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为迷你句子网小编搜集的“教海漫记读后感”相关主题资料,现在与大家分享。阅读完这些作品后,我们不禁感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提升和升华。这些作品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领悟,总会包含对你有帮助的内容!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1

我几天前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外国教育访问团去南京一所小学上课。一位老师手里拿着一只乌龟,让学生们观察它。学生们很感兴趣。坐在讲台前的一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逗坐在教室后面的外教开心。讲课的老师瞥见了坐在自己眼底下的脖子一伸一缩,两只手不停地做爬行动作的小男孩,向他使了个眼色。

可小男孩全然不知。直到下课,这位老师仍面有愠色。没想到,在进行课堂评估时,外国同事对孩子非常赞赏,说他在课堂上表现最好,最投入。

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我们和外国的同行有着迥然不同的看法?除了观念不同,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也有一个重要原因——一是蹲着,二是站着,也就是不要求学生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大人的事情,孩子毕竟是孩子。蹲下来看孩子,会了解学生的错误,采取能让学生接受效果更好的处理方法和方法。

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宽容别人的感情。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方式。

于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均衡。在每天的教学中,学生随时可能把你推向愤怒的边缘。但是,怎么回来取决于你自己。

学会宽容便是一剂良药。

爱更是一种艺术。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正是因为这样,我也会时不时在孩子们的日记本上竖上一只大拇指,或是写上几句赞扬与鼓励的话语,孩子们看了总是兴奋不已。我想,《教海漫记》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2

久闻于永正老师的大名,一直没有机会拜读他的书,这一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拿到了于老师的这本《教海漫记》。随着于老师的文字,慢慢地走进了一片爱的海洋。

在每一个字里行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爱”。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怎样用平等的心去爱孩子,怎样爱才是真正的爱。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树人,就像是看着一朵朵等待开放的花儿,倾听着他们开放的声音,静静的……”而作为小学老师,我们何其有幸听到这天籁之声!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讲台,同时感触到几十双纯真稚嫩而又充满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间,我的所有的梦想就化成七彩粉笔,我知道这便是我的起点。

刚参加工作,对工作的热情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激励着我,一节成功的课、学生的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让我兴奋、让我雀跃,而来自教学的每一点挫折都能影响我一天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倦怠磨损了我的棱角,让我的激情慢慢的消失,我也因此而困惑苦恼。读过于老师的书后我惊喜的发现于老师在书中写到自己年轻时也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但于老师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无限的热情和对教育工作的爱去化解了这些困难。

反省自己,眼前浮现出白发斑斑的于老师在冷秋和孩子们赤足锻炼的情景,我为之感动之时又为自己感到羞愧,老者尚有童心,尚有无限的爱,我怎可懈怠,责任使我不敢,学生求知的眼神使我不能啊!

因此我试着调动自己的热情以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讲台下,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作了班主任之后,由于学生太小,班内学生的琐事让我手忙脚乱,“老师,他不给我橡皮,老师他打我,老师我的铅笔找不到了”听着一声声诉苦告状声,我感觉头涨的好大,在处理中怕伤害孩子那幼小的心灵,更怕在洁白的纸上留下污痕,我每天都在应付着!读了《教海漫记》后它让我眼前豁然开朗。于老师的一件件事例告诉我们没有事情是用爱解决不了的。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因此,我试着进行爱的教育。在课堂中我用自己的眼神代替了教杆,少了敲打桌子大呼安静的声音,取代它的是一个小小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个经典的教育故事成了我和孩子们交流的桥梁,你真是我们班的神笔马良,你想做第四种人吗?你真是一个小爱迪生!,在每一个孩子的生日里师生同唱生日歌并向他提出真诚的祝愿。在爱的潜移默化下,我惊喜的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的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班里的凳子坏了,不知谁悄悄地修好了。孙楚月带来了吸尘的黑板擦说:老师这样我们大家就不用吃粉笔沫了。李昊文的爸爸出车祸走了,全班同学主动成立爱心小队陪他共度那段悲痛的日子。爱的力量如此巨大,现在我们二年级三班已经变成了一座爱的乐园。学生在这里快乐的生活学习。

你总是微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微笑着看你。的确,回忆休产假归来孩子们欢呼雀雀跃奔走相告的情景,被孩子们女皇般簇拥的我何以承受孩子们如此厚待!而我又怎能不真心的爱他们啊?!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让我们满怀爱心,守望孩子的心灵,期待每一朵花的盛开。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3

《教海漫记》读后感1500字!

