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读后感(篇1)

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三本五重教学法”在很早我就曾经拜读过,感觉受益匪浅。可以感觉到,教师是一个致力于教学、务实求实的人。我听说当老师做良心工做的是候。

看完余秋雨的作品,我更愿意相信教育是一个值得努力的职业,有多少人喜欢它。虽然总有那么一些顽皮的学生让你深刻领会“恨铁不成钢”的滋味,但这也正说明你这个教师还未入佳境,你看于老师,在他眼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烦心的事,有的只是跟孩子打成一片的快乐。

我什么时候也能进入这样美好的境地,人生应该是有价值的。

“三本五重教学法”即: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迁移,重积累,重习惯。教育的对象是人,它不同于工业劳动的产物。育人是教育的核心,也是育人的社会活动。

五重教学法”是1999年12月4日先生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于永正先生教了近四十年的书,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一、重情趣

先生把“重情趣”摆在“五重教学法”的首位,可见先生对其教学中“情趣”的重视程度,他认为“情”字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请,二是对语文教学有请,上课有请。a先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和理解。他从不用尺子来衡量整个班级,因为当他用尺子来衡量整个班级时,他只能衡量失望、沮丧甚至愤怒。

所以,于永正先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体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先生总是找准的感情基调,一遍又一遍地练读,不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

学法读后感(篇2)

2013年国庆将至,学生进入愉快的七天假期,老师也借机休息,休息之余,不忘阅读学校发的《韩立福有效教学法》一书,通过听韩立福教授的讲座以及阅读这本书使我感觉受益匪浅,有了深深的思索,我是一名刚刚踏上工作的年轻教师通过阅读让我对有效教学,创建卓越课堂也有了深深的认识。同时,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堂效率

1、转变教学观念,追求高效意识。

改变传统的老模式,不能再采用“满堂灌”、“满堂问”“磨时间”等一些旧的教学观念。新时期,教师应追求新的教学意识:学生由被动等待、被迫学习向主动、乐观、勤奋学习转变,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在教师也应该教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能够不在老师讲授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自主学习。

2、转变备课方式,提高有效教学

教师课前都要备课,以前都只备知识,且自己备自己的,教师间很少去交流,所以思想就比较闭塞,教授方法也比较单调。但是,如果我们相互分析、交流、讨论、分享,备课会更加全面,学习方法会更加注重,所涉及的问题也会得到全面的考虑,这将有助于设计科学的科程,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提高质量课堂教学。

3、转变教学方式,用心经营课堂

教学生学习方法,更要用心去钻研,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每一个学生,所以一节课不在于你教会多少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为不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韩老师的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考着问题读等着实让我思维顿时开阔,语言精练,教学方法概括全面,为我在具体实践上起到了指导作用。

进入有效的教学,创设优良的课堂,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实践。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创新,努力提高我们的师德和能力,使课堂更加和谐和优秀!

学法读后感(篇3)

结合参考书的内容和我自己的实践,我认为课堂上的关键是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反应,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对他们的回答作出更积己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做小动作、与别的同学打闹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

当然,我们在运用教师的力量时,也不应忽视与学生的感性交流,以赢得相互尊重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如果学生在学习上被证明是成功的,他们必然会增强自信和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加热情投入学习,并且容易取得好的成绩。在心理学中,它被称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如果他们总是遇到失败,就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使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新课程浪潮中,教师要想教得更好,让学生学得更好,就必须真正从事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读后感(篇4)

在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用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使他们逐步掌握和形成技能。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但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得如何,更要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共性的情况,更要了解个性情况,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学习方法指导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产生最佳的效果。

其次,教师应根据不同环节,逐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对于课前预习,要指导学生明确预习内容,借助辞典解决单词中的障碍,利用录音进行阅读和模仿,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语言感知、经验、分析、理解和听说等方面的训练,逐步掌握语言知识。

要求学生学会带问题听,抓住重点和重点,大胆发音,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指导学生做到一看,即看书、看笔记,通过看书、回忆,进一步熟悉和消化所学的内容;二练,即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口头的笔头上的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三听、读,即多听录音,提高听的能力和技巧,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

此外,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外语学习方法。同时。对学生学***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比如,很多学生过于注重语法知识而忽视阅读,所以老师应该要求学生理顺阅读与语法知识的关系,并具体指导学生课后阅读。

总之,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深思熟虑,处处为学生着想,不断探索实践,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学法读后感(篇5)

