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读后感》是一本让人如翱翔于湛蓝天空的好书。读完它,我仿佛感受到自己拥有了一双翅膀,能够自由地飞翔在世界的奇妙之中。每一次阅读这本书,都能给我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悟。

这本书的真正魅力在于它能够改变和革新读者的视角和思想。通过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入的思考,我深刻地理解到人生的多样性和世界的复杂性。这本书不仅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故事和经历,更引导我思考人类的命运和价值观。

读完《海上钢琴师读后感》,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选择。它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深刻体会到人生的短暂和宝贵。同时,我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希望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敢于追逐梦想,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示不仅停留在阅读的时刻,更深入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中。它改变了我看待问题和处理事务的方式,让我更加明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我相信,有了这本书的陪伴,我将能够在人生的旅程中找到更多的奇妙和意义。

总之,读完《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的感受仿佛是一场心灵的飞翔。它不仅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奇妙,也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理解。这本书将永远成为我心中的珍品,带领我不断追寻智慧和成长的道路。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1)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一部作品。这部影片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以忘怀的印象。影片展现了人性中复杂的情感和不同的人生命运,深入探讨了爱、音乐、艺术和人生的意义。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与爱的故事,主角阿闵尼在海上的巡回演奏中,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女子达兰妮尔。她的美丽和神秘引起了阿闵尼的注意,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由于命运的捉弄,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得到圆满的发展。影片通过阿闵尼的回忆,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了解到他们之间的故事是如何开始和结束的。


电影中的音乐是整个故事的灵魂。阿闵尼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师,他的音乐才华令人惊叹。每次他抚摸钢琴上的琴键,音符都散发着一股魔力。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热情和执着。音乐无疑是阿闵尼与达兰妮尔之间传递情感的桥梁,也是他们爱情故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阿闵尼的演奏中,观众可以看到音乐对他的整个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音乐带给他快乐和激情,使他感到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在繁华的酒吧,还是在雪花纷飞的海上,他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音乐成为了他沉默寡言的语言,也是他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方式。


电影中的情感描写非常细腻和真实。尽管阿闵尼少言寡语,但他的眼神和动作能够充分表达他的内心世界。他对达兰妮尔的倾慕和深情使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爱意。而达兰妮尔的神秘和不可触摸性也给全片增添了一份悬念和吸引力。她的突然消失和再度出现令人难以捉摸,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扣人心弦的情节。


影片中的画面非常唯美,给人一种宛如置身于海上世界的感觉。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海上的景色都令人陶醉。托纳多雷对摄影的运用非常到位,通过镜头的变焦和切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在钢琴的演奏场景中,镜头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


电影《海上钢琴师》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音乐和爱情的电影,更是一部反思人生的哲学作品。通过阿闵尼的角度,观众思考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感悟。影片通过音乐和对话传达了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让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人际关系。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充满魅力和内涵的电影。它用音乐和美丽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唯美而感人的爱情故事,同时引发观众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无论是在音乐还是在爱情中,我们都能从中汲取灵感和勇气,追求自己心灵的愿望和渴望。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被情感和音乐所打动,也被人生的意义所震撼。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2)

我知道那是一个我们世界之外的“世界”,闯不进也走不出,他是在云端的舞者,有着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所以他不是孤独的,他的内心比我们任何人都强大。同时,他也是矛盾的,他无法脱离于这个社会而独立存在,所以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湮灭于漫天的火光之中而得到永生的自由。

而我们,众多的人不都处在这样的矛盾和孤独中吗?但我们为什么不会像踏实,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最后就是现在这般丢掉了个性,只能在无数的经典中得到共鸣,借助艺术寻找同感。

进而敬畏,理解!

目送他一步一步,轻轻踏上云端……

好的电影里总是会有好的音乐作为背景,收藏了片中的几支曲子,《playing love》是那个女孩,还有1900那一刻的陶醉,与一个叫“爱情”的词语有关。差一点,1900为了这个女孩踏上陆地,可惜的是最后踏上陆地的还是只有那张刻有《playing love》的碟片。

还有片尾1900那段经典的台词,共享:

偌大的城市,绵延无尽。

并非是我眼见的让我停住了脚步,

而是我所看不见的。你能明白吗?

