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我们重要的参考对象,创新的写作架构可以让我们带来非常独特的写作体验,您有尝试去了解好用的范文吗?迷你句子网为您整理的“课程实践活动总结”将为您带来启示,欢迎您阅读。愿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欢乐,并请与您的朋友分享!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校近几年来始终坚持的具有五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之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型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情感熏陶、思想的激荡、能力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来自于全年级的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引来了一道清澈的活水,使比较繁重的语文课堂显出了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外名著的无穷魅力,也使学生良好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张扬。

经过半个多月的班级展示与选拔,语文组最后根据班级的评价和推荐,确定了八个剧目参加最后的年级汇报展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语文老师还需在剧本完善、演员的语言动作、舞台站位适应、主持人的选拔培训、服装道具准备等方面进一步付出努力,都作了详细的流程指导。此外,还有节目次序编排、奖状打印、节目单设计等诸多事务,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考虑落实。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训练了你们的创作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更在组织、合作、表演、评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我想应该有许多的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进步,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欣赏故事,品味语言,理解思想,体会感情的同时,关注斑斓多味的生活,学习伟大人物的高尚品质,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走向广阔、精彩、充满魅力的人生远途,到更宽广的社会大舞台上去展现自己,展现一个五中人的幸福。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2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加强与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我们的活动重心放在了学生能力培养上,结合学校大课题研究设定了自己的研究内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们将课堂作为实践基地,关注学生的活动细节,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落实具体的研究内容。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发课程资源。

本学期我们开发了短线——《走进花的世界》、《贴画》、《树叶贴画》、《折纸》等多项活动。总的来说,在实施中,这些活动都能够可以顺利开展、落实,因为它们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了学生充分活动、体验的过程,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2、常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集中上综合实践课的时间。老师们认真履行学校学习制定的集体备课制度,提前一周钻研教材,探讨学生,力求将每一节课都落到实处。分管主任和巡课领导会及时反馈各班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情况,表扬优秀,指出不足。尤其分管综合实践活动的王泳主任更是考虑周到,在校园网上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大大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老师们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就更强了。同时学校认真组织教研组学习、研讨活动。分别以平行班、年级组、全校性三种集合学习研讨方式展开。安排一个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在活动的时间上,不再占用双休日时间,而是在安排课务上,注重全盘考虑,集中在星期五内开展,使活动时间更加充足、更加有规律,从而优化教师的教育和成长方式。这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不断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实践和反思能力。

3、特色活动特色活动一直是我们的坚持,本学期我们除了常规教学外继续保持了长线——“竹韵”的研究活动。各年级根据校本教材进行有机地系列学习。

4、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

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在这一学期,我们的同学实践热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学们的身上也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在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综合实践活动室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但也有不足,表现如下:

1、由于学校和学生个人的条件所限,某些可以采集的实况却不能如实地采集下来。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

2、学生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计划的不够详细,在采访中问题设置目的性不明显,层次不分明。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改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动手、动脑、体验等实践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复杂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迷茫、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做得更好!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3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结合“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工作方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广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阶段检查”和“综合实践科组巾帼文明岗的创建”为契机,加强对科组建设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抓好省、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继续在规范中不断向前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尽管科组中大多数老师都有多年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研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围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习,努力探讨校本研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围绕主题,推荐科组四位新手老师上校内研讨课,通过课例的展示,课后集体的研讨反思,进一步的改进课例并在市试点学校检查中把改进后的课例进行展示。上课的教师在实践、探究、反思、积累中快速的成长起来。同时,还多次邀请市、区专家到校指导,开设讲座,参加科组的集备,科组的研讨和座谈,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平不断提升。

2、选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级研训活动

3、科组内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习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熟手”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在迎接市试点学校检查课例展示的筹备过程中,各集备小组从课前集体备、试教、课后的反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4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搭建互相学习借鉴、交流展示的平台,4月12日上午,“xx区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开发开放日”系列活动以“课程实施的过程与方法”为主题的第二场活动在任各xx任各庄中心小学如期召开。xx区教研室主任、教研人员、领导、中小学教师等近200人参加了开放日活动。

开放日活动在一节生动的综合实践课例《飞吧,风筝》中拉开序幕,制作风筝、玩赏风筝、修改风筝、放飞风筝……伴着清新活泼的旋律,充满乐趣的风筝试飞,展现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参与实践活动的激情与快乐。汇报课后的现场研讨,高主任、xx老师及任各xx于xx总校长也参与到老师们的互动中,各抒己见,针对课例都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看法,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对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学校的“小小科博室”和楼道文化墙。科博室内容丰富,由发展历程、活动剪影、获奖展示、科技之思、科技之用等几个版块组成,让孩子们与科学美好地相遇。楼道文化墙以“科学普及”为核心,中外科学家介绍、科幻画展览、科学种植、科学生活等实现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玩中悟,提高全体师生的科学素质。

