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读后感 篇1

步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实验证明:创造力首先要通过早期教育才能得到发展事实上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比成人强。问题是我们运用什么样的理论通过什么途径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与生俱有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利用。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综合生物学神经学心理学等科学概念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的多元性启示我们尊重和接纳幼儿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性的同时促使我们树立课程整合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幼儿拓宽综合运用多元智能进行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感知探索实践的空间美术活动突出幼儿动手做与自我认知与情感的表现赋予以幼儿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美术可以说是幼儿的另一种重要语言。在力求和谐整合多种智能领域活动的网络式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渗透美术活动挖掘美术的表现手段与教育价值将大大提高幼儿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

在网络式主题活动中尊重幼儿兴趣与发展需要突出美术的自我表达手段的同时实现对多种智能领域活动的整合促进幼儿有效发展。

《神秘的海洋生物》主题系列活动十分丰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在整个活动中我们老师都十分注重对孩子们的观察了解他们对某一问题自发性的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善于抓住有价值的活动层层递进地开展。在此过程中自然融入各领域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知识侧面。如在主题活动中和谐地贯穿动手操作与创作参观讨论与交流等系列活动。从活动效果来看说明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设置多样化的情景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乃至应用多样的评价手段等非常有利于正确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孩子们大胆表现求新求异给孩子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空间打破思维定势从我做起在课程中和谐贯穿幼儿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教育。

多元智能读后感 篇2

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感兴趣源自于和一位幼儿家长的对话。她问我:“我的孩子具体聪明的地方在那儿?需要培养的方向在那儿?”

我当时突然觉得无言以对!进而又进行思考:难道人类的教育发展至今连一个能全面的评价一个人的智力的系统都没有吗?

在寻求的答案的过程中一位工作多年的前辈给了我一份谨慎地建议:或许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会对你有些帮助。在单位领导那儿我获得了其中的一本——《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

从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的“科学课案例”到自然智能教学的“语言艺术课案例”每一份案例都分理论、操作两大部分且每一个操作的过程都按照“唤醒、拓展、教学、迁移”的固定模式一步一步地渗透多元智能理论于每一个环节。并按照“多元智能工具箱”的选择性原则使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多元智能的理论概念。在幼儿园现代的教育模式中强调教师要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要求这本书恰到好处地提供了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师能够有效地与幼儿进行沟通发现幼儿的智能优势帮助幼儿利用他们的智能优势进行学习。

这本书在简单的介绍了多元智能的理论之后大篇幅的以实例教学的形式阐述了笔者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多元智能的理论”的应用级思考。书中系统地探讨了两种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到教学之中的方式:8合1教学(8-in-1 lessons)和聚焦智能的教学(intelligence-focused lessons)。

“8合1教学设计策略”的探讨集中在书的第一部分。拉泽尔在这一部分讨论了如何设计8合1教学采用8合1教学策略的时机、时间安排、课程结构安排等问题并通过小学(青蛙变形的旅程)、初中(分数和小数的等值关系)和高中(文学体裁)3个教学案例演示了8合1教学的整个设计过程。在每个案例的结尾部分拉泽尔还对案例进行了评述与反思。尽管没有提到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但是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借鉴作用。

“聚焦智能的教学设计策略”的探索是本书的重点在第二部分共分八章占全书绝大部分的篇幅。第一章运用言语/语言智能上综合科学课;第二章运用逻辑/数学智能上社会学习课;第三章运用视觉/空间智能上生物课;第四章运用身体/运动智能上几何课;第五章运用音乐/节奏智能上历史课;第六章运用人际交往智能上文学课;第七章运用自我认识智能上时事课;第八章运用自然智能上语言艺术课。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它们也总是在协调一致地工作发挥大脑整体的作用。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二期课改之后开始强调的“整合观”不也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么?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多元智能的理论也是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地教学方式。

该书提到:“智能在过去一直被视作是固定的、静态的、天生的伴随人的终生。”“事实上……通过有意识地在更多的层次上激活智能……我们可以变得更加聪明、睿智!”也即是不论是对于幼儿还是成人都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获得各种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读后感 篇3

多元智能读后感

多元智能读后感(一)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认识世界的方式多种多样,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至少有九种智能,除了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外,还有**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些智能对于人类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世界是多样的,人类的智力也是多样的。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多样化。通过读《多元智能》这本书,使我对教学有了一些新的启发。

在加德纳理论中,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且这种多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人们将不断地对人的智能种类进行开掘,某种能力只要得到实践的和生理解剖的足够证据的支持,就可以进入多元智能的框架之中。

多元智能理论使我们了解到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对于同一种事物,每个人都会运用不同的智能或智能组合,从不同的渠道、用不同的方法去认识它,理解它,表现它。可以说,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好方法,因为在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多渠道、多样化的。

