我想那些只想到自己的人,以及不愿意**之美、不为他人着想的人,是不会交到好朋友的。正如“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你想别人怎么对你,首先你要怎么对别人。”

二、业务理念:老师施教,各因其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现状,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不同的人,因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个性也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他们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会大不相同。

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时间表进行,并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给教师提出,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发展倾向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这里的“因”是根据、适应的意思;“材”就是学生的实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教”既指教育思想,也指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材”是“施教”的基础,“施教”是“因材”的必然要求;“因材”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施教”。因此,“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教育认识的活动。

我不由得惊叹,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注意到了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中的施教不是千篇一律,更不是让学生“齐步走”,而是因人而异,灵活多变。在我看来,这种尊重、包容、肯定个性的做法,确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当今所谓的“分层教学”、“培优补差”、“走班教学”、“分类推进”等做法以及“个性化”教育思想,正是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我从孔子的教学中了解到,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孔子之所以能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也折射出一个道理:

在我们的教学中,当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更好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因材施教。

3,与社会相处:团结奉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意思是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一滴晶莹的水珠虽然美丽,但经不起太阳的暴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枪匹马杀出天下,只有团结才会让人生之路更平坦。团结需要奉献精神和团队的整体意识。

只有一滴水融入大海,才能发挥它的力量,托起小船,与杨帆一起破浪;一个人只有加入团队,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个集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产生力量,我们才不容易被消灭。这些简单的语言包涵着人们对统一的理解和理解。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他人的合作,能成就事业吗?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惟有将团结的力量形成有理想、有目标的团队精神,才能在波澜壮阔的事业中成就未来。

孔子留给后人的智慧有很多方面,这是孔子能够产生如此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学习孔子的智慧与精神,做一个理智和智慧的人,就不会深陷在牢骚和抱怨中,而是能用自己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叩开世人尊重的耳膜,并在纷繁的世界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的观后感 篇2

用心学习用心体会

因为参加名师团的活动,挤时间读了《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一书,其中的理论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慢慢体会,尤其是该书中的《孔子》一文,给予自己的启发好多,不但会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而且为自己以往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再工作中更加底气十足,下面就《孔子》一文进行归纳,谈谈我的浅显认识。

一、孔子的人性理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无论贵贱贫富都无大的差别,这就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人平等的权利,从而把芸芸众生都放到同一起跑线。那么后天的差别是怎样产生的呢?孔子认为这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子曰:“有教无类” 。

1.办私学普及文化。

子曰:“有教无类” 。平民百姓也照样可以念书,而孔子之前的官学教育是“有教有类” 的,入何等学,受何种教育,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孔子打破了这种限制,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孔子是最早实践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的。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这里孔子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告诫人们,努力学习,勤敏求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孔子尤其鼓励年轻人抓住时机,努力学习,要有所成就,这也正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

2.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被看作是孔子实施因材施教做出的理论概括。

在这里,孔子把**的接受能力分为两类,把他教授的知识按难易程度分为两类。只有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学到渊博的知识。这是孔子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子曰:

“不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孔子的名言,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做出的理论概括。

在这里,孔子用比喻来说明启发式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学生主动思考,达到憤怒和悲伤的情绪状态;第二,教师要及时介入,激发灵感。教师的启蒙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践努力和积极思考为基础。

这对我们深刻理解启发式教学做了很好的阐释,同时反思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启发式滥用和不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不良现象。

三。学习方法:提倡学与思相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对学习过程中,学、思关系做出的理论概括。

他反对生吞活剥式的读书,主张学与思的结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主张“研究性学习”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既不神秘也不新鲜,但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3、 孔子的培养目标:圣人、君子、政才。

1.圣人。

孔子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作为圣人品格的体现。春秋末期的中国四分五裂,孔子想挽救这个礼崩乐坏的世界,积极游说,四处奔走,希图恢复文武周公的教化时代。但是列国都不想用“迂腐” 的儒家思想,来驾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时代飞车。

事实上,孔子也不可能扭转历史的车轮,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尽管周游列国换来满头的斑白、满面的风霜、但孔子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苦口婆心开导那些表面纳贤,实则不以为然、甚至颇不耐烦的列国诸侯,采用自己的救世主张。

这是一种“圣” 的境界,孔子的“圣” 体现在他的为人中。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己所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判断是否是仁人的标准。”