最后,该小学教研室主任高启山做了总结发言。他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开放日活动:综合实践课主题恰当,设计巧妙,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课堂上的学生表现出奇妙而充满活力,这是一种享受学习的活动;整个活动科技特色突出。

希望全区各校以本次开放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开展好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整合活动,创建特色学校,为学生成长奠基。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5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课程改革已进行整整三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随着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也过了“周岁生日”。一年来,我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可以说,我校在这一新型学科上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获得的经验是宝贵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我的工作可以概况为:领导高度重视,教师认真钻研,学生兴趣盎然。

学期开学前,主任对教师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并对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学校还组织所有班主任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主任深入班级检查上课情况,并对课堂上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主任还利用每周一带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总结上节课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研究下节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一年来学校对本项工作高度重视,严抓严管,时时督促,处处检查,随机指导,确实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上学期只有三年级有资源包,其他年组均是自己编写为课程的开展设置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仍根据课程特点选择课题,并带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资源包齐备,使得老师有了施展才能的场地。

我在每节课前都深入钻研教材,把需要准备的工作提前做好。有些活动需要提前着手准备材料,就事先安排好,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如:第十二册教材《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课,课前我就安排了学生从家中拿来了各种不同的种子,这样课堂上才能及时进行观察、分析。

课上努力将课上搞得生动有趣,把各项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并和学生共同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后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对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进行小结,并记录于教案上,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求更大的进步。

与数学、语文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一经开展,就获得了学生的喜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饮水与健康》一课时,学生主动的到图书馆、微机室查找资料,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在课堂进行汇报。从始至终,学生都是在自主的活动,学生的脑、眼、口、手、时间、空间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虽然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如:自身能力有限,一些社会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条件局限无法开展等等,使得我们的手脚受到束缚,无法大刀阔斧的去开展活动。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型课程必将进一步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6

创新实践活动反思

这学期以来在创新实践活动这门课程里面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自己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实践经验也增加了很多,就那次去邱家小学见习活动而言,我们不仅仅是是做个见习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领悟到的对现实生活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将来的看法。

这学期初最重要的事当然是田径比赛。回想当年,大一的时候也参加了田径运动会,那个时候能力不足以至于没有取得什么成绩,经过努力,我在这学期的运动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尽力了,我发挥了自己的最好的成绩,这就足够了,不是吗。布置会场是个很累的事,需要各个部门配合,没有一个人打酱油,没有一个人退宿,我看到了教科系我精神,这是一种团结进取的精神。

我们本着无畏的精神,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坚持到最后。我知道,当听到学生们的欢呼声和呐喊声时,无论多辛苦、多累,都是值得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让我组织羽毛球比赛的实践活动。一开始,接到任务时,我非常高兴,虽然已经组织过这样的比赛,但上次的选拔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以致部分同学不满,所以这次要如何才能既让时间较短又相对比较公平是一个大问题。然后我组织部门成员查阅了一些资料并讨论后最终决定用分组单循环淘汰赛的方式,并打两轮比赛最终选出男女生各前五名。

过程中,同学们也都很支持工作,积极配合,顶着太阳在球场上等待自己的赛事,可见这些同学对羽毛球的热爱非同一般。学生们之间的激烈比赛气氛激起了附近其他学生的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经过3个多小时的比赛,发挥出色的学生脱颖而出。这样,在初选中选出了十个男孩和十个女孩。

事隔一天,进行第二轮比赛,是在中午,天气倒是没有和我们作对,不好不坏,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烈竞争,最终确定了男女生各自的前五名参加院上的羽毛球比赛。本次选拔赛圆满完成,我部门还将对筛选出来的同学进行后续训练,以使同学们更加熟练,到比赛的时候争取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为系上取得好成绩。

通过组织活动,我了解到做一个组织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组织工作不仅仅体现的是个人能力,更重要的还有人际关系,要想工作上顺利的进行,就首先要搞好群众关系,得到群众的支持。

2009级1班刘锋

2012年6月7日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7

新课程进入东山已两年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我县已走满两年。本人有幸亲身经历了该课程的试验。几多收获,几多困惑。下面笔者从一位一线教师的角度对一阶段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感想体会做个梳理和总结。

研究大纲

◎课程定义

一‘课程发展史

二、课程定位

三、课程意义

四、课程目标

五、实施过程

1、 选题

2、 设计(方案)

3、 计划

4、 实施

5、 反馈

6、 总结

7、 评价

六、课程评价

总的感觉:这是一门解放人的课程!

它向传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来自于对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挑战。

向来传统的教育理想,就有着活动育人的体现,想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做过开展活动课程的尝试,但在应试唯上的压力下,都成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徒有其表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给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希望,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功不可没!

