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1)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南海的毛泽东纪念堂。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对毛泽东主席身影早已通过教科书和传媒略有了解。然而,通过参观这座纪念堂,我更深刻地领略到了毛泽东主席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伟大的成就。

一进入纪念堂,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高大威严的毛泽东主席立像。他面带微笑,目光坚定,似乎欣赏着我们这些前来参观的百姓。周围的墙壁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言论和图片,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人们以敬畏的心情排着长队进入展厅,这个时刻,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与自豪。

展厅内,首先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块巨大的屏幕。屏幕上播放着毛泽东主席演讲的视频,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使我为之震撼。我惊叹于他的演讲技巧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他不仅能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复杂的问题概括清晰,还能够深入浅出地向人们解读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的背景。我深感毛泽东主席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不仅有过人的智慧和见识,更以娴熟的演讲技巧影响着无数人。

在展厅的另一侧,墙上挂满了大量的珍贵图片。这些照片记录了毛泽东主席的活动场景、他主持的重要会议以及他与人民群众的亲密接触。我被一张张照片所吸引,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在农村调研、军队覆盖草原、工地指导建设等一系列场景中的身影。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酷暑难耐的夏日,毛泽东主席总是与人民同甘共苦,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毫不松懈地工作!这些照片让我对毛泽东主席的伟大领导能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

纪念堂内的最后一部分是生平展厅,展示着毛泽东主席的个人物品、手稿和书籍。我看到他的书桌、书柜、办公椅等用品,还有他亲笔写下的发言稿、文章手稿等。这些个人物品展示了毛泽东主席的朴素生活和卓越才华。看着这些珍贵的文物,我倍感亲切,仿佛在亲眼见证毛泽东主席伟大事业的光辉历程。

参观毛泽东纪念堂,让我对毛泽东主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毛泽东主席以不凡的智慧和勇气,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同时,他也犯过错误,导致了一些错误的决策和行动。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作为一位杰出的领导者的卓越贡献。他勇敢地引领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走出纪念堂,我心怀感慨。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是党和人民赐予的,同时也是他本人创造和努力的结果。他携带着无与伦比的智慧与胆识,书写了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我们应当铭记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成就,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了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继续努力奋斗!毛泽东主席是我们国家历史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2)

前几天上历史课时历史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描写毛泽东的影片——《走近毛泽东》。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这不平凡一生,他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祖国的统一,他不惜牺牲自己一生的宝贵时光,带领着我们中华民族在革命道路奋勇前行,克服千难万险,最终成立了新中国,让人民成为了国家主人。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给我的印象就是有些叛逆却刻苦学习的有志之士.八岁进私塾,他并不认真听先生讲那些他认为无聊的四书五经,却偏爱读那些所谓的“禁书”《水浒传》、《盛世危言》之类的书,实在让人琢磨不透。13岁停学时,毛泽东白天工作,晚上自学。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读书真使他着迷。

十七岁的他便离开了家乡,以一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呐喊出心中之志。再反观如今的小孩,一些家庭的小孩抱着一个大ipad随意放纵玩乐,荒废了学业。难道哪一些家长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他们的教育的方法吗p>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只身来到师范大学,当我看到他当时的人生志愿是“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时,我感叹道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更让我惊奇地是毛主席在刻苦的学习之外还用那些特殊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在寒冬季节用学校水井的冷水擦身,在滂沱大雨的野外奔跑,去滔滔的江水中游泳搏击风浪。这些运动对于现代我们这温室花朵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行为之奇、胆识之奇和志向之奇,他的身边逐渐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的朋友,也才成立了一个人才汇集的新民学会社团,正是从这个社团里面出来了不少有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这里更让当代的我们对此有些深感惭愧,我们有着比他们好千倍万倍的学习条件,然而我们有的人并没有好好利用现有的好条件,只是在空闲时间拘泥于寝室玩手机打游戏,整天游手好闲,浪费大把的青春好时光。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把握每一分每秒,合理设定目标,珍惜伟大的梦想,利用好时机,学习我们应该学习的一切,努力使一切更加完美。

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更是让我敬佩不已,他用他特有的聪明才智和他那犀利的笔杆子,依靠着最广大的劳动人民,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走过了草地,爬过了雪山,击退了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战胜了国民党蒋介石的有精良武器装备的800万军队,成立了新中国。

