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从以下资料中查找与您所需的"标题"相关的内容。一个好的范文如果构思不好怎么能够开始写作呢?在进行文档处理时,我们需要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当我们遇到写作困难时,不妨借助范文的力量。参考范文的结构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组织思路。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请收藏并与朋友们分享!

课堂活动总结 篇1

这学期一开始我校就开展“高效课堂年”活动,并给出了实施意见。我们的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课堂是充满活力还是沉闷沉闷;是师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彼此产生心理愉悦,还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彼此厌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师生的生活质量。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内部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也努力开展这一行动的研究。

我校开展“高校课堂建设年”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力争经过研究实现:改变课堂教学流程、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追求课堂高效,让“先学后教、精讲精练、当堂反馈、单元过关”的教学思路深入人心,开花结果。注重过程管理和日常环节实事求实高效,育人济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对教师有如下几点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量和度。教师要认真备课,找准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人会学”为宗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也要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靠教材的旧习惯和习惯。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同时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温馨和谐,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虚,真而不死,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心灵与人格的暴露,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文化与智慧的流动。只有当教师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理性和激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内在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永恒课题。

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确保活动的正确性。新课程倡导:“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学改革的种种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高校课堂建设需强化一下几种认识: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观

1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交流、积极行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学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三。教学改革必须进行价值标准的转变,即以科学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标准。

4、教是为了学生指导学生学。

(二)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新课程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1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学生;

2展示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4) 新课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方式的促进者。

(五)新课程着力推进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

制定工作规范首先,关于备课: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课前备课上。

要对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材内容烂熟于心。数学教师要从大量的问题中找出规律,对各知识点的典型问题进型分类,并自由运用。

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学习为出发点,以“导学案”的形式来设计教学方案。知道计划将成为学生预习的路线图和学生自学的知识手册。体现希望学生如何学,学会什么。

学案要做到两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针对以上的方案我们制定了导学案的流程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自学提纲——检测练习——讨论更正——练习设计——布置作业——课后反思(在课后填写)

关于课堂:课堂教学是组织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目标的达成上,通过学生的个体自学、同伴交流、教师引领、互相促进,逐步达成目标。

同时,我们也对培优辅贫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我们也在逐步落实。还增加了单位清场环节,多种细化,让学生学得更清楚,努力方向也更明确。

教学反思与调整:课堂教学完成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小记或教后感,是否根据自己的反思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否具有一定的承继性,是否能够不断在反思与发展中向前发展。

在学期中还进行了学科带头人进行公开讲课,我们新教师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改变自己,使我们能尽快的成长起来,更好的教学。

五月中旬,新来的老师讲课互相学习。我从讲座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从教师评估的经验中受益匪浅,这距我的演讲又近了一步。

总之,我校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虽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学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地进行各个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我校教师深刻认识到了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贯穿新课程理念,将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我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目前,有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正在我校领导与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强力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 “高效课堂年”的研讨活动将会更上一层楼。赞同|

课堂活动总结 篇2

毕店镇中心小学

2011年11月

毕店镇中心小学实施“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本学期,我县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这正和我校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最优化”相吻合。为了促进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我校开展

的此项活动总结如下:

主要做法:

一、通过“四抓”,努力探索有效提高质量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抓学习。根据创建高效课堂计划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组织举办了各级理论培训和讲座。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县教研室撰写的《课改导航》和《走进高效课堂》,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点,敢于尝试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两次,行政班子成员培训两次,全体教师培训3次,通过培训,老师们明白了什么是高效课堂,怎样创建高效课堂等;梳理学习笔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时安排我校后半部分的创作;培训结束后,要求每位教师完成1000多字的学习笔记和一段心得。

2、抓讨论。学校组织进行了3场专题大讨论(行政、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分组讨论如何在我校已有教学成果(学法指导,自学辅导,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等)的基础上创建高效课堂。每月各教研组均能开展至少4节“高效课堂”的研究,通过不同层次的调研和讨论,全体教师达成了创建高效课堂“

三、四、五”的共识。即渗透三个理念:严格控制教师发言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学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课堂上要有不同形式的导学案;当堂检测课堂练习;落实四项措施:

更新观点、**充电;聚焦课堂,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以校为本,形成特色;实践五点思路:抓好集体备课、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抓好课堂教学的评价、改革现有的课堂结构、形成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有效地改变了教师的观念,创建高效课堂的活动已深入人心。

3、抓课堂。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二十多节,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诊断,并以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等四科为龙头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按照“临帖、模仿、创新”的步骤,集中学校骨干教师和精锐力量,针对学情和校情,进行了高效课堂的模式初探。