一年来,我们在一些方面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时实效性。

首先是孩子们喜欢它:“我喜欢上综合活动,因为它可以让我感到高兴和快乐,只要一上综合活动,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忘记了。” “我的感受是:上活动课真好!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我的勇气。活动课上的越来越好,知识越来越多,动手能力越来越榜,社会见识越来越丰富。”

其次,是它改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前那种专靠讲授和练题的教学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到了根本的改变。教师不再只是靠讲解,而是要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动起来;学生不再被动听课,死记硬背,而是要全员、全程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

再次,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活动课程无教材,上什么、怎么上都得由教师自己开发,这样子,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了。而学生呢?从选题、计划、实施、总结汇报、评价,都贯穿了他们自己的活动,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例如在……的实践中获得了

几点经验: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学会资源整合。

1、与其它课程相结合、

2、与乡土知识相结合、

3、与时事政治相结合。

关于活动课题的选择――

1、教师预设主题。如:《我们的白埕》《养蝌蚪》

2、学生自主选题。

3、集体即兴选题。如:非典

4、主题词选题。如:《绿色的 》

一些困惑 ——遭遇的问题

1、 选题——预设与生成,意义与兴趣?

2、 资源——

3、 范围——安全与区域教育

4、 质量_-过程与结果

5、 领域——指定与非指定

想课题容易,挖好课题难!选不出比较有价值的、可行性强的,又带有很强吸引力的好课题!

1、安全顾虑――课外活动放不开手脚

2、课程教学模式比较模糊;(计划课基本成型,但汇报课尚无成效。)

3、活动深度不足。

4、班队活动有声有色,指定领域比较薄弱:研究性学习基本空白;社会实践挖不出好课题;

5、活动伊始颇有兴趣,过程监控比较不力,结果,往往难以持续到底。

继续参加福建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

还是在华福酒店,到三星级酒店听四形级的课。

早上听了一节,实验小学翁陵珊老师上的《春天在哪里》。

总体效果很好。

尽管有些细节有待进一步优化,但瑕不掩瑜。没说的。

评课时,几位老师的发言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第一点:关于要不要试教?

第二点:关于活动要紧扣主题——是不是所有活动都得紧扣主题,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三点:关于学生的兴趣——是不是所有活动都得围绕学生兴趣。

一、我不反对试教,但反对在同一班试教

如果总是在同一班试教,学生的兴趣就都被磨没了。课的新鲜感都没了。

真要试教,请到其他班。

至少不要全班性的试教。

像今天的课,最好一组一组的单独“试教”——汇报排练。

二、

一个建议

县、各中心校在教研上宜抓点(确定重点学校)、抓项目(主攻某类课型)进行攻关,将各类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摸索出来,寻求逐个突破。

=============================参考资料:

1、李建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 新创意》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比例的6%--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了渠道,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唯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地方和学校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规划具体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2、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更多信息请查看活动总结网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8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为此,我们梅堰中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始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有专职分管校长,有教务处主任具体落实,下面就学校这方面的工作作一汇报:

一、 信息技术教育:

目前学校有专职计算机教师2人,兼职1人,学校现有学生机房二个,10M校园网,信息技术教育基本设施到位,信息技术教育也有序的进行。

1.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教师和学生具备必须的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普遍应用。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期开一节网络教学课,着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2.建立实用、丰富的校级资源库

利用网络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在网上查询资料,但有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去寻找需要的素材,教学时效颇低,同学科组也可通过素材库的建立达到资源共享。目前几个学科组的题库建设及备课的教案库已初见雏形,〖LL〗学校还将建立多媒体课件资源库等。

3.探索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

在网络上大量的知识库、资源库,拥有丰富的信息,因而比较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网络教学时,让学生浏览,在此过程中,有价值的东西,下载到自己的条件夹内,遇到问题,通过网络求助、讨论,学生至少掌握了一条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4.兴趣小组活动项目化

往年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任务,因此活动内容比较零乱。在为了加强兴趣小组活动的实效性,学校也以“项目学习”的形式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基本项目有:课件制作,电子报刊制作及网页制作。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课程实际问题和学校实际,贯彻落实。

1.课时安排作调整

按照初一年级的课时计划,每周一节研究性学习课。但大都课题的研究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进行调查访问。因此,零碎的课时安排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此学校对课时的安排作调整,把每周一节课集中安排一学期中的两天时间,在作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后,集中二天进行活动,以保证研究性学习有成效。

2.人员安排抓“两全”

在初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中,学校主要抓好“两全”即全体学生参与,全体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一种深层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绝不是“优等生”的专利,因此做到学生人人参与。教师的参与不是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的一定要教师来教,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索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和学习方式。