认真地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就像细细地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反复咀嚼,受益匪浅,有感而发:

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事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润与字里行间。《教海漫记》这本书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和其他篇。作为一名入职二十年的老师,看了修养篇更是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老师,就得要做到教书育人,而且首先得育人,所以我最为关注的还是于老师写的教育篇。

其中有一篇名为《忍耐·宽容》的文章让我记忆犹新,读了还想读。我认为:忍耐与宽容是老师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养人,如果我们还以一种“叫、喊、打、骂”的高压政策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就失去了一大半。我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一个对教育事业缺乏信仰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学生有忍耐与宽容的,许许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与宽容应该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永远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去仔细思量,只要你对这个话题还感兴趣就行。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

另外,我对教育篇中的《翘起大拇指》一文深有感触。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为小的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也不乏其人。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非常希望老师来表扬自己呢?梦想着老师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呢?有的从事教育的同志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无疑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老师表扬鼓励了自己,我们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还要好,要赢得老师更多的表扬。而受到表扬之后就会骄傲,就会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扬,那是极少发生的事。

依我看来,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了过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们的孩子翘起小尾巴的程度,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老师的大拇指竖得太少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为优等生竖起大拇指,而为需要努力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却少得可怜,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多数情况下是为学生的成功而竖起大拇指,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竖大拇指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为讨老师喜欢的同学竖大拇指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为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竖大拇指的时候却非常少。

教育是一门艺术。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尽管学生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就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了解到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能不能进步了,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积极、良好、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烈的挑战。

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此次拜读《教海漫记》,我深深地被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所感动,也被他对于问题处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地汲取于老师的教育教学精华。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4

前几天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教海漫记》,对好老师有了更深的理解。从于敏洪的话语中,无不折射出他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学生的热爱。让我跟喜欢教师这个行业。

我很欣赏于老师的“翘起大拇指”和“蹲下来看学生”这两种做法,原来教育的魅力也就在这些小的细节上。

一、翘起大拇指

于老师曾在书中写道,他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在他的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的两句话“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如果写上四五句,非把作文揣烂了不可。虽然于老师把作文投寄过去。

直到今天,它还没有出版,但这句话激发了他对写作的兴趣,激励了他一生。

于老师的这位老师从不吝啬他的表扬,象春不吝啬他的风,不吝啬他的雨。他用赞美来扬起学生们理想的风帆,并用鼓声鼓起他们,不让你放松。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表扬和鼓励能真正给孩子动力。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侯成功了某一件事情而受到表扬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

因此,做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应该为孩子们的成功感到高兴,为他的努力竖起大拇指。作为信息技术老师,也应该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奋因子,让孩子们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无穷快乐!

二、蹲下来看学生

最近,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我十分佩服说这句话的人,佩服他对教育、教学感悟得竟如此之深。是的,在老师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

老师是大人,个子高,一站起来, 学生当然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幼稚可笑,甚至于看不顺眼。

我们常说,老师要走近学生。什么叫“走近”?走近学生,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要成为孩子们中的一员,我们必须蹲下来。蹲下来,看见学生流鼻涕了,便不会斥之“不讲卫生”;见了学生穿了一天就脏了衣服,便不会斥之“邋遢”;见了男孩把毛毛虫放在女孩子的衣服里,就不会斥之“顽劣”。--他们是孩子。我们真的应该蹲下来看着他们。

蹲下来看孩子,很多幼稚可笑的东西会觉得幼稚可笑;很多错事往往都有合理的一面。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5

教育学院读书报告

学号:z13080047p>

姓名:王慧燕p>

报告时间p>

报告地点p>

题目:教育,将快乐进行到底p>

——读于永正的《教海漫记》有感

指导教师签名p>

教育,将快乐进行到底

——读于永正的《教海漫记》有感

时间过得可真快,快得让人来不及收拾和整理逝去的年华。一年,两年,两分,一分,这与我的工作年限成反比,就是我工作之初的热情在逐渐降温。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是非摆在我面前时,我不禁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教育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我从中得到了多少快乐?我的学生又从中收获了多少乐趣呢?