4、抓检测。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后,为了加大课堂教学效果的监管力度,形成质量管理的高位态势,补充完善了课堂效果的监测制度。除了巡查、抽查课堂教学中当堂检测的情况,还制定了每月一查的检测方法,即每月抽查1到2个学科的效果,制卷、评卷,由学校领导亲自调度安排,组织专班进行质量分析,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2、 初步形成了课前展示目标、课中紧跟目标、课后紧跟目标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研究高效教学理论,深入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提炼出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步骤:一是问题呈现。

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创设情境,提出目标,引入新课程,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二是学生积极活动。教师激发情景,建立问题支持,激发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交流,教师给予科学的建议。

三是当堂检测。老师精心设计试题,复习总结课堂内容,课后展开延伸,并**定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最好,老师教什么,怎么教。

虽然这种模式对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实施方法,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较以前都有很大提高。

3,教师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学校的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构建高校课堂活动的实践,老师们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教案,实施时其他老师都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积累经验,改进不足。可以说,高校课堂活动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转变观念、迎接挑战、提高专业技能、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

4,增强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习负担。高效课堂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其特点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最终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由于诸多客观因素,我校学生对家庭的学习要求不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通过高效课堂活动的建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收获与效果:

一、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能以“人人会学”为宗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2、 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靠教材的旧习惯和习惯。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同时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温馨和谐,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虚,真而不死,生动有趣。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心灵与人格的暴露,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文化与智慧的流动。只有当教师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影响时,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使教学活动充满理性和激情。

当然,我校在推行“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少数老师还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公开课还是比较规范的,但推门课比较随意。教师板书书写不规范,组织不强,课堂节奏变化不大。

要么设计的检测题没有时间做;要么,在学习过程中问题不当,破坏语境,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透彻理解教材,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习题检测,才能真正高效的完成教学。

在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理性解读,提炼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实施策略,提炼出操作要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高效课堂的基种基本类型,形成了一些优秀的高效课堂教学案例,并进一步体现了效果。

要继续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细化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标准,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总之,我校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虽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学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地进行各个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我校教师深刻认识到了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贯穿新课程理念,将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我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课堂教学高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目前,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正在我校领导与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强力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 “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将会更上一层楼。

课堂活动总结 篇3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出效果、出成绩,xx旗xx第五中学在组织专任教师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邀请扎旗教研室初中组全体教研员深入课堂跟踪指导,面对面交流提高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

教研员们深入课堂,进行全程跟踪式课堂教学研究指导,为该校课堂把脉,教学导航,精心“打磨”高效课堂。此次打磨课分三个环节即听课、评课、磨课。教研员每次听完课后,都能站在专业的角度针对授课教师的讲课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研员和老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就小组合作学习、师生间的互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角色的转变、课堂细节的雕琢、教学模式的确定与老师们进行了细致的交流。踏实高效的教研活动得到校方一致认可,教师们获益匪浅。

本次开展的“打磨”高效课堂活动,从x月17日开始,预计12月末结束。每个教研组推选两名教师进行精品课打磨,同学科教师全部参与此项活动。

目前,“打磨”高效课堂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课堂活动总结 篇4

2015年阳光学校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从学模到悟模从建模到用模

本学期,在区教研室的精心组织和专业引领下,在教学工作中我校重点突出“四项工程”中的教学模式构建工程,认真贯彻《关于实施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方案》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取得了点滴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从学模到悟模

自从开展“构建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主题活动以来,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就不断引导老师们思考、探寻——我的学科教学模式是什么?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我的学科教学模式有哪些变化? 我是如何体现课堂的高效的?

在这些问题的不断演绎下,新一轮的再学习开始了。

1、精选学习《汉阳区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资料》。 从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领回《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资料》后,我们如获至宝。通过对这些区内优秀教学模式的学习、研究、感悟,学校骨干教师团队对教学模式的问题提出、理论基础、模式内涵、流程评价、量表等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知。

2、自主学习专业长成书籍。《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参考》、《人民教育》、《成才》《陕西教育》、《班主任之友》、《英语教学》等十余种期刊一直以来是学校出资订购,并按参与教科研的热忱度分赠给老师们的。 只是在近年来,我们不时提醒老师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请重点关注“教学模式”、“高效课堂”这类的话题和研究成果。

这种深思熟虑的送书活动和有针对性的收费学习,让教师深刻感受到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自信来自专业成长。

二、从建模到用模

“构建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关键在于行动。从迈出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到走路。在完成概念更新的初始学习阶段后,开始行动研究。

1、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常态运用成为“建模式,创高效”的新新元素和动力。具体方法是所有教师都已达到信息技术硬件的功能;全学期“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建模课”课不少于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

2学校领导带头推进模式研究,推动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在全体行政走进课堂,承担相应教学任务的背景下,这些示范活动的开展在得到上级领导肯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示范性得到体现和放大,从老师们言、行、色中可以感受出来,大家被这样一种精气神所感染和折服。

