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篇1】

《巨流河》读后感1

阅读齐邦媛先生的长篇回忆录《巨流河》,我突然想起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这个观点。福柯认为,身体充满了历史印记,身体是历史印记的媒介。福柯关注的是身体是如何被社会分离、重建和操纵的。

《巨流河》真实在再现了二十世纪的滚滚洪流对个体生命的冲击、裹挟、分隔、重建和操纵。

生于世宦之家的齐邦媛本应有着相对平稳的人生经历,然而,特定的时代特殊的身世把她一次次推入性命攸关的抉择路口,而孜孜不倦的学***的人生之舟找准了航标,在一个个离乱的十字路口,她以自己的柔弱之躯驾驭着生命的小船,在阴霾中不放弃,在湍流中不迷失,八十高龄时仍然擎起如椽巨笔,写下二十世纪百年风烟对一个民族,两代人生命的冲击、分隔与操纵。

家在辽宁铁岭的齐家两代知识分子,是如何被卷进历史的洪流,在血泪崩溅的时代夹缝中从辽宁的铁岭漂到山城重庆,又从重庆流落台湾,隔着台湾海峡,隔着哑口海、南海、东海、渤海回望巨流河的?这,是中国近现代史。这是20世纪中国人心中不可愈合的伤口。

“散文面对大地和事实。”《巨流河》是用散文笔调记述的史诗:一个民族的血泪史,一个家族的苦难史,一群知识分子的反思史,一群离乡游子的怀乡史。

20世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百年风烟,硝烟弥漫,血泪流离,被民族灾难与权力规训异化了的国人,很少能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但《巨流河》是个例外,那是一曲激荡着深沉的家国情怀的巨流,那是一曲被作者宏阔的人文视野滤过的清流。深沉的情思裹挟着淡淡的惆怅,清晰的记忆承载着高贵的灵魂......

《巨流河》为读者打开的是一本百年册页:那英挺而胸怀大志的父亲,那在烽火中颠沛流离的母亲,那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那含泪吟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先生,那性情率真宁可杀头也不说假话的吴宓先生,那家破人亡后投身抗日战争以身殉国的飞行员张大飞烈士,那从东北漂泊到北平,从北平流落到南京,从南京辗转到重庆,又从重庆流亡台湾的一个个中国人,他们的血泪情仇,他们的家痛国恨,他们的死里逃生......

对于大陆读者,透过《巨流河》,还能了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东北郭松龄兵变的内因;抗日战争初起时二十九军浴血华北,牺牲的壮烈;南京大**,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民心觉醒的抗争......齐邦媛先生是这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和反思者。

齐邦媛先生在自序中写道:“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书写前,我曾跟着父母的灵魂作了一趟返乡之旅,独自坐在大连海岸,望向我扎根的岛屿。

回到台湾,在这最后的人生研究中,写下这一生的故事。”真实是这本巨著的特点,真诚是作者秉持的基本原则。

无法忘却的家国之痛,无法选择的个人遭遇,无法回避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文字往往沉痛,令人不忍猝读,但在齐邦媛先生的笔下,《巨流河》为何有一种巨流落川之后的岑寂?

横贯东西文化的国际视野。能够走过二十世纪的一百年,是一个奇迹。能够在巨大的政治漩涡中保持知识分子的清醒与卓然,将个人际遇、家痛国难放到世界大舞台上去体认去回望去反思,宏阔的视野让大陆读者读到不一样的历史。

齐邦媛六岁随母踏上寻找参与地下抗日工作的父亲,后曾随父就读多个小学,在南开中学幸遇民族教育家张伯苓,结识了一群满怀教育救国热情的先生,在武汉大学学***,受教于学贯中西的朱光潜、吴宓等,初淋世界文学雨露的润泽,树立了大视野大文化的学者胸襟;在台湾从教的近四十年中,以教授英美文学为主,能够从文学关怀人类终极命运的普世情怀出发看待个人遭遇与家痛国难;她本人曾多次参与台湾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能够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二十世纪的世界风云与家国巨痛,文字中自有一种穿透风烟后的澄澈。

超越政治偏见的学者立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左右派的政治旋涡,丧失了独立的价值观。齐邦媛因“生性敏感”,虽然生长在家庭背景显赫的齐世英家,但自从青年时代把心灵交给“**”后,一生都在有意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地带,专做学问。

这使她对政治保持相对清醒的认识,从而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图景和历史人物。朱光潜、吴宓、张伯苓、钱穆、胡适、戴镏龄、田德望、袁昌英、哈耶克博士、sister mary......在她的笔下,大师音容可鉴,从他们手里传递的是文明与真理的薪火。

在**的影响下,齐邦媛一生都在努力维护人格的独立和学者的尊严。

创痛深重血泪流离的家痛国难。巨流河原是一条母亲河。迫使游子踏是不归路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

郭松龄反抗军阀的兵谏行动、九一八事变后挂在城门楼上的头颅、家破人亡后走上抗日征途的张大飞、七七事变后“战争血淋淋的大刀切断了我病弱的童年”,惨绝人寰的南京大**把古都变成了鬼蜮,从南京逃往汉口的难民“成千上万,黑压压地穿了棉袍大衣的人,扶老携幼都往月台上挤,铺盖、箱笼满地,哭喊,叫嚷的声音将车站变成一个沸腾的大锅。”被日军轰炸过的重庆“那一具具焦黑的尸体,绵延十里,是我半生的噩梦。”......

