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阅读书籍后经常会有许多想法和见解,作者所写的作品引导我们快乐生活不可多得的科教书。当我们读完作品后,光思索还不行,我们需要认认真真的写下来。细心选题迷你句子网编辑为您带来“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有需要的同志请来此一观!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1

记得曾听好友说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据说案情扑朔迷离,结果颇具特色。当时心动欲读此书,可惜不知怎的忘了此事。近日读杂志,看到此书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介绍,才记起这本小说。为了避免再度错过,遂于昨日前往图书馆借来此书。

昨晚花了4小时余读毕此书,果然未失所望。一时兴奋,遂继而将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侦探小说故事梗概都查看了一番。

阿瑟·柯南道尔因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个大侦探的典型而闻名于全世界,阿加莎·克里斯蒂德则用一个完全不同于福尔摩斯的可爱侦探形象——伟大的赫尔克里·波洛成为侦探小说界的女王。

福尔摩斯看得多了,波洛虽然了解相对较少,但比较福尔摩斯和波洛,两位大侦探的破案方式还真是很不一样:福尔摩斯是个坚定执著的侦探,有着侦探天生的敏感和直觉,性情有些古怪。他总是一言不发地在案发现场附近察看,并不时把什么东西小心的放进信封(当然还不忘留一半等警方去发现),一番镇定思考之后把凶手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于是,所有的人都去找全世界符合特征的疑犯。

波洛的形象属于可爱一型,性格随和,像邻家大叔。他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什么常常不动声色,到关键时候才说。他不是看看现场就能说出凶手特征的侦探,他的特长是在多个嫌疑犯中敏捷的找出真正的凶手。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凶手就在你们之中!”

福尔摩斯在破案时,从不讲人情味,显得冷酷无情;波洛则有趣得多了,总是和颜悦色,照顾到每一个当事者的心理。

二者对凶手的处理,也就是结局却恰恰相反:福尔摩斯在这种时候往往明显更有人情味儿,他有百分之二十的案子都放走了凶手;即使没有放走凶手,许多案子也往往是私下解决,真正交到法庭接受审判的人少而又少。

相比之下,波洛的态度就坚决多了,他认为“无论什么理由,杀人就要付出代价。”读毕《东方快车谋杀案》,还以为波洛处理凶手时颇具人情味。查看了其他故事结局后才知,波洛总是在最后一幕将所有相关人等聚集(多数时候警方在场),戏剧性地揭发凶手,凶手当然交给了警方。《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他默许了“十二人审判团”,并提出一种完全错误的报告给警方,是几乎唯一的一次例外,这样的情形似乎再没有过。

福尔摩斯和波洛的侦探故事之不同当然绝不仅限于此,待我对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小说有更深了解后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2

侦探波洛搭乘东方快车去英国的途中发生了一起杀人案,死者雷切身重十二刀惨死,波洛最终成功破案并救赎了全车的嫌疑人。发现死者本来的身份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原名叫卡塞蒂,是他引起了阿姆斯特朗一家的悲剧。

这个案件中不仅是每个人都有所隐瞒,火车上发生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有预谋有目的的戏剧性谋杀,所有的证据和证词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每个人说的都不是[]实话。波洛所听到的一切都是给波洛演的一出戏,也是本来的计划。然而突如其来的大雪改变了一切,他们留下了两条“线索”,编造了一个猩红色睡衣的女人。

而波洛破案的难点在于,他处在一个全封闭的空间,没有外界能提供任何有效的信息,没办法调查这些人身份的真实性,所有的真相都只能靠波洛的逻辑推理。最终得出了两种答案。

而正确的那个就是:火车上13个嫌疑人中,有12个是凶手。但最后,人们选择了救赎。选择那个错误的漏洞百出的结论,给这十三个人以救赎。——张倖僖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3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称为侦探小说女王。她创造出了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波洛,如今她的名字现在几近等同于 “侦探推理小说”。她的每一部小说的结局,凶手真面目总会有那么一些读者在看完之前看穿,惟独《东方快车谋杀案》,至今为止,恐怕无人能够比大侦探波洛更快一步找出凶手,慕名挑战的人很多,但最后的结果无一意外,总是令人瞠目结舌。

虽然没看过原著,但看了这部作品拍的电影,让我对作者缜密的思维、经典的推理和巧妙的人物安排赞叹不已。对于一部推理小说来说,案件的出人意料之处在于抓住了读者的关键。对于读者来说,能够用意料之外的方法和结果揭示真相,一定是最大的吸引力。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意料之外,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推理的经典,吸引了无数的观众来崇拜它。