三。各科教师都有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模式教学的探索。在本学期的校级建模课活动中,我们请每位参赛教师在执教结束后,请她们结合自己的建模课写一篇建模反思,以课为载体,**自己对建模促效的思考与行动。比如,四位英语教师因所执教的内容不同(有的是单词教学、有的是句型教学、有的是阅读教学、有的是有的是歌曲教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大同,求小异。

美中不足的是在本学期推荐参赛的五节区级“深度融合课”,只有李涵老师的品生课荣获二等奖。这也说明我们学校在运用好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此也请领导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可否恢复参赛课评比三等奖的设定,因为参赛教师需要不断的鼓励,绩效工资核算也需要那一纸奖证。

三、思考与建议:

1以学区为单位,选择1-2种优秀教学模式在学区推广应用,形成研究共同体。有余力的学校也可以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即:

既有大循环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有小循环教学模式的研究。但同样做到了光负高效,课堂智慧、生活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2教学部、教办的同志要创新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增强示范指导能力,努力当好带头人。

课堂活动总结 篇5

雏鹰课堂志愿活动总结


近年来,社会公益活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推广,许多人纷纷投身其中,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青年群体,我们志愿者团队也积极参与了一次名为“雏鹰课堂志愿活动”的公益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帮助,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收获了难忘的回忆。


这次雏鹰课堂志愿活动是由当地社会组织和学校合作举办的。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志愿者团队共有20名成员,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指导一位学生。整个志愿活动共持续了两个月。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情况,我们在活动开始前进行了两次家庭访问。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许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家长对孩子学习非常重视,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提供专业的辅导。这让我们志愿者深感责任重大,决心帮助这些孩子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


在每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互动讨论和游戏活动等。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们多和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在两个月的活动中,我们目睹了学生们的进步和变化,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满足感。有一次,我们组的学生小明在数学方面一直存在困扰,但通过我们耐心的讲解和练习,他终于克服了这个难题,取得了好成绩。当小明兴高采烈地向我们展示他的试卷时,我们所有的困劲和付出都变得无比值得。那一刻,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为学生们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这次活动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需要合作完成一道题目。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还发现了自身的创新潜质。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提出各种创意解决方案,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总体而言,雏鹰课堂志愿活动是一次成功而有意义的公益活动。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们取得了明显的学习进步,并且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志愿者也收获了很多,不仅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还培养了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也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作为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


未来,我们将继续投身于志愿者服务中,努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教育、快乐学习,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艰难,我们志愿者团队都将坚定前行,为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努力不懈。

课堂活动总结 篇6

阅读大课堂活动总结

近年来,阅读大课堂活动在我校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下是对该活动的详细总结。

首先,本次阅读大课堂活动的主题是“读书改变命运”。我们旨在通过阅读,唤醒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征集和阅读比赛等。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阅读计划,并安排了相关的活动。一年级学生被要求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他们通过和家长一起读绘本或者听家长讲故事的方式开始了阅读之旅。二、三年级学生则每周阅读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鼓励他们做一个简单的读书笔记。四、五年级学生每月读一本中长篇小说,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六年级学生每季度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后感并做读书分享。

在活动期间,学校倡导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齐备,每周定期开展书展活动,向学生推荐各类优秀图书。同时,老师们也积极向学生推荐好书,并提供了书单供学生参考。不仅如此,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校还组织了一次读书笔记征集活动。学生们在读书笔记中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获奖作品将被发表在学校网站上,并获得一定的奖励。

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多次大型的阅读比赛。比赛内容包括背诵、朗读和解题等环节。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这些比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一年的积极参与,我们看到了阅读大课堂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首先,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不再把阅读当作一项功课,而是一种享受和学习的方式。其次,学生们的阅读量明显增加。许多学生告诉我们,他们不再把课余时间浪费在电视和游戏上,而是选择读书来度过。最重要的是,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更为深入,并能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综上所述,阅读大课堂活动在我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素养,并且在阅读中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我们相信,阅读大课堂活动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多的学生带来变革和机遇。

课堂活动总结 篇7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展示”

活动工作总结

为切实解决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和无效问题,围绕“聚焦课堂,有效教学”这一主题,按照教育局关于《金凤区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组织,通过小专题研究,实施工作。以有效教学推进活动为载体,按照“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教学规范、聚焦课堂教学、锻造优良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有效教学”这一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实现质量提高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就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下总结:

1,组织形式严谨,领导参与全过程。

课堂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有《效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解决课堂无效或低效的问题,我校积极组织和开展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是本着有效教学和如何解决课堂无效或低效的问题开展的,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次提高自己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绝好机会。