3.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过程化

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确实,我们有的组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得到的结论有时是错误的,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认识水平内,也很正常,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自主参与。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和吴江市教育局《关于在我市小学、初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推进综合实践的实验工作。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的生活以及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

(二)、基本目标

1.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2.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证实的方法。4.获得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干。

(三)、实施措施

1.成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领导小组

组 长:周惠良(副校长)

副组长:沈明荣(德育处主任)

孙向红(德育处副主任兼团总支书记)

金兴发(德育处干事)

沈伟明(德育处干事)

组 员:各班班主任老师

2.实践活动的安排

根据活动内容可按星期、按月进行,可以分散进行、可以合并进行。

3.实践活动的基地

敬老院、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4.实践活动的管理措施

(1)师资配备。按照要求,班主任作为活动召集人,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全体教师“配合指导,协同教学”。(2)项目责任书。考虑到学生活动小组的数量,学校规定每位班主任必须参与小组的活动。(3)奖励。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的态度、能力和效果等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评估,并予以相应的奖励。(4)学习。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需协调解决的有关事宜等。(5)学生安全保障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安全保障是实施实践活动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利用开放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

2、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学生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校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注意学生校外活动中安全问题,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校外活动进行精心规划和组织。首先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学生在什么情境中进行调查、观察、考察,在多大的地理范围、哪些机构、单位、自然条件下开展活动,教师和学生经事先加以规划,对活动范围、条件、背景等因素作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在活动空间上,坚持“就近"原则,尽量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内开展活动,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或事故。第二,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第三,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方式来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的意识。

3、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要确保学生在开展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践活动。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的学习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能力。劳动技术教育,我校与科技教育相整合,以项目学习为切入口,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优势。

1、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劳技课中积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教学实效大有裨益。如笔者在教授电子电工课的焊接技术一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原来学生原本看不大清楚的教师示范,变为一个个分解的动作和连续播放的电影及简单的操作步骤,在银幕上滚动播出。这样学生看得清楚,不会时可以再看一遍。学生很快掌握了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腾出时间来个别辅导。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劳技课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强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帮助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工具。用教学媒体等构成环境来改变教学,在人与媒体的互动中,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科技的发展给教学带来的福音。

2、创设灵活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科技意识。以初一工艺课为例,按照工艺教学的要求是利用一些简易的材料制作工艺品。课程安排很好,制作也很精美。比如用易拉罐制作小凳子、狮子,用可乐瓶制作花篮、果铲等。但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热情不高,许多同学敷衍了事,作品质量可想而知,通过与同学谈心、调研,笔者发现教材内容的陈旧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学生比较偏爱于有点“水平”的内容。在制作中同时让他们探究,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让他们有所创新,以制作飞机模型为例,不仅引导他们如何去做,还让他们探索如何让飞机模型飞得好。(平稳且滞空时间长)于是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实验、问老师等多种途径各显神通去探求。在探求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体会到了劳技和科技的结合点,学到了一些飞行原理,有些学生还写出了一定水平的科技小论文。在以后的几年中我校参加大市级航模比赛和江苏省科技发明创新大赛中屡屡获奖与此举不无关系。

(2)在劳技课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引导、培养学生关注科技信息。根据劳技课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广而且要具有掌握科技信息的能力和意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此笔者在课上实行“一分种科技信息”活动。利用劳技课前少量时间请同学们发言,谈最新科技信息,这项活动受到学生的重视。还以飞机模型制作为例,因为有这样一个专题,所以课后同学们格外关注这方面的科技信息,上课时每个同学都要求让他发言,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同学们谈到了世界武器大国最先进的飞机,使全体同学了解了兵器世界的科技动态。初二的一位同学对垂直起降飞机情有独钟,为此他收集了十几页的有关垂直起降飞机的资料,并写了一篇详细介绍这种飞机发展史和性能等的文章,我请他利用活动课时间在班上作了专题讲座,受到全体学生的热烈欢迎。

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关心科技信息的习惯,提高了综合素质。

3、采用“项目引导”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科技素质的形成。在以高质量的技术教育著称的德国,项目课程被推崇为技术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合作来解决跨专业问题的教学活动形式。我们在劳技教学中引入“项目引导”教学模式,通过“做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相关知识、发展相应能力,比如:组织学生自己设计项目产品、制定计划、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问题、试验、实践或制作,对工作过程和产品进行评价等。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完全体现了科学探索的模式,促进了学生手、脑、心协调全面发展。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科学领域,如技术史、技术原理、技术标准、产品和原料、信息、产品形象和设计、信息交流技术、社会分工、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生通过“做项目”不仅仅是为完成一个作品而操作,更广泛、深刻的是接触到各种信息,促使学生切切实实地进行多方位的、立体性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的提高。一位同学在学期小结中写道“……通过项目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各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我们认为在劳技教学中,“项目引导”教学模式是体现现代科技教育的重要形式。