2.君子和从政人才。

在一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是孔子与**讨论最多的话题。孔子把君子与“道” 联系在一起,提出君子应该是有信仰的人,应当以天下为己任。赋予君子以道德内涵是孔子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贡献;孔子还把君子与“义“联系在一起,提出君子应该是明大义的人;君子也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是文质兼备的人;是信守正道、讲大信、值得信赖、能当大任的人。

另外,孔子通过他的私学培养了许多有极强从政能力的人,**被聘到各国去当官的人不在少数,可见孔子的私学在培养从政人才方面也是很成功的,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紧密结合,是孔子办学的特色。在新时代,我们的老师还应该树立全局的观念,并训练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抱负和抱负的国家的建设者。

四、孔子对教师的要求:爱学生、博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1.爱学生。

文章中介绍了许多孔子爱学生的事例,在教学中孔子与**建立起父子般的情感,孔子死后,**从四面八方聚来,行三年丧礼。自此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便成为中国特有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由教育所体现的“爱” 维系着。

今天的教育离不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博学。

文章中也介绍了孔子的博学,他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这些得益于他的“每事问” 、精神;“学无常师” 、“择善而从” 的师道观;“读《易》韦编三绝(由于反复阅读,致使编连竹简的皮条断了三次)” 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今天的学习还需要弘扬这种精神。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分别出自《论语述而》和《论语为政》,孔子在文中反思了教师的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学,二是教师的教。孔子要求教师在自学上下功夫,要学无止境,永不满足。

同时,他也要求教师全身心地进行教学活动,不能倦怠。可以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是教师的重要品质。而温故而知新,实际上是指教师要有创新能力。

孔子是第一位提出教师应具有创新能力的思想家。我不认为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没有创新,国家就没有未来。

五、我的追求:孔子的“不言之教”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是孔子对教育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教育并不是仅仅通过语言进行的,孔子以天地运行为喻,告诉子贡,社会的发展与天地的运行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规律可通过对社会人事的观察、分析去认识。而这里孔子也有“身教胜于言教” 的寓意。

我们教师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重要的不在于你说什么,说多少,而在于你怎么做,做多少,我们教师确实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做学生学业成长和道德品质养成上的表率。

毛泽东曾说:“孔子是古代的圣人。” 孔子在今天也成为了世界名人。

无论是东方汉学家还是西方汉学家,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第一个高峰是孔子;要了解中国人的智慧,首先要熟悉儒家思想深处的中国人的灵魂,了解儒家思想的先祖。今天,我只是从教师的角度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对我的启示,很不全面,也很不到位,但我会不断学习,努力实践,提升自己的认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无愧教师的称号。a

孔子的观后感 篇3

孔子地“志于学”三个字,深深影响着中国地文化.从此以后,学术研究和道义**可以成为一个人地终身事业,这是前无古人地.从此,学术有了独立地价值和地位,不再是体制地附庸,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并高于政统.

至此,一个人,可以不做任何具体职业,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这是知识独立、知识分子独立地明确信号.孔子之前,无此类人;孔子之后,很多此类人.

有此类人,才有百家争鸣.知识分子不再是专家,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职责也不再是从事某些专业技术性地工作,而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担当道义.

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孔子讲学地目地,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地学者,而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

《论语·子罕》中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意思是说老师(孔子)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地知识,又用一定地理解来约束我地行为.

为此,孔子地**也各有所长.《论语·先进》有云:“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又如子路之“可使治赋”,冉有之“可使为宰”,公西华之“可使与宾客言”,皆能“为千乘之国”办事.

孔子还提出“有教无类”地教育思想.据《左传》《国语》中记载,当时人物应答之辞,也常引“诗”“书”,他们交接用“礼”,卜辞用“易”.可见当时至少一部分地贵族,是受过这类教育地.

然而在那个时代,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这样地教育.而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地宗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大招学生,不论他们地位贵贱,只要是主动地给他一点见面薄礼地,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典籍.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地垄断,使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地学生,进行不同地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告诫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还要求把学习和思想结合起来.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是孔子给自己中肯地评价.

沿着鲍鹏山,我踏上了朝圣之路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青龙路小学

孔子的观后感 篇4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具有着全球性的影响。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学的孔子。那么,究竟什么是好学的孔子,他的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一、孔子如何成为好学的?