然而,即使在流亡途中,青年学生们依然对千千万万人的合唱充满激情。生命中有一道无法阻挡的伤口,生命中有一条汹涌的河流。正是这股洪流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比起那些铺陈战争场面的**作品,《巨流河》因为溶入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更能打动人心。

寻找故土家园的游子心结。回不去的家园叫故乡。近乡情怯,这对于被迫流离的齐家两代人而言,是最好不过的心灵写照。

齐世英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和欧洲,归国后心怀匡国济民之志,加入国民,致力于文化救国活动,日盼夜盼盼到抗战胜利,却因站错了队伍被迫流落台湾,命运似乎和这群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然而,比起大陆那些曾在“文化革命”中受尽折磨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却有些不幸中的万幸。齐邦媛童年被迫离开故土,一直到她白发苍苍七十多岁,才踏上归乡的路。然而,故乡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故乡。

战火熄灭后,家国依旧,故园不在,他们漂泊的心将在何处安放?

惆怅如烟的个人际遇。齐邦媛与张大飞美丽而短暂的情缘是贯穿“巨流河”的一支温馨而又凄美的支流。齐邦媛十三岁时遇见青年张大飞,他刚刚遭遇了家破人亡的重创,两颗敏感而年轻的心凭借一本《圣经》靠近。

在此后的六年中,等待来自云端的信成了齐邦媛步向青春的桥驿,一个“在云端,在机关枪和高射炮火网中作生死搏斗”;一个“在地面上逃警报,为灾祸哭泣”。六年来的雁行交流,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独特变化。这条布满荆棘的空中鸿雁之途持续到张大飞以身殉国,然而,这份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直沉淀在齐邦媛心灵的深处。

当巨痛终于淀成清流的时候,齐邦媛回眸历史时蓦然发现,“四个月之内,罗斯福逝世,陈纳德解职,张大飞战死。这一场战争带着无数人的憾恨落幕。”个人的遭遇放在时代的洪流中如浪花般一闪即逝。

齐邦媛七十五岁时回到南京,参观了南京大**纪念馆后拜谒航空烈士公墓,手抚刻着张大飞名字的石碑,怀想那些在“骨岳血海”中抗争的岁月,回忆那份特殊时代里的回音,轻轻地说:“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凄婉而深情的笔调回忆横贯她一生的美好情愫,读者怎能不为之动容?

《巨流河》读后感2

初闻《巨流河》,是在去年的一次读书分享会上,对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后来在书城随便翻了几页,得知作者乃台湾作家,文字情真意切,朴实无华,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我吸引,此次能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也是在长久的等待之后,耐心的寻觅才偶然得之,如此机遇,如此幸运。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作者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然后去往台湾,定居长达六十余年,走过一路风风雨雨,齐先生都是娓娓道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巨流河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作为书名,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同情,另一方面也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在我看来,齐先生的整个回忆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似乎是在向前发展的,是宏伟而巨大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齐先生用缜密通透,深情知性,字字珠玑的叙述,以个人及其家族的经历描绘了纵贯历史长河,横跨海峡两岸的大时代故事,不正是一条巨型的河流,充满着波涛汹涌与生命力。

然而,过不去的河流却成了齐先生心中的忧郁和症结。这也是台湾和大陆在遥远的海域无法回归的痛苦和事实。从一开始郭松龄没能渡过巨流河,其父亲齐世英因此到处流亡,后更因为遭遇日本的侵略战争而颠沛流离,最终流亡到遥远的台巨流河读后感湾,并因历史缘故长久回不到大陆,回不到拥有巨流河的家乡。同时也有一种憾恨于东北,隐恨于流亡到台湾的意味。

于此,齐世英是有明确反抗的,但又如奈何,不过是满腔的热血不得志,最后充满愤慨的郁郁而终罢了。齐先生在台湾几十年,经历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

到最后,齐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整本书穿插了许多珍贵的**和简单准确的文字,给书增添了许多色彩。从扉页的**垭口海,太平洋波涛汹涌至此,音灭声消,多少包含作者从胸怀大志,却平息于台湾过着平淡从容生活的不甘。

然后有许多的人物合影,有其小时候表现的灵动,青年透出的飒爽,中年散发的睿智,老年带来的祥和。除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他们还可以展示自己回味的真实,突出自己广泛的社会交往,展示自己的真诚,这对年过八旬的齐先生来说实不容易的。

最后一张**回归垭口海,与她的小儿子坐在垭口海畔的礁石上,注视着无边的海际,我想这是对生活的顺应,对下一代的传承作了最后的交代。诚如书中最后所言,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这真是经历丰富大彻大悟下空前的平和!