活动初,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教研员王老师和校长在动员大会上就我校的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从中我们也感觉到了本次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全面开展阶段。我组以开展小专题研究为中心。首先、我组与学校领导小组对语文组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听课摸底,查找大家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初步确立小专题,每个教师根据设定的小专题再讲一堂公开课,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到两个低效行为。

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听、评,并结合以往发现的问题做了认真的分析,基本找到了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的根源,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挖掘,青年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到位;二是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没有形成合力不够,集体备课计划式的少,针对性不够突出,对一些教学中的难题充分的研究不够深刻,形不成解决难题或困惑的策略;三是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前设计严重脱节,“教学设计是给领导检查用的”的思想弥漫在部分教师群体中。

以曹校长为代表的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各教研组根据小专题的预设效果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效果进行诊断、评价和研究。会同各评价员认真分析、评价了各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细致入微地指出了教师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课、课后小结、板书中的低效现象。

个性问题:教师授课中评价语不到位、专业用语不规范,师生互动、教师设问、小组合作中存在低效现象,同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每一位老师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并根据教务处的安排布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对各个教学环节逐一修改,为下一阶段的再研究工作做好了准备。

2、发现问题再研究阶段。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轮研究。我教研组根据第一阶段发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为教师确定改进方案,进行新一轮小专题研究;以解决第以解段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目标,组织教师进行再诊断、再评价、再研究。

在第二阶段,进行了现场演示。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安排和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调研和展览活动。我组确定以《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低效》为小专题研究形式开展,我们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坐在一起进行商讨、研究,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低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互动实质的失真

互动实质的失真就是指互动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涵。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没有表情,语调僵硬,缺乏亲和力。在这样的氛围中,虽然有互动和对话,但课堂气氛沉闷,很难完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或者,语文课堂互动又走向了“为互动而互动”的形式主义,与互动的本质背离。比较典型的是程式化。程式化的师生互动是经过教师特殊“包装”过的,或者是在教师一定“控制”下的师生互动。

这样,表面上看,师生之间似乎是互动的,但实质上,教师的话语霸权被控制住了,或者说,教师无法在预设的框架内获得解放。

(2)互动方法的缺位

一问一答和生生讨论的运用成了语文课堂上互动方式的主角,但流于“形式化”或“程式化”就反映出教师在运用互动方法上的意识缺位,成了课堂互动中的**“杀手”。就拿讨论法来说:杨老师在第一次教学《女娲补天》找石头部分时采用讨论法,说:

“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你有怎样的体会?”学生回答很多,如体会到了女娲甘于奉献、有爱心、救被困的人们等。为了展现自己独特的视角,教师为了尊重多维的理解,最终的互动结果都脱离了文本,无法达成一致。

如此讨论活动不仅耗时、低效,拖散了严谨的课堂结构,而且养成了部分同学在热闹中偷闲的习惯。由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到位,讨论的成员之间分工及要求不到位,问题的设计不到位,这样的讨论形同虚设,使有价值的互动内容失去意义。

(3)互动评价标准的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课堂教学任务由“双基”变为“三个维度”,就是要在“双基”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在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评价中,往往暴露出评价方法不合理、评价不恰当等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积极的、肯定的;对自己不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消极的、否定的,这样往往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根据上述所暴露的问题,在第二轮的听课中,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深入课堂,查找与解决,通过教研员王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老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认为要解决课堂中师生互动环节中的低效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更新师生观念,转变互动意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是良好师生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和帮助者。

因为教师对学生作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我们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来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 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构建互动教学的重要保证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关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围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这样,教师就很容易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交流,那么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便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3) 关注后进生是构建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班级并不是小班教学,因此班级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由于忙于教学,一般只关注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善言谈,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则关注较少,这个问题会严重影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课堂上多给他们提问、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个别实在难以表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最简单的语句说起,由易到难。

3、展示成果

第三阶段,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在我校举办了第三阶段集体备课和展览交流活动。确定了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备课小组,以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为集体备课对象,杨华老师为主备,先由授课教师根据小专题谈教学实践与教学设计吻合之处和不吻合之处,反思出吻合和不吻合的成因,找出不足及今后如何改进;备课组的教师根据小专题对照教学设计并结合自身的研究方面找出实践与设计相同和不同的环节,分析成因,找到解决小专题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

4、 通过这次活动获得的经验:1。我们认为,要创新和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继续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把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组织好各个教学环节,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磨练,整体提高长龙小学的教学质量。

要进一步向管理、精细化、质量化、特色化的目标迈进。在阅读文章的理解上,只要他们说得与答案接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上进的动力。2通过本次活动,我校教研组和教师可以了解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

一是比较教学设计,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从教学实践的亮点反思教学设计的缺陷。三是在研究中找到解决低效和无效问题的一般规律,针对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个性、创造力进行修正,使一般规律变成不同教师的个性化规律,使教师在遇到同一问题时都有适合自身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5、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活动中也反应出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不能端正态度,不积极参加活动,不能虚心向他人学习。