【内容摘要】“法律是秩序和正义的综合体”,博登海默对法律的独特理解,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其本质上就是对法律、权力、权利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种解读。为了使权力得到支持和尊重,国家制度必须包涵权力制衡机制,进一步拓展权力保障机制。只有权利与权利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转型社会的法治进程。

【关键词】法律;秩序;正义;权力;权利

《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是美国法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花费30年心血完成的法理学著作,较为集中地阐述了其综合法理学的观点。

该书分为三个部分:法哲学史、法的性质与功能、法的起源与技术。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按时间线索叙述了西方法律思想发展脉络,这种历史的介绍在主要是描述性的,除结论一节外并未对各种学说做出评价,并指出“这些学说最为重要的意义乃在于它们组成了整个法理学大厦的极为珍贵的建筑之石,尽管这些理论中的每一个理论只具有部分和有限的真理。

”(页198)第二部分在前面对法理学的历史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论述了法律的性质和作用,指出法律是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充分展示了其综合法理学的理念。而第三部分主要就普通法系法律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法律与科学方法及司法过程中的技术作了比较客观的**。本文从美国法律制度的现实出发,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同时列举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并用法院的判决来说明问题,雄辩有力。

一、本书核心思想概述

不难看出,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性质和功能是整本书的核心和精髓,它闪烁着博登·哈默的智慧。作者从秩序的需求、正义的探索出发,深入浅出,谨慎周密地运用包括自然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在内的多种方法提出了自己对于法律这一复杂的人类文化现象的独特看法,即“法律——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页318)并结合法律与权力、行政、道德、习惯的区别,指出了法治的利弊。

正如作者所说,“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页318),它包含两个元素,即秩序和正义。作者从自然界中秩序压倒无序的普遍性着手分析,又从人类社会对秩序的寻求及其心理根源进一步深入论证,指出人们具有“将社会交往置于规则支配下的倾向”(页228),而法律正好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求,“法律在本质上是对专断权力之行使的一种限制”(页233)。正如作者所论述的那样:

为了防止为数众多的意志相互抵触的无**状态,法律限制了私人的权力。为了防止一个****的**,法律控制了统治当局的权力。……。

一个完善且充分发达的法律制度,对于无**状态和**政治这两种截然相对的形式来讲,处于居间的位置。通过有效的私法制度,它可以界定私人或私人团体的行动领域,以防止或反对相互侵犯,避免或防止严重妨碍他人自由或所有权的行为和社会冲突。通过一个行之有效的公法制度,它可以努力限定和约束****的权力,以防止或救济这种权利对确获保障的私人权益领域的不恰当侵损、以预防任意的**统治。

(页233)

然而,要在上述两种社会生活的极端形式之间维持一种折中或平衡,“若没有规则就无从实现”(页234)。此时,笔者主要从法律的规范性、普遍性和自治性等方面**了法律形成秩序应具备的普遍性条件。“一个法律制度,从其总体上来看,是一个由一般性规范同适用与执行规范的个殊性行为构成的综合体。

他既有规范的一面,也有事实的一面。”(页238),“如果包含在法律规则部分中的‘应然’内容仍停留在纸上,而并不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法律只是一种神话,而非现实。”(页239)因此,我们说,“法律的自主性只能是一部分的自主性。

试图将法律与外部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完全分离的尝试必然失败。”(页242)而且,由于秩序所关涉的只是社会生活的形式而非实质,因此,仅仅包含一种秩序的规则在博登海默看来是不能够被称之为法律的,只有当这种秩序所追求的目标是正当且可欲时,也就是实现了正义时,它才有了法律的资格。

虽然“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页252),但是“社会秩序中的正义问题在相当广泛的程度上可以进行理性讨论和公正思考”(页264)。而且,从正义的概念范围来看,“正义概念有意义的适用范围仍是极为广泛的”(页270)。此外,从正义与自然法以及正义与自由、平等、安全的比较中,博登海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一个旨在实现正义的法律制度,会试图在自由、平等和安全方面创设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体和谐和体。

”(页297)也唯有如此,才能打开通向人类“共同福利”的幸福之门。

由此可见,法律乃是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的综合体,“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页

318)。

二、法律、权力、权利——对本书核心思想的另一种解读正如博登海默所说,“法律在本质上是对专断权力之行使的一种限制。……为了防止为数众多的意志相互抵触的无**状态,法律限制了私人的权力。为了防止一个****的**,法律控制了统治当局的权力。