影片开端无味让人不禁失去兴趣,直到命案发生之后让我的心底生出一丝兴奋的火花,然后故事转入侦探为破案而对乘客盘问,我也渐渐进入她的假想,走入她预先安排好的圈套忽略了真实,随着案件的深入,我不断推翻自己所下的结论,最后的结果令我非常意外.想不到最后的凶手居然是12个人,这给我心灵上的极大的震撼。影片具有侦探推理小说的基本特征。剧情迭宕起伏,悬念无处不在,让观众时时刻刻都在紧张地思考。影片结尾处公布的迷团足以让观众大吃一惊,因为这个结局肯定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让作者的想象力惊人。

通过看这部电影,我们发现东方快车被害的原因与1930年阿姆斯特朗少校的小女儿黛西遇害的绑架案有关。在绑架案中,阿姆斯特朗夫人因为太悲伤而流产身亡,阿姆斯特朗上校也自杀身亡。其女仆因受不住警方的怀疑而跳楼自杀了。

因此,阿姆斯特朗上校一家彻底给毁了。于是东方谋杀案就此开始了。 在这趟托罗斯快车上, 发生了一场离奇的谋杀案。

旅客雷切特先生在自己的包厢中被杀了。著名侦探波洛碰巧在火车上,所以他发动了他的侦探。究竟雷切特先生是什么时候被杀的?

谁又是凶手呢?根据波洛和康斯坦丁医生在现场进行的调查,康斯坦丁医生根据死者尸体上的伤痕初步确定凶手是一名女性。莱切特先生可能在昨晚1:15到2:00之间去世。在现场,波洛发现了一瓶矿泉水、一个大杯子、一个烟灰缸、几支雪茄烟头、几张烧纸和两支烧焦的火柴、一根烟斗、绣有字母h的丝绸手帕、一把手枪和一只怀表。

另外,盒子的门是从里面打开的,加了铁链,但是窗户是打开的。这一切一时间还是挺难解释的,为了查出凶手,波洛便对这节车厢的人进行了审问。通过波洛技巧性、针对性的审问,对案情抽茧剥丝,最后真相还是被他犀利地分析给揭穿了。

其实是这样的,在一点左右的时候, 在列车员来敲雷切特的房门时,雷切特已经被弄昏了,怀表停在一点十五分,只是个幌子。真正的谋杀发生在凌晨两点,因为此时车上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证据证明他们在一点十五分不在谋杀现场。凌晨两点,每个人都进雷切特的包厢,往毫无知觉的他身上插刀,由于气愤的心情和胆量不一样,所以用的力度也不一样,以致出现的伤口深浅和大小也不一样。

而美国的陪审团也是由12人组成的,所以他们刚刚组成了一个陪审团来惩罚逃脱法律制裁的恶棍里希特。他们替上帝除恶。 到这里,整个凶杀案就水落石出了。

而主人公波罗,通过他非常聪明的思考和冷静的处理问题,让我们对这个性格乖戾的小家伙有了深刻的了解。就我个人而言,我佩服波洛头脑清晰,审讯技巧非同寻常,以及大胆的假设和猜测。波洛不但有清晰的头脑,还同时具备了苍鹰般的敏锐,最细微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法眼。

但其实,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处理问题的技巧。在问题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应该浮躁,而应该冷静下来,分析问题的焦点。在慌乱的情况下,如果自己的理智能够战胜不安与恐惧,便有足够的能力与把握可以解决问题,而波洛就是这样的人。

他是如此的聪明,但却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在他心目中,没有比真相更加重要,按法律按规则办事是必须的,无可争辩的。影片中他的一颦一笑,行为举止间无不让人感觉他是如此的理性,甚至是古板,不通人情。在他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把复仇者一个个送到警察局。

但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波洛在阿婆笔下诞生了。真理不是正义。真正的正义只能靠法律来维护,也只能靠人性来维护。正是通过刻板的波洛的变化,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人性的伟大。

所以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欣赏,让我对侦探小说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部成功的侦探作品,不仅是有精妙的推理过程和缜密的思维方式,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应该有人性的内涵融合在其中,这样才能让人在欣赏过程中有一种特别的享受。

对我来说,我想学习的是侦探小说的精髓——仔习的逻辑思考。此外,还有较强的观察、思维能力,能迅速从纷繁芜杂的表像中发现问题的要害,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能从表面似乎毫无关联的现象找到其内在联系、能就一项工作迅速制定多个行动方案,并能在短时间内对其优劣、长短作出评估,以确定当下最合适的行动计划。而且要熟悉各种犯罪类型的不同手法、策略与行为特点,从其犯罪计划酝酿制定、条件工具的准备、同伙的物色与引入,到实施前的踩点、制造不在场证明、实施时的具体方法、途径(如破门、破窗、开锁手法;控制受害人的方法与措施等)以及实施后脱离现场路径、交通工具的选择等。

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背景知识。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和分析,还可以从犯罪人的角度思考一种反罪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就不会着急了。事实上,这正是我们作为后备警察所不可或缺的。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4