作为一个革命家,他在战场上指挥着成千上万的军队,但他从来没有开枪,这实难以置信的。似乎他对战争形势了如指掌,总能在重大关头想出应对严峻挑战的绝招,这是出人意料的。比如著名的四渡赤水、迁陕北、挺进大别山等,都使成千上万的红军从似乎同中看到了希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当影片放到震惊中外三大战役,我当时更是惊讶到毛泽东是有多么强的指挥能力,他只是在一个叫西柏坡的农家小院用一根白发、一杆毛笔和一百九十多封作战电报就使国民党一百多万在其谈笑间灰飞烟灭,赢取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这也怪不得人们在总结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时感叹道:战争指挥艺术的高下关键是看指挥员有没有眼观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胸怀。这些都不禁让我们感叹道毛泽东这种做事果断,善于分析,目光长远,用兵如神优点。

想到这里不自觉的感到惭愧,自己平时做事拖拖拉拉,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事,而丝毫不顾及以后的发展。在我们这个时代,难道我们不缺少能够洞察全局、胸有成竹的精英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许我们大家都认为老毛主席下半辈子应该在安乐度过,但结果恰恰相反,他不仅没有做到,反而更加忧国忧民,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当我看到毛主席毅然决然不要元帅称号,不穿那一套已经为他量身定做好的元帅军服时,他是多么的伟大,一个国家的主席、一个伟大的军事领袖居然一点也不在乎荣誉,这对今天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根本无法去拒绝的诱惑,可就是毛主席做到了,什么都不要。

毛主席勤俭节约的好品质更是令人赞叹,从1953年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但毛主席却说:“我们的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 因为我是主席?

我看还是应该节约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胸前,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七十三个补丁。而我们现在衣服有补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我们生活在这么好条件的社会 , 有些人却不知足一味的铺张浪费, 不珍惜惜眼前的大好河山 , 为此我们不应该好好的反思过去,努力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 , 去使我们的未来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毛主席不是天生就有这样的才干,这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说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 “ 我每天都有读不完的书 , 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在辛勤工作之余 , 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 , 作诗赋词等 。

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 ,真正地做到活到老 , 学到老他的诗书见解独到 , 他的字迹纵逸豪放他的语言生动形象 , 他的讲话妙趣横生……。有谁曾读过那一本繁杂冗长的二十四史 ,对于当代读过的学生那是微乎其微 ,但毛主席在晚年时期仍然空闲不下来,那部浩瀚的二十四史被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并且在上面做了许多重要的见解 。 那部二十四史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我国的文化瑰宝 ,更是被作为礼物送给了哈佛大学 , 一部复印版的二十四史更是卖到了十六万高的价格 , 这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的骄傲,为此我们感到自豪。

晚年的毛泽东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他那旷达生死的精神。对于生老病死,毛泽东以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姿态旷达地对待它,他曾这样说:“人总是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我在世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

你对鱼说:鱼,毛泽东来补偿你了。他在有生之年吃了你。现在你吃了他。你吃脂肪是为了服务人民。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这句话看似幽默,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看淡生死,新陈代谢乃是正常规律。人总是要死的,这确实是不变的真理,但有的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的死就是对重于泰山的最好诠释。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向毛泽东一样对人的生老病死不表现任何悲哀与不舍,还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恐怕找不出几人吧。

看完这部影片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上一个层次了解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从内心敬佩他,他是一个多么伟大而又平凡的人。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希望,新世纪的接班人,应该以新世纪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世界,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美好环境和条件,去更加努力的发奋学习,把握好大好青春的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合理的规划我们美好的人生,学好各方面知识。更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的学习榜样,努力的向他看齐,全面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去做一个新世纪合格的接班人,践行好我们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更要为祖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维护祖国的尊严与统一,争取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3)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看到了**走近毛泽东,看到了伟大的毛泽东一生的经历和他一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精神。从更深层次上讲,我的内心被这位伟人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生活中的优秀精神品质。

在回乡的路上,那放牛的牧童让他看到了童年的自己,那疯长的野草让他看到了童年的自己,那蜿蜒的小路让他看到了童年的自己他十七岁时参加革命的时候把日本的一首诗改了悄悄的放在父亲的日记薄里,诗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天处不青山。”少年时代的他就已经有如此立志之心了。

他在湖南省第一师范读书时,曾说:“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没错,他的确是都做到了,所有的一切,在他的这一生中都做完了。

他博览群书,从不放过任何学术会议;他关心时事,总是为国家人民着想;他是时代的将军,领导过许多成功的战斗;他有丰富的政治头脑,为国家出谋划策。他是祖国的骄傲,人民的英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学问,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国家永远的领袖。伟大的一生,革命的一生。

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的成就比天上的高,比地上的深。

在《走近毛泽东》里有一个镜头特别教育人,登山到半途时,天已经黑了,大家的脸上都已露出疲惫的神态,于是有人提议说;“再往前走就没路了,天黑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要不然回去吧!”毛泽东说:“是你们累了吧?