”(页233)“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限制和约束人们的权力欲的一个工具。”(页363)而法律的实现又依赖于权力或强制力的保障。可见,社会秩序的实现,本质上需要法律与权力的良性互动。

再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和主张”(页252)就是正义的目标;正义的要求还包括了“防止不合理的歧视性待遇、禁止伤害他人、承认基本人权……确立一个公正的奖惩制度等。”(页270)而上述个人的合理需要和主张,以及正义要求所包括的一些合理需求,我们今天的法理学称之为“权利”。因此,笔者认为,博登海默所说的正义是人的权利得到合理实现。

可见,社会正义的实现有赖于法律对权利的合理配置。因此,在博登海默的法律定义中,对秩序与正义的解释实际上实在另一个层面上阐述法律、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

”换句话说,法律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行为准则的办法来建立和维持一种社会秩序,限制无限膨胀的权力,保障合理权利的实现,从而使法律、权力、权利达到一种平衡。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发达的法律制度经常会试图阻止压制性结构权力的出现,而它所依赖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通过在个人和群体中广泛分配权利以达到权力的分散和平衡。”(页361)可以说,法律是权利与权力的调节器。

3、 如上所述,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法律与权利的良性互动,社会正义的实现有赖于法律对权力的合理配置。那么,博登海默认为的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法律,其本质上就是寻求权力与权利的平衡。因此,当国家选择法律作为规范来调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法律框架下的权力与权力的关系就成为法律界和政治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问题。

(1)法律与权力虽然关于权力(power)的概念,人们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但博登海默认为要恰当地认识法律与权力的关系,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纯粹形式的权力上,这个意义上的权力“旨在实现对人的绝对统治”(页358),即是一种毫无拘束的权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和权力很少以纯粹的形式出现。法治实践表明,“权力与法律的相互依赖是不可避免的:

法律就像一个精致的过滤器,它净化和证明权力;法律通过权力克服其固有的缺陷,并与社会变革相联系。这样,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控制与控制,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双向互动。”诚如博登海默所言:

“一个政治国家的典型事态,既非以无限权力的统治为特点,亦非以严格的规范控制为特点。... 一种典型的社会秩序状况,表现出一定的权力与法律的相互渗透。”(页359)虽然依然存在着权力失控的地带,但法律一直在努力,“对无限制行使权力的作法设置了障碍,并试图维持一定的社会均衡”(页360)。

而法律实现这种均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个人和群体中广泛分配权利”(页361)。 (2)法律与权利根据博登海默在对正义的概念,可以看出正义的要求很广泛,“在某种程度上都同人类的共同需要有关系”(页271),而这些需求与权利的概念不谋而合。因为权利在英语中通常被表达为“权利”,意思是合法的,符合正义、法律或道德,或是某人与生俱来的合理需要。

“只要一个现行的法律制度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和要求,社会就会认为该法律制度是正义的,或者其合理的程度至少是能为人们所接受的。”(页324)也就是说,一个正义的法律制度,至少是确认和满足了人们基本权利的,否则,就会妨碍它成为一种法律制度。此外,博登海默还认为,正义的三个基本成分(安全、自由和平等)“深深地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所以在它们之间实现合理的平衡就是一个法律制度真正成功的标志”(页325)。

根植于人性的安全、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因此,一个法律体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基本人权的合理分配与平衡。 (3)权利与权力关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法学的基本问题,“在法律的规范、条文、制度、体系以及法律活动(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等)和法学研究,乃至法学流派的形成中,始终贯穿着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

” 那么权利权力的具体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通说认为,“权利和权力是对立统一的”。首先,权利是权力的本源,无权利便无权力。

卢梭从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国家权力是公民让渡其全部“自然权利”而获得的。其次,权力是权利的后盾。没有权力的保护,就没有权力享受。例如,如果没有强制执行义务得权力,公民的权利就很难实现。

第三,权力与权利此消彼长,相依共生,共寓于法律之中。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对公权利的规定和限制过多,对权利和保护的规定不足,就有可能造成公权利的扩张和滥用,从而侵犯私权。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种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因此权力不应过度集中 ,而应适量分散,从而达到权利权力的相互制约。正如博登海默所说,一个纯粹的和最为完善的法律形式,将“成功地排除了私人和**以专断的或暴虐的方式行使权力的可能性”(页234)。