2个别教师无法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个别教师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气氛不活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教研组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推广“预防在先、认真落实、反思研究、找出策略”实现有效课堂的策略,在今后教师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策略,使本课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具体的作法就是在听课前,第一要看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二是用教师的教学设计来对比教师的教学行为;第三是课后与教师一同研讨这节课理论与实践的吻合度,需要完善的地方;第四是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与教师一起寻找一个好的教学策略。

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少地避免课堂上的无效或低效行为,从而保证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泾龙回民小学

语文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展示”

活动《女娲补天》评课稿

泾龙回民小学

潘继业 2012年5月

课堂活动总结 篇8

3、 课堂能力评价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了语文教师的责任感。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们精心准备教案,互相指导,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年教师的课十分精彩,中年教师的课更具特色,而且每位教师的课都不一样,真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能运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授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参与热情高,很好地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总之,本次能力测评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这一次锻炼,提升了我组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艺术教育是有缺陷的。虽然在这项活动中发现了教师的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学评价不到位。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不够经典,有**价不够及时,形式单一。

2.课堂教学时间有时与代课时间不一致,几位教师的时间不足。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度不够,尤其在展示课中,展示内容与准备程度不一致,有时会耽误时间,使课堂任务不能正常完成。

3、检查指导不到位。课堂上,任务安排得很仔细,但检查不够严格,指导不到位。做到了“善始”却忽视了“善终”,

使有的任务完成时没有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4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有时会出现感冒,学生的水平相差很大,不能很好地体现分层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要和同事们一起研究,认真思考,拿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继续深入备课,经常与同事沟通,多与学生交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更有特色!

课堂活动总结 篇9

在第三届 “10+30”高效课堂评比活动

总结会上的发言

我校第三届 “10+30”高效课堂评比活动已落下帷幕,本次评比活动参加人数多,每个教研组推选三人,十个教研组共三十人参赛,选手大多为近两年进入我校的大学生及选调教师,基本客观的反映出了我校教师的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现状,因此,本次活动不仅是评优选先,树立典型,也是我校 “10+30”高效课堂模式的的一次大展示,更是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阅。本次活动的开展,既加深了大家对“10+30”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解,也让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充满了信心,这种欣喜和鼓舞必将为我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本次活动值得肯定的方面:

1、我校提出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10+30”高效课堂模式得到大家的肯定。

所有参评的30节课都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切实践行“10+30”高效课堂模式,坚持“预习有纲,讲授有度,巩固有标”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参与。没有一言堂,没有满堂灌,教师不再喋喋不休,学生没有昏昏欲睡,每节课看到的都是学生主动地参与,自主地学习,热烈地讨论,精彩的展示。学生学得好,老师教得好。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节奏紧凑,活泼,无乱。

这些课堂活动地设计,体现了教师对我校课堂改革的思考和实践,更显示了我校教师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良好风貌。

听课过程中,各位评委、各位教师都不约而同的把课堂是否活起来,效果是否好起来作为评判一堂课是否成功的依据。大家不再评价谁讲得详细、清楚、透彻、深刻,不再评价谁的学术水平好、发挥有多精彩,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谁的课堂设计新颖独特,谁的问题设计最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谁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谁的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谁的学生表现积极、展示踊跃,谁能通过恰当的引导和精准的点拨,高效的实现本节课地教学目标等,总之,教师教学的思维变了,引导学生学习的手段多了,听课评课的侧重点不同了,没人在认为满堂灌是好课了。这是新学校愿意看到的,也是学校努力的方向。

2青年教师可塑性强,成长迅速,进步突兀。

青年教师专业知识过硬,工作热情高,课改的积极性强,虽然教学技能欠缺但没形成长期满堂灌的思维定势,接受新事物快,模仿能力好,可塑像强,只要有上进心,就不会做不好。但他们的增长速度和进步程度却出乎意料。如本次活动的一二名是白红红、阮娟萍,分别是13、14年招考进入我校的青年教师,而

三、四、五名何江涛、赵文娟、杨红则都是最近两年新分配的大学生,由此可见年轻人的确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快速适应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像本次活动第一名获得者白红红老师,在刚进入我校时,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很不适应,上课感觉很吃力,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无论是语言表达、课堂驾驭能力、还是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对学生的调动都显得力不从心。但她谦虚好学,勇于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站在了前列。

她这节课无论从教师的基本功还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都非常的成功,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