记得曾听好友说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据说案情扑朔迷离,结果颇具特色。当时心动欲读此书,可惜不知怎的忘了此事。近日读杂志,看到此书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介绍,才记起这本小说。为了避免再度错过,遂于昨日前往图书馆借来此书。

昨晚花了4小时余读毕此书,果然未失所望。一时兴奋,遂继而将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侦探小说故事梗概都查看了一番。

阿瑟·柯南道尔因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个大侦探的典型而闻名于全世界,阿加莎·克里斯蒂德则用一个完全不同于福尔摩斯的可爱侦探形象——伟大的赫尔克里·波洛成为侦探小说界的女王。

福尔摩斯看得多了,波洛虽然了解相对较少,但比较福尔摩斯和波洛,两位大侦探的破案方式还真是很不一样:

福尔摩斯是个坚定执著的侦探,有着侦探天生的敏感和直觉,性情有些古怪。他总是一言不发地在案发现场附近察看,并不时把什么东西小心的放进信封(当然还不忘留一半等警方去发现),一番镇定思考之后把凶手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于是,所有的人都去找全世界符合特征的疑犯。

波洛的形象属于可爱一型,性格随和,像邻家大叔。他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什么常常不动声色,到关键时候才说。他不是看看现场就能说出凶手特征的侦探,他的特长是在多个嫌疑犯中敏捷的找出真正的凶手。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凶手就在你们之中!”

福尔摩斯在破案时,从不讲人情味,显得冷酷无情;波洛则有趣得多了,总是和颜悦色,照顾到每一个当事者的心理。

二者对凶手的处理,也就是结局却恰恰相反:

福尔摩斯在这种时候往往明显更有人情味儿,他有百分之二十的案子都放走了凶手;即使没有放走凶手,许多案子也往往是私下解决,真正交到法庭接受审判的人少而又少。

相比之下,波洛的态度就坚决多了,他认为“无论什么理由,杀人就要付出代价。”读毕《东方快车谋杀案》,还以为波洛处理凶手时颇具人情味。查看了其他故事结局后才知,波洛总是在最后一幕将所有相关人等聚集(多数时候警方在场),戏剧性地揭发凶手,凶手当然交给了警方。《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他默许了“十二人审判团”,并提出一种完全错误的报告给警方,是几乎唯一的一次例外,这样的情形似乎再没有过。

福尔摩斯和波洛的侦探故事之不同当然绝不仅限于此,待我对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小说有更深了解后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5

早前购买了一个视频会员,因为学习的原因没有用到多少,难得放假便想着找一部电影看看。《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我按照电影评分找出来的一部片子,因为新版在前所以先看的新版。

虽然之前也听别人说起过这部电影,但一直以来对这类电影不怎么在意,听起来也只是和其他名著电影差不多,便不是那么急切,这次看过后到时觉得不愧是经典。虽然我不看弹幕,但在不影响观影细节的情况下还是会打开弹幕,因为不是所有弹幕都是那么无厘头。就是因为其中一些说新老版本不同的弹幕内容吸引了我,所以在看过新版之后,当天我就又看了老版本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不得不说新版除了故事本身以外的环境因素都做的比老版的好得多,大概是因为技术进步和资金充足的原因;单就故事本身来说,老板整体处理比新版好一些,这只是整体观感。从细节来看,人物塑造方面新版改动较大,但观赏效果更优;老版人物尊重原著并没有在外貌上下功夫吸引观众,所以演员形象并不是那么讨喜,尤其是那个公主的妆还很吓人,可能也是为了营造气氛。

在叙事的细节上,新版没有老版的英国12评审团这一幕,老版没有新版提到侦探和阿姆斯特朗的关系这一幕,所以在最后的选择时,老版侦探没有人情关系却把选择权交给车长朋友和新版侦探有人情关系侦探却不避嫌做出选择的安排我都不太喜欢,因为这对这个角色的塑造而言都是不好的一面,而且结合当时环境,不管交给谁来选择似乎都会倾向于选择简单的那一种。

还有最后的揭秘环境,我还是比较喜欢新版侦探拿枪的整齐而严肃,老版的四散而坐并且侦探手无寸铁,不得不让人担心侦探是否会遇害;最后的告别,新版确实唯美且值得回味但是没有最后车内场景,老版却是侦探还没走其他人就在举杯庆祝了。因为已经看了两个版本的电影,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去读一读原著,局限于英语水平只能读译本,还是电子版的,可能选的不太好,直觉上就有一些语句错误。

在仔细阅读过原著之后,再结合看的电影,整体都是最大程度的在尊重原著,但可能因为艺术手法不同,所以做了很多的改动,就像新版电影里有弹幕指出不喜欢查探包厢的视角,老版电影弹幕里也要有说人物形象的,但是这都不影响故事本身。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原著里最开始火车直接被去掉了,从坐船开始;原著最后没有下火车,新版本可能为了续集多加了一部分;原著上火车的原因是为了去处理案情,新版里却是为了度假;原著在揭秘每个人身份时大多数都是独处情况,电影里是聚集在一起处理的。非要说细节总能挑出毛病的,但我们看电影不是为了这个来的。