看完此书,感想颇多。首先对我的帮助,对中国的近现代史有了更多方位的认识,对台湾的一些历史事实有了多角度的认知,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有了更深重的体味。

其次是感动,读到有许多环节心里颤动不已,特别是穿梭的悲伤情境,总是在那不经意间,触动那本就容易感动的心弦。

最后是对我的启发,人生可以这样过。没有过于浮华的悸动,没有悲天悯人的宣泄,没有惊叹奇闻的契机,甚至没有太多大悲大喜的际遇,有的仅仅是在这历史洪流中,在现实的驱使下,对生活点滴的珍惜与把握。我想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归于本真,驱于向上的一种生活意境。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过那属于自己最有力的生活。过去了如实记录总结,未来的努力争取向往,那么即使你的生活中没有所谓巨流河,你也可以留下自己的痕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最简朴的美丽。

感谢那些曾经相伴左右,至今不会联系的人;感谢那些生活中擦肩而过,并不相识的人;感谢那些在户外相遇相识,只有一面机缘的人;感谢那些未来时空,即将与我相见的人。生活是如此真实,如此厚重,与你相连。感谢有你,如此愉悦,如此期待,如此神往......

《巨流河》读后感3

巨流河,承载了一个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巨流河 ,见证了一代人一世的苦辣酸甜。

我默默合上书,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个人的命运紧紧地与时代相连,二者不可分割,任凭个人再如何挣扎也无法摆脱命运的魔爪,就像一块棉布上密密麻麻织好的一根根纱线,而纹路已经被设定好。

作者及其一家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从东北到西南到台湾,从20世纪跨越到21世纪,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转变,更是一场颠沛流离和心灵的流浪。国家局势风云变幻,诡谲莫测,最终国民党兵败,退守台湾,便安于一隅,从此,故乡是他乡。

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动荡的岁月,战争的残酷,政治的无情,分离的折磨,这一湾浅水,割断了多少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情,家与国,应该如何割舍和选择。有些人,一转身即是永别。

这样的际遇,对一个在新时代和平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作者前半生随着父亲和学校的转移从东北流浪到了西南,后半生蛰居台湾,始终是家庭和睦父母双全衣食无忧事业有成,终至桃李满天下,未经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还有机会远赴美国进修,且一生未被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相比于同时期的大陆人,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作为一个国民党**的子女,她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专注于文学和教育,做一个简单的书呆子,与政治没有太多的联系,也是符了她自身的脾性与坚持。

全书行文流畅,语言朴实沉稳,端庄大气,平白冷静地叙述其一生的故事,自带**专属气质。从最简单的语言中,窥探出作者最真实的感受和最真挚的感情。后面如文学教材般的知识,可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修养。

历史已渐远去,巨流河的水还在流淌,故事仍在继续。

《巨流河》读后感4

《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2010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书中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的父辈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在国民**内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创办东北中山中学。

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带着700多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辗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

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她,心灵上刻满了弹痕。同时在流亡中她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大学毕业,为躲避内战,专心致学,23岁赴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

她毕生从事教育,在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

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二十六岁战死。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过这本书,受到触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

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国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

而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历史课程中,共产党的这段历史代替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

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看到这些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心情是复杂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台湾乡愁文学最后的守夜人。从6岁起她就永远地成为了外省人,辽宁铁岭只是纸上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

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 : 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

’(not now,not 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什么时候去南京,很想去看看在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为张大飞献上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5

读《巨流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读《巨流河》,我仿佛也置身于动荡而激烈的社会,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而感到忧愁;读《巨流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遥远壮阔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齐邦媛在那场战争中长大**,亲眼看见“挂在城墙上的人头”“洒满石灰的房间”幼年曾独自在西山疗养院,目睹了一条条生命走到尽头。

后来,齐邦媛上中学了,更是辛苦。日本轰炸机忙忙碌碌,中国大地上投下一颗颗炸弹,连有月亮的夜晚都不会间歇,学生们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之人不计其数。

读到这里,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悲哀,为祖国所受的屈辱,也可怜当时的学生,他们与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抗战时期,学生们“不知明天是否还活着”的感觉是当今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敌机轰炸,学校自身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学生们男女分开住一间大宿舍,冬天水是结冰的,气温很低,他们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虫,跳蚤满地都是,他们只能一边躲避虫子的袭击,一边学习,仰头便能看到从灯绳上顺势而下的臭虫。

在这种条件下,几乎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地学习,比起今天成为娇嫩小花的我们,那么他们是不是太困难了?而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努力地学习,因为若我们虚度光阴,岂不辜负了这么好的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评价过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书中,齐邦媛从小开始便经历种种挫折,但书中,她的语气平稳缓和,却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希冀。

她那胸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都给人带来一种壮阔波澜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诗,她却能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渐渐遗忘了昔日的鲜血,重读这份历史,不是生气,不是哭泣,应该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的不断壮大提供帮助。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读书笔记

巨流河读后感【篇2】

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我感到有以下优点。一是内容厚重。

作者80高龄写成此书。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再到台湾与大陆的对峙与对话,他们都以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自己的各人经历。

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十分珍贵。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

大陆一般作家的回忆录虽然有文学天赋,但很少有人有历史感。三是若干内容给人以现实启迪。在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比大陆快一拍。

在很多方面,可以说台湾的昨天是大陆的今天,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的明天。且举一例:齐邦媛在197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供职,主持新编台湾中学国文教科书。