教师应寻求一种复杂多变的因材施教方法。同时,教学内容涉及到各种智力。可以说,内容的多样化也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课堂应关注学生智力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不同同学的需求,让学生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例如,我在上童画三国一课时,首先课前让他们反复阅读《三国演义》,收集许多与之相关的**,为创作打下较好的认识基础。

在《三国演义》系列儿童画的整体设计中,我尽量用色彩搭配的手法来表现三国。毕竟已经过去两千多年,它在时间上给人很远很旧的感觉,而我用何种技法能做得旧并且又很有画面效果呢?首先,为了让感觉统一,我首先设置了一个主色调-赭色。

然后寻找能够做旧并且能够显示出三国历史沉淀感技法。最后确定了四个部分:现代彩墨、壁画、立体灯柱和立体草人。人物现代彩墨部分,是以单独的人物展现为主。

让孩子们看完三国演义后,选择最喜欢的人物去表现。先和孩子们**人物的特点:外型的特征,面部,服饰以及**等。

让这些**岁的孩子在2米长的画纸上作曲。由于面积大,构图比例生动有趣。仿壁画部分以三国演义著名情节为基础,如烧赤壁、桃园等。

孩子们在认真地反复地看了《三国演义》故事后,根据他们理解的故事情节进行构图,运用废旧报纸与立得粉先堆出人物和事物的形象,然后上色。

灯柱部分是以仿古铜的技法制作的。背景是一年级儿童的战争场景,画有蝌蚪的形象,非常生动。高年级孩子制作仿古铜面具,没有具体要求,允许他们任意地去设计与创造立体的人物或怪物的脸。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孩子选择做马。毕竟,这是孩子们的工作。老师只是教会他们技法而已。草人部分,是用最原始的乡间材料制作。

稻草,竹条,棕麻,树皮等。张飞,战马,关羽在这些材料切割组合中诞生了,每每看着这些草人与马,我都会联想到老师和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的点滴,现在我们最爱说:创作过程是最快乐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创造这种学习方式,以满足不同智能组合和学习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样,学生的学***必然会大增,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当今大班授课的情况下,能逐步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最直观的、最自然的环境中,各项智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的思想,与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为我们挑战传统、形成新的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它启发我们的教师通过多元智力来教、为多元智力而教。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可以看作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后者则可以看作是我们对教育方法的新追求。为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课程设计时,摈弃原来只围绕一科而设计的惯有思路,而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力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力的发展。

通过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们的课程在努力使不同智力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理解多元智能理论和学生的观点,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教育评价有助于教师理解和积极实践新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一个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教学中应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水平,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并通过恰当的评价强化他的特点,增强其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我价值感。

多元智能读后感(二)

读了《多元智能》这本书,我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孩子们不缺少天才,缺少的是发现天才的眼睛。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在知识、能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不是每个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只有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才能确立保留差异的教学目标。

传统上了解学生,主要相信考试测试的结果,事实上,这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了解学生智能状况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观察,要观察学生真实的表现,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非常表现,要注意学生在课外做什么。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的任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智能是多方面的,认识到智能的生物学基础,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它甚至**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但形式不同。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也认识到社会文化对个体智力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智能发展的机会。

所以,对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方法就是给每个孩子找到一个可以尽情释放才能的地方。中学阶段的教育对象是13-16岁的孩子。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

从生理发育来看,他们的身高、体重等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生长发育相对缓慢;大脑的重量几乎接近**,大脑的兴奋功能逐渐减少而抑制功能逐渐增强。从心理发展来看,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有了发展,有意注意的时间增长了,注意的范围广泛了。他们的记忆开始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过渡,记忆的内容与生动、具体的事物或情景相联系进行记忆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主要记忆方法。

他们的思维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自我意识和交往的欲望明显增强。这些特点说明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巨大的尚待开发的多方面潜能。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素质的教育。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成功的潜质。之所以要培养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因为每个人先天就有这些素质的基础,只不过是如何通过开发使其形成良好的结构。

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理念和我们学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多元智能读后感(三)

美国着名教育家加德纳教授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活动最起码包含了七种可改变命运的智能要素。即:

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这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

他指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这些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和区别有差异的个体,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

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理念和信念,作为一名教师,理念和信念非常重要,能使我们自内而外地有所改变,一旦我们真心实意地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就会有可喜的发现。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均是独立的个体,不论成长背景、经验、资质和需要都各有不同,因此教育者须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启发每个孩子,使他们能各得其所,各得其乐,这比单纯以学生的文化分数为重的评价要客观、全面得多。因为我们还知道,受教育者的发展决不是统一的、程式化的、同步的发展,而是有不同倾向、不同标准、不同速度、不同特色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育者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有善于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质的能力,并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积极而富于智慧的指导,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地为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而努力。同时,不以成绩最终评价一名学生,可以保护更多孩子对于学***趣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可更轻松、愉快地求知、问惑,各个学生身上不同的智能优势又能让他们在群体中得到认可和尊重,当每个学生都处在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中时,他们身上的潜能又可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做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有心人呢?