经过三个版本的交叉影响,不得不说原作者和导演真是优秀的人,故事讲得非常好,电影也很值得一看。当然我个人还是喜欢新版,有书还是会先看书,真要是喜欢这个故事还是推荐读一读原版内容,不要让自己受到演员的影响。就像中国的名著改编影视,没看过原著的情况下我尽量不去直接看电视,避免自己带入不必要的感情。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6

案件本身并没有很吸引我,比较有意思的是波洛与快车内十二人的对话,这十二个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阶级,身份地位不同,性格特征各异,在看似一种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搭乘上同一辆东方快车,一场谋杀案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背后实则是一场严丝合缝的群体作案。

这件谋杀案有一个特点,死者是震惊美国的一件绑架案中的主谋,却逃离法网,逍遥在外。于是这里引发了一个关于法制问题的思考,对于那些犯有罪行却没有获得法律制裁的人,采取私人性报复的做法是否正义?或许有时候越过法律处理问题能够弥补法律的一些漏洞,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秩序的混乱,如果人人都以暴制暴,那么这个世界上肯定会存在无数的流血杀人事件,于是不断地重蹈覆辙,最终没有人愿意相信法律,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行报复,法律也就丧失了它的效力,而没有法治的社会无疑是可怕的。

小说中有提到:“在这个案子中,我认为,正义——严格的正义——已经得到了伸张。”真相揭露后,波洛的对结果的处理也相当于默认了这一点,在这一案件中,实施伦理上的正义或许是合适的。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7

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侦探小说家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唯一的女性。她在侦探小说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令很多同辈都难以忘其项背。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一战后的1920年发表了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好事多磨,这部算不上成功的小说创作期间却经历了一波三折,差一点无果而终。有了良好开头,成功就指日可待并顺理成章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侦探小说,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笔下那个留着小胡子的矮个子侦探波洛,更对其作品如数家珍,《罗杰疑案》、《无人生还》、《尼罗河上的惨案》等作品都有着广泛声誉,并在侦探迷心底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所有侦探小说中,有一部作品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它的逻辑推理完美到无懈可击,它的故事堪称精彩连连,它令读过的人过目难忘。这部侦探小说可以说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在侦探小说领域的至尊地位,但其实这部小说的重要意义还不止于此,它的独特视角叙述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极其舒适惬意。此外,通过这部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读者的普遍尊重,也赢得了读者的好感和赞誉。她不为了情节引人入胜而故弄玄虚,她也不看低读者智商。源于尊重,必将赢得尊重。这部小说就是《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了侦探波洛在完成一项任务后返回英国的路上,临时紧急搭乘了辛普朗东方快车,在加来车厢遭遇了一系列离奇事件。本是旅游淡季,不可思议的是,这节车厢上却座无虚席,13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客人选择了同一天出行,并订购了这节车厢的包房。更离奇的还在后面,全程预计三天抵达法国加来的这列快车,却因暴雪在中途被迫停了下来。就在当天夜里,一桩离奇的谋杀案发生了,受害人雷切特被人捅了12刀,惨死在自己的包厢里。波洛临危受命,在客车董事布克先生的托付下代为侦破这起案件。受害人所在的包厢里外门锁得完好如初,车窗外更是皑皑白雪,把列车困得动弹不得,凶手仿佛人间蒸发了。受害人被刺的12刀力度不一,刀法紊乱,还出现左右手不同的习惯。这还没完,波洛很快在包厢内发现一块边角绣着H首字母的女用手帕,还发现了一根烟斗通条、两根形状不同的火柴梗,以及一块表壳被砸瘪、时针指向一点一刻的金表,这一切使得案件变得更加复杂。波洛、布克和列车的医生康斯坦汀逐渐发现每一个人都很可疑,杀手显然经过周密策划,并布下重重疑团。虽然如此,在波洛缜密逻辑推理的步步推进下,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可以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侦探小说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读过的人无不称赞它的构思奇巧,看似毫无道理,却又处处合情合理,严丝合缝,令挑剔的读者无懈可击。熟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首先,这部小说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真实事件——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其次,小说虽然可以是虚构的,但小说不能脱离生活常识,不能凌驾于现实而凭空想象或故弄玄虚,欺骗和愚弄读者既不可取,也得不偿失。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但她的作品从未偏离生活的真实而天马行空;最后,我们通过这部作品,也隐隐看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善良、正直、高贵的心地,作品虽然只是普通人眼里的消遣读物,她却在谋篇布局中,绵密自然的行文里,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人性的闪光,正义的讴歌,都是故事之外的馈赠。