每当我为教育是更快乐还是更痛苦而操心的时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位快乐的老人和快乐的老师——于永正。我有幸目睹了他的主人风度,他在课堂上的快乐举止,以及学生们的快乐反应,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原来课堂是可以让人如此快乐的舞台。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能像孩子一样爽朗地笑,是什么让他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快乐教学,将毕生的热情奉献于教育事业。

闲暇之余,我认真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这本书。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当真正走近于老师,感受其小学语文30多年从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时,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也许很多人喜欢于敏洪,因为他的多才多艺,他的幽默,他的智慧,他的自信,所有这些都让他在教学的海洋中愉快地旅行。

但这与我无关。在现实生活中,耀眼的星星离平凡甚至平庸的我太远了。我只是抬头看,没有共鸣。但《教海漫记》中那个始终朴实无华,始终严谨踏实,始终微笑教学,始终宽容爱生的于永正却让我感觉如此的亲切,他让我渐渐读懂得了什么是“坚持”。“坚持”,这个词语对于像我这样越来越心浮气躁的年轻教师是多么的珍贵。

常常幻想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现实生活中有太多无奈,有点不好就开始抱怨,总不能完全冷静下来教书。而于永正老师呢,他用毕生的努力实践着“坚持”一词的含义,告诉我们“教之道,贵以专”,实在令人敬佩。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于永正的微笑教学理念。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他本人的肯定。他说:“给予了学生宽容的微笑。

不时送给学生一个笑,很坦然,很真诚。笑,使学生、也使自己轻松了。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

虽然,只需要几秒钟。”是的,于老师是这么说,亦是这么做的。他非常爱他的学生,很少对学生发脾气。

在教学中于老师总是微笑着讲课,微笑着引导,就连学生犯错误时也是用微笑来做提示。当知道有学生偷吃别人的黄瓜时,他只是俯下身子,微笑着问他“黄瓜好吃吗?”于老师的“翘起大拇指”、“纸条的魔力”、“蹲下来看学生”等等,都将宽容的微笑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一直认为微笑教学应该是每个老师所需要的。

我自己也是一个爱笑的人,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我也不断尝试着采用“微笑教育”。每天带着最灿烂的笑容走进教室,在课堂上向孩子们微笑,微笑着和他们聊天游戏,微笑着对待自己的错误。想象着一切都能如于老师所说的那般和谐美好。

但学生是三维复杂的,人总是感性的动物,教育远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一学期末的一次写话练习,是让学生说说学期结束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老师或父母说的。其中一个小女生的一句话极大地触动了我。

她说:“我希望王老师喜欢我,能够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看得一头雾水。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非常喜欢她。她怎么会觉得我不喜欢她?我偷偷地找她了解情况,原来是她觉得上课的时候我总是笑眯眯地请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似乎总是看不到她。我讶然,微笑的魔力原来可以如此深入孩子的心底。

当我以为自己已经将灿烂的笑容给予每个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问一问孩子们有没有感受到呢?当我不断地对那些聪明活泼的孩子微笑时,我是否忽视了其他孩子的感受?当我过多的将目光停留在“问题学生”身上时,脸上更多的是不是冷峻而非笑容呢?