拿钢琴来说。

键盘有始亦有终。

你确切地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

它们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

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付。

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

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

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

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你看到那数不清的街道吗?

如何只选择其中一条去走?

一个共渡一生的女人,一幢属于自己的屋子,一种生与死的方式~~~~

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一想到这个,难道不会害怕、会崩溃吗?

我在这艘船上出生。

世事千变万化,然这艘船每次只载20xx人。

这里有着希望,但仅在船头和船尾之间。

你可以在有限的钢琴上奏出你的欢欣快乐。

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陆地?

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

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

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

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

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3)

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我不肯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有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姑娘,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望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正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怎么选择其中的一条?怎么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一个人生?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方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起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始终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所缺失的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看罢,我不由得想到远方,想到自己。我也像1900,默默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内心还未告诉我答案。尽管我也像其他人一样学习着,努力着,可我是否只是简单地为活着而活着,心中却没有那样一个自由与诗意的远方呢?还是,尽管我心中有这样的一个远方,却因理想与懒惰的矛盾而踌躇不行呢?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4)

1998年,吉赛贝·托纳多雷执导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片——《海上钢琴师》,获得金球奖最好作曲和欧洲电影奖最好摄影奖。而真的的让吉赛贝·托纳多雷名震江湖的是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影片不但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最好外语片,同样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也屡获殊荣。而为这部《海上钢琴师》操刀配乐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意大利最具风格,著名的资深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这位大师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配乐已不下400部,故被音乐界冠以最多产的作曲家美誉。

现时已经是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

就像这部影片的中文译名与”钢琴师”有关的电影一样,钢琴演奏是电影的一大重心,何况这部电影刚开始正名就是”海上钢琴师的传奇”,它所描写的钢琴家1900是一个飘迫于大洋间的传奇爵士乐手,自然,在影片中是必不可少精彩的钢琴演奏,而且是爵士乐的钢琴演出来,莫里克奈的'爵士音乐作品,向来就有鲜明出色的个人风格影片中主人公1900所弹出基本上都是轻快俏皮,演奏精彩又富有娱乐性的作品,而《Danny’sBlue》是一首慵懒闲散,情调迷人的蓝调作品,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影片除去莫里克奈本人的创作外,也特别邀请AmedeoTommasi,GildaButta等钢琴演奏家,演出Jelly Roll Morton及Scott Joplin等当代名家的爵士音乐作品,打造出浓浓的年代环境,当然,莫里克奈捕捉早期爵士音乐神韵的方法之传神,当然也不言而喻了。

莫里克奈的大师级地位早已无庸置疑,《海上钢琴师》再一次印证其宝刀不老的实力,音乐风格随便贴切的悠游于各种范围间,让古典的音乐方法变得平易近人,直探人心,而且完美的将各种音乐素材重新结合再造,一次又一次为人带来新的音乐创意与音乐感受,不愧是一代大师。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5)

我觉得今天是幸福的一天,因为观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在一艘来往于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油轮上,诞生了一个钢琴天才,他是一个弃婴,被黑人锅炉工收养,取名“1900”。1900渐渐长大,一个深夜里他来到轮船的豪华大厅,坐在钢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键上跳动,美妙的音乐流动出来,吸引了船上的人们。从此,1900成了海上钢琴师。从此他每天在海上演奏,不断的送走又迎来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过这些人看这个世界。多年过去,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心爱的姑娘的下船去了,他的朋友下船去了,这艘比他还年老的大船也即将报废了,人们把成吨的炸药运到船上,搬走了船上所有的东西,准备炸船。可是他昔日的老朋友却断定1900还在船上,他固执地说服了所有人先不要炸船,在大船上苦苦寻找,终于在废墟中发现了1900。但是他却拒绝下船,最后在一声巨响后告别了这个世界!

他的故事却提醒人们这位伟大的钢琴师曾经那么真实地给人们带来过欢乐。

他是那样的善良而富有个性,他用琴声表达着自己丰富的情感。人们是否会惊讶:这样一位音乐天才为什么会选择与一艘旧船一起被炸毁却不和好朋友下船寻找新生活呢?