四、回归现实的反思读完此书,掩卷沉思,在感叹作者博大精深的创作之时,也不免产生了一些困惑。虽然博登海默先生将秩序和正义综合在一起,提出了自己对法律的独特见解,也提供了一个在各种社会利益的冲突中解决法律理论问题的折中方法。但是,先生却未能告诉我们如何解决制度设计中秩序与正义的冲突,亦未能告诉我们如何才能使权力、权利在法律框架下实现平衡。

回归现实,面对众多被遗忘的权利和被滥用的权力,我们不得不沉思:权利与权力将如何博弈? 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国家权力始终处于至上地位,“法律的目的和功能是‘以法纠民’、‘以法限民’甚至‘以法弱民’,法律是镇压、控制和威胁个人的暴力工具”近代以来,我们曾经试图改变传统,移植西方的法律方法和法律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但始终因摆脱不了行政主导的命运而徒有虚名。

这是我国法治建设中最为致命的弱点。有些学者指出,法律与权力的一体化,直接导致了法律与社会的分离,造成法律对权利的限制和消解,也是权力腐败和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可是,法律本来是而且应该是社会权利的存在形式,是社会得以制衡国家权力最有力的手段。诚如博登海默所说“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乃是约束和限制权力”(页358),“所以在许多方面我们都必须把法律视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限制力量”(页361)。 因此,要使法律在权利与权力间达到平衡,首先,要使法律回归社会,使法律真正成为规范和实现人民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只有赋于社会权力,才能尊重社会的利益和价值。这也是法律正义性的本质要求。其次,在法治观念上,把对个体权利的保护作为法治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个体自由平等权利的实现出发来诠释国家权力的运作;充分发挥法律对权利权力的平衡、调节功能,从而使权利与权力在博弈中平衡。

最后,应正确处理权利权力的互动关系。我们应逐步从权力为主导的社会向权利为主导的社会过渡,最终实现由权力制约、控制权利走向权利产生、制约权力;权力限制权力;权力保护权利的互动平衡。 上述三个方面表现在制度设计上,就是要弱化权力在法律过程中的作用,强化公民对法律过程的参与,增强民众基于法律的自主性,减少其对权力的依赖;同时,要使法律真正有力量、有权威,关键还在权力。

法律必须得到权力的支持和尊重。为了使权力得到支持和尊重,国家制度必须包涵权力制衡机制,进一步拓展权力保障机制。只有权利与权利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转型社会的法治进程。 )

学法读后感(篇6)

通过阅读,我认为得到这本书不仅是老师的一种运气,也是学生的一种运气。我同意书中的许多观点。通过阅读,我获得了很多,并开始重新思考问题。我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质量问题?如何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考、学习和进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提问技巧与课堂教学的成功密切相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自己领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问,善于提问。

一、 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不应随意提出,而应精心设计和研究。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具有思考和研究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二、提问要有连续性

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总是一两个可一节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问,这些问题紧密相连、深入。这样,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每道题都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维,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三、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有选择性、针对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些学生。教师可以把握年轻人竞争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

另外,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停顿。一般来说,课堂上的问题由少数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被指派在被提问后立即回答问题,甚至先问人再提问,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不具有普遍性。这种做法只能让回答问题的学生认真思考,却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考虑进去。

因此,在提问之后,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暂停后,应安排学生回答。这样,无论说与不说,每个学生都有时间思考,思考也得到训练。

当然,在面向全局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题不能为优等生提前,也不能太简单,照顾不好后进生。难度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以便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他们能回答的问题。简单问题然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

这样才能调动各级学生的积极性,容易取得预期效果。

三、评价学生答案要注意鼓励性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鼓励性语言,就可以起到“充氧助燃”的作用,尤其在课堂提问评价学生答案时更是如此。

首先,教师的评价用语要有鼓励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师不应该用尖刻的语言侮辱学生,伤害他们的自尊。应该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如:

“答得太好了”,“有创见”等。即使学生回答不够贴切,也应该说:“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想想怎样回答更精彩”等等。

其次,对学生的评价要敢于打破规则,鼓励独到见解。大部分语文教材都是优秀的作品,很多问题早已解决,但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问答的开放性。因此,即使学生的回答违背了传统的理解和教师设计问题的初衷,只要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

书中说:“给学生一个问题来回答,他将学会刚刚阅读过的章节。教学生如何提问,他将学会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学习。

”我将会不断学习,用专家的思想观点作指引,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围绕课堂提问进行充分的预设,提问的技术和艺术才会逐渐改善,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学法读后感(篇7)