台湾原来和大陆相似,在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科书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孙中山、蒋介石的文章比重很大,别的选文也着眼于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书,学生十分反感。齐邦媛借重一批开明教授的支持,改变了这个格局,让语文回归语文。这有点像前些年钱理群他们组织编写《新语文读本》,向官方版陈旧的语文教科书发起挑战。

所不同的是,齐邦媛获得了成功。而钱理群的《读本》至今处在边缘地位。上海新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试图告别阶级斗争的历史观,采用文明的历史观。由于历史界左派大师的几次抱怨,它被争史拒绝了。

不过,台湾教科书改革虽然受到保守势力的批评,也经历了阵痛,但毕竟还是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陆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70年代台湾的水平。

巨流河读后感【篇3】

人生如河如斯去山形依旧枕巨流

——齐邦媛《巨流河》读后感

钟永新可能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条河。

最近读到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三联书店版),她以抒情的文笔、丰富的史事回忆了从东北到华东,辗转西南,最后渡海到台北,跨越大半个中国,纵横近一世纪的人生历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东北中山中学这批流亡学生在齐邦媛父亲齐世英先生的带领下,从南京开始,颠簸流离,历经汉口、湘乡、桂林、怀远,最后入川到自流井静宁寺才安定下来,齐邦媛就是其中的一位参与见证人。在艰难的生存和学***里,他们以“中国不亡,有我”的不屈精神支撑着瘦弱单薄的身躯,接着齐邦媛又先后就读于迁到四川的重庆南开中学和乐山武汉大学,和许多普通青年一样,将个人的青春命运谱写在了大西南的山山水水间。

其中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齐邦媛少女时代倾慕的士兵张大飞,他不幸在抗战中以身殉国,年仅26岁。书中描写到一个细雨的黄昏,他们最后一次见面,而后不久得知张大飞牺牲的消息,但在那样战火缭烧、命如蜉蝣的年代只能坦然以对。1999年,齐邦媛回到大陆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寻找到了张大飞名字,本书章节里便附录了一张她在碑前留影的**,眼神间流露出一种作者自述“舍弃有时”的复杂感情,这是今天那些不负历史责任、夸大虚构剧情的影视片所无法感知体会得到的。

本书前半部分主要是动荡时代的学***,后半部分则是她在台湾进行文学传播的教书生涯,如引入西方文学到台湾、译介台湾文学到西方,其贡献正如白先勇先生所评价为“台湾文学的守护天使”。不过,我最近才对齐邦媛的作品有所了解。看来我更应该关注台湾的文化交流成果。

从巨流河开始,人的一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那是20世纪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河流。今天的一代人将如何继续走出自己的河流?有的没有太多太高的精神追求,有的长期处于漂泊的焦虑状态。

每个时代都应该有每个时代的作为与贡献,年轻的终将也会老去,面对逝者如斯夫的岁月之河,你将如何写下自己烙印的人生呢?请不妨翻读一下《巨流河》。

2013年3月31日北京花家地

版次情况

书名: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出版社:三联书店

i s b n:***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巨流河读后感【篇4】

大老师刘洁平日里,我们经常听到'大明星''大作家''大元帅''大领导',却从未有人在'老师'前面加上过'大'.读完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我对'老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也可以成为'大老师'.

《巨流河》是邦媛先生的自传,是一本'惆怅的书',以时间发展为线,讲述了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书中有三件事让身为老师的我倍受鼓舞。

胸怀国家,有容乃大。'国立中山中学'成立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由齐世英(齐邦媛的父亲)、黄恒浩、周天放、李锡恩等人联合创办,专门招收不愿做日本顺民、逃亡到平津的青年。这是我国第一所民族中学,诞生于清末民初,外族殖民侵略,风雨交加的社会,战后。

从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山中学的学生和老师们颠沛流离,逃亡的脚步从北京到重庆,丈量了大半个中国。不停地迁校,不停地跑警报,在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中山中学学生的学业从未休止;而为两千多名学生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的,正是以齐世英为代表的许多爱国人士,他们为了国家尊严,为了同胞不再受外族欺凌,尽自己所知所能所有,以最大限度保留复兴祖国的希望之火——知识,让其充分燃烧,将黑暗的世界照亮,因为他们坚信: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拯救积弱的中国。

真才实学,师魂高大。在书中,邦媛先生回忆了许多从南开大学学习过的老师。如41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校长,将'鸡蛋糕'(基隆、淡水、高雄)带进地理课堂的吴振芝老师,让诸多南开校友深深眷恋的国文教师孟志荪先生,将作者领进英国文学殿堂的美学家朱光潜老师,借'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引导作者走出情惘的吴宓教授,等等。

战时的老师们凭借真才实学吸引学生,他们注重教育的国际性,视学生如子女,背负着民族大义的师魂显得格外高大。

爱岗进益,乐学为大。邦媛先生真正执教,是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在台中一中教英文,那时她已是三个儿子的母亲。在从菜场、煤炉、奶瓶、尿布中'偷'得出的几个小时里,齐邦媛不仅要备课、上课,还为'傅尔布莱特交换计划'作准备。