何江涛老师的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大做文章,循循善诱,放开手脚,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耐心引导学生讲出精彩答案,取得了极佳的课堂效果。杨红老师的课堂设计更是给人眼前一亮,一个家族的兴衰能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这种巧妙的设计学用结合、操作性强,为以后我们教学设计环节带来了许多启发;秦芳军运用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恰到好处地一体机使用,使得课堂教学层层推进,学生学习过程步步为营,积极性始终如一,整个教学过程活而不乱;马立婷更会鼓动和激励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十分融洽,用真情实感牵引着学生的心,能使学生始终围绕着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来学习、交流、思考、展示。

3.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打破了老师和学生问答的单一局面,他们开始注重实际效果,寻求丰富和启发美好的线索。

参加评比的30节课都有充分的学生活动设计,并且学生活动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固有模式,都能坚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以自己教的过程代替学生学的过程;学生自己深入学习,有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搭个台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对于更难的内容,教师讲解难点所在,以与学生共同协作完成,设计的学生活动满足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感觉到被尊重和关注的需要。学生的讨论、合作、提问、思考、展示、与教师的互动成为一堂好课的重点。每节课的都能给学生足够多的预习和自主学习时间,教师根据学案设计,将自主学习的内容明确的安排给学生或课前按组分块板书在黑板上,并由小组长牵头,给组内成员划分学习任务,通过独学,找疑、思考;通过对学群学,合作、**;然后在小组内达成共识,推荐代表完成陈述或向其他学生或老师寻求帮助。

比如杨珍老师的地理复习课,所有时间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己积学习和消费;而历史组的3节课课堂设计各有千秋,尤其是杨红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特别,一下子就将学生深深地引进了学习的情境;张芳明的生物课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所有问题源于课本,但又不经思考却无法得到答案,为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供了平台,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马小琴的完形填空复习专题先从解题方法入手,指导学生掌握技巧,然后通过实际操练、组内交流,再总结经验,最后全班分享心得体会,从而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阮娟萍的数学课从课堂组织到学生的参与再到最后目标的达成都是无可挑剔的,尽管内容相对简单了一些,但就学生的实情、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上来说,不失为一节好课;张丽芸老师在学生自己组织学习,尤其是组长的引领作用这一点上做得也是相当不错的;体音美三节课充分展示了课程特点,着眼点都在使学生爱参与敢参与上,可谓精彩纷呈、寓教于乐,使学生真正在快乐之中学到了知识,也领略了艺术课的风采,陶冶了情操。每一节课各有千秋,各有亮点,堂堂精彩,节节皆有很多可取之处。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逐渐多样化。

在这一点上,生物组的3节课可谓出类拔萃,做足了文章,很有创意。三位教师都根据各自的课程特点,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准备了知识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知识建模,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了重点知识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学生情绪高涨,想要动手的内心需求促进了大脑的积极思维,记忆效果好,教学效果自然不错;赵文娟的美术课,根据其课程特点对教学过程做了巧妙的设计,运用最普通,却又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使得学生课堂参与度极高,学生为了展示和获取老师的关注、认可,投入了全部精力,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着学生间的竞争、赶超、动脑动手,在积极创作的同时又不乏高涨的情绪、轻松的气氛和协作精神;符艳红运用教师自身的激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把一节体育课也上得精彩纷呈,高潮不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体育课的作用、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郭娟红介绍了学生们熟悉和喜欢的话题,让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期待;芦美丹能充分运用老师本身所具有的青春活力不断鼓舞、激励着学生,在老师的情绪感染下,学生始终都保持着参与学习的热情,讨论交流积极主动、展示汇报争先恐后,张凌瑞的课堂设计、适时引导以及对一体机的恰当使用都使一节课始终充满着活力。这些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

5集体备课活动逐步深入,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利用。

参加本次比赛的30个班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集体备课成绩的回顾和汇报。首先,每节课都是在组内经过反复试讲、提炼、修改后才最终定案的,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组内每位成员也都以极大的热情和真诚提出了各自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才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高水平的示范课,都有着很多的可取之处。其次,在学习计划的编写上,备课小组成员的心血和智慧也全部倾注其中。

与通常的课堂学习计划相比,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计划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比如像石牡丹的学案除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外,自主学习部分共分两大块、三个小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其导学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郭文斌的学案也是充分根据学生实际,问题设计合理,难易程度恰到好处,既让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又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而后又让学生能够不断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取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教学活动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大多学案在最后的检测部分所设计的题目既有能满足学困生需要的中下难度题目,又不乏中高难度的、使学优生也能吃饱的题目。

这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习,获得乐趣。

30位参赛教师的教案除了个别的相对简单了一些外,大多数都充分体现了学校提出的思路,同时也是组内成员精雕细刻的结果。白红红、张芳明、石牡丹、杨源、郭娟红、符艳红、杨红、曹建霞、王洪丽、何江涛等老师的教案环节齐全,其重点都在过程设计和各环节的实施策略方面,也有对学案的补充,要点的归纳,还有培优补差的内容。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计划,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本次活动从整体上来说是成功的,效果超出预期,也为我们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经验,只要我们继续努力、通力协作、不断进取,相信我们的教改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JHT868.cOm 合同范本网】