就如何写好侦探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颇有感触地说过,“一部好的侦探小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故事中的人物写得模棱两可:既像是罪犯,又由于某种原因让人觉得不像罪犯。说不通,但又的确是其所为。”在《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侦探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这位侦探女王驾轻就熟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情理相融并层层推进的故事发展脉络,天衣无缝并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

如果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小说赢得了读者的喜爱,那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就更是如此。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婆。在阿婆数量庞大的侦探小说作品中,总会有那么几部让你痴迷,让人欲罢不能。读阿婆的小说,是侦探迷的赏心乐事。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8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为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世人誉为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在她五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总共创作出八十部侦探小说。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东方快车谋杀案》作为她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这次有幸重温经典,令人激动不已。

一票难求的豪华列车,漫天的大雪,一名离奇死亡的乘客,12名嫌疑犯。随着调查的深入。案情似乎更加扑朔迷离,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次是在出差的路上进行阅读,虽然不能沏一杯红茶,配一张躺椅,但是能在火车上阅读到这部讲述火车上发生案件的经典之作,真的别有一番滋味。红彤彤的鼻尖,两撇向上翘起的小胡子,还是那个熟悉的小个子。从在餐车吃饭时对旅客细致入微的分析,到“我只接受感兴趣的案子”的有力回应,再到案情严密的逻辑分析,对十个提出问题的一一回答,在一点一滴中将这位比利时神探的个性和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搜查乘客行李后的收获,对乘客身份的一一验证,种种离奇的桥段无不彰显出作者构思之巧妙,语言之睿智,让人大呼过瘾。

尤其是作品的最后,两种结果的提出令人出人意料,最后的结局更是让人拍案叫绝。究竟孰对孰错,一方面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另一方面又彰显出作者内心对正义和良知的分析与判断。也许这就是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这次新星出版社印刷的新版作品,获得了外国出版公司的独家授权,不仅以最权威的英文版本为底本,进行了全新的翻译,更是加入了双语作品年表和独家授权的照片、手稿等资料,为广大读者全景呈现出这位侦探小说女王的文学魅力,绝对是值得珍藏的佳作。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作品,是在小时候的电视屏幕上。《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一部部经典名作改编成的电影,陪伴自己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一句句台词,一个个桥段,大侦探波洛的传奇故事又给自己留下了无数的快乐。

时光流逝,经典永存。无论是1974年改编的同名电影,还是即将上映的大片,无不体现出全世界粉丝对作品的喜爱。重温经典,不仅是分享精彩,更是找寻那份美好的回忆,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9

谁说西方就不会徇私枉法呢,这《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因为这样,让人猜不到凶手是谁吧,呵呵。

看侦探小说的习惯,猜凶手是必然会做的了,但是这部小说简直让你绝望,12个凶手。你无法想象的自己可以一早就断定一车人都同谋,通常都是猜测某人或者某几个合伙的嘛,所以,阿加莎又赢了。

这应该是很早之前的小说,听说n年前就已经有电影了。可惜的是我这人对侦探小说的兴趣来的比较迟,没有欣赏过该电影,据说颇为经典。如果看书的话,一日就可以看完了,篇幅不是十分长。只是我不太喜欢这个系列的翻译方式,比较拗口,读起来没有畅快淋漓之感。这应该是和书里面大部分都是欧洲贵族身份有一定关系,最大关系还是作者的写作方式,不是很对我胃口,虽然,大名鼎鼎的侦探小说家,希望这只是翻译的问题。

波洛侦探的我只看了两本,印象比较空白,可能侦探就应该像福尔摩斯那样,叼着个烟斗。波洛破案的方式是推理,然后层层过滤,在脑子里面完成破案。和我一般理解的福尔摩斯式现场侦查调查,深入虎穴甚至犯罪现场,案情重组等等,有点距离。我偏向现场感重的写法。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到《东方快车谋杀案》,波洛破案有点共性,例如,都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前者是船,后者是火车的车厢,而且仅限于1节;都是人员复杂,千头万绪,谁都好像有关系,谁都好像没关系。这跟现在的流行写法不一样,我觉得当今的潮流似乎是,人物少,场景多,然后高智能犯罪,等等。

《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建立在一个真实事件的基础上,那就是20世纪30年代着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着名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10

记得曾听好友说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据说案情扑朔迷离,结果颇具特色。当时心动欲读此书,可惜不知怎的忘了此事。近日读杂志,看到此书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介绍,才记起这本小说。为了避免再度错过,遂于昨日前往图书馆借来此书。

昨晚花了4小时余读毕此书,果然未失所望。一时兴奋,遂继而将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侦探小说故事梗概都查看了一番。

阿瑟·柯南道尔因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个大侦探的典型而闻名于全世界,阿加莎·克里斯蒂德则用一个完全不同于福尔摩斯的可爱侦探形象——伟大的赫尔克里·波洛成为侦探小说界的女王。