读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心得体会

魏书生的《好学生好学法》,虽然这是本老书,有一定的年头,但我一直没机会欣赏,这次有幸在短时间将它读完,心灵顿感升华了许多东西。现将一些心得诸笔如下:

这本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老师和学生都可一边看书边做。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它包含了魏老师多年来的教学方法和见解,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非学无以致远”。

魏书生老师说,“教育的责任,固然要教给学生真理,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真理的能力,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知识的能力。在这个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频繁的时代,唯一能让自己跟上时代步伐,并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觅得机会的秘诀,就是学会学习。”魏书生老师在《好学生好学法》一书中,给了我很多启示,我感觉受益很多。

好的学习方法是要学习借鉴的。他首先解决了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意识问题,然后介绍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这本书谈到了激发兴趣、增强信心、训练记忆、如何阅读、学习、复习、如何应付考试等。

这本书不仅适合中学生,也适合我们的老师。

下面是我读这本书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许多学生成绩差,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的、高尚的学习目的:今天为了应付家长学,明天为了应付老师学,更多的时候是被老师逼迫着不得不学。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如同没有方向的航船,只是随波逐流,不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确立明确而高尚的学习目标。魏书生先生告诉我们,我们心中有祖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

有学习动力的人不一定是为祖国树立了学习理想的人,而是为祖国树立了学习理想的人,必须是学习动力强、造福人民的人。如果主动学习的目的明确而持久,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使人不断学习和进步,成为积极有前途的人。低级的学习目的也可能推动人考上大学,甚至考取博士,但不管他们学业上有多高的分数,就为人而言,他也只会成为低级的、令人讨厌的,甚至有害于人民的人。

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魏老师关注国外科技动态---使学生成为目光远大、胸襟开阔的人;要求学生书桌里有一本伟人传记,将人生导师、名言警句写在座右铭上,使学生能较容易地摆脱低层次社会现象的缠绕,抓紧时间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魏老师建议学生从同龄人中选择要追赶的同学做竞争的对手。他说:引导学生追上同学,让大家前仆后继,与班上同学形成一种互相追逐的学习氛围。

这一点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应用,感觉很有效,学生变化很明显,积极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答疑,课堂的学习氛围很浓,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质是民主和科学,民主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基础是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魏书生在坚持正确、正面引导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行民主和科学的管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不受限制,智力得到了最好的发展。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智力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魏老师说,80%的学习后进生不是记忆力、理解力有问题,他们记自己喜欢的歌手、球星的生活琐事,比老师还快。学习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注意力差。他们的注意力就像聚光灯,找不到焦点。他们盲目地从东到西照相。

学习常常心不在焉,周围一有动静,他就东张西望,一无所获,还常常埋怨环境不好,周围太热闹。魏老师要求学生训练自己“闹中取静”的能力,让学生首先确定自己的学习任务,要具体,易于达到,任务明确之后,规定更明确、具体的完成任务的时间,魏老师跟踪监督,作出评价,当然如果学生做不到,会有惩罚的,“让大家说”,自己管理自己。

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魏书生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记忆。

首先,他生动地向学生解释了记忆的规律,说记忆是人脑的一种能力。你用得越多,锻炼得越有力。他鼓励学生努力记忆,消除培养记忆的心理障碍。其次,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地去记忆,魏书生用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热情,最平常的方法是“五分钟学习竞赛”,其中一项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背的多。他还经常给学生布置背诵作业——背诵名著,然后比赛看谁背诵准确,让学生互相找茬。

魏书生还为学生编排了记忆力体操。

3、 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掌握学习技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魏老师反复指导学生一年做几次甚至几十次计划,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学年、学期、月学习计划、周计划、周末计划,甚至是日计划。计划应确定目标、措施和时间分配,并提供具体数据。

在书中,魏书生老师还教给我们一些好办法:巧用时间的“边角余料”做大工程,捆住时间的盗贼——犹豫,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魏书生老师给学生讲8-1大于8的道理,从每天8小时学习时间中挤出一小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锻炼意志,提高成绩。魏书生先生在科学预习、专心听讲、适当作业、认真复习、从容考试等方面也给出了许多好方法。

总之,读过《好学生好学法》之后,感觉魏书生老师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处处都是发现,处处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里,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深邃的哲学气质是我们所钦佩和无法企及的。自感眼界有所拓宽的同时,从中也学到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借鉴的一些可行的做法。

当然,在体味魏老师的感受和收获时,有些地方让我联系实际,也引起了很多困惑和思考,但给了我更多的心灵净化和启迪。

学法读后感(篇8)