年轻且粗心的我似乎没有好好地去留意这些,思考这些,而单纯且敏感的孩子却察觉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孩子的感受。忽视学生,受到惩罚的往往是教师自己。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教育也要从细节做起,关注最小的部分,小到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微笑教育真是一种艺术,一门极深的学问。如何用微笑亲近学生又保持教师的权威形象,如何以微笑平衡宽容与纵容的利害冲突,如何用微笑实践快乐教学理念,我一直苦苦思索,而《教海漫记》中的于老师倾尽毕生的心血作出了回答。

正像于老师所说的那样:“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里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育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知识和能力的结晶。

”这种境界绝非是年轻的我所能达到的,但它却是年轻的我可以去追求的,也是值得我去一生追求的。

从来没有幻想过要成为像于永正那样教育领域的一代大师,但我却渴望成为像于永正那样的快乐教书人,用自己最灿烂的笑容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直至每一个孩子的脸上挂起一片永不落的灿烂!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6

老师,请翘起你的大拇指一、观点: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为小的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也不乏其人。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非常希望老师来表扬自己呢?梦想着老师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呢?有的从事教育的同志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无疑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老师鼓励了自己,表扬了自己的优点,我们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还要好,要赢得老师更多的表扬,而说到表扬之后就会骄傲,就会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扬,那是不会发生的事,除非你不想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依我看来,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了过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们的孩子翘起小尾巴的程度上,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情况是我们老师的大拇指还竖得太少了。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我们为优等生竖起大拇指的机会太多了,而为需要努力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又少得可怜,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多数情况下是为学生的成功而竖起大拇指,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竖大拇指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为讨老师喜欢的同学竖大拇指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为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竖大拇指的时候却非常少;甚至,我们为和自己相处地非常好的家长的孩子竖大拇指的机会比那些和自己相处地很淡然的家长的孩子总要多得多;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这是为什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很清楚教师也是人,人就有感情,分个彼此、亲远,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我们不必作过多的深究,但关键是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不能和其他职业一样势利,关键是我们的工作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联系在一起;关键是我们的职业可能关系于孩子的一生,他们将来的发展,而他们的发展又和祖国的未来紧密相连,与我们个人感情相比,轻重之分,不言自明,利害关系,人人皆知。如果有人认为,上面所言纯粹是大话,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吧,事实胜于雄辩。思考: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我想: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的最好的诠释。仅管他们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明白他在老师心中是有一定位置的,让他了解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让他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能不能进步了,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我想以上两个事例都形象地说明了: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的、积极的、良好的、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励的挑战。感受之五:忍耐与宽容一、观点:我认为:忍耐与宽容是老师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平凡的,可怎么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呢?这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成长的快些”,我真希望能抽出时间多读些类似《教海漫记》的优秀教育书籍,指导实践。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7

翻开《教海漫记》的目录,可以看到本书分为四个篇章,首先是教育篇、其次教学篇,接下来是修养篇、最后是其他篇。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教育教学篇,开始研读。不知不觉中我仿佛进入了于老师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形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时而还发出阵阵笑声。此时此景,使人惊叹,发人深思:为什么于老师的语文课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呢?我想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两点,一是教育观念,二是教育艺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呼唤语文本位的复归,主张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心里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使学生在掌握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课题。于永正老师三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印证了他的学生主体观、学生发展观和学生创造观。

过去我们常说教学要“吃透两头”。吃透教材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悉心钻研,教材是可以驾驭的。惟有“吃透学生”,一直是教学中的大难题。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案应烂熟于心,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于老师眼里的学生,不仅有共性,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就某一个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都不尽相同,时而高兴,时而焦虑,时而困惑,时而顿悟。教师的任务是伺机诱导,巧于点拨,学生就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上课时,于老师或注目,或颔首,或微笑,或抚摸学生的头,或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是在准确地传达某种信息,给学生注入兴奋剂。

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追求一种艺术化的境界。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要遵循规律,艺术要讲求审美,让学生在形象感染、情感熏陶、精神愉悦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促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于老师说:“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学会“用眼睛说话,可以少费口舌,使课堂干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既有活泼的心灵飞跃,又有凝神寂照的内心体验。他认为,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对学生情感的催发,心弦的波动,教学节奏的调控以及对学生及时反馈的变通处理等等,全都“存乎一心”。

从于老师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看,于老师的教育观是渗透着、浸润着深深的爱的现代教育观。于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于老师懂得宽容。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始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于老师说:“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种。”他还说:“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我们要倡导“偏爱差生”,这也是一种高尚的宽容。

读完《教海漫记》,才明白于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是他数十年教育实践的经验集粹,是他教学生涯的纪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其中蕴涵着的理论活力和人格魅力,值得我继续认真研读。因为,这些正是我教育教学的追求所在。(董明利)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8

