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句子网为您特别精心准备的“一路一带观后感”可谓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当真正观看完这部作品后,我们应该如何撰写一篇真实的观后感呢?通过欣赏的过程,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感悟和思考。然而,观后感并不应过分追求华丽的言辞和夸张的评价。在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继续回味片中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情节,期望通过本文能使读者对某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路一带观后感 篇1

这部纪录片着眼于全球,系统的反映了“一带一路”已经实现的,正在实现的和将会实现的为世界人民做出的卓越突出贡献。

既使用了通过拍摄普通群众的生活-以小见大的手法,采访的人物也都是对于世界经济政治形式举足轻重的顶尖级人物如普京、博科娃、朱民等,这突出了表达内容的真实性,更激发出我对“一带一路”思想强烈的震撼。

“一带一路”指陆上亚欧非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正如片中各总统、主席、董事长、经济学家所言,“一带一路”为当今分裂、有各种文化差异的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一个求同存异、合作共赢,适应全世界人民“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的伟大而切实的方针。

“一带一路”是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为承担大国责任、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而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中国方案”。通过中国企业的技术力量、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全球融资系统提供的资金支持,“一带一路”的经济模式正在建成。中国为其他各发展中国家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力量、财富、民生基础设施及文化,与此同时也谋求了自身的发展。

这个创想让我惊叹折服!在美国作为大国频频以搞乱其他国家以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这个为全世界人民共谋发展、共同进步的伟大创想!这可见美国人的短视及中国智慧所体现出来的“和”文化和兼济天下的情怀及远见卓识的谋略。我不得不为主席深厚的文化底蕴、切实的政治远见、兼济天下的情怀所惊叹折服!

观此片后,我心激荡澎湃,我们中国就要切切实实的站起来了!我们中国不管对内对外都要好起来了!我们中国人不应该再对政府阴谋论、没有民族自信心啦!中国人历经近代史的洗礼又要重塑泱泱大国的国威啦!我心悦矣!

一路一带观后感 篇2

对于像我这样的动作迷、动作控而言,围观《中国推销员》完全是冲着泰森和史蒂文·西格尔去的。一直就想着两人能在大银幕上奉献一场你来我往的激战。如今,《中国推销员》终于满足了本人的这个愿望,影片开场不久拳王泰森与好莱坞老牌动作巨匠西格尔就上演了一幕颇为经典的拳脚大战,令人大开眼界,大快朵颐。

《中国推销员》改编自真实事件,讲的是中国推销员严键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佳的情况下,一路逆袭,神奇反转,让中国企业在一场充满阴谋、诡计的中投标大会上,百折不挠,力挫群雄,终赢胜利的故事。这是一部主题非常主旋律的电影,观影过程中,影院也是充满了激昂之情,情到深处,比如严键将五星红旗插在地上以获得非洲兄弟朋友的认可的时候,全场甚至爆发出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民族自豪感也因此油然而生。

《中国推销员》虽然讲述的是一幕幕商业利益争斗中的黑幕,但由于影片剧情紧密结合了非洲某国的动荡局势,而让剧情的发展充满着惊心动魄、惊险刺激,是一部较为合格的爆米花电影。

《中国推销员》全程高能,影片从一开始就不停的轰轰轰、突突突、大大大,虽然有简单粗暴的嫌疑,但又燃又硬的打斗、爆炸、飞车、枪战场景,还是让人目不暇接的感受到了一幕幕感官盛宴。

影片所聚焦的非洲某国局势相当混乱,南北分治,双方虽同族同兄,但一言不合就开打、开炸、开战。非洲兄弟果真个个都是黑又硬,打起仗来丝毫不见手软。飞机坦克大炮各种轻重型机枪手枪,俨然就是一场军事演习。轰大楼,炸高塔的桥段更是比比皆是,观众直呼太过瘾了。

作为影片的动作担当,泰森不仅频频大秀其身为世界拳王的经典身手,他还频频开着坦克,驾着汽车,玩炮轰、枪战。电影里的拳王,不仅是拳王,更是枪火之王。颇为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还依照剧情赋予了泰森人性、暖情的另一面。而这样的泰森,无论是在曾经的拳坛上,还是在以往的影视剧集中,都不甚少见到的。

西格尔则是与史泰龙、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哈里森福特、梅尔吉布森、龙格儿、尚格云顿同时代的老牌动作巨星。其主演的《轰天潜龙》《暴走潜将》等动作大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是内地录像厅里的宠儿。西格尔也因此拥有了大批拥趸、笃粉。本人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推销员》中,尽管西格尔发福了,变胖了,但他身手依旧矫健,动作依旧麻利,与泰森火拼起来,也是针尖对麦芒,神勇一如当年英姿再现。