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好学生好学法》一书,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对于当代的教师教育生涯和个人的成长都是非常可以借鉴和运用的。

魏书生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曾让学生们以《谈学习是享受》为题写过几十篇文章,其中包括《谈预习是享受》、《谈背英语单词是享受》、《谈写作业是享受》、《谈写日记是享受》、《读课外书是享受》……学生们想得多了、写得多了、强化得多了,便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渐渐形成了爱学习的品质。

读罢魏书生老师的这一做法,自己也禁不住点头称是。小学生和中学生固然有不同之处,他们没有中学生那样敏锐的思维,思维的空间不像中学生那么广阔,因此,他们想得不多;他们没有中学生丰富的文化背景,语言积累也不如中学生。因此,他们写得不多。不过,小学生也有一定的想法。教师的“学为乐”的观念得到加强,自然形成了热爱学习的品质。

“万事万物都有两个方面,走出阴影就事阳光,手心翻过来就是手背,全看你站在那个角度去看”这是魏书生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一句话。是呀,站在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看,学习何尝不是件享受的事。记得每学期临近期末,各科老师都开始对学生加码,一本本练习册、一张张试卷铺天盖地地落在孩子们的身上,孩子们成了一台台学习的机器,每每看到学生们如此辛苦,我便会对他们说:

“老师知道大家学习很辛苦,但是我们努努力,在坚持几天,就……”总感觉自己很仁慈,很能体会到学生们的疾苦,而每每这样说也总能得到孩子们的响应,在短短的时间内能看到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然而,今天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方法,才知道自己是卑微无足轻重的。我将文种最后一段“愿中学生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地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感受学习的快乐”看作是对我的劝诫,在今后的教育中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地给学生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使他们形成爱学习的品质,从而感受学习的快乐。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能忍受批评和困难呢?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因为自己也为人父母,同样面临着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有甚者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面对失败,战胜挫折更是我们艰巨而繁重的一个课题。

《好学生好学法》在我疑惑的思索中,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找到了指导孩子战胜挫折的法宝。他就是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写的《好学生好学法》中的《培养抗挫折能力》一文。正如书中说到: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正如行船的人,有多少顺风就会有多少逆风。人也是一样,有多少成功,就有多少挫折。如果你想成功,不要害怕挫折。如果你害怕挫折,不要指望成功。

魏老师告诉我们既然人生路上有无数次挫折,我们要成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增强自己抗挫折的能力.“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为后人写下了千古名句。由此可见,要成为一名天才,必须是一个经历过巨大挫折和磨难的人。

折是人才对抗挫折的必要能力。这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培养的能力。魏先生为我们列举了许多好方法。我觉得要对抗挫折主要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困难是对自己的挑战,是困难故意让你达不到目标,如果你战胜他,你就能成功,反之则失败。困难如泉源。如果你坚强,我就会软弱。如果你软弱,我就会坚强。因此,相信你能克服困难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坚强,困难就是弱者。

做一个思考者,自信是你克服困难的前提。

第二,把每一次挫折当作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困难中徘徊,无所适从。你才会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在困难中不断成长。

正如魏老师说过:“聪明的人善于把挫折当成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阶梯。”

第三,磨练您的生活意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安逸和悲伤的时候。在上班的路上,你可以锻炼你的耐力。举重时,可以锻炼毅力;天寒地冻时,你可以锻炼自己抵抗寒冷的能力,严寒酷暑时,你可以锻炼忍耐酷暑的能力……如此重重困难你都能战胜,那么,学习中,生活中的小挫折也就不在话下了!

如果,我的学生能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父亲对自己的批评,多一点承受批评的心胸,多一份承受挫折的能力,遇到事情仔细想想父亲对自己的爱,少想一点儿父亲的责怪,那么,他也不会躲出去好多天而让自己受冻挨饿了。

我自己曾经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记得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我最讨厌的就是有关背诵记忆有关的科目,比如历史、地理,外语,现在看来,归结有以下原因:

1、 他们目光短浅,从不关注民族历史、地理、人文和文化;

2、 不能学习,不能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三、本人智力太一般了!尽管有些自嘲,但是事实如此,还得面对。

现在已为人师的我,不能用死读书的方法来教死书了。读大学时候,大学的教学方式,给予大学生的自由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让我终于明白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个是交给学生学习的好方法,让这种方法坚持,然后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会学习的好习惯,最终形成一种会学习的能力;另一个就是延续上一条的能力,也就是迁移到其他的各个学习工作中,如魏老师说的自学的能力,结合自己内因和外因等因素,选取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

挫折是人生进步的小障碍。如果你能顽强地克服它们,你的道路会越来越平坦,越来越开阔。聪明人,请把挫折当作成功的阶梯,勇敢地向上爬!