傅尔布莱特文化交流法案(一九四六年提案)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最成功的国际和平促进计划,五十多年间仅自台湾与美国互访者已超万人。齐邦媛成功获得“交流教师计划”奖,在美国深造访问半年。为了辅导高三学生参加大学联考,齐邦媛终日奔波于台中的美国新闻图书室,自编教材,晚上还要在孩子睡后和同事刻讲义、出测试题。

邦媛先生教书多年,从来没有发黄过的讲义。“高级英语”教材从未使用过超过三年。

'学生是心灵的后裔',在邦媛先生看来,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将老师所读、所思、所想与学生分享,教室聚散之外另有深意。老师,只有胸怀国家,有真才实学,在岗位上认真进益、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大老师';我们只有努力成为'大老师',才能教育出真正适合国际发展的优秀学生。

作者简介

刘杰,女,28岁,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毕业,在东海县黄川镇张桥小学任教。天性好,喜欢读书,爱古琴,善于倾听。在工作中要注意相互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写在座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巨流河读后感【篇5】

在校长竭力推荐下抽空读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为作者的命途多舛而感叹,也为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奋斗而感动。

巨流河就是辽河,家在北方。作者在几十年的人生中经常回忆起这条河,想到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倘若郭松龄将军那晚成功跨越辽河,拿下了沈阳,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改变,千万东北同胞的可能也不会流离失所远走他乡,中华大地的苦难岁月可能不会如此艰苦而漫长,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另一个面貌。只是辽河边的那一晚,一点点迟疑,一点点怀疑,一点点阴差阳错,错失了良机,功亏一篑,令人唏嘘。

由于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许多历史的风云际会、人物的音容笑貌,或与作者正面碰撞,或者擦肩而过。作者描摹他们人生、内心,使之从幽暗的历史中走出来,成为独立的人物。父亲齐世英自不必说,张大飞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朱光潜、钱穆的描述足以成为他们的精彩别传。对于有些历史人物的点评,虽寥寥数语,但也一语中的`又别开生面。

作者一生经历无数大小坎坷,尤其是抗战八年和战后刚入台湾的艰难岁月中,她不懈的追求、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无怨无悔的人生承受力,都是感染和启示后来者的精神财富。在轰炸下过日子,作者感叹:“每一天太阳照样升起,但阳光下,存活是多么奢侈的事。”抗战最艰苦时,学校准备转移,老师是这样教育学生的:“我们已经艰辛地撑了八年,绝没有放弃的一天,大家都要尽各人的力。

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作者说:“这之后六十年,走过千山万水……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不论多大的风雨,这种心定就让人多了三分坚毅,齐邦媛说:“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这不是说教,是现实的磨练,也是苦难的馈赠,作者和一批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为台湾的文化、教育、社会现代化付出大半生心血,这其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但有一种精神,它就能支持着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穿过阴霾的岁月,走向阳光灿烂的日子。

巨流河读后感【篇6】

不废江河万古流——《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

《巨流河》中的两代人,是惆怅的。惆怅,与其说是个人和感怀,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总体情绪投射。家国世变,政权崩离,英灵殉国,文化浩劫,刻骨铭心的伤痛过后,只剩挥之不去的惆怅。

一代人如齐世英先生一样,一生没有个人恩怨,只有不共戴天的国仇——多少人年幼时看到自己父亲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年少时的英志与才华随着四起的战火被一点一点消磨下去,壮怀与理念全部烙入了骨血,终而流血至死。这一代人的惆怅,来源于眼睁睁地看着故土被侵略者的铁蹄踏得面目全非,又少有人能看着支离破碎的山河恢复原样。

另一代人,如齐邦媛先生,于纷飞的战火中长大,经历过种种动荡,最终漂洋过海,渡到了海峡的另一端。从漂泊到落地生根,由大陆到台湾,扎根重生。但无论何时何地,家国丧乱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如齐邦媛先生自述:“童年起耳闻、目见、身历种种历史上的悲壮场景,许多画面烙印心中,后半世所有平静岁月的经验,都无法将它们自心中抹去。”

《巨流河》,也是一本惆怅的书。书中曾写到:“爸爸给我买的是来回双程票,但我竟将埋骨台湾。”

自六岁离开家乡,之后的十七年辗转各地,在偶然的机会下赴台湾,未料就此定居超过六十年。此后的几十年,再也不能回归,只有站在哑口海边,怅望千秋一洒泪。像一艘回不了家的船,在海浪间望着回不去的土地。从东北到台湾,从六年到六十年,一个是魂牵梦萦的原籍,一个是安身立命的所在,这两个地方所产生的微妙的历史互动,和所蕴含的巨大历史忧伤,即是全书惆怅的核心。

然而,单纯的惆怅是不能长久存留的。只有以平静作结的惆怅,才为永恒。齐世英、张大飞、朱光潜、钱穆,这四位对齐邦媛先生影响最深的人,各有各的惆怅,也各有各的平静。于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尊严与人格。虽同“荣华富贵”沾不上边,却一个个活得清白、高贵,近乎神格。