不能累了就不干了啊,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决不走回头路!”这就是他的个性,敢于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在革命的道路上,无论前面有多危险、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走出一条幸福的道路。

所以他两手空空从韶山冲里走出来,走上了革命道路,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带领穷苦的人民闹革命,建立了自己军队,从弱到强,经过了多少风霜雨雪、枪林弹雨、红军长征二万

5、 逃离蒋军的围剿,发展八路军和新亡军抗日杀鬼!我们用小米和步枪打败了八百万蒋介石匪徒,真是奇迹!

最响亮的歌是东方红,最伟大的领袖是毛泽东!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邓伟人的改革开放。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红日!中国人世世代代不能忘记毛主席的恩情。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4)

这部纪念毛泽东诞生110周年的纪录片,持续了90分钟。其资料来源是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作厂及其前身延安电影团的新闻工作人员,跟随毛泽东足迹整整65年,拍摄和收藏的许多宝贵文献资料,该电影选择了许多未公开的珍贵历史画面。许多专家在审查这部电影后,使用最多的词语是新颖的。

《走近毛泽东》这部电影的最大特色是创作者以平民化、生活化的视角表现毛泽东。它简化了一些以所知道的大场面、大事件,从情的角度,以更形象化、生活化、平民化的角度解读毛泽东的个性、毛泽东的伟大、毛泽东的普通、中国革命的艰难历史。

这部电影导演艾辛告诉记者,接近毛泽东不是人物船记、功绩电影和资料的总结。电影风格不仅是回忆和怀念,也是毛泽东伟大的人,也是普通人的再现。细节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毛泽东必须戴大口罩,以免吸烟,吸烟。

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就是毛泽东在遇到非洲太太时看到对方手上戴的手镯时,好奇地抓住非洲太太的手问这是象牙做的吗?对方向他举行非洲礼仪时,毛主席幽默地屈膝还礼。当时,毛泽东已经77岁了。

现代歌手摇滚风格的吉他在开头和结尾唱歌时,它似乎告诉人们:这是2003年的毛泽东。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5)

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前行的力量,从伟人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农发广饶县支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靠近毛泽东,让新老党员感受到毛泽东的优秀品质,学习留下宝贵的精神。

根据纪录片,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驱。首先,他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为了追求理想,决不放弃斗争,决不满足现实,总是迫不及待地提出下一阶段的任务。其次,他是战略家,他熟悉历史,谈论古今,对现实有良好的大局观,有人没有的国际视野,世界视野,对未来有优秀的预判能力,可以制定战略,决胜千里。再次,他有挑战精神,对现实有批判精神。他立足于现实,不满足于现实。为了实现理想和战略,他将挑战传统,包括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的传统。

历史永远是我们生活的镜子,今天也永远是前进的镜子,这两者互相映照,产生了参考和启发。纪录片《走近毛泽东》的重大现实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从毛泽东的事件、行为、动作、对话、细节上感受到第一中国革命领导人的点滴作为,也可以想象我们今天如何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

看了纪录片后,党支部委员成龙同志对这次看纪录片发言:百年风云激动,创造盛世伟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必修课,我们要把党史学习融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6)

然而,光靠笔杆子终究无法把革命进行下去,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的单方面撕毁重庆条约,让共产党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毛泽东**远瞩,决定用延安来换取中国,这是需要胆识与智慧的,这是舍与得之间的艺术。当前有太多人执迷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没有从大局去看,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弃大局于不顾,这是我们需要为之警醒的。另一方面,战争就像一盘棋。棋手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解放战争中,相比于蒋介石的精良装备与庞大军队,毛泽东却在最艰苦的环境下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192封战报,向我们证明了只要有眼观全局,运筹帷幄的胸怀,哪怕差距悬殊,也可取得胜利,毛泽东用事实向我们展示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如此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却不肯接受大元帅的称号,连一件元帅服都不想穿,这是魄力,这种伟人魅力,让如今多少追名逐利者汗颜。