通过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劳技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劳技教学在培养学生科技素质方面的优势,以强化劳技教育在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在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大胆创新,闯出新路。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9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可持续地发展,我校以教育部《综合初中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和《襄州区中小学综合初中活动课程实话方案》为指导,针对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创造性的挖掘、利用和整合学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努力构建容人文素养、基础知识、科学**、综合实践为一体的体现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我们具体做法是:

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教材、教案,对老师来说是一片空白。面对这一现实,我校领导积极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领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合理使用“资源包”、努力开发校本课程。经过多次讨论研究,老师们一致认识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一门必修课,不仅要开齐上足,而且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本,向学生生活领域和环境领域拓展,让学生在自然、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

2、认真研讨,有章可循

综合实践课具有整合性、生成性、学习性、阶段性、差异性等原则。学校结合“资源包”,给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方法的引领和案例示范,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此外根据学校的实际主要从信息技术教育系列、劳动技术教育系列、学科生成系列、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系列、德育活动系列五个方面入手,再根据年级的特点从网上、有关教育刊物上查找资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各年级的教育内容,做到有章可循。

二、具体实施阶段

1统一思想认识搞好组织建设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我校加强了课程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管理。成立了以赵喜生校长为组长,陶轶琼副校长为副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课程工作的培训、指导、管理和评价。

(2)明确分工。学校定期召开负责课程教师的会议和培训活动,制定全年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内容和时间,合理搭配师资力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分工。平时要加强联系,及时反馈信息,积极争取社会、家庭和各界人士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心和支持。

(3)落实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上每周2节课,单独安排。但有时根据活动需要,年级负责人会出面,班主任会安排课时,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表上看得到”,“实际上用得着”。

2丰富课程资源规范课程实施

(1)充实课程资源。

学校结合实际,合理使用“资源包”,努力开发校本资源。除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在内的指定性学习领域外,我校还把班队活动、科技节活动、读书节活动、服务敬老院活动、参观实践活动等都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体系之中。要从小培养学生注意卫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开展结核病防治活动。

其目的是崇尚真理,尊重科学,宣传预防方法,传染途径和**手段等科学防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疫、防病能力,成为“科学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大家庭。

针对学生在校就餐这一优势,教育学生珍惜每一粒粮食,使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提高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开展“我是学校绿化小天使”活动,为绿色校园的建设施展学生的自主潜能。

开展科技节活动,让学生了解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知识。

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募捐买些礼品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由学生表演节目和老人做好事等活动,既培养了学生乐于服务社会,又使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在社区调查中提高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认识社会,探索社会的基本能力。

开展读书看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和才艺表演。知识竞赛包括:科普知识竞赛、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才艺表演包括:我为奥运增光、我爱祖国、爱家乡、校园歌唱比赛等活动。

(2)规范活动管理实施。

地点: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

活动学时:分散学时与集中学时相结合;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科学习与整合活动。

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校活动相结合。

结果显示:板报、手抄报纸、小太阳播报手稿、电脑绘画、表演、小制作等。

(3)确立活动主题。

在实践中,我校从实际出发,结合“资源包”选择了适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七年级确立了走进综合实践课程、早餐学问大、畅游书海、明天有水喝吗四个主题;八年级确立了四个主题:绿色校园、我的家、享受书海、节能和低碳出行。

三。认真总结反思,努力加强和改进

(1)认识总结反思

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一点成效,但我们总觉得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好像原地踏步,停滞不前。针对这一现象,校领导组织任课老师座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理念和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有的老师理解不到位,抱怨综合实践活动课太难、太枯燥,愿意多上语文或数学课。二是指导不到位,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生事物,我校从领导到教师对这个新生事物比较陌生,虽说我们十分重视并积极探索、尝试,但缺少连贯性,对学生的小组活动的过程缺乏关注,指导性不强,导致各小组活动虎头蛇尾,一些小组的研究课题中途夭折了。

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小组活动中,他们没有注意相关材料和**材料的收集,这是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缺乏认识和经验造成的;主题的数量很少,而且有许多组重复相同的主题。因此,证明了学生在选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关资料、实践报告和信息技术不能有机结合。

此外,有些学生不能有始有终的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有,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2)强化提高。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课程资源的开发才刚刚起步。

许多实验工作还在等着我们。每一门课程,都蕴涵着博大精深的学问。只有务实求真的态度,深入学习,大胆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在不断摸索中提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能力。

首先决定每个年级选一名教师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重点负责活动方案的审定、活动场地及各类资源的协调落实工作。各班班主任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具体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各类信息资源,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专题,制定活动计划,协助学生落实活动的具体环节。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尊重学生独特的兴趣和观点。