就像,深感一生应尽之事已尽的齐世英先生,最终回归了平静,坐在床旁藤椅上溘然长逝。就像,意识到死亡终为自己的宿命的张大飞,平静落笔自己的诀别信,而后赴死。“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就像,独坐在青石板上的朱光潜先生,平静地凝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将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吹进晚辈们的心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就像,带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钱穆先生,于自己的红叶阶段,几经风雨,终而平静地落下。那历史的伤痕,家庭迁徙,风雨台湾,汪洋闳肆又深情绵密,气势磅礴又淡如平静。

那血泪苦难的二十世纪,终而“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惆怅与平静的交织照亮历史,纵使“浪淘尽”,也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河不废,万古巨流。

巨流河读后感【篇7】

为了报效祖国,张大飞18岁进入**军校,成为一名空军。正如他所说,生命中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他一心一意进入了保护者的新天地中,在天空迎战进犯的敌机。

当他意识到自己快要死了并且无法放弃他所爱的女孩的安全生活时,他果断地切断了萌芽的爱情。战争中的英雄已经成为齐邦媛一生的崇拜对象,永远活在她的心中。

张大飞为国牺牲后,齐邦媛皈依了**宗教——这是他在苦难中献出灵魂的地方。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终生的爱和怀念,纪念张大飞凄苦的身世,纪念他真正**徒的善良,纪念所有和他那样壮烈献身地报了国仇家恨的人。

这段特别纯真的爱情,让我感到无比的伤感,为齐邦媛的执着,为张大飞的苦难,为世界战争的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么美丽的爱情之花还没有开始怒放就戛然而止了,心疼得厉害。

可是作为局外人再疼痛也比不上他俩的十分之一,这世界也许根本没有感同身受,在大爱大痛面前,感同身受有时候是那么得苍白无力。

张大飞死了,战争结束了。 对于齐邦媛来说,盛大的游行和狂欢节都消失了。钟情多年却从未倾诉,彼此深念却无缘相伴。告别心爱的人,告别苦难的时代,从此一个人的壮丽。

之后相遇的黄君、愈君都是爱慕齐邦媛的优秀男子,都因她的心有所属关闭了情感的心门,有缘无份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情景吧。

流光溢彩向前,战乱中,父母南北分居,但齐邦媛只身来到台湾。直到台大罗裕昌的出现,在朋友的帮助下,这段婚姻才得以实现。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同甘共苦,既相夫教子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齐邦媛的人生归于圆满。

多年以后,齐邦媛说:“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这段圣洁的爱情,还没有开始就归于平静,又融入永恒。

斯人已逝,生活还得继续。“中国不亡,有我!”作为传承了南开精神的学子,齐邦媛走向一条纯粹的文学之路,她以柔韧的魄力献身学术,以博大的情话播撒种子,从波澜壮阔到波澜不惊,从个人感怀到家国深情,从小情绪到大情怀,她一生的历练彰显了她一世的文学信仰以及她对文化尊严的尊重和成全。

巨流河读后感【篇8】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至今在我们耳边回响。家庭的不幸,更是个人的悲剧,而在千年之间,人世的悲喜剧交叉上演,“你方唱罢我登潮,好不热闹。

面对宇宙几十亿年的变化,人类文明只是历史上的一个瞬间。多少离合,多少纠结,多少挣扎,多少感激和怨恨,都在这一瞬间闪现,留下无言可叹。在狭小的空间和瞬间,我们为利益而战,为虚荣而放弃尊严。

与大自然的壮丽相比,世界的狭隘和局限几乎被摧毁

就在这历史洪流的循环往复中,人性光辉的星点闪烁,在后代看来,最是难得和动人。齐邦媛先生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她的跌宕起伏不仅反映了这个时代卑微生活的艰辛,也让我们对中国残酷的近代史感到惋惜和悲哀。

齐邦媛是齐世英之女,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而时代对他们的捉弄,让齐家在东北三省都没有容身之地,从逃军阀的难,到逃日本的难,再逃共-党的难,落脚东南孤岛,了此一生。故乡这个词,从他们的痛苦记忆中,经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流离失所,最后消逝并变得麻木。

在齐邦媛与家人逃亡的半生中,生活的漂泊,家人的悲叹,爱情的凋零,友情的短暂,都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遭遇息息相关,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我坐在车中,望着香港繁华都市的霓虹初上,眼前闪过一幅幅书中描绘的画面,它近在咫尺,近到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干枯的历史文字,而是用笔写出的现实与人生。它活在我们心里,我们活在它的当中。

这些天所见所闻,都不顺心。这一切变故虽在预料之中,但当它们扑面而来,还是让人眉头紧锁。但与齐先生的沧桑相比,这些是什么?