很早就听说于永正老师的大名,本学期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就像细细地品味着一杯浓浓的香茶,《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几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其中蕴涵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

于老师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我很欣赏于老师的不少做法,这些做法让我体会到,原来教育的魅力,也就在这些小的细节上。

“老师,请翘起你的大拇指。”

本书中写道,于老师在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在他的一篇作文后面批了这样两句话“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三天,虽然于老师把作文投寄过去,直到现在也没有发表,但那句话却启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他一辈子,这位老师从不吝啬他的表扬,象春天不吝啬他的风,不吝啬他的雨。他用表扬扬起了学生理想的风帆,并把它鼓的`饱饱的,不容你松弛。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于老师在作文课上从不吝惜自己的鼓励,当学生读自己的作文时,教师边听边评,既评价了学生的文章,又通过评价指导了学生如何能把文章写好,如当一个学生读到,我对他笑了笑,她也冲我笑了笑,好象在说:“应该的”时,于老师插话说:“这就叫具体,细腻。”这句话既是对学生的肯定,又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告诉学生什么叫具体、细腻。如何做到这一点,当孩子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写出文章时,于老师给他得了130分的高分,试想这个孩子是怎样的欣喜,其他学生会怎样挖空心思去做到这份“与众不同”呢?于老师的做法不比我们天天苦口婆心的讲“要把内容写具体,写新颖”高明得多吗?而且加之老师鼓励的评价,哪个孩子能不欢欣雀跃,哪个孩子能不对作文充满兴趣呢?

“没有优点,制造优点”,这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内容可写,知道如何去写,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当然会想写,要写,爱写了,所以,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在写作教学上,为孩子制造优点,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学生的点滴进步翘起你的大拇指。

让“我”的学生有个金色的童年。

在《教海漫记》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贯穿本书68篇文章中的一个爱字,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于老师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他能敏锐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老师难,当小学老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上,因为孩子们小,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容易受熏陶感染,因此要尽可能地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老师50多岁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爱的过程中,学会爱别人。

“让我的学生有个金色的童年”回忆起来一辈子难忘。这是我读了于永正《教海漫记》后,始终在脑海中回旋的一句话,使我不断地思考,怎样让我的学生也拥有金色的童年。

同这位特级教师相比,我自身的文化底蕴及教学机智还相差甚远,但我会努力的,因为我还年轻!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9

内容预览:

《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是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步曲。

《教海漫记》则是中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随笔。阿莫纳什维利和于永正虽然不同国度,不同时期,却有着许多共有的特点:有着深厚的教育思想;真正地热爱孩子,热爱教育;并一直站在教育前台,用充满智慧的教育实践完美地阐释和发展着教育理论;在他们的眼里,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高于一切。

两位教育家的作品充满了教育的激情和智慧,他们对学生的真挚爱溢于言表。通过这些朴实温暖的话语,我们可以触动教育者的灵魂,领悟教育理论,丰富我们的教育思想,引领我们的教育实践!

一、儿童是人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对儿童的理解应该置于“儿童是人”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他们不仅是人,更是那些更纯洁、更有潜力、天生就有发展欲望的人。他喜爱甚至有些崇拜儿童,他这样理解儿童与教育学:

“顽皮是童年的智慧,应该懂得并理解这种智慧,并促进其发展。没有孩子的顽皮和顽皮,就无法建立真正的教育学。”于永正也……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10

一直听人介绍说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撰写的《教海漫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书。有人说:“读了书中的文章,你会感到中国也有马卡连柯,也有苏霍姆林斯基……”;也有人说:“这本书不亚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果不其然,我一打开这本书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它不是纯粹地说教、空洞的理论,让人望而生畏以至于半途而废,而是讲述了一些喜闻乐见的小故事,让人百看不厌,同时又得到不少启示。

《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手记,集中体现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点滴思考和智慧。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其中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掩卷沉思,觉得幽默风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种历尽人生的沧桑的凝重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润与字里行间。