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自己的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被评为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

学法读后感(篇9)

读完这本书,我对第一章和第四章印象最深。第一章优质提问是怎样改变课堂的?在本章中提到:

通过提问来促进思考,学***得进步。特别是在此章中对深思型教师课堂的描述-----深思型教师有意识的为学生回答问题提供了空间,毫不避讳得见,在许多公开课和展示课上,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师生对答如流,小手如林,优等生独领**,其他学生则沦为看客,对待课堂中的虚假与作秀,我们必须带着批判的眼光。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前课堂和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诸多思考,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行为规范?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般只关注自身“教”的行为,而极少关注学生“怎样学”,再如对课堂行为规范,教师一般理解为“坐姿要端正”、“听得认真”、“积极举手回答为题”等行为,却不关心学生思维的质量与成长。有本书作者的观点进行此类现象的剖析,显然这样的教学关注是那样的肤浅与狭隘。

读完第四章,使我对于“教师怎样才能激励促进学生的,并增强学生的学习?”、“等待时间1和2的运用怎样使学生和教师受益?”及“教师的探查怎样才能辅助学生显示澄清他们的误解之处,并进一步发展正确的理解?

”这三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回顾自己的教学,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思考或者是不主动去思考,因此也不主动举手发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也不能发现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在思考问题,所以急需解决或改善这样的局面。经过学习,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好两个等待时间,尤其是等待时间2。

因为对于等待时间1我是能做到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等待时间2,很少做到,主要原因是我总***对学生的回答立即给出评论,没有建立停顿的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有意识的、慢慢的“学会等待”,我想如果我坚持做下去,以上的局面会慢慢的改善。还有在教学中要带着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出的错误的答案,并支持帮助学生最终得出一个完整、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恢复回答问题的自信。

学法读后感(篇10)

复习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的复习课质量,最近读了许多关于如何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数学复习的**,收获很多。

复习课是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已学知识的再现,与新授课相比,学习难度会相对降低,但是毕竟复习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学生难免没有太大的兴趣,有的学生把复习课简单地看成对已学知识重复学习,学第一遍师,早就“烂于胸”了,没必要再复习了,也有的学生认为反正自己第一遍学习时就没听懂,现在也不可能一两节课就补回来,所以造成学习态度不端正,这让我想到了用分层教学进行复习,最近读的一些文章让我茅塞顿开。

首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层。

要想确保分层复习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按照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分层,深入了解学生在新授课时,对要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每个孩子的复习方式、复习态度。教师在深入了解之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新授课上掌握较好、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为一组,称为a组,新授课上掌握较一般、需要适度复习的学生为一组,称为b组,剩下就是新授课上掌握较差、需要详细复习的学生为一组称为c组。

第二,为各级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复习课的目标一般来说是:整理知识、拓展延伸,这对于a、b层学生来说是基本目标,但落后的c层学生来说,可降为“能够找到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基础练习题,尝试在头脑中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这样的目标,落后生有能力和信心完成,这样就能达到既重温旧知识,又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学习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对于b级学生来说,完成一些综合应用题,对于a级学生来说,拓展题是他们的目标。

第三、把复习内容详细分层

复习课不同于教授新课,教师在复习课上会讲授许多学过的知识,复习内容的范围较广较多,教师应该对复习的内容进行分层。第一级复习内容为基础数学计算与方法以及基础实践,主要针对c级学生;复习内容的第二个层次是在原有的复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应用,主要针对b层学生,最后一个层次是知识的迁移,主要针对a层学生,教师将两个知识通过某个相关的共性联系起来,增加复习教学的深度。

比如,在复习二年级内容“三位数减法的隔位退位”时,教师可以将复习内容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c层学生设计:复习隔位退位的方法及基础的纯计算训练。第二个层次为b层学生设计:

解决减法运算的相关实际应用问题。第三个层次是a级学生设计:解决加减两步或多步计算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不同层次给出不同的评价

评价时,一定要科学地设定评价标准,如果a的回答或解题方法具有创造性,要及时表扬,增强学习的兴趣,还要突出体现对c层生的关注。例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加倍表扬,让他们心悦诚服,这将激发c级学生积极学习。