有时我真想转过身,离开是非之地,背对着世界,拒绝它的虚伪、它的肮脏、它的沉重、它的无望。但有时我不得不期待它的好的一面。生命可贵,不仅因为它的有限,也因为它可以承载世间的许多欢乐和悲凉。

当我们在已知的世界中,奔波又挣扎,几十年后暮然回首,会发现尘埃早已落定,一生的价值在年年岁岁中蹉跎耗荆含泪读毕《巨流河》,掩卷长叹一声,犹如洗却了俗情,世态炎凉,已看得一清二楚。我收拾行李,走过熙熙攘攘的年代,奔向未来,鼓起勇气面对我宁愿回到的世界。

《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在中国大陆,《xx》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内增长了10倍。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同龄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可以称作者为祖母。

这本书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父母的壮丽生活。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他早年在日本和德国学习。回国后参加革命,听从郭松龄对张作霖的训诫,战败后被迫流亡国外。后来被蒋介石利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教育和文化事业,在东北创办中山中学。

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他们带着700多名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6岁时,齐齐国离开了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她在战时就读于武汉大学重庆南开中学南京鼓楼小学,躲避日本轰炸。

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她,心脏上有弹痕。同时,在流亡期间,她向朱光潜、吴宓等著名学者学习,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他大学毕业。为了避免内战,专心学习,23岁时到台湾大学外国语系任助教。

她毕生从事教育,在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是沈阳的县长,因为掩护同胞在广场上被日本人焚烧。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

七年来,张大飞一直与小女孩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他26岁去世。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完这本书,我被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当时,国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延安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对国家和家庭有着同样的仇恨,同样的忠诚,却加入了不同的政党。在我们过去学习的历史课上,共产党的历史取代了当时的中国历史。更可悲的是,许多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国民党士兵在国共四年内战中牺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看到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是很复杂的。我希望永远不会有战争,永远不会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这种内战似乎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很茫然。

据说齐邦媛是台湾怀旧文学的最后一个守望者。从她6岁起,她就一只是个外国人。辽宁省铁岭是纸是纸上谈兵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

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 : 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

’(not now,not 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你什么时候去南京,我想去看看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给张大飞送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篇9】

全书以一句“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结尾,然而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如何能归于永恒的平静?至少看来,作者是有一些怨念的。作者也曾强调不希望自己的文学涉及政治,然而文中的“国仇家恨”却处处可见,可能因为父亲曾是国民党**,这份情感更加深重。

然而作者对大陆的抨击,有一些我是不同意的。书中曾写到当初在学生时期合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后因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无人再敢唱;接下来又写到《湖上之火》因反对美国**而在台湾被列为**。尤其对于后者,仔细想想也是一种悲哀。

作者给我们提供了看历史的一个新的角度,然而作者是不是也因几十年来心中积聚的“国仇家恨”影响了自己呢?历史无法重演,尊重历史并不意味着苟同或者是无尽的抨击,这也算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了吧。当然,最值得赞赏的是这本书的态度。

或许,经历的多了,再大的风浪也终归平静。

巨流河读后感【篇10】

由《巨流河》说开去

本人素爱读书,得知某知名**评选出了所谓的2011年度十佳好书,就根据获奖名单购买了前三名,其中高居榜首的就是由齐邦媛女士所撰写的文学体自传《巨流河》。

齐女士生于1924年,辽宁铁岭人。其父齐世英曾任国民党政委,主持东北党务。作者以年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完成此书,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

本书大体有两条主线: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朱光潜,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成为台湾文学推手。

一气呵成地读完此书,内心的血液就如涛涛江水,从巨流河一路奔腾至哑口海,最终戛然而止,令人荡气回肠,近百年的沧海桑田在白驹过隙间已恍如隔世。年度钜作绝非浪得虚名,这一方面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使得无论是烽火狼烟的战争年代而或是艰苦卓绝的求索岁月,都能让人身临其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作者在台湾文学界、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地位,使得此书深孚众望,一面世便大受追捧,以致洛阳纸贵。一大主流**如是介绍及评价该书:

“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对于此书的溢美之词无以言表也无需赘述,各大**及书城一时间铺天盖地。我仅以此书作为出发点,谈一些题外话,以作引玉之砖吧。

很多读者都把此书当成了了解**政治历史的报告文学,欲通过作者的描述去感受那番可歌可泣的民族大义,不免有失偏颇。因为这本书的两条主线(齐世英和齐邦媛)有着明显的主次差异,所以前者于后者相比是如此的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前者**于作者的见闻,而后者则是亲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作者的根本立场,而这才是最值得发人深省的地方。

尽管作者身逢乱世,但其殷实的家境使得她从不间断地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不仅贵为名媛,而且师从名家,这是普罗大众即便在今时今日都难以奢望的。在举国上下危难之际,大多数热血青年都曾参与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等政治问题的辩论,笔者更多地想到了莎士比亚、拜伦和歌德。作者赴台后,一直致力于台湾文学教育的纯洁性。

因此,作者的自我定位其实非常明确——“小布尔乔亚”——即小资产阶级或具有小资情调的人。个人认为作者暗含的根本立场其实就是“去意识形态,去政治化”,它不仅贯穿了作者的一生,也是本书的主旨。

读完此书,最让我动容的人物,一是作者的父亲齐世英,早年留学德国,学习政治哲学,抱着一腔热血投身爱国事业,换来的却是被蒋介石开除出党,晚年少言寡语;二是广大和作者同时代的热血青年们,无论是去是留,用作者的话来说,他们的热情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政治的牺牲品。

个人利义和正义的选择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民族仇恨也承载着个人的荣辱。在五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传统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并不能成为亘古不变的处世金针。回首一个特殊的时期,就是要审视一些事物的本质,以体验生命的本质。