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采用“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即坚定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上,即使中苏关系破灭后,也依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清晰结识了中国的外交形势。此外,新中国对亚非拉各国都表示了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参考。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而在生活上,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用极为勤俭,衣服缝缝补补,更是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听取民意,关心民苦,真真正正是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

生活方面,我最欣赏毛泽东的真诚与坦荡,即使在外交中,他也能谈吐自然毫无做作,给人以真诚感,也正是这份亲切,让中国与亚非拉各国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赢得了国际范围的尊重。毛泽东在外交上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名族尊严,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对身边人,总是予以关怀,对民生疾苦是他最放不下心的事。

即使看完整部影片,我也相信这只是毛泽东一生的一部分,但就是这一部分,也让我领略到了一代伟人的风采,真实,好学,亲切,睿智是我对毛泽东的评价,在他的身上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比如“路是人走出来的”这样的坚持,“人民万岁”这样的胸襟,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毛泽东的一生可能只是一个传奇故事,但中国的现状告诉我们,中华名族不能止步不前,当前社会上总存在各种问题,其中自然有历史原因,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缺失,我们正在逐渐失去那个时代的一些东西,或许有人会说时代在进步,可我一直相信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知识去改变世界。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7)

 真的我有一点久久地不能从《走近毛泽东》的影像风格和影片情感中摆脱出来,这是影片整体情绪的感染作用,也是影片主题对我们的震撼。

    新影厂一直是中国纪录片电影精神家园的缔造者和建设者,许多纪录片电影曾经影响了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参与者,在解放以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给人们的影响是长久的。特别是近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新影厂的纪录片成为一种标志和丰碑,纪录片电影对人们更多的是思想上、历史上、哲学上、审美上的教育与认识。

    看了新影厂最近拍摄完成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很激动,很振奋,给人以很多回味的东西。这是新影厂近几年纪录片创作上的又一精品力作,真正体会了这部影片的确是半个世纪珍贵的镜头纪录,是开国领袖独特的至性真情。使我们再一次体会银幕形象的感染力,越来越深刻体会到,电影艺术的形象魅力竟然是那么的大,同时,我有一种感觉,任何艺术作品不在于你表现什么,而是在于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形式并如何去表现,这是其它艺术和电影艺术创作上的关键。

    我想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纪录片的主题与定位的确切

    主题:影片是在表现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鲜为人知的生活侧面和伟人性格,表现领袖的丰富性格侧面,展现其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的影像,给后人以重点、全新地介绍其电影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教育意义是我们无法估计的。

    作品定位:影片在总体上表达了影片创作者的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观念与视点:在一种历史的观点全面表现毛泽东的性格和经历,摆脱我们过去的仰视心理,以一种相对平凡的视角去给下一代人讲述一个伟人的历史。

    崇敬与回顾:在所有的视听元素中,都力图表现对领袖人物的崇敬,有重点的回顾毛泽东作为一个领袖、儿子、共产党人的丰富性格。

    历史与事件:选取了中国革命历史中有代表性的东西,把人物置身于其中进行对比。

    介绍与描述:介绍毛泽东的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介绍毛泽东的一些生活中趣事,在描述的过程中强调深刻的思想与意义。

    二、影片叙事结构的独特与精心

    传统的纪录片有讲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的,也有塑造一个比较完整的事件过程的,但是,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则是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上,归纳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选题,下面列出各个的选题,浓缩了伟人毛泽东五个方面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就毛泽东作为一个领袖、哲人、诗人、平民、主席进行全面地阐释和全方位表现。

    首尾——大结构的直接进入和有精致的设计方法,在影片中让现代人的带出影片的开始,在结尾中有历史的结束叙事。

    叙事——用一种比较平淡的叙事表现一个伟大的主题和伟大的人物。在表现主题、表现人物的规定框架下,知道如何有机地利用历史纪录片资料和现代拍摄的影像进行恰当的结构。在浩瀚的资料选取中,显现得比较独特、比较仔细、比较有想法,在叙事上不跳跃,既与现在的时间、空间相吻合,又不让人感觉凌乱。