虽然《中国推销员》简单粗暴,又燃又硬,但影片的内核、主题却非常鲜明。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当然,影片对这一主题的呈现没有口号式的说教,也没有生硬的大道理,而是通过片中非洲某国的南北战争中民众之苦,以及非洲某国当地民众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反对而表现出来的。

一路一带观后感 篇3

看《一带一路》的时候,除了感叹于这个伟大的构想,更多的是想到从小到大,身边发生的变化,发现和一带一路有那么多类似的地方。

出生的地方是广西某个市的边界里的一个小村,三面环水。往上去隔壁市/隔壁镇逛集市,要渡河;往下去自己的镇街也要过河,还更远,路况是坑坑洼洼的山路;往中间去走亲戚,也得渡河;唯一去舅舅家的方向不用渡河,可舅舅家在大山里,翻山越岭走半天才到,很小的时候,居然连电都还没通,要点火水灯。

因为河的阻隔和交通的不便,村里的人几乎不怎么去我们户口所在的镇上逛集市,反而是往上渡河去隔壁镇的市集,外出广东打工的人也经常是往上走,导致去广东要走更远的路。之所以是这样,因为隔壁镇属于另外一个市,那个市交通便利,工业和农业发展得更好一些,道路建得比较早,出行方便。

后来去镇上路过的河上建起了桥,再后来泥路变成水泥路,有了从村里直接到县城的班车,前两年县城还建起了高铁站,坐动车组2个多小时可以直达广州南站。

后来舅舅家电灯用上了,还买了电视,沿着大山慢慢开辟了一条大路,能开越野车或摩托车一路直奔到他家大门口。

村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越来越多,读书上大学的学生比例逐渐上升,外出谋生立足的人也多起来,一些田地由以前的抢着耕种,开始退耕还林了。

经济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了许多,开始在村里就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杂货,淘宝京东也开始进村进镇了。过年回家,有时候会感叹,大城市里的一些做法和习惯已经传到了乡村里,镇街上。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上其它一些国家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进行贸易流通,文化交流,这过程有些像我曾经经历过的小山村,周边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将会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极大的便利与互利共赢,也给中国的发展,产品和服务输出带来很大的机遇。

一路一带观后感 篇4

一部《中国合伙人》,向国人展示了中国创业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精神,赢得了国人的一致好评。和《中国合伙人》一样,《中国推销员》也是一部尽现国人气质的影片,唯一不同的是,影片的目的和主题是:向外国人展现中国的民族魂魄。《中国推销员》选择了真实事件,剧中处处透露着“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的谦和,把独有的中国特色和做派融入了剧中人物中,用国人“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行事作风赢得世界的尊重和瞩目。

《中国推销员》立身于非洲“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的战争时期,故事讲述了一名中国通讯工程师——严键,被派往非洲,推销式的洽谈通讯建设以开拓中国海外市场,却意外卷入了非洲内部一场恶性竞争、尔虞我诈的商业阴谋中,在“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的境况下,机智地化解危险、赢得订单的故事。严键外派非洲看似是一场推销行为,为了个人利益出发的一次正常工作行为,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在被对手诬陷、被同僚误解、被间谍追杀的情况下,他仍旧肩负着自己的工作、扛起了中国人的使命、展现着中国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可谓是一名“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铁血男儿。《中国推销员》的内涵上升到了名族精神,自然而然的融合了中国使命。

真实的枪林弹雨、完整的爆破场面、惊险的打斗视野,这些元素还不能满足《中国推销员》对影片情景设计要求,实地非洲拍摄,让我们看到了远离视角的非洲情景,荒沙与坦克、枪林弹雨与多事之秋,这些元素的融合,使观者从更丰富的层面上理解到非洲的战况,体会到了战事对非洲人民生活带来的冲击。由于长期的战争,非洲的通讯设施急需改善,《中国推销员》选择了在国内的一名小人物,走向国际舞台,在一颗颗袭来的子弹和一次次迎接的挑战中,蜕变成为一个民族英雄,这样的人物在影片情景中更加高大,实现了中国使命的小人物,在五星红旗下格外的真实可信,不仅激起了观者爱国情感,也证实了中国人身上的确有独特的民族气质。