活动内容做到统一和灵活相结合,组织形式做到大组集中和小组分散相结合,教师和学生进行观察、访问、实验、调查、数据分析等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丰富学习经验。在课时安排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弹性学时制度。每周综合练习实践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例如:

对各项活动进行整合,对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把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每周的信息技术课相结合,把劳技方面的活动和劳动课相结合,灵活地安排课时,保证活动的时间。

其次,我们采取以活动促提高的方式进行,每个年级选出一个主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比赛,选出最优秀的方案开课,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确定一个班级,重点指导老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组人员和所有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从开题,分组活动到成果展示,全过程参与,并且分到各小组对学生活动进行跟踪指导。在教师亲自经历了一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后,再让大家一起来研讨找出经验或不足,再完善,在此基础上,再让教师们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接着继续模仿、实践。

在本班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实践。在教师积累一定经验后,业务指导小组会不定期地听课、核对资料。一方面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另一方面总结经验,收集优秀案例。

(3)完善评价机制。

重视过程评价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不是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运用评价的激励性功能,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因为这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压力很小,所以学生可以充分谈论自己的经验,经验和教训,并自由地交换意见。故在评价时,除了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应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对群体的评价与群体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其中,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享受到健康民主氛围的熏陶和教育。

评价的开放性

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故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使学生乐于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一系列的活动,使我校的综合实践得到了实质性的推进,科研氛围又被推向高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虽然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还没有取得巨大成绩,在以后实践中我们会继续学习,继续研究,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上新的台阶。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10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有效合理地表达模糊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准备工具和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和体验。由于学生能力有限,存在安全问题,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织活动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内容,确定研究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计过程,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3、 让学生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成果共享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以“实践”为主,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我指导学生要注意收集、整理各种相关的活动资料,如**、录像、日记、采访和调查记录、小报等,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撰写活动日记和心得体会,将活动的一刻永远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家长老师分享活动的成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成功。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11

我个人认为其中更为主要的是实践性,因为课程是走出课堂的实际动手动脑的操作,只要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积极的进行,在活动过程中不懂不会的东西就会向老师、家长、同伴询问解决,不但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交际能力,也在无意识中就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体现综合性。

2、实践体验学习

实践体验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观察、尝试、反思和迁移,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化过程中构建知识,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更新的认知过程。我们的实践经验学习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运用理论,同时,我们也在改变和创新我们自己的理论。

人不同,最好的未必适合你,只有适合你才是最好的。

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指导选题(制定计划)、实施活动计划、组织报告与交流三个环节。在引导小学生选题之前,我们组进行了方案筛选和系统设计。我们学习了如何制定活动计划,明确了活动计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如:

目标要明确。比如,我们组确定的主题是“走近公益广告”,学习目标就是明白公益广告与其他广告的区别,明白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公益广告的含义,挖掘深层次的意义。内容综合,富有生活气息。

公益广告知识丰富,包括语文、劳动技术、艺术等,也贴近生活实际。第一阶段指导小学生选题时,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用谈话、****的形式,较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公益广告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会不会努力学习?

这是一个大前提,当然,最后要进行学习,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可以说在这一环节中课程的开放性就很好的体现出来了,我们面向的是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尊重他们发展的特殊需要,如:一些学生给与的奇思妙想,我们教师应该给与评价肯定发挥他们的个性。

其次是没有统一的内容载体、也没有千篇一律的纸质化教材,发挥我们老师的聪明才智帮助学生能从一门学科中学到多门学科的知识。另外,学生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与其他学科相比本学科的自主性更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指导,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成果。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对一些问题的设置不合理、不简洁,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

第二阶段的活动方案的执行与指导,在活动主题的选取及报告题材的选择等方面,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了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在看完**后由老师们分别给各个小组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收集、整合资料时的问题,同时也提示他们下一环节如何开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们通过进行课题的研究,主动**、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断定及整合,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思考力与创造力。

但在实施时因学生座位的更换,导致人数分配不均,个别同学不明确自己的实践任务,学生在记录和具体分工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三阶段是组织沟通和汇报。在这个环节中,主体是学生,平台是给他们的。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就时,他们有一定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作为老师,我们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满足感。

这也许是老师们的幸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泪水和痛苦,但过去的辛酸和泪水在成就面前却成了我们幸福的源泉。

在实践经验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如何教学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在课堂上我们是不会学到这些东西的,因为课堂只是理论的传授,一切是基于一种共性的认知,到个人身上将共性转化为个性就需要我们去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3、自主学习

我们的自主学习其实贯穿了整个课程,它是一种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要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

本课程再学习初期,教师以教为主,自主学习为辅。在课程结束时,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主学习。因为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且师资缺乏,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内部学习动机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我们的学习也将是高效的。