第五、把检测内容按难易分层

教师在检测学生的复习成果时,要制定两至三套的习题,难度体现层次。例如,考试内容分为基础题、基础+综合题、变型+拓展题等。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和挑战,有些计算类的题,除了在难度上,还要在题量上进行分层,降低难度。

这样,c层生多会因为选择了基础题,得到比较好的成绩,从而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a层生多会因为选择了扩展题,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复习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分层次教学,共同提高。

学法读后感(篇11)

高一历史组史晓旭

工作一年有余,在这期间里我不断地思考:教给学生什么,只是单纯的书本知识?新课程改革下教育观念更新与应试教育如何结合?

这个寒假我读了叶小兵教授的《中学历史教学法》一书。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师成长的专业课,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解决了我专业发展成长中的很多问题,感触颇深。

一、历史教学是什么

——是职业、是事业、是生命

历史教学是什么?职业乎?事业乎?

生命乎?对大多数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学是第一职业。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

和其他职业一样,历史教师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但“教书不只是为了稻梁”。在从事这个行业的过程中,我们会与到很多专业问题。只有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潜心于深刻的阅读与思考,才会收获荣誉,收获地位,由此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神圣感,在这个基础上才会致力于历史教育事业。

此时,我们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已经从专业上升到了职业。在这个阶段,历史教学应该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待。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我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当我们的教学技巧非常精湛时,就应该有新的追求。将跳出传统的枷锁,在历史教学海洋中'苦修'、'遨游',深刻体味着经典之精髓和学术之精粹,才能做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从平淡到热爱、珍惜历史教学,自然要融入历史教学。

这时,它又进入了另一个生活领域,即历史教学被视为自己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说:'历史便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

历史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生活。更彻底地说,历史就是我们的生活。

'是的,历史本身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生命,只有把历史教学视作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才能真心去呵护它,珍惜它,发扬它,我们的历史教学才会时时焕发出人性的光辉,生命的色彩,理性的灵光。

二、历史教学为什么

——为书、为史、为学生

历史教学为什么?为书乎?为史乎?

为学生乎?对于所有的老师来说,在教学之初,一般都认为教材是开展教学最根本的依据,学生要掌握的一切都囊括在教材中。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历史学本身的发展变化,面对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挑战教材、挑战我们原有历史认识的题目,我们逐渐意识到教材并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

教材是静态的,我们面对的是充满活力的学生。教师不应囿于教材,'唯教材是上',教师要学会开发教材。如何开发教材?

最重要的是回顾历史,重新审视历史。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阅读大量史学原著,并且带着如何理解教材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挖掘,把历史教学的着眼点转向客观的历史本体,努力要教给学生真实客观的历史知识。翻开浩繁的历史画卷,崇高与卑劣共存,壮美与丑陋同生,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人文素养还在形成时期,审美心理结构不太稳定,因而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看法、认识会产生迥然不同的观念和反应,有时甚至出现很大偏差。

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历史意识的培养和历史思维的训练过程,即人文素养积淀的过程。历史教学应借助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件、**等媒介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从而释放出感情的力量、智慧的力量、道德的力量,释放出自我实现的力量,提升人文素养。

三、历史教学怎么教

——到位、到形、到神韵

历史教学怎么教?到位乎?到形乎?

到神韵乎?刚开始执教时,我的课堂教学一般主要关注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分析教材,理清教材的思路,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掌握教材的逻辑结构,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上,自然要注重教学,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来吸引学生。这一层次可谓基本到位。但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 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就要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注意课堂中和学生的交往互动。

正如书中所说:教师的任务不是约束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自由地思考和自觉地自我约束。在日常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采用讨论、专题**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这一层次可谓基本到形。在一次次'灵感'的冲击和一次次的'顿悟'后,在教学过程中会形成'一课一灵魂'的理念,即主张课堂教学要突出真正的历史'灵魂'.在此基础上提倡学生真正的'神动'而非缺失灵魂的'声动'、'形动'、'群动',如此才可谓是'多元互动'.

可见,历史教师的教学艺术发展,犹如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经历'族庖、良庖、道庖',由技进乎道的三重境界。

以上只是我从读这本书和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感悟,更多的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历史教学阵地的新教师,他还远远没有达到历史教学的多元境界。但是'我思故我在',在我的教学历程中,我会一直秉持这样的态度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历史教学更高的真谛!