《教海漫记》按“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的'顺序编写,共计68篇文章,从他参加工作一直写到退休。每一篇文章都那么朴实,没有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用心对教育教学成败的总结,很多地方,于老师还勇敢地把自己的短处披露出来了,让我觉得他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没有特级教师“特殊”、“不易接近”、“不可学习”的感觉。本书的68篇文章,可以用一个“爱”字来串联,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正是这种爱,在于老师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教学篇是我感触最深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学会了许多有关教学的方法,我就其中的微笑教学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诗人说:微笑是阳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

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于他的微笑。这并不是夸大其词。于老师非常爱他的学生,很少对学生发脾气。在教学中于老师总是微笑这讲课,微笑着引导,就连学生犯错误也是微笑着来提示。就这样学生不再吧我老师当作局外人,而是当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讨问题。孩子们在这洋和谐的氛围中没有压抑感,当然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对语文学习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了,愿意学了,开始主动学了,那么学习成绩也就会有明显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学是我们每位老师要学习的。

当然,纸上谈兵是在容易不过的了,如果落到实处可就难了。要知道这种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咯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知识和能力的结晶。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艰辛。

于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付出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我们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以于老师为榜样,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他们的未来。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11

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其中蕴涵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育要有爱

爱,使于老师产生了智慧和力量,使他的生命变得更充实。一位哲人说得好:“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离自己越远,渗透别人越深,就越幸福。”

于老师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中心。这个大中心就是“爱”, 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正是这种爱,使于老师在30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于老师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他能敏锐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老师难,当小学老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上,因为孩子们小,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容易受熏陶感染,因此要尽可能地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老师50多岁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爱的过程中,学会爱别人。

二、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

在本书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张斌的小朋友,作文成绩不好,有一次,张斌终于写出了一篇较通顺的文章,于老师想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可他考虑到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靠的是形象,于是就把话变成了一幅画,他在作文本上画了一只翘起的大拇指,并在旁边写了一个“棒”字,没想到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张斌来了劲,从此,他的作文都写得很认真。是啊!在于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从不吝啬他的表扬,他用表扬扬起了学生理想的帆,并把它鼓的饱饱的,不容你松弛。

我很欣赏于永正老师“翘起大拇指”的这种做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表扬和鼓励确实能给孩子以动力,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侯成功了某一件事情而受到表扬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所以,我们做为教师,也应该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也应为他的努力而翘起大拇指。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他们甚至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教的是一年级,在教的过程中,我发现表扬对于教育这些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件法宝。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一年级孩子的自制能力差,难免会有些小朋友会开小差或做小动作什么的,这个时候我只要说:“你看某某同学,做得真好”,那么刚刚做小动作的同学立刻坐得端端正正,好像在等待我的表扬,那我就顺势表扬他一下,这一节课他就能认真地听讲了。这样的表扬,其实是很容易就能给学生的,所以我想我们做老师的一定不要吝啬这样的表扬,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能扬起学生学习的风帆,是很值得的。

于老师的着作《教海漫记》给了我们年轻教师太多的收获和启发,它像一座宝藏,藏着于老师多年的教学智慧。值得我们时时去漫步,刻刻去思索。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12

当然,纸上谈兵是再容易不过的了,如果落到实处可就难了。要知道这种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里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微笑是教师的美德、知识和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和艰辛。

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的确,我真切地涌起了相形见绌之感,不由深思自己的教育状况,深思自己的内在品质……也许,我不仅仅遇事缺乏耐心,还缺乏宽容心,无法容忍我的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无法容忍他们触犯我观念中的“原则性”错误,也许,这正是我所欠缺的耐心与宽容心!

今后,我会调整心态,对学生微笑,包括那些经常让老师生气的学生。我要以于老师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用微笑教育孩子,用微笑帮助孩子成长,成就他们的未来!