在有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教师这一章是我们自主学习是部分,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感受颇丰,明白了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你所教学科的知识,老话说的好:“要教别人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是一名杂家,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才能再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蒋老师还为我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个人空间,使我们能够创造、发现和表达。但是,由于学习压力等原因,我们班的自主学习效率还有待提高。

4、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这种学习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际体验学习中展现出来。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很好得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在选题时,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最终确立“走近公益广告”这个主题。而在指导学生学习的三个环节时,我们也秉承合作学习的原则,在上完课后集中讨论、反思在活动中的不足与可以改进的地方,边做边改,在实践中发现不足。

合作学习提升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合作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没有人是独立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合作可能比独立更有效。

5、讨论**学习

课堂讨论**学习也体现在我们的实践经验过程中。我们的时间活动是两周后的下一个小学,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内外进行讨论。

我们讨论的**基本上是活动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和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仅促进了组间的学习,也让整个活动连在一起,不再是你搞你的我做我的,无沟无交流的“闭门造车”。

3、课程的反思与建议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在理论学习中,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至少基本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都是学来的。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价值及理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及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过程及方法等。课程的理论部分只能在实践中检验,教师素质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对于我们的师范生来说,理论知识的储备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因此,学好理论是大有裨益的,也是我们今后进入工作岗位的基础。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里才能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才知道什么事真正适合自己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这是人民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对于本课程的建议:理论部分可以适度的加入一些学生主讲的形式,从我们的视角看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从中寻找一些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提点我们一些当老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另外,也可加入选择学习的形式。

四、自我评价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12

《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

各科任教师各阶段总结

一、课程的介绍及认识

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接受方式的一门课程。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一门课程,它取走了罩在学生学习上的“玻璃罩”,它可以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跳得更高、飞得更远。而我们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学习这门课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自然本性”,不被书本、学校所局限。

2、 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

1、理论讲授

本课程主要由教师在学习初期讲授,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我们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知识,如内容、性质、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设计活动等。

综合实践活动室一门崭新的课程,至少我小学时没有设置这门课程,当然在如今的一些小学中这门课程也不一定能开展起来,特别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师资的缺乏,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进行理论的讲授是为我们将来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老话所说:理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

你还认为理论教学没有必要吗?

理论研究中值得一提的是课程的主要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其中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应包括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它的设计和实施还必须体现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内在统一;它体现了科学、艺术和道德的内在统一。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中构建,而是将它们整合利用到实践中的课程;这是一门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指导自己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的活动。它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都是开放的。

没有统一的内容载体,没有统一的纸质教材。生产性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对话下的课程,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其形成过程是动态的。这意味着每个活动不是按照预定的模式机械地组装起来的。

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价值多元的基本特征,它强调活动是“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而不是靠处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可以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

我个人认为其中更为主要的是实践性,因为课程是走出课堂的实际动手动脑的操作,只要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积极的进行,在活动过程中不懂不会的东西就会向老师、家长、同伴询问解决,不但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交际能力,也在无意识中就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体现综合性。

2、实践体验学习

实践体验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观察、尝试、反思和迁移,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化过程中构建知识,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更新的认知过程。我们的实践经验学习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运用理论,同时,我们也在改变和创新我们自己的理论。

人不同,最好的未必适合你,只有适合你才是最好的。

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指导选题(制定计划)、实施活动计划、组织报告与交流三个环节。在引导小学生选题之前,我们组进行了方案筛选和系统设计。我们学习了如何制定活动计划,明确了活动计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如:

目标要明确。比如,我们组确定的主题是“走近公益广告”,学习目标就是明白公益广告与其他广告的区别,明白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公益广告的含义,挖掘深层次的意义。内容综合,富有生活气息。

公益广告知识丰富,包括语文、劳动技术、艺术等,也贴近生活实际。第一阶段指导小学生选题时,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用谈话、****的形式,较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公益广告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会不会努力学习?

这是一个大前提,当然,最后要进行学习,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可以说在这一环节中课程的开放性就很好的体现出来了,我们面向的是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尊重他们发展的特殊需要,如:一些学生给与的奇思妙想,我们教师应该给与评价肯定发挥他们的个性。

其次是没有统一的内容载体、也没有千篇一律的纸质化教材,发挥我们老师的聪明才智帮助学生能从一门学科中学到多门学科的知识。另外,学生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与其他学科相比本学科的自主性更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指导,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成果。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对一些问题的设置不合理、不简洁,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

第二阶段的活动方案的执行与指导,在活动主题的选取及报告题材的选择等方面,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了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在看完**后由老师们分别给各个小组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收集、整合资料时的问题,同时也提示他们下一环节如何开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们通过进行课题的研究,主动**、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断定及整合,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思考力与创造力。