    视点——视点其实是纪录片叙事的一种风格和宏观上的表现形式。在纪录片电影的美学上,导演告诉人们应该如何用一个平淡的视点去表现一个不平凡的人物,这种的方法很有作用和意义,艺术上需要这种反处理 。

    性格——在以往的中国传统纪录片中,谁敢如此潇洒地表现毛泽东?谁敢给我们展现一个平凡的人物?影片的导演恰恰敢于用大胆的结构和细致的画面,抓住毛泽东不拘一格、无拘无束的独特性格,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忠诚与奉献,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忠心耿耿。

    细节——细节的表现是现代纪录片成功的根本所在。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注意了全片的动作细节、说话细节、生活细节、表情细节,细节的成功使得我们在其中有很多的回味,有许多导演视听语言的感染。

    真实——电影的真实不等于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现实生活的真实,也不能代替银幕上的真实。电影中的真实是建立在真实情感、细节上的艺术真实。

    情感——重点表现了毛泽东在许多重大的问题上,能够以一个革命家的胆略和诗人的胸怀进行直接的表达和处理。

纵古论今——从一个话题进行无限地展开,从时间和空间上的需要进行散点的论述,达到主题的回归。

    三、在历史的回顾与展示中思考今天

历史永远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今天也永远是前进的一面镜子,这两者是相互照映而产生一种借鉴和启迪。纪录片《走近毛泽东》的重大现实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从毛泽东的事件、行为、动作、对话、细节上感受第一中国革命的领导人的点滴作为,也可以想象我们在今天如何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

影片给我们表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而且,导演没有用说教,没有用概念,而是用现代电影的语汇,用电影的手法和叙事形式,用纪录片电影的解说词、人物形象、典型动作、镜头语言、镜头长度、画面景别、镜头角度、构图形式、镜头数量、时空转换等技术、艺术的方法。

     四、建议和想法

    1 、新影厂有建国以来最为丰富的电影(胶片)纪录片影像资料,是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影像拥有者,希望新影厂能够就这些资料进行一些历史的、文化的全方位策划,利用这些资料进行一些整体的纪录片创作,可以丰富今天我们对历史重大事件的表现,以昭后人,以示后人。

    2 、启用一些年轻的导演,进行一些纪录片的探索与创作,为纪录片的创作形态进行探索,并在影片制作的风格上进行大胆的突破。

    3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新影厂可以建立一个纪录片影院,专门进行纪录片放映,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牌,让说纪录片将永远消失的说法成为一个永远不可能的事实。

    4 、将影片纳入中小学历史教育和中国革命史的教育之中,请国家教育部、团中央进行组织放映。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8)

毛泽东是一个笔杆,但在指挥战场和军事战略上,他不亚于战略家的称号,即所谓的枪杆子。从指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指正左倾错误,反围剿,过雪山,渡河,走草地,长征。解放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有着高超的用兵之道,我想这应该也是源于年轻时博览群书,史记的结果吧!

在各种条件都不利的共产党员队伍中,在破旧的房子里,有全景,有命令书,每一句话都是革命战争胜利的座右铭。

毛泽东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反对一切权威,坚持从实际出发,打破教条主义,有勇气、有知识、有创新。这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它会迷惑敌人,使一切不符和中国的实际和国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都反对误解的时候,我们坚持正确的观点,走正确的道路,取得成功,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成为世界第一,那种霸气是我们无法企及的。

毛泽东是个睿智的智者,在老年,正确的看待中国的国际情势,与多国建立有好的外交,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性格,即使年老也保证着年轻的心态。在关键问题,在涉及中国国家主权的问题坚决不退让,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保全了国家的尊严。在处理国际问题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创造了条件。

总之,毛泽东的一生是伟大而传奇的一生。为此,我们的青年一代大学生要从自己做起,坚持艰苦奋斗,不怕苦,开拓视野,提高能力,立志成才,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说的一句话。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领导中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未来,带领人民解放新中国,发展工农业,一步一步走到了这条战线上。

晚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值得令人敬佩。在他人生的晚年,毛主席在接见尼克松的女儿女婿的时候已经体力不支,不得不将头靠在沙发上,但他依然努力地做好一个东道主的本职;还有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因为腿疾无法起身,只好目送各位代表离场。在这些场景中,我看到了岁月的无情,岁月的无奈和感慨,**为人民辛勤工作,一辈子游历。