好学是孔子立身之本,也是他创立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础。孔子自幼爱读书,九岁时就开始学习《诗经》、《书经》等典籍,十七岁时已掌握了《春秋》等史书。孔子的学习,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生活中的各种经验。他思考自己的经历,总结自己的感悟,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孔子不仅是一位文化大师,更是一位实践家。

二、孔子的学习方法

孔子的学习方法是很特别的,他不仅善于思考自己的经历,还善于利用他人的经验教训。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不仅善于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而且也善于从身边的人中学习。他尊重他人的智慧,因此能够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他重视实践,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孔子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首先,我们应像孔子一样好学,永远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其次,我们要像孔子一样,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孔子从不限制自己的知识范围,他尊重他人的智慧,因此能够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最后,我们应像孔子一样注重实践和创新。孔子的学习方法不仅局限于理论阐述,还注重实践和创新。我们也应该注重实践和创新,将所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孔子的思想和教义在当代世界依然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好学,尊重他人的智慧,注重实践和创新,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充分的发挥。

孔子的观后感 篇5

古人的群聊

——读《孔子如来》有感

“二月过,三月三,

穿上新缝的大布衫。

大的大,小的小,

一同到南河洗个澡。

洗罢澡,乘晚凉,

回来唱个“山坡羊”。”

“这是《论语》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段文字的意译,堪称神译。译者显然也是被两千多年前的浪漫感动得“稀里哗啦”

“此为《论语·先进》篇最后一节,记述了孔子和他几个**的一次群聊。”

今早,我在读鲍鹏山的《孔子如来》一书。因为近年来,跟着老师在科大网络课堂听课,在长江书院诵读《论语》近百遍,又在书院每周有读书会上的讨论交流,颇有兴趣,渐渐地,对相关的书籍等也有了兴味。

(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

如果说齐路三世的语言是应用文学,那么曾皙的语言就是诗歌。同样是谈“志”,子路三人的“志”在物境里,曾皙的“志”在意境里,不会累于物,周行而不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诗言志”是我们传统诗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为什么一定要用“诗”来言我们的“志”呢?

鲍鹏山认为: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志”有些弹性,尤其是在面对现实坚壁时,能转个弯,不至于撞墙。这不是“志”的改变,而是“志”的回旋与柔韧。

物之“弹性”是物的记忆,弹性越强,受压变形后回到原状的意志力越强。人的志向亦然。

那么,由此想来,我们做人,与周围相处,是否应该有点弹性?

对于《论语》的学习,有过讨论和感受:《论语》第十四篇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理解: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邦国,也适用于单位上班族、自己家庭和自己身心调和。

我们不能因为不是一就是二,很多事情不是这么简简单单判断的,也不是绝对的。

想起以前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不知道修身养性为何,那时的我,在工作和生活大事小情面前,总爱探个究竟,自我感觉一向爱憎分明,是非明断,大事小事总要判一个对与错。任死理,还觉得自己很有正义感,并公正宣称:我只会对事不对人。

熟不知,事与人能分离吗?所以有时候为了完成任务,我会直奔目标。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周围的人。(现在看来是一种偏激,是一种思想不成熟的表现)。

人都做不好,如何做事?不能因为你的存而在令周围大多数人不安、难受和别扭,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执拗而改变。我目前好像不那么较真了,我是圆滑了、世故了?

还是……?

我目前的些许改变,感觉自己内心柔软了,温暖了,身心调和一些,周围美了,人际关系和谐了。如此种种,我宁愿承认自己是“圆润”而不是圆滑。看过一篇微信文章《你越对越得罪人》,题目有点另类,但是里面的观点,我有些认同,工作生活中有些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中国人心里图个圆满,不图一定要分个是非曲直。

这样,我们会不会更宽容。

智者还是混沌一些吧,郑板桥的一句“难得糊涂”倒有些道理呢。

中国文化向来以“和”为贵,只要不是敌我是非的面前,大家不是追求绝对的对与错,而是一种我们大家都接受都舒服的“圆满”,这是事情能开展下去的前提。没有一个和谐的氛围,亲人间的谈话都难以进行下去,何况是一起合作做事呢?西方心理学上沟通技巧中的“共情”也是如此。

如同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我会觉得孔老夫子敦厚淳朴,亲和温暖多了。

还是以《孔子如来》书中的一句话作结吧:

“孔子体现的是一个人对于他人的谦卑,孟子张扬的是道义对于权势的优越”“孔子在做自己,孟子已化身为道义”。——《孔子如来》

孔子的观后感 篇6

这本《孔子的法律思想》是1984年版由杨景凡和俞荣根主编的,不否认由于是“反孔”刚过,人们又急于将孔子思想放回历史舞台,所以书中虽然只是从法律角度评价孔子的思想,但完全是对孔子法律思想中好的方面进行阐述,因为其中没有一丝关于孔子思想的不妥,这是我认为不应该的,因为既然要评价一个人的思想理论,就应该客观如实的从正反两方面来展现。虽然是如此,但看完这本书,感觉还是受益颇多,毕竟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中华历史刚刚发展那的时期,孔子能创立绵延数千年的儒家思想确实是非常不易的事。

众所周知,孔子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书中认为“仁”是古代关于人的学说,孔子希望人人都有高尚的仁志仁节,他告诫子夏“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是孔子对世人的希望,而“仁”与法律思想究竟有什么关系,书中并无说明,所以我就搜了一些别人的资料希望能有自己的见解:由于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分权的社会,这样君主对臣民的生活条件的控制和对思想的控制和以后的**集权体质下的控制就要弱的多,所以孔子才能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提出自己的理论,而人性既然是人天生的本性,那么孔子作为一个人当然无法消除这一点,所以他的理论思想中充满着人性,孔子是极其尊重人发自内心的选择的,就比如他自己是入世的,所以早期的儒家思想入世占有很大一部分,但他同时又对伯夷叔齐等人非常欣赏,称他们是“古之仁人”,这就是对出世的隐士的尊重,就是自己真性情的表现。所以就造就了儒家思想中“仁”的出现,“仁”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正确的表达,孔子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了“仁”,社会就真正和谐了,所以他努力宣传自己的思想,而法律说到底就是通过对人的规范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这与“仁”的最终思想是一样的,只不过“仁”是通过内心,而法律是通过外界来改变而已。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天性相差无几,只是后天的习染使人们各不相同。

在此,孔子提出了“性”和“习”两个相对的概念,区别了人的天性和习性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天性是近似的,而人的习性则是相异乃至对立的。肯定人性相似意味着善与恶没有区别,否定了犯罪是由自然决定的观点;认为人的习性相异乃至对立,说明习染使人好坏各异,即习染于善则善,习染于恶则恶,这就肯定了犯罪是由后天的习染所决定的观点。这样,孔子明智地揭示了恶习是犯罪的社会心理原因。

而从另一方面“仁”的表现来看,它与现代的法律思想也是不可分割的:仁学在孔子之前可能就有,但孔子的仁学主旨是“重人”和“民本”。“仁”重生,尊重人的生存权,就如孔子说自己“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同时“仁”反对滥杀,反对无谓的牺牲人命,例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这明显与现代的民主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法律的最基本思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然,孔子思想里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却又是与民主的差异,这只能说明孔子的“仁”是以一种自然的状态来展示的,就像父子关系就是基于人性的初始,而至于君臣和另外的一些现在看来是“封建”的思想也只能认为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了。

书中前部分有对孔子儒家思想中处处隐含的法律思想的痕迹的清理,孔子虽然是以“仁”作为思想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法”这个治国工具,在《左转》记载的叔向处死杀害他人的邢侯,而孔子对此表示赞同表明了他以法来惩治违法贵族,这也并没有“刑不上大夫”的顾忌。孔子不反对据法“听讼”,但他认为靠刑杀来威吓人民最多只能暂时的禁人为非,但却把整个社会风气败坏了——“民免而无耻”,并不能使人不再犯罪,只有“导德齐礼”才能使百姓“有耻且格”自觉地不犯罪。作者在此对这种思想大加赞赏,并且举出例证证明当时社会是“路不拾遗”,但我认为这对现在的立法是不可取得。

因为当时社会的百姓在思想上完全信奉儒家思想,万众一心,全都能做到尊礼守规,正如现在的西方社会信奉**教一样,上帝不一定真的存在,但所有人都相信了他就真的存在了,无时无刻都在监督着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法律约束之外,老百姓还有自己的道德约束。这就是内外因的区别。当然,内因更好。而现在的中国人民并无一个全体信封的类似宗教的信仰,这样的现实就意味着绝对不能仅依靠思想上的约束来实现。