二、平时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通过对教学的定期检查和抽查,发现一些指导方案不合理,内容设计缺乏新意;有的教案编写太简略、随意性强;一些课堂活动缺乏创新,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还没有完全活跃起来。具体表现如下:

1、有些教师教学观念依然落后,教学方法仍显陈旧,重教轻学现象还很突出,包办代替仍是习惯,运用“导学案”教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导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有些教师对导学案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导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认为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大量做题,所以在设计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改编成练习题,甚至出现全篇网上**,这种导学案容量超载,与学情不符,完不成教学任务,无法突破重难点,造成节节拖堂,甚至无法使用。 所以编导学案一定要防习题化、简单化、剪贴化;防量大、题难。

三。指导方案的问题设计肤浅、零碎、缺乏层次性。问题设计肤浅化主要表现在,问题设计缺乏**性,对照课本直接就可以找到结果,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就得出答案;问题设计零碎化是指整张导学案全是零碎的小问题,一问到底,而缺少提纲挈领的问题,这样设计会阻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问题缺少层次,是指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识记类问题、理解类问题、应用类问题、拓展类问题等。

4、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有些教师认为“10+30”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因此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弃了。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乱”,这样效果更糟糕。

“做案导学”虽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撒手不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主体地位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积极引导,宏观调控,做好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对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我们不但要讲,而且要讲明、讲透。

5、部分教师和学生还不愿意心服口服地接受“10+30”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填鸭式”学习,老师讲,学生听、记;老师不讲,学生不学;离开老师,学生就手足无措。对于教师来说,制定学案过程繁琐,难度较大,学生讨论起来耽误时间和进度不如照本宣科省时省力。

我们选择参加评比的优秀班级都是优秀班级,但我们平时的班级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甚至担忧。为了切实推进“10+30”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深入思考,不断探索,重新部署,狠抓落实,坚定不移的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持续走向深入。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要让大家转变观念,理解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努力践行“10+30”课堂模式,注重实效,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现阶段,我们采取自上而下的强制手段,先顶层设计,再全面实施、监督落实,难免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通过本次活动的检测,第一阶段的目标已基本达到,下面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将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我们的目标是:

坚决落实集体备课,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导学案的制作,规范教案的编写,在如何让课堂活起来上大做文章,争取在课堂活动开展和小组合作学习上有一个大的突破。这一阶段我们将采取自下而上的鼓励手段,在学校的规范下,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放开课堂,让教师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及时总结,对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全校推广。

课堂活动总结 篇10

交通小课堂活动总结

近日,本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小课堂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技能。活动持续了一个星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和互动,给学生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交通安全之旅。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回顾。

活动第一天,我们组织了一场交通安全知识竞答。在学生们的率先参与下,活动氛围热烈而紧张。通过精心准备的问题,学生们对交通安全规则和交通标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他们也了解到了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要领和安全相关知识。这场竞答为整个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首先,在校门口设置了一个模拟的过街人行道,让学生们模拟过马路的场景,学习正确的过马路姿势和注意事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特地邀请了交警叔叔来给学生们示范,并给予他们一对一的指导和宝贵的建议。通过亲身实践和专业指导,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过街人行道的正确用法,还养成了守则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了一次扮演交通指挥员的活动。在一片兴奋的气氛中,学生们亲身扮演起交通指挥员的角色,手拿着红绿灯指挥着电动车和自行车的行驶。在活动中,他们感受到了交通指挥员的责任和艰辛,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如何维护交通秩序的重要性。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活跃,同时也在游戏中加深了他们对交通规则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为学生们准备了一堂有趣的交通绘画课。学生们可以放飞自我,用丰富多彩的画笔表达他们对交通安全的理解。通过参与绘画,他们不仅可以对交通规则有更深刻的认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

最后一天,我们组织了一场交通安全演练。这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也是学生们最为期待的一部分。在演练中,我们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交通事故为例,进行了模拟重现。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了不同交通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应对方式。他们学会了正确报警,给伤者提供急救等基本技能。通过这次模拟演练,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也增强了他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安排的交通小课堂活动,我们的目的达到了预期。学生们不仅对交通安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技能。他们学会了如何过马路、如何骑自行车、如何正确使用交通标志等,为自己的出行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同时,通过互动和实践,他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合作与团队精神,增强了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次交通小课堂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效而又生动有趣的体验之旅。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技能,让他们成为更负责任和安全的交通参与者。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将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为我们的社会添砖加瓦。