福尔摩斯看得多了,波洛虽然了解相对较少,但比较福尔摩斯和波洛,两位大侦探的破案方式还真是很不一样:

福尔摩斯是个坚定执著的侦探,有着侦探天生的敏感和直觉,性情有些古怪。他总是一言不发地在案发现场附近察看,并不时把什么东西小心的放进信封(当然还不忘留一半等警方去发现),一番镇定思考之后把凶手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于是,所有的人都去找全世界符合特征的疑犯。

波洛的形象属于可爱一型,性格随和,像邻家大叔。他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什么常常不动声色,到关键时候才说。他不是看看现场就能说出凶手特征的侦探,他的特长是在多个嫌疑犯中敏捷的找出真正的凶手。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凶手就在你们之中!”

福尔摩斯在破案时,从不讲人情味,显得冷酷无情;

波洛则有趣得多了,总是和颜悦色,照顾到每一个当事者的心理。

二者对凶手的处理,也就是结局却恰恰相反:

福尔摩斯在这种时候往往明显更有人情味儿,他有百分之二十的案子都放走了凶手;即使没有放走凶手,许多案子也往往是私下解决,真正交到法庭接受审判的人少而又少。

相比之下,波洛的态度就坚决多了,他认为“无论什么理由,杀人就要付出代价。”读毕《东方快车谋杀案》,还以为波洛处理凶手时颇具人情味。查看了其他故事结局后才知,波洛总是在最后一幕将所有相关人等聚集(多数时候警方在场),戏剧性地揭发凶手,凶手当然交给了警方。《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他默许了“十二人审判团”,并提出一种完全错误的报告给警方,是几乎唯一的一次例外,这样的情形似乎再没有过。

福尔摩斯和波洛的侦探故事之不同当然绝不仅限于此,待我对阿加莎·克里斯蒂德的小说有更深了解后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11

“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每一个开始走进推理小说世界的读者,都能多多少少看到这些与阿加莎克里斯蒂有关的赞誉之词。这也难怪,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中唯一的女作家,因为其很多推理作品主题和题材史无前例的开创性和经典度,阿婆少不了会受到无数读者对她的爱戴。另一方面,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包括我在内,很多推理爱好者都会有所好奇,在刻画逻辑脑洞和惊悚悬疑的的领域,女作家的优势可能并不那么明显,那么阿婆是怎样推陈出新,用怎样旗帜鲜明的推理笔法奠定了自己在推理小说史上的宗师地位,引得后人竞折腰?

《无人生还》初识阿婆便对她炉火纯青的推理心生敬佩,《东方快车谋杀案》读毕后更是感动于阿婆笔下藏匿在事态万象背后那点滴的人情冷暖。

正处交通运行淡季却意外爆满的火车,席位一票难求。小胡子侦探波洛不知不觉中卷入了火车上一场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因突如其来的雪灾,火车被迫停封闭,除了一位知心好友外,连得力的警察也没有。侦探波洛孤身奋战,对付12位嫌疑提前布下的陷阱,想想都替他捏一把汗。在《东方快车》全书读到三分之二,种种蛛丝马迹和阴谋逐渐显露出来时,阿婆的勇气便可见一斑,这样剧情中易出bug的宏伟故事背景,即使是在推理的黄金年代,这种战略性的构思也是超前的。更彰显推理实力的是,全书没有一处叙诡,包括12位嫌疑人的证词在内,波洛发现的每一处证据都按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循着理性的光辉迸发在读者的眼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种种可能被体察到的人性之恶被阿婆借波洛之手“温柔”得撕开、揭露,评判正义和罪恶的法官继《无人生还》后,这次以脱离常形的“审判之义”再次出现在了《东方快车》之中,借助于“推理”这把快准狠的“利刃”,对多样人性的探讨和揭露,是阿婆作品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

一位侦探加一位得力的帮手(华生)是福尔摩斯的故事,两位“侦探”(兄弟两人共同写作)对付罪犯是埃勒里奎因的传说,那么一位侦探对付12位嫌疑人和更多的谜团,似乎只有小胡子侦探波洛。

不难想象,阿婆的很多其他作品:如《阳光下的罪恶》、《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如果诞生在一些国内推理作者的笔下,很可能会为了猎奇将犯罪场面写得五腥八味。可是阿婆的文笔在推理作家中是少见的熨帖优美,让我感受到了紧贴于缜密逻辑之中、英伦风味十足的文学美感(暂时没读过连城三纪彦)。不管是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的《无人生还》,还是密闭空间中一具尸体、12个嫌疑人的紧急情形,在阿婆的笔下纯粹的恐怖氛围都被瓦解分离,取代之以娓娓道来、不急不慢的叙述。这虽然不免让一部分人觉得阿婆的文字过于啰嗦, 可是如果没有了这样具有层次、不吝心血的描写,也无法施展出这样张力十足的情节起伏,想想如果没有那一页一页的证词、证据展现于你眼前,就算直接告诉我们凶手是谁恐怕也会让人云里雾里。作为女作家的阿婆有与生俱来的细腻体察感,人物的一颦一笑、一张一弛都能被她精准得捕捉到,《东方快车》中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戏精”美国哈巴特老太太,整个案件中的她的动作和形象就像是大街上的的多事老太,一刻也停不下来,波洛对她也是无可奈何。然而在她真实身份公布之前,我一点也没怀疑过她的“演技”,更无法想象这居然是她的演技。在阿婆的刻画下,她的乖张和“做作”却显得并不做作,给沉重的案子增添了几分人情味。