教海漫记读后感 篇13

陈爱华《教海漫记》这本书自从学校发下来后就一直束之高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在个人的悟性和资质一定的情况下,只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他人的理论与方法未必适用于我,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往往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直到有一天,我百无聊赖之际,想起学校发信息说校长要检查读后感,才随手翻阅一下,却立即如中了魔一般,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这本书“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在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 “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而在“掩卷沉思”之余,却又“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通过几十年的小学教育经验,俞敏洪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名师是造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而于老师,就是一个真正的“爱的教育”的践行者。本书的102篇文章,可以用一个“爱”字来串联,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

正是这种爱,使于老师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教为荣,以教为乐,安贫乐道,无怨无悔。只有童心才能唤醒爱,只有爱才能滋养童心,留下情感,一切教育都不能因为这种爱而谈,老师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阅读能力有了提高,老师会摸到孩子的后脑勺,在课堂上老师生动的表现常常赢得孩子们的理解惟肖。

他和孩子同唱、同跳、同乐、同悲。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知道如何用最美的语言激励孩子们。在《目中有人》这个小故事里,于老师告诉我们,在上课前,他会用眼光扫视一遍全班学生,对个别思想不集中,或者随便讲话的人,他会立即做出反应,但不会直接批评,往往是以表扬同桌来达到警告他的目的。

于老师说这是“敲山震虎”。好一个敲山震虎哦,教育的艺术就在这里。作为老师,就应该像于老师一样,做到目中有人,要公正,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包容他们。

读到这里,回顾自己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刚刚踏上讲台的时候,也是激情澎湃,爱心满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为学生的作业、考试而焦头烂额、着急上火的时候,这种爱已荡然无存,学生完全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了。

更为重要的是,于老师的爱是一视同仁的,不因学生的成绩是否优异、品行是否端正而厚此薄彼。在教育篇中,大量我们眼中的“差生”在于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改邪归正”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扪心自问:

我给4(5)班的46个学生调了一碗水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我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关照”了周子乐、杜雨涵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生怕他们不能茁壮成长,却又对温鑫玺等调皮捣蛋的学生或者动辄厉声呵斥,“痛下杀手”,或者漠然视之,不屑一顾。

诚然,我的内心是清楚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真没有“好”“坏”之分。经验证明,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往往更加知恩图报,有情有义,这从那些毕业后仍回母校来看望我的学生基本上当年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可以看出,而曾经苦心栽培的“好学生”,早已音讯全无了。由此,我想起这样一个笑话来:

一位新老师到学校报到,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你们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将来可能成为专家教授,会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你们班上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将来可能成为小学老师,跟我们是同行;你们班上成绩一般、调皮捣蛋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将来可能成为企业家,会赞助我们学校;你们班上成绩最差、言而无信、嘻皮笑脸的学生,你更要对他好,他将来必定是政治家,决定我们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虽说只是个笑话,确实发人深省!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方能百花齐花,多元发展,和谐共存,单一的“学***”绝对是一种灾难!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迷失、犹豫、反思。语文课该怎么办?如何平衡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有效整合?

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如何既保证学生素质的培养,又满足当前教育的功利性需求?……我曾经苦苦思索,不知所措,顾此失彼,力求面面俱到却事倍功半。

在教学篇中,于老师同样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从各个层次、各个角度阐释了教学是一门艺术,展示了他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平实自然,得心应手,让我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一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其中,有两篇尤其让我获益匪浅,一是《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这是对我们“传统”观念的一种颠覆,见过太多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时,课前总要铺垫一番,上课时才能按部就班,环环相扣,如有某个学生“不按常理出牌”,或不按“计划”执行,则将打乱整节课的节奏,手忙脚乱。还有些老师课堂效果不理想时,总会埋怨学生“不配合”、“素质太差”,须不知,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亮点总是出现在对“差生”的引导和提高上。

还是于老师说得好:“如果课堂上学生‘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那还要老师干什么?要学生配合老师,那谁是主体?

谁是学***人?”第二篇则是《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完此文,我的很多疑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没有纷繁复杂的形式,没有眼花缭乱的花样,化繁就简,反璞归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很久没有这样心无旁鹜、一气呵成地写一篇文章了,尤其是与教育有关的文章。四岁的女儿一诺带着茶和水喂苹果,苹果有点茶味和香味。兴之所至,随感而发,似蜻蜓点水,虽肤浅却真实,权当抛砖引玉罢了。

写于2012年8月24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