商场和战场融合在一起,一直潜伏在剧中的巨星夺道而出,与严键的扮演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迈克-泰森和史蒂文-西格尔,不同于看似柔弱的严键,两位的荧幕印象都具有着发达的肌肉和高大的身躯。这是《中国推销员》影片又一大精彩设计,气道和拳道不禁让人想起中国的功夫,在感受拳击领域的王者泰森和好莱坞动作巨星的西格尔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触即发的火药味道,人物的搭配和对比,让影片既精彩又刺激,大呼过瘾的同时,还得擦擦脸上的汗水。可以说,《中国推销员》是一部成功且具有威信的电影,在情景和人物的设计上恰到好处,把硬和柔,智慧和暴力都包含在了其中。

当然,《中国推销员》还要用意义告诉观者:“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出了不一样的传统思想,也许在外人看来,是落伍地、懦弱的思想,但当中国赢得世界瞩目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看到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迹,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优点和精神,看过《中国推销员》之后,中国人的实力被凸显而出、中国人的魂魄又被唤醒了,观者最终不仅拥抱了自己、也与祖国深深的拥抱在了一起。看到挥舞五星红旗的那一幕,我们是激动而自豪的,心中爱国的想法激发了每个观者蓬勃而起的期望,和严键一样,被逼而发的中国气质,势不可挡!

一路一带观后感 篇5

丝路精神薪火相传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读后感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无数铃声摇过啧,应驮白练到安西”,在唐代诗人张籍的笔下,千年之前古丝绸之路的盛况可见一斑。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在全球经济形势复苏乏力、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的情况下,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加重要和珍贵。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对“一带一路”的内涵有个深刻的把握。“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充分依托中国与有关国家现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依托现有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2013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们加在一起,就是“一带一路”。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

发挥新**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二、“一带一路”的现实必然性

“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出“一带一路”呢?它又有怎样的现实必然性呢?

“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必然性。郎咸平教授把“一带一路”战略比作全新的经济助推器。它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受阻、产能严重过剩、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对外储备过多等困难的背景下提出的。

当然,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错综复杂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格局和多边投资**规则酝酿深刻调整,不单单是中国,很多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正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的产物。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我们知道,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凭借“马歇尔计划”,解决了美国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使美国成为欧洲的债权国,主导欧洲整治,从而顺利推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现在看来,今天的中国和“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外汇储备量庞大、严重的产能过剩等。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马歇尔计划”的思路,透过“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丝路**等来消除产能过剩,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必将使中国崛起成为现实。

三、“一带一路”的挑战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精辟地分析了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差异。他极具洞见地指出:“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命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与痛苦。

”伟大的事业总是面临风险。“一带一路”战略要客服的风险并非前无古人,也未必后无来者,但在当代首屈一指。“一带一路”为什么会面临风险?

面临的是哪些风险?

“一带一路”多是基础设施大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大,运行维护不易。从国外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本身有限,但其影响无限,既容易被参与者和支持者无意误解,也容易被反对者和破坏者有意歪曲。从国内来说,“一带一路”昌邑虽然不是国内深化改革的外延,但却需要它来支撑。

我国国内还存在许多破坏“一带一路”建设的势力和危害“一带一路”建设的问题。我们也缺乏经验。“一带一路”事业是全新的事业,需要新政策、新策略、新人才。

这些有的现在就可以找到,有的只能在“一带一路”实践中摸索和培养。

大自然也向我们挑战。“一带一路”以交通网络为先导实现五通。我们过去在国内建设、对外援建、海外工程中虽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一带一路”沿线一定会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未雨绸缪。

我们可以将“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概括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和道德风险。这四种风险可以对应“一带一路”的“五通”。政治风险威胁政策沟通。

设施联通需要应对安全风险。**畅通和资金融通受经济风险的影响。民心不能通,将陷“一带一路”于道德风险。

今天,中国和世界正面临着50年、500年和5000年来从未发生过的变化。“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决定了它不会一帆风顺。阻挠、抵制、破坏、诽谤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只能通过“一带一路”本身的成功来消除。

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筹划应对风险的措施,使“一带一路”这把双刃剑最大限度获得成功。

古人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的、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一路一带观后感 篇6

“一带一路”并非只是一把钥匙,而是“‘一串’共同发展的钥匙”,完全可以与不同国家、不同国情对接,提供不同的双赢、多赢、共赢的合作方案

见证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崛起的埃及女工,从留学到就业都“与中国有着极深缘分”的哈萨克斯坦姑娘,与中国同事一起开发风电能源的斯里兰卡工程师……这几天,一部历时一年、跨越四大洲、累计行程20万公里拍摄完成的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真实而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光影画面,平凡却不失生动的普通人生活,为观众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丝路画卷,更激发起朴素的情感共鸣。