接下来书中就对孔子思想中的法理学思想、立法、司法和守法思想做出详细介绍。其中的“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礼”首先是一种制度。即“礼制”。

孔子想用“礼”来规范社会。“礼”又是个体的人意识到的合乎内心法则、应该遵循的一套规则,如“克己复礼曰仁”。总之,孔子心目中的“礼”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既是法律的,又是道德的。

但由于当时的大环境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这种思想是受到周朝遗留下来的“礼”的影响,所以他是一心想要恢复周朝的“礼”的,这于历史的进步我认为是相反的,但是孔子不乏有犀利的见解:其中我认为最真实也是最让人感叹的是其中孔子揭示统治者的贪得无厌、聚敛无度是产生犯罪的社会经济根源,对此孔子不只是深刻批判、强烈愤慨,更进一步他提出了富民的主张,即实行“因民利而利之”惠民的德政,即实现“小康、惠、绥”,虽然我学文不深,但相信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这种以民为本的德政的人。

对于治理国家,孔子的提议是 “德刑并用”、“先礼后刑”、“德礼为主、政刑为辅”。简而言之就是“德主刑辅”。对于这种思路,虽然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但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现代人尤其是立法者借鉴的,所以我想写一下看完书自己对“德主刑辅”的理解。

“德主刑辅”肯定并非孔子的原话,但关于德与刑的关系,孔子这样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孔子并不反对用刑,只不过“德”、“刑”相比,他更重视“德”的作用而已。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他认为德是本,刑是末,凭借德政来治理国家,就会使百姓像重型环绕北极一样归顺,而不需要刑罚去压服。所以,第二在制定政策时上,他认为德在先,刑在后,基于德先刑后的认识,孔子反对不加德而用刑罚,反对不加训诫而只要归顺,他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并把这种违反德先刑后的行为放在四恶之首来斥责,斥之为“暴”、“虐”。第三,从实际作用来看,孔子认为德大刑小,仅用刑罚只能暂时制止犯罪,却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不能铲除犯罪根源。综上所述,孔子在德与刑的关系上认为:

德本刑末,德先刑后,德大刑小。这分别从指导思想、治国措施、实际作用三方面总结出来的认识,归结起来就是“德主刑辅”的指导思想。

另外我认为,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不但是要求统治者自身在思想境界的上的“德”,而且更是以一种治国施政措施的“德”。就是说,对于统治阶级提出“德”的要求,既要他们正其身,又要他们施仁政。施仁政的内容也就是“德治”的内容。

可知,德治的内容部外二条,一是使百姓富庶的富民政策,二是富庶之后教育民以德的政策。“富之”是治国的第一步,是条件,是基础,“教民”是治国的第二步,是手段。虽然他还有“富而无骄易”的统治阶级偏见,但能够认识到“贫而无怨难”的确是一种进步。

但是孔子所谓的德治到了统治者身上也不外是要求为国不要横征暴敛。

在司法实践中,孔子主张“哀矜务喜”,这种司法和刑罚原则要求把法律和情理结合起来,不仅要看犯罪行为的结果,还要看犯罪行为的主客观原因,看到书中这样的解释我就联想到学过的刑法中主客观原因的重要性,这也就表现了孔子要求司法中重视民命,贯彻“道德齐礼”原则的良苦用心。同时,他反对严惩,主张适度处罚。《论语.子路》“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很显然其中所含的“刑罚中”思想,就是定罪准确、量刑恰当,做到了公正公平。所以从现在的角度看,孔子的“刑罚中”思想代表了文明的方向,体现了人道的价值。但是上面已经说过,“德主刑辅”的思想并不适合现代的中国社会。

此外,“德主刑辅”还使得法律成为伦理道德体系和行政命令的附庸,有着明显的道德至上论的倾向,因而它又与现代法治“法律至上”的精神相违背。

所以我就想通过查资料来汇总一下关于孔子法律思想中于现在社会立法不利的几个方面:首先,孔子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一种人治思想。由于环境受限,并且孔子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处理问题并且考虑问题的,所以其法律思想始终无法跳出君臣之道,难以发展出现代社会的完全民主的意蕴。