那时候我想:他从小生活在海上,适应了船上的生活,陆地上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未知的,这就是导致他选择生命终结的根本原因。就好象从小掉进狼群里的孩子丧失了人的本性一样,也许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能代替环境的影响,1900恐惧这未知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鲨鱼的故事:有一群海上捕回来的鲨鱼,凶猛异常。被关在海洋馆等待驯化,训兽员把他放在玻璃罩着的大水池里,水池外面是另一个水池,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鱼。一开始,鲨鱼拼命的撞击玻璃,企图游过去觅食,但是每次都是徒劳。日子久了,它慢慢放弃了这个愚蠢的念头,开始等待训兽员的喂养。又过了很久,隔着两个水池的玻璃板被抽掉了,两个水池变成了一个,可是鲨鱼却从不肯游到那边。可见,多年的生活环境一旦改变,适应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影片不仅构思有其独到之处,以感人至深的友情为主线,还贯穿着优美的音乐。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6)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叫1900的男孩子,从贵族变为弃婴,从弃婴有了父亲,从失去父亲到成为天才钢琴师,最后死在自己生活了一生的船上的故事。

在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在船靠岸之后,一个水手在人们散去的豪华宴会厅中,捡着可以再次利用的烟头,无意间却发现了这个被遗弃的孩子。那时候的人们,尤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水手,对于有钱贵族们的那种生活嘴上说着嫌弃,但是内心却又有着无限的憧憬。水手在捡到了这个孩子之后,似乎是看见了贵族的血缘,于是水手给这个弃婴起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名字,只想在名字上找一些贵族的安慰。

终于有一天,再豪华的船也终没有抵抗过时间的摧残,开始变得破烂不堪,所有人都开始厌恶它,甚至埋下了无数的'炸药,准备炸掉这艘船。而只有1900却执念的选择待在船上,在最后,他终于说出了自己没有下船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看见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看不见。相比与船上的孤独与寂寞,相比于大海的蔓延无边,这座陆地却更加的令他恐惧,满城的钢筋水泥,什么都看不见。

他说:至少钢琴只有绝望,比起孤独更加可怕。

所以直到最后那艘船被炸毁,他也没有选择下船,也许所有人都认为他被船禁锢的一生,是不自由的,但他可以坚守住自己的执念,至少他的心是自由的。

你永远都猜不透一个人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尽管你跟他在一起了多少年,你可能始终都不了解。你只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只知道他的的秉性,但却永远都不知道他的恐惧、他的不安、他的绝望。就像麦克斯到最后也没有理解1900一样,如果理解了,麦克斯也不可能含着眼泪离开,应该是微笑的。

他走了,却只留下了残破不堪还有微弱音乐的碟片,碟片里面留下的,是他仅有的爱情。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7)

有那么一些电影,它没有震撼的镜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毫无修饰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但银幕前的你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看完这部影片后,心中感慨万千却又无从下笔,《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简单地概括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在豪华游轮维珍尼亚号自成一格的海上世界中,名为1900在1900年被遗弃的孤儿在海上成长为天才钢琴师,引来陆地上的第一天才钢琴家登门挑战,而爱情也在不经意间从窗外中到来,但最后1900却决定生于大海死于大海。但我想我们可以不用太在意这些情节,我甚至认为这完全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因为这些已经在许多电影中不厌其烦地上演过。看这部影片我们更该看他最后那段对外面世界独白的台词,以此理解他最后关于上岸的抉择。

影片两次重点涉及到他的离开问题,第一次是为他心爱的姑娘决定去岸上,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他在生死抉择的关头,依然决然地坚持没有上岸。也许,观众看到最后都会感到很惋惜,他为什么不离开呢?为什么宁死他也不愿踏上那片他曾经愿望踏上去的岸上呢?