对于政治,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多么简单,因为政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本身就是政治。由于其社会属性,人们必须在广泛的公共生活中塑造自己,而政治本身就是公共生活的实践。马克思的观点略有不同,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强调人的主体是以是建为基础的。人的社会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因此,如果我们在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谈***,并将政治与社会生活而非阶级斗争等量齐观,那么对政治讳莫如深或者谈虎色变就大可不必,所谓的“去政治化”也就无从谈起。

封建主义两千年,政治堕落为阴谋;1840年,政治徘徊在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之间,不经意间成为意识形态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对待政治的态度是如此极端:一方面,我们对政治斗争极为热衷;另一方面,我们对公共生活极为漠不关心。

当生活不再具有理想,那对于生活的热爱也仅只剩下对物质品质索然无味的追求;当生活脱离了时代,那拟古主义的审美情趣也足以唤醒尘封的消费符号,在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大行其道。因此,不能通过停止对政治的理解来解决对政治错误的理解。一种高度“去政治化”的生活姿态,不仅无助于理解生活的真谛,也注定成为不了联系诸多社会生产要素的普世方案。

在一个消费比生产更重要、符号消费比功能消费更重要的时代,历史、政治、艺术乃至生活都有被异化的危险。正如古希伯来先知写《圣经申命记》让世人重新认识上帝的旨意一样,我们现在也需要重新审视那些自以为是的理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主观见解可能略显不合时宜,还望诸位有识之士交流指正。[经典范文网 995563.COm]

巨流河读后感【篇11】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留德归来后进入张作霖部队,作为军队维新派,巨流河一役功败垂成是其终身之憾,渡不过的巨流河像现实中的严寒,将军队革新思想困冻于此,也是东北渐至全中国近代苦难的开端。从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是从北到南的地理位置变迁,是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轨迹,更是对中国从军阀割据到抗日战争再到横跨两岸的关于时代变迁的记述。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带着读者重读她的人生,留学归来、满腔热血报效国家的父亲,温和而持家有道的母亲,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愤而求学、报效祖国的人们,满怀激情的爱国人士,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却又组成了惊涛骇浪让人阅而往返。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女儿,作者童年正处于军阀时期,因家庭的关系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因家庭背景,其生活虽不富足,却也享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不能拥有的教育、医疗和生活。书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国内混战及抗日时期作者的亲身经历,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中层人士的角度来了解当时历史,这也是很独特的吸引我读下去的一点;后半部分都是作者在台湾的个人工作建树及生活。个人认为,书中最可看的是前半部分,其中作者对自己少女时期初恋的回忆,懵懂又青涩的爱情在国内战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巨流河》是一本由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齐邦媛。该书入选新浪中国好书榜。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本书讲了两条主线故事,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成为台湾文学推手。

巨流河读后感【篇12】

近日读完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印象很深,这是一篇传世之作,百年之后当成为后人深入解读这一段历史的`重要文献。

这本书用齐先生带有自传性质的一生,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了近代中国的画卷:军阀内战、国民党北伐、抗战初期的生死沦丧,抗战中期的悬歌不缀与坚忍不拔,抗战晚期的思潮汹涌,内战时期的激烈冲突。我们大陆的读者,读到的大都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这个角度描述的历史;偶尔能够从西南联大毕业生们的回忆录中,看到较为中立的解读方法,如汪曾祺文集中的西南联大在昆明的生活;齐先生的《巨流河》则主要站在正统的国民党角度(齐先生父亲的国民党党员证是辽字一号)来描述自己感知的历史,这才深切地认识到,他们也同样是中国人,在抗战中拼死搏杀(齐父收留的东北流亡青年,从军人员基本陨落在抗日战场中);为同胞的苦难痛哭流泪;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以保留文化的火种(在重庆的南开中学,在乐山的武汉大学);在国共内战中彷徨无依;()在台湾创业中的筚路蓝缕。 齐先生的一生坎坷波折,就像近代中国的命运,忽而大浪滔天,忽而曙光初现,接着又命悬一线,然后在死亡中拼出一条生路看似前途光明,然而命运又走向兄弟反目,划海而治,接着又开始不停地折腾…… 。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起伏飘荡。

这本书有时代印迹、有家庭印迹,也有浓厚的个人印迹:“东北人、流亡者、国民党正统、台湾光复后第一代创业者”,展现了国家的命运;“大地主、早期的留学精英(齐先生父亲)、抗日时期的教育界、内战时期的教育界、台湾戒严时期的反蒋思潮”,展现了家庭的命运;“身体的柔弱,聪慧的智力,与中学同学的情感,与大学同学的情感,与几位异性朋友的交往;与丈夫的情感;对教育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展示的是个人的命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先生讲自己参加完沈阳中山中学以父亲命名的图书馆仪式后,整整两天在大连,静静地坐在海边,感受辽河(巨流河)之水,从陆地流向大海,缓缓向南,绕过台湾海峡,流到台湾哑鼻海(那里是齐父埋骨之所)。全文至此收笔,将巨大的深沉、悲痛留给读者去咀嚼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