《走近毛泽东》,让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毛主席的真实形象,让我们走近毛毛主席,走近他光辉的一生,去**他的光彩照人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最伟大的思想成就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他同时又是一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广阔胸怀与豪迈,他的愿望和爱好反映出一位诗人的性格。他一生都喜欢游泳,想享受世界上的河流。他热爱祖国的山川,想探索黄河河长江。

他渴望同人民在一起。看完这部记录片后,在我看来毛主席慈祥的面容深深的打动了我,他接见外宾的时候永远都是最自然的表情,视察工作的时候永远都是面带笑容的,面对人民时总让人感觉到无比的亲切,我感到毛主席的形象又真实生动地展现在眼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毛主席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奔波的一生,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在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是谁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解放,一步步建设新中国。我们不能忘记这位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他的事迹感动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激励着我们为了新中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10)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最近,我看到了一部关于毛泽东的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这部纪录片详细地展现了毛泽东的人生、思想和贡献,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和影响。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毛泽东的生活轨迹,他的经历和思想都非常引人入胜。他从年轻时就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成为一名革命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不断探索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所在,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它主要包括先进性、群众性和革命性三个方面。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关注着全人类的利益。毛泽东认为只有在人民的利益上寻找到共识,才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群众路线在中国的变革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试图通过群众路线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利益,同时也加强了社会和国家的凝聚力。

革命性是毛泽东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一直坚持革命性的原则。毛泽东认为,要想真正地改变社会,必须要有革命的精神和行动。毛泽东秉持的是一个持续不断进行革命的思想,他鼓舞人们不断地进行反对和斗争,使社会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

《走近毛泽东》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伟大的人民领袖的生涯历程。在思想、理论和实践中,毛泽东造就出了一种通过革命寻求新事物、创造新局面的方法和理念。毛泽东思想带领中国走向了新时代,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有文化。今天,虽然时代变化,但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与启发,让我了解到毛泽东的思想是多么的伟大,更让我明白了革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毛泽东在时代的背景下所做出的巨大成就,我为之自豪并表示敬意。毛泽东思想走出去的重要意义也在不断显现,它将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我们和世界的未来。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11)

毛主席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从革命开始,到革命胜利,到新中国建设,毛主席从未停止过,始终以自己的热情战斗。

毛主席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亲临战场而不惧,面对危机而不乱,凭着一支笔杆子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总揽全局,作出了“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赢的了农民,谁就回赢得全中国”的英明决断。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

影片不仅展现了毛主席的伟大才华和思想,也展现了他平凡的一面。它用珍贵的镜头再现了伟人的真情,用平凡的视角塑造了一个更加亲切的毛主席,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仰慕主席,崇敬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

观看了《走近毛泽东》之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毛泽东。“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中华人名共和国,自己却不当大元帅。他是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物,他是全中国的恩人, “毛泽东”这三个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以他为榜样!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12)

还有在三年饥荒的时候,毛主席也不曾因为他的身份有过特殊,而是跟普通人一样挨饿,受苦。毛主席这种以身作则及无私的精神让我敬佩。这种无私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但目前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的铁石心肠、视而不见,才会导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只有每个人都无私,这场悲剧才能发生。

毛主席在接见尼克松的女儿女婿的时候已经体力不支,不得不将头靠在沙发上;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因腿疾无法起身,只好目送代表离场。在这些场景中,我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无奈和情感。毛主席为了人民,将离开我们一辈子。

毛主席的一生是为理想奋斗的一生,在前期,他和一批革命先烈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而奋斗,后期一直领导全国人民做一个造天堂的运动, 由于急于想看到天堂,为了想保住革命成果做了一些急于求成的事,但毛主席的一生一直在奔波,始终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过去了解的解毛主席的资料都是通过文字、**之类的静态的描述,更多的是毛主席在打仗时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重大历史时刻决策时的英明果敢等形象,绝少有生活场景的描述,在文字中对毛主席的描述也仅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诗人之类的很概念化的东西。例如《沁园春雪》中,“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示的是毛主席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自信以及博大的胸襟和抱负;在《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显示了他已经在革命的道路上大无畏的精神;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杨君失柳”又给展示了一个为妻子的离世而伤心的毛泽东。但通过**《走进毛主席》的纪录片,我看到了中大量生活场景和考察的画面,让我了解了另一个视角的毛主席,一个更生活化的毛主席。

毛主席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亲临战场而不惧,面对危机而不乱,凭着一支笔杆子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了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他值得我们的尊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