这是阿婆的厉害之处之一。

另一方面,让我觉得有趣的一点是,在没读阿婆作品之前,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的认知远低于百年来世界读者口口相传的侦探代表福尔摩斯,这也反映出了一个事实:“福尔摩斯”系列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但是相比而言阿加莎写的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这是毋庸置疑的。绝大部分她的作品中,推理的笔墨都是详细而循次渐入的,简单领略一下也好,想完全参与到这场推理游戏中更是没问题。波洛的形象或许并不如福尔摩斯般让读者讨喜,但是,阿婆作品中那耐人寻味的情节和值得仿佛咀嚼的文字美感却如福尔摩斯般流传扎根在我们心中。在某个慵懒的午后,一杯咖啡,一张椅子,即使再次打开某一本读过的阿婆的书,又会是一场奇妙的探险。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12

事实上,我每每冲着高评分而来,但完全无法忍受流水账的文字、粗浅的描写。看了太多悬疑电影,其中大部分都是前篇平淡无奇甚至枯燥,最后十分钟再上演逆转烧脑的戏码。不过最后我都会给出高分,心理因素之一可能是自欺般自我安慰道这两个小时花的很值,要先有平淡铺垫才能凸现结尾的神奇嘛。

无法置否阿婆构思的巧妙,凶手是谁的安排总是有新奇的感觉。但是关于动机与手法却是她作品的致命伤。在她其它众多作品中,总是找出凶手后再扯之前几乎不曾暗示的杀人动机(是不是和柯南很像啊,但起码柯南作为影视说服方面做的更好),这就得不到推理的乐趣,完全就是作者说了算。你想谁是凶手后面再补个动机就好了,手法与时机都可任意为之。

如果你想看看最伟大的侦探女王的作品又不愿浪费时间,真诚建议读个开头,快速翻阅中间直达末尾,丝毫不会破坏推理阅读的美感。(因为书中侦探总是会在快结尾处又不厌其烦的梳理所有疑点与案情发展)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13

最初是在书名的吸引下翻开这本书的,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是同名奥斯卡获奖电影的原型,现在才知道了它的作者是和柯南。道尔一样大名鼎鼎的推理小说作家克里斯蒂。

以前看过《福尔摩斯探案》,对柯南。道尔自然相当景仰,而这本《东方快车谋杀案》则是我认识克里斯蒂的开始。

故事发生在从土耳其开往欧洲大陆的一列名叫东方快车的火车上,讲的是一个绑架并杀害许多小孩的恶棍被一群发誓为死去的孩子报仇的人杀死在列车上,随后神探波洛破案并揭开了令人震撼的真相…小说具备了侦探推理小说基本的特点,情节迭宕起伏,处处悬念丛生,让读者时刻都在紧张的思考中,读了第一页便不能罢手,只想一口气读完。而小说在结尾才公布的迷底足以让读者大吃一惊,因为这个结局肯定是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的,令人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想象力。

个人认为,这部小说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惩恶扬善的思想,最终恶棍罪有应得,而伸张正义的人们得到了谅解,可谓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大团圆结局,这一点让人想到了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总之这本书的确是推理小说中的一部经典。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14

虽然朋友说以前暑假总是放老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但其实我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在昨天看1974年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时,我依然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特意标明1974年版,只是因为我在搜索这个版本时,发现了2010版以及日影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言归正传,和朋友一起看了2017版的电影后,突然兴起了对于小说版的强烈兴趣,而这本书并没有在我的收藏中。于是我在电商平台上下单,可是恰逢双十一,直到今天,我看完了1974版后,我才收到了这本小说。看完小说后,我反而更加想二刷2017版,1974版以及尚未找到资源的2010版,至于日影版可以最后再看。观看翻拍小说的电影乐趣大概就在于此,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演员,不同的表现手法会让电影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魅力。

我很久没有读过阿加莎的作品了,在对阿加莎推理话剧的热情消退后连推理小说都读得少了,当然也有可能是被京极夏彦的作品给打击了。今天重读阿加莎的作品,依然是觉得难以释怀。这是我阅读的波洛系列的第一本小说,我不知道波洛在处理其他案子时秉持着怎样的态度,但是在这个案件中我认为他是站在了十二位审判者这一边的。波洛给出两个答案,并把选择的权利交给董事布克先生,他也是整部车上除了十二位乘客以外最希望息事宁人的人。他的这种举动的本身也是一种默认。故事在波洛转身后截然而止,无从了解波洛的想法,大概需要看更多的故事,才能更了解波洛吧。