有学者曾指出,“什么样的人最适合讲‘一带一路’故事?他们应该是那些天天在路上,总是倒时差,老是换水土,不停找思路,时时被刺痛,但经常被感动的人”。的确,不管是走出国门、用脚步丈量大地的企业员工,还是深谙掌故、已融入当地社会的华人华侨,很多人身上都有着动人心扉的故事,讲述他们有血有肉的经历,确实能拨动起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根琴弦。然而,有故事的,并不只是“走出去”的中国人,当地群众对家乡的变化有着更切身而深沉的感触。将镜头拉近,以沿线普通人的视角,观察“一带一路”给生活带来的那些真实变化,鲜活而立体,同样比任何说教都更有说服力。这也是为何纪录片一播出,即赢得如此多高分贝掌声的一个重要原因。

纪录片是浓缩的时空。一个个镜头,一段段影像,既多角度记录下了令人感动的瞬间,更集中展示着沿线国家44亿人民的光荣和梦想。正如片中的一句解说词所言:“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印满的,不仅是对昔日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文明交流的记忆,还将印满现实发展的印辙。”三年来,“一带一路”正为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如太阳般的光泽”。纪录片第三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有一个小女孩,因为当地的电力不足,晚上常常停电,而上学的地方又离家很远,每次放学后她都跑步回家,为的只是在天黑之前把作业写完。而如今,距离她家乡不远,一座由中国企业和当地政府合作建设的巨型水电站即将建成,沉沉的黑夜不久就会被光明照亮。“‘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个个正在“一带一路”沿线上演的故事,生动地诠释着这一论断。

人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事实上,正如纪录片所展示的,“一带一路”并非只是一把钥匙,而是“‘一串’共同发展的钥匙”,完全可以与不同国家、不同国情对接,提供不同的双赢、多赢、共赢的合作方案。从满载货物由重庆隆隆奔向亚欧大陆腹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中欧班列”,到使塔吉克斯坦实现“南北的真正统一”的沙赫里斯坦隧道;从让“印度洋上的明珠”重现历史光彩的科伦坡南港码头,到孕育巨大商机和潜力的明斯克中白工业园,都在书写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这也是为何有人会感慨,“伟大的国家应当参与伟大的事业,而‘一带一路’是真正伟大而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业。”

故事的背后,其实是思想的引领。拿破仑有句名言,“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追求更为均衡、普惠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所展现的新理念——构建命运共同体,正是可以战胜利剑的思想。而当“一带一路”由泼墨写意进入工笔细描,当沿线国家强调在未来航程上不愿错失“中国机遇”,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都由衷赞叹:全球化的中国治理者“试图指引方向,在国际社会建立起一个崭新、强大、和平的力量”。

“这个世界会好吗?”当古老的丝路如挺立荒漠千年不朽的胡杨、行走在戈壁大漠上的驼队、高张于茫茫碧海上的云帆一样,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涌动起强劲的脉搏,相信,我们能够从这一个个丝路故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路一带观后感 篇7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即将在怀柔召开,现在这个词很火,已经成了网上的热搜词汇。“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本身是经济之路、合作之路、友好之路、共赢之路;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我眼中的“一带一路”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体现。

“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创新发展理念,在共同构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来看中国“一带一路”。在开放的大格局,必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协调之路:需要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不断优化经济布局,进一步增强发展过程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性。我们改革开放快40年了,说的比较多的是东部沿海,是沿海开放城市。东西部的差距之大,可想而知。这肯定是中国的一块心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的一个障碍。东部的发达与西部的落后局面,也绝不是伟大复兴所能面对的。

“一带一路”是绿色之路。对内,要合理定位、优化布局,实现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外经济合作中,不仅注重绿色发展理念和模式的输出,还要注重绿色投资、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等。

“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是一张贯通“欧亚、连结东西”的发展蓝图,本着求同存异理念,在互联互通、互利合作中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繁荣,并共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是共享之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中国将秉承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总之,我眼中的“一带一路”是历史的继承,更是现实的超越,这是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有机融合。我们有全面开放的自信和愿望,更有全面开放的智慧和勇气!

一路一带观后感 篇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对于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是凝聚中国人民伟大智慧,从古至今,最早始于西汉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是继隋而建立的强大的唐朝。然而到北宋时期实际版图大幅缩减,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时期,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丝绸之路衰落日益明显,而海上丝路崛起,逐渐有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迹象。明代中期以后,政府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与此同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断发展,海上交通代之而起,使丝绸之路贸易全面走向衰落。

直至9月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丝绸之路得以复兴,从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交流更是中国将自己更好的融入国际发扬中国文化,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中华民族伟大创举,包含了古人的智慧和现人的创新。充分展示了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为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