“拿一部钢琴来说,从琴键开始,又结束。你知道钢琴只有吞噬,而自己却从来不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些简单的日子。而对于1900来说,岸上的世界“什么东西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在船上,那些所有关于音乐的不纯动机都被隔离,有的只是自己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理解。他可以随性去读眼前人的喜怒哀乐,然后用琴键为所有人安排上一首背景音乐。他从来不用因为指挥的哀求而让自己违心地弹奏那些枯燥无味的舞曲,他永远可以弹奏自己的格调,然后让那一群人跟着自己舞蹈。

电影的最后,1900没有走下那艘游轮,湮没在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维珍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这里,他有时像个顽皮自在的孩子,有时却又孤独的叫人心酸,孤独的艺术人生与无尽的大海就是他的宿命。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8)

_月15日,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登陆全国院线。此前的_月12日,《海上钢琴师》超前鉴赏会在惠州壹洲国际影城举行,获得好评如潮,不少观众被影片感动,在结束时留下了眼泪。“每个人都能从电影中看到不同的东西。”有观众在观影后表示。

《海上钢琴师》1998年上映后立即风靡全球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在1998年推出的一部文艺巨作,上映后立即风靡全球,斩获美国金球奖等全球各类大奖22项,中国权威影评网站豆瓣给出了9.2分的高分,影片中悠扬动人的钢琴曲以及动人心弦的海上传奇故事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虽然过去了20__年,《海上钢琴师》仍然显示出了其跨越时代的生命力,这部电影充满了浪漫拉丁色彩,没有激烈精彩的枪战打斗的场面,也没有俊男靓女,只讲述了一段平凡人的传奇,却意外成功地打造了美国式的平民英雄1900,获得了众多口碑与赞誉。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被抛弃在“弗吉尼亚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弃婴1900在蒸汽船上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师,并最终殉船于海底的故事。在看似虚构的一个艺术家的悲剧中充满了人的生存隐喻,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命和存在的无尽的思考。

4K技术修复还原了影片原始色调

据了解,这部经过在与海共舞的酣畅淋漓中体会影片散发的最极致的浪漫。

观众称“这是一张迟到了20__年的船票”

《海上钢琴师》在1998年全球公映时,曾和国内大银幕缘悭一面。这次4K修复版登陆国内院线,有影迷称“这是一张迟到了20__年的船票。”

据介绍,《海上钢琴师》于10日举办了全国超前点映,上座率场均第一,领跑整个11月档期中其他新作,使得电影获得淘票票电影41万观众的“想看”期待指数,淘票票点映开分更是高达9.6分,不负经典传奇口碑。《海上钢琴师》还在全国50城举办了媒体业务看片会,观众们也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在社交网络第一时间分享观后感:“这部经典的作品从小到大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每次看完都会被深深地感动。一艘船,代表了一个天生的音乐精灵的全部世界。”

超前鉴赏会上,有影迷感叹,曾经一度不能理解男主角1900始终不下船的抉择,而如今随着阅历的增长,终于看懂了电影所蕴含的哲理:“十几年前在宿舍看的时候,怎么也理解不了他为何不肯下船。现在再看,忽然明白坚守比突破可能更需要勇气。”更有人表示被1900的勇敢彻底戳中了泪点:“我们没有你的勇气,我们只能依旧在人海中沉浮,抓紧或者松手,相逢或者失去。”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篇9)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一张旧相,一片流年. 今天终于下来看了它. 真的很好看. 很喜欢里面的曲子. 奔放,柔情.

所有的个人情感因素都能在**中反映出来,这真的很好。难怪它在1999年获得了最佳成绩奖

tim roth.

对我撒谎的男主角。我一直很喜欢他。他有很强的个人魅力。也许是那个流氓~

再就是结局.

又是一部让人很揪心的结局. max 最后还是尊重 td的选择, 让他与船同沉.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让我实在难受.

我是那种不能看着朋友在我眼前挂掉而我还能那么转身离开的人. 更何况在那种那么平淡是环境中.

我觉得,要换做是我是max, 我绑也要把td绑走.

但这将违背td的意愿。这种分离是最不能接受的

这种类型的戏真的很好看. 很合我胃口. 演员很好. 剧本又能把人物刻画的很鲜明.

就像一个元素丰富的**加上一个高品质的耳机

所有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不失整体感

让人不禁会沉浸其中. 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

好吧. 寥寥草草写了一篇不算观后感的观后感. 我不怎么会写这东西.

只是觉得好. 有必要记下些什么. 就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