罪与罚,犯了罪的人逃脱了法律的惩罚,那么谁能给与他惩罚?结束罪犯的性命是正义的裁决,还是犯罪?十二人轮流行刑,他们并不知道谁才是执行了死刑的刽子手,但又不是无迹可寻,毕竟虽然每个人都希望他死,但有这个力量能够制造致命伤口的人屈指可数。十二人都参与了行凶,也是给与彼此的一种约束,每个人都有着所有人的把柄,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投名状”吧。不同时代的人对于杀人复仇这种举动的看法也是不同的,电影的处理尤其凸显了这一点。而一代代读了故事的人,恐怕也是如此,这也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这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并不是为波洛而准备的,而他意外的闯入成为一个计划外的观众。他的到来也让这出剧多了些情节,比如法语的回应。波洛在提问时的语言的陷阱,不读小说有些难以理解。作为一个只会英语和一丁点日语的我,看电影时只能意识到他说的大概不是英语,而无法了解为什么要切换语种。虽然在解密环节波洛予以说明了,但那种后知后觉的“原来如此”和阅读时的“是这样啊”的感觉完全不同。先看电影后看小说,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形象不停地交织,对比,可也带来更多的乐趣。

可能,在我看完所有的电影版本后再读小说会有些不同的感觉。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 篇15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著名推理小说女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推理小说代表,闻名全世界,讲述了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东方快车停了下来。这辆豪华列车整年都处于满员状态。但那天早上却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一个美国人死在了他的包厢里,他被刺了十二刀,可他包厢的门却是反锁着的。随着紧张气氛逐渐增强,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想出了侦破此案的方法,最终找到了真相。

克里斯蒂夫人将不太可能发生的故事演绎得如此真实,令她的读者始终充满迷惑的悬念,直至小说结尾。那些小小的灰色脑细胞再次解开了看起来是无法解开的迷案。那刺在雷切特先生身上的十二刀,是对现实不公的控诉,捍卫这迟到的正义。血淋淋的杀人手法,却经过巧妙的安排,若非波洛的出现,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迷。杀人者将带着报仇的快意,随着时间的消逝,重归平淡的生活。

如此巧妙,煞费周章的杀人布局是否值得。如果把布局的时间用于拿起法律武器,用理性去对付恶人是否更值得提倡。显然我们的作者亦非如此认为。虽然法律一直标榜公平、伸张正义,但纵观古今中外,法律与正义,并非是等同的。如果法律能够做到将罪人绳之以法,那么我们不会看到雷切特的逍遥法外,孤傲坦然。他那双沾满鲜血的双手,不曾被那游荡于心间的些许良知所感染而收手;当夜晚来临时的恐惧,却在那几个安眠药的药效下荡然无存;过往一幕幕对天真孩童杀戮场景,却被那纸醉金迷的生活快感所淡褪。法律,在雷切特的面前,不值一提;在他心里,报复所带来的威慑性远大于法律。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对阿姆斯特朗一家的悲惨遭遇的描写,不仅让广大读者对他们的际遇抱以深深的同情,也让读者对雷切特的恶行充满愤怒,更重要的是,让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在人们心里浮现,引起共鸣。这可以说是该书成功的秘诀之一。也为后面复仇埋下伏笔。任何一名读该书的人,都惊叹于凶杀的布局之巧妙绝伦,但对于雷切特的结局,并不感到意外,更多的是理所当然,来的那么的及时自然。

再说回主人公波洛,随着对案情的抽茧剥丝,让我们对这个性情乖张的小个子一步步深入了解。他是如此的聪明,但却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在他心目中,没有比真相更加重要,按法律按规则办事是必须的,无可争辩的。字里行间,让人感觉他是如此的理性,甚至是古板,不通人情。按照他的意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将复仇者们一个个送到警察局。但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波洛在阿婆笔下诞生了。真相不是正义,真正的正义不仅仅只能靠法律去捍卫,还需要用人性。正是通过刻板的波洛的改变,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人性的伟大。如果波洛不那样做,他同一具没有灵魂的丧尸有什么区别。阿加莎·克里斯蒂对波洛的转变的`塑造,造就了该书的超越,让书的灵魂升华。 所以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欣赏,我对侦探小说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部成功的侦探作品,不仅是有精妙的推理过程和缜密的思维方式,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应该有人性的内涵融合在其中,这样才能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特别的享受。

为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惊醒的人生态度也很简单:任何事情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摆在不同环境,都是有不同的解释,不能轻易断下结论,要以宽容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