但在实施时因学生座位的更换,导致人数分配不均,个别同学不明确自己的实践任务,学生在记录和具体分工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三阶段是组织沟通和汇报。在这个环节中,主体是学生,平台是给他们的。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就时,他们有一定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作为老师,我们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满足感。

这也许是老师们的幸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泪水和痛苦,但过去的辛酸和泪水在成就面前却成了我们幸福的源泉。

在实践经验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如何教学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在课堂上我们是不会学到这些东西的,因为课堂只是理论的传授,一切是基于一种共性的认知,到个人身上将共性转化为个性就需要我们去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3、自主学习

我们的自主学习其实贯穿了整个课程,它是一种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要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

本课程再学习初期,教师以教为主,自主学习为辅。在课程结束时,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主学习。因为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且师资缺乏,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内部学习动机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我们的学习也将是高效的。

在有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教师这一章是我们自主学习是部分,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感受颇丰,明白了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你所教学科的知识,老话说的好:“要教别人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是一个兼收并蓄的人,应该从最底层了解天文地理,这样才能再学生中树立威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蒋老师还为我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个人空间,使我们能够创造、发现和表达。但是,由于学习压力等原因,我们班的自主学习效率还有待提高。

4、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这种学习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际体验学习中展现出来。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很好得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在选题时,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最终确立“走近公益广告”这个主题。而在指导学生学习的三个环节时,我们也秉承合作学习的原则,在上完课后集中讨论、反思在活动中的不足与可以改进的地方,边做边改,在实践中发现不足。

合作学习提升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合作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没有人是独立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合作可能比独立更有效。

5、讨论**学习

课堂讨论**学习也体现在我们的实践经验过程中。我们的时间活动是两周后的下一个小学,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内外进行讨论。

我们讨论的**基本上是活动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和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仅促进了组间的学习,也让整个活动连在一起,不再是你搞你的我做我的,无沟无交流的“闭门造车”。

3、课程的反思与建议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在理论学习中,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至少基本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都是学来的。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价值及理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及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过程及方法等。课程的理论部分只能在实践中检验,教师素质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对于我们的师范生来说,理论知识的储备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因此,学好理论是大有裨益的,也是我们今后进入工作岗位的基础。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里才能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才知道什么事真正适合自己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这是人民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对于本课程的建议:理论部分可以适度的加入一些学生主讲的形式,从我们的视角看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从中寻找一些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提点我们一些当老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另外,也可加入选择学习的形式。

4、自我评价

执笔人: 田灵铁

课程实践活动总结 篇13

“国培计划(20xx年)”甘肃省初中物理课程的远程培训已经完成了三个模块的学习,学习过程虽短,学习效果却很实在。通过培训,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教学观念在更新,能力有了些许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校,还应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共识,习惯。

我是学物理的,从事的是多年的物理教学。实际上物理学科与综合实践这门学科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的物理学科教学,应该是一门实验教学为主导的,但是,实际情况是,有许多实验只能是教师演示,或者是有一些实验,在课堂上受各种条件限制,不能做。真正能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学生实验是非常有限的几个中考实验考试要考的实验。很显然,这对于物理这门以建立在实验为基础上的学科,是很不充分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通过老师的演示或讲解实验,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动手欲望的,这样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们学校,地处城关边缘,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城里的一部分,还有来自农村的一部分。学校配置的实验器材有限,一些实验条件,还需我们教师自己去创造。按照现在的应试教育大环境,学校对这门学科暂时还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学校与私立学校在中考的升学率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现在的社会和家长,只求结果,不看过程。

新课改以来,各学科都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每个科目都安排有学科综合性学习内容,这些均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出现。另外各科的学习内容中有很多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访问、观察的内容,我们要有发现课题的慧眼,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比如,科学课本中有植物的一生、饲养小动物、品德教材中“父母恩情深似海”等都可以做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结合当时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学校课题方案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

一、学科课程的综合性学习。

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中强调,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具体到实际的教学中,就是在一个知识单元的结束,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综合活动,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我校已经实现了宽带接入,建设了校园网,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我们从信息技术学科中入手,在教学生技术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电子报刊,个人网页,引导学生参与网络交流(打开学校网站)。

三、主题实践活动。

初中物理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以往的教学方法总是关起门来学习自然,为了摆脱“纸上谈兵”,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还有一个是结合学校的少先队活动,这也是主题活动内容的来源。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内涵远不止这些,但因为是作课题研究,而且教师对此还不了解,我就想从现有的学科教学和教学资源出发,进行尝试、探索。

通过三个模块学习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初中物理活动的课型很多,比如选题指导型、方案设计型、专题研讨型、设计制作型、家庭体验型、社区实践型、成果交流型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就实施而言,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作为教师既要终身学习,更新观念,脚踏实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完善自己,更要不断地从新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特点、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课改先驱的课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