课堂活动总结 篇11

为了实现连片教研活动扎实有效,改变片区内各校以往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为片区内教师创设一个交流合作、互动学习、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根据教育局部署,我南关片区结合本片区实际,于4月25日进行了主题为“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构建幸福高效课堂”校际交流会的连片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展示课、有名师讲座、有课例研讨等。参会的有白科长、张主任,南关片包片人员6人及南关片三校领导,各校教师共计112人。上午共安排四节课:长畛学校的李梅执教五年级数学课《求物体的体积》、南关小学的梁兰芳执教三年级数学《掷一掷》、张艳萍执教的二年级语文《画风》、八角学校李平娇执教的四年级英语课。下午则进行了由南关小学杨兴华主讲的《新课程下如何备课》,随后,与会三校老师中共有12人参与评课活动。会上,白科长、张主任均做了重要讲话,对南关片本次活动做出肯定。白科长总结到“本次活动领导重视,三校校长全程参与,积极点评;执教教师水平高超,体现课堂高效;参与人员众多,听课教师达112人之多;参与者态度认真,无随意出进者,无打接电话者,无小声交谈者。”会后,各包校人员就归校如何开展提升展示课阶段活动做出了具体安排。

本次活动,三校教师集中到一起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学习积极性高涨,现场活动气氛热烈。每位教师都有一份体验、一份收获、一份感动。总结如下:

一、前期工作准备扎实

开学初,各校校长与包片人员就结合教育局教研工作会议精神展开片内工作布置,确定本学期连片教研活动工作重点为“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构建幸福高效课堂”。各包片人员到达所包校后积极参与初期磨课活动,力求磨出精品课。我们磨课时以每个年级组为单位,同一课自己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然后授课,大家听课后进行评课,选出教学方法好,教学效果优的教师,参加连片的教研活动。共有19位老师参加第一轮的讲课,有6位老师参加第二轮讲课,最后有4位老师参加联片精品课展示。

二、连片教研取得实效

本次连片教研活动,我们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放弃以往“擂台赛”形式的同一科目甚至同一课题进行单一讲、评课的活动,突出连片活动“授课必精品,交流必精心”的主导思想,于三校内精心挑选打磨了语、英各一节,数学高、低段各一节,以期就如何做到“幸福高效课堂”进行交流,还精心设计了一段经验交流汇报,由县质检考试获得“四连冠”的南关小学副校长杨兴华就自己多年来教学经验做汇报交流。又由各校推荐了12位教师进行点评交流。通过授课,我们对如何“构建幸福高效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为下一步的点上移植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而课后的交流12位教师从不同层面进行了精彩点评,为这4节课指出了精华,补充了不足。

连片教研活动的开展,打破了校际壁垒,不仅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发挥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不仅让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并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能够享受教研。我们也从中真正感受到了连片教研的着力点应该是: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新课程背景之下,如果我们的教学研究能够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真正做到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就一定能极大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

下一步规划:连片教研第三阶段提升课阶段将在各校进行。到时,包片人员将逐校指导,如条件具体,还将就提升课进行三校公开展示,以期将我片教研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课堂活动总结 篇12

合肥市宋村小学森林课堂活动总述

张霞的森林课是包河区和我们学校的首次课外活动。在上级的指示下,我们学校积极准备,最后决定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滨湖湿地公园开展一次以赏识湿地植物为主题的森林课堂,此次活动分工明确,有负责安全的主任,有负责秩序和上课的老师,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此次活动圆满而成功的落下了帷幕。

带学生进去之前,科学老师事先对湿地公园已进行踩点,精心备课,思考怎样才能给学生开展一次有效而又难忘的森林课堂,活动中,科学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植物,并给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带着相关实验器材、记录表去完成小组活动。比如在介绍完全花与不完全花时,老师挑选了樨香路边上的玉簪,并详细介绍了玉簪的结构,学生有了这个知识点再带着放大镜、记录表去**湿地还有哪些其他的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学习就更加有效了。看着同学们满载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漫步在湿地公园,呼吸着这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散发着异样的风采,显然这次活动学生颇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活动快要结束时,老师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的研学收获,很多同学都表示要爱护湿地里的一草一木,爱护生命,爱护大自然,说明学生们走进森林公园,除了学习到一些科学知识外还深切的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比课堂里一次次的说教有效多了。

但是这次“森林课堂”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下学期,我们将对森里课堂的其它站点进行深入研究,继续开展更好的学校森林课堂学习活动。这次去森林公园还有一点疑惑是在认识一些植物时,发现旁边的标牌不能和植物相对应:

有的是有标牌但没看到植物,有的是标牌并不在植物的相应位置,还有很多植物都没有标牌,不能方便的进行研学。一句话,森林课堂绝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算是组织春游或秋游。只有学生和老师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这点才能更好地去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