首先,尊重每个学生个体,接受他们的现状态,并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至少一个闪光点,然后用自己的慧眼去发掘。其次,不片面追求单个潜能的培养和发展,只要有因势利导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多种智能综合发展的可能。最后,要想更好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并将理论服务于实践,必须向相关理论的同类书籍学习,多思考,多行动,才能发挥读书的效用。

多元智能读后感 篇4

今年,我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使我深刻地了解到每个人都有具有至少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和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有的孩子的某种智能发展得好,所以在某些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而大多数的孩子则相差无几、表现平常,是因为他们那些潜在的智能还没有很好得开发出来,都有待于我们一线教师去帮助他们自己去认识、挖掘和开发。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都存在其短处,没有人是全能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对电视中那些在挑战的舞台上,上演一幕幕精彩绝伦、触目惊心的表演的神人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常常在生活中看到有的人长于舞蹈,有的人专擅绘画,有的人工于运算,有的人精于言谈,还有人……等等,这一切都只能说明这些人在某些优势智能方面开发得特别好,所以他们获得了成功,但其它方面未必赶得上常人。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创新能力强、有突出才能的人才,作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要培养的不也正是这样的人才吗?并不是每个人都只有走智育这一条路的。体育、音乐、美术……什么样的路好走,什么样的路有发展,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吗!如果人人都一个样,那就是谈不上"人才"二字了!

由于人的智能方式不一,使得每个人开启智慧的那把钥匙的存放位置不同,这就要看我们教师能不能帮助孩子尽快找到那把能够打开成功之门的那把钥匙。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智能强项,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使孩子充满自信地实现个性发展。如果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其优势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可喜的成果;反之,如果学生始终不被接触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那么其生理潜能无论多大,都不太可能被激发出来,也就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多元智能读后感 篇5

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实验研究》文章的读后感

赵晓敏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实验研究》一文主要包括六个章节,这六个章节涵盖了本实验研究的现状及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各个概念的界定,对实验的设计、实施、数据分析、结果都作了很详细的记录。

研究方法

本实验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获取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知识,通过测量法掌握学生的智能结构,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准实验法设计教学实验,验证假设,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资料为本**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经验的支持。

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智导下,构建了一套符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以解决目前该课程教学中智力训练不足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研究。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验。(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研究对象

实验对象为山东省济南市某重点小学四年级学生。实验前,选取两个一般智力水平相近的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四年级五班有52名学生,其中男生28名,占53名

女生24人,占46.2%;四年级一班为对照班,全班52人,男生29人,占55.8%;女生23人,占44人

2%。实验前比较了两个班的特点,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具有良好的同质性。

本实验的自变量x为教学策略,分为两个自变量x1和x2级。x1是基于实验班采用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策略;x2是控制班采用的传统教学策略。本实验的因变量 y 为学生的多元智能水平的变化,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及学生家长接受《多元智能评价量表》测查而得到,考虑到现实条件的限制,本实验的因变量仅包含四种智能的变化:

言语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的变化。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还对自变量进行了控制:

(1)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人数相等,性别比例大致相等;(2)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采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学进度和要求;(3)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课堂教学的课时相等。

实验设计

1.教材

本实验采用山东省编教材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3 册)进行教学。

2.测量工具

《多元智能评价量表》(学生用)是笔者根据阿姆斯特朗编制的智能测评表\《多元智能评价量表》(学生家长用)

3.实验模式

在本实验中,非等效性实验对照组采用前测后测的设计模式。

实验数据分析

利用 excel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及家长填写的《多元智能评价量表》进行统计,并采用 z 检验对两个班的样本均值进行差异性判断。在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异显著性检验中,采用独立样本z检验;在实验班前后、对照班前后差异显著性检验中,采用z检验。

实验前测及后测

本研究主要通过测量法获得了学生智能分布情况,利用《多元智能评价量表》(学生用)和《多元智能评价量表》(学生家长用),分别对学生及家长经行相应的前侧 。

经过15周共15课时的教学实验,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后,在期末考试前组织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填写《多元智能评价量表》(学生用),另外将《多元智能评价量表》(学生家长用)发给学生带回家让家长填写,通过对学生及学生家长填写的《多元智能评价量表》进行统计并计算二者的平均分,从而获得了实验班和对照班所有学生的八种智能后测得分,然后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智能结构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加以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教会学生有效倾听、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讲故事等教学策略可以提;采用分组教学、关注个别学生、游戏教学、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采用合作学习、同伴分享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采用提供基本观察内容、观察操作结果、进行更细致观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部分智力水平,也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智力水平。 (6)不同学生和不同智能的提高情况不同。

由此,我们在以后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采用小组教学和合作学习,注重个别学生,游戏教学

教学生学会与同龄人分享,平时让学生观察事物,创造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环境,从而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