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比,孔子从未提过宪政制度、三权分立、权力相互制衡等重大问题。在他看来,权力结构是个简单的金字塔,“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最高的统治者居于顶端,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于一身,通过改造他,就可以达到改造整个社会。由于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道德完善上,所以建立仁政**就有赖于统治者的道德完善。

就像在海滩上盖房子,最好的结果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孔子法律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漏洞。

此外,孔子强调人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孔子的法律思想超越了个人权利的概念,抹杀了群体中的个人,强调了对他人的片面义务。例如“父慈”,是规定父对子的义务;“子孝”,是规定子对父的义务;“兄友”,是规定兄对弟的义务;“弟恭”,是规定弟对兄的义务;“君义”,是规定君对臣的义务;“臣忠”,是规定臣对君的义务。

事实上,它会使大多数人缺乏个人权利意识,失去积极自由发展的力量。同时,片面强调人的义务,淡化人的权利,也会使统治者因感受不到有政治主体的存在与限制而漠视人民的权利,从而在缺少民主监督的情形下,对权力的支配和要求无限扩张,进而可能演化成**、苛政,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世很多统治者把孔子思想作为国家的主要思想,就是因为这样人民会更加听信统治者,更加容易被支配。

孔子将一些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孔子在立法上主张把道德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把他认为的一切美好的道德品质,诸如忠、孝、礼、智、信、敏、诚、忠恕、爱人等转化为法律规范。这一主张固然对普及儒家道德起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但人类事务中几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道德范畴问题,把一些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法律和道德混淆不清,使人民难以遵守和执行,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同时,把道德而不是把法律作为政治的基础,一旦社会道德沦丧,就会产生了严重的***,国家便可能陷入无**状态,导致社会秩序紊乱。所以这样也就有了不好的作用。

通过课本知道了汉武帝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迫使他废除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董仲舒适应统治阶层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形成一套神学化了的新儒学体系。在其建议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开始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进程,使汉代的法律在司法、立法、民事、刑法原则等领域逐渐儒家化。本书作者认为“法律儒家化”是对孔子思想的扭曲,之后的孔子思想已经不是原来的孔子思想了,但**者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把孔子思想当作一种思想的代称是用来更好的学习研究它,以汲取其中精华来用于自身的,至于是不是真正是孔子的思想没有多大意义。

此外,我们学习研究孔子的思想不是为了给它估个价,而是为了今天构建一个健全的中国法制提供借鉴,我们应该要学习到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自然形成的道德,尊重自己内心的正确想法。当然,我们应该尊重人性,注重法律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仅仅追求流行语。仅依靠个人的思想根本是不够的,必须是集大家之思想我们才能构建出更加精确和正确的法律思想来引导立法者制定出更加精确,更加有利于百姓权利的法律!

孔子的观后感 篇7

江西省上高市敖阳小学五(3)班黄艾月

指导老师:李艳蓉

暑假里,我读了不少好书,其中《孔子的故事》对我的触动最大,读了这本书,我才开始真正了解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儒学奠基人。他出身贫寒,生活坎坷,但他的性格让我深深佩服。

孔子谦虚好学,不耻下问,他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对后世影响巨大。

在生活中,我虽然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但让我不懂去“问”,却是感到有失面子的事(当然老师除外)。还记得一天放学后,在我的邻居黄玉杰家做家庭作业,做着做着一道路程应用题把我难住了,不知是脑袋短路怎么的,想了老半天也没想出来,这时,黄玉杰已经完成了作业,见我苦思冥想的样子,他说:“我教你吧。

”我可是班上数学课代表,平时都是别人向我请教,让他教我,如果传出去,岂不让班上同学笑掉大牙,那我还怎么在班上混?于是,我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说:“没事,这道题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再想想就做出来了。

”正好妈妈叫我吃饭,我抓着救命稻草一般就往家跑。最终,这道题我也没做出来。第二天,巧合的是,在第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出其不意地做了一个测试。

其中有一道题,和昨天那道路程应用题一模一样。课后,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样子,我只有懊恼,结果可想而知,我挨了数学老师一顿臭批,爸爸答应给买的**模型也泡汤了,哎,肠子都悔青了,这都是不懂装懂,死要面子惹的祸。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是对孔子一生品格的赞颂,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再一次好好地反省了自己,以后我要向孔子学